【自救】对抗抑郁症,关键在于自救

【自救】对抗抑郁症,关键在于自救

00:00
11:30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你好,在上一讲中,我们讲到了抑郁症的自我治愈。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抑郁症患者如何自救。


这些年,每有患者咨询我,我都会对他们说,对抗抑郁症一定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接下来他们会追问:如果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方案,是不是就一定能治好?


对这个问题,我总是沉吟再三,难以作答。我不忍打击患者的信心,但我心里明白:抑郁症不同于其他躯体疾病,并不是治疗方案对了就一定能治好。在所有治疗中,抑郁症可能是最需要患者努力的。也就是说,疗效如何,最终取决于患者自己怎么做。


患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努力?下面我以两大治疗手段——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来分别举例说明。


先说药物治疗。在前面的课程中我谈到,抑郁症药物治疗有一个原则叫“足量足疗程”。其含义是,用药要遵医嘱,药量和时间要足够,直到药物起效——这是患者选择药物治疗所需要做的努力。


说来简单,要做到其实不易。很多患者服药三五天后,没有效果,就失望停药;也有的患者坚持服药一段时间,正面效果没有显现,还要忍受副作用带来的痛苦,就自行停药,前功尽弃。更多的患者,服药稍见效果,就迫不及待停药,造成复发,后悔莫及。 


再说心理治疗,咨询者需要做的努力是勇于面对自我。有一句成语,叫“自欺欺人”。其实欺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欺。在咨询中,你需要追溯自己的性格如何形成,直面内心深处的黑暗和阴影。如果畏惧回避,就会把很多东西遮蔽起来,既看不见自己,也看不到世界。 


心理治疗也并不是光听咨询师讲道理,而需要患者自己积极行动。抑郁症患者有共同的易感性格,如敏感、自卑、脆弱、逃避,追求完美,等等,想得多,做得少。患者并非离开了咨询室就大功告成,回去后还要做各种功课,才能实现和巩固疗效。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行动还可以提升自信,修复个性弱点,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人格的成长。良好的心态、健全的认知行为结构、成熟的防御机制、强大的抗挫折能力,都需要在行动中逐渐获得。


总之,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行动是不可或缺、最难坚持的一步。有一句话说得好:一种疾病,本身就包含治愈的力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抑郁症的治疗本质是自救。我们要找到这种力量;更重要的是,自己要努力,永不放弃任何治愈的希望。


最后再来讲一个患者和家属非常关心的问题,那就是抑郁症到底能不能彻底治愈。


治疗抑郁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见过许许多多在这条路上辛苦辗转的患者和家属,在一次次失望和希望的交替中,他们会问我:抑郁症能不能彻底治愈?


对这个问题,我实在是很难回答。因为我不知道“彻底治愈”的标准是什么。抑郁症的生理本质是大脑中神经递质的失衡,而神经递质浓度又总是在变动中,平衡是暂时的,不平衡是永远的。既如此,又怎么会有“彻底治愈”一说呢?


在具体的医疗实践中,我看不到抽象的“彻底治愈”的存在,能够看到的,一是“见效”,即患者的病况改善;二是“临床治愈”,即困扰患者的躯体症状和精神症状消失。能做到这两个,就很不容易了。


也许,更应该追求的还有“康复”。康复不仅意味着临床治愈,更意味着患者恢复自身的社会功能,即抑郁症患者能够轻松自在地回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履行好自己的家庭角色、社会角色,过好自己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康复是抑郁症患者毕生的功课。


既然如此,我们应该如何做好这个功课?实现康复的途径是什么?


在前几讲的分享中,我们已经知道:抑郁症是一种特异性疾病,每一位患者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由此再往下延伸,将得出一个最终结论——价值实现才是彻底的治愈。


抑郁症患者的一个共同心理特征,是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他的心理能量失去了方向,不是指向外部,比如工作、娱乐、发明创造等;而是指向内心,把矛头对准自己,不断自我审查、自我贬低。这就是自罪和无价值感的表现。


应该怎么消除这种错误的心理观念呢?我认为,即使是重度抑郁,当从深渊中挣扎出来,在做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同时,也要逼着自己做一些事情,哪怕只对自己产生单方面的价值。


很多患者问过我:还要不要坚持工作和社交?我的意见是,以自己的感受为判断依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些患者,出于病耻感,生病后不敢公开病况,强颜欢笑,坚持工作,终至身体完全崩溃,这固然得不偿失,是有害的;也有很多抑郁症患者把自己封闭起来,封闭是他对抗外部世界的本能防御方式,封闭可以缓解伤痛,但却很容易构成新的心理障碍。天长日久这么下去,患者的各方面能力都会退化。即使通过治疗,等到临床症状消失,要回归社会、回到正常生活中,患者会感觉非常艰难。


所以,我认为,抑郁症患者不必过度强打精神,逼迫自己,去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但也不能整天无所事事,陷入“鬼打墙”的负面思维中,反复品味痛苦。


那么,这个自我感受和判断的边界在哪里呢?我的经验是:如果你在上班时觉得度日如年,回到家就瘫倒,卧床不起;或者视上班为畏途,要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后,才能迈出家门,这说明你已经不堪承受,最好暂停工作,休息调整;如果不是太累、太痛苦,还能做成一些事情,获得一种掌控感,就应该尽力坚持下去。


坚持下去,积极地直面生活和疾病困扰,你的努力是不会白费的。这有两个好处:一方面转移注意力,打发时光;另一方面是体现了自我价值。获得价值感,是一种更高级的心理治疗。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求,意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


我接触过很多患者都自称用“公益疗法”治愈了抑郁症。最初我以为这是一种宣示,后来认识到这是有依据的。“公益疗法”其实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治疗。当他去帮助别人时,会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开,看淡自己的病症,开阔自己的心胸,改变自己的认知。


我有一位朋友,追溯自己在2008年初得了抑郁症,起初靠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后来汶川大地震发生,她去四川救灾,几个月后,不知不觉,抑郁症完全康复了。这就是“价值治疗”的一个例证。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有能力帮到别人,是一种更高程度的价值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她对自己的心理结构进行重整,无形中实现了自愈。像这样的事例还可以找到很多起。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容易找到意义感和价值感。即便如此,找一件自己有兴趣的事做,也有莫大的好处,至少可以把自己暂时从病痛中解脱出来,使得时间不至于那么难熬。


如果要更进一步,更抽象地讨论这个问题,“彻底治愈”的目标,应该是发现自我的内心力量,找到人生的意义。如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所说:“如果一个人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找不到宗教信仰,他就不可能真正康复。”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对“彻底治愈”的追求,可以还原为哲学的追寻。


做个总结:抑郁症和其他病症一样,都是可以自愈的,但疗效如何,全在患者自身的努力。凡事贵在坚持,只要患者努力坚持、实现自我价值,都可以力所能及地自救。


在下一讲中,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抑郁症治愈后如何回归社会的问题,这也是自我努力的重要方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luna_3s0

    这课程买得太值了,一句句话都说到心坎里

  • 朵兰_d9

    购买后收听,这是听到的讲述清晰,指导到位,感同身受的心理指导,有水准,体贴细致,令人信服。谢谢!向朋友推荐了。祝福所有心理受难的兄弟姐妹们!一起加油吧!

  • 听友203024520

    谢谢张老师,您讲的太好了

  • 听友26057197

    你好

  • 听友307809969

    释迦牟尼本来是个有忧郁症的王子,他走出来后,说烦恼纪菩提

  • 听友307809969

    首钢精神卫生科宋翠丽博士谈,她的抑郁症是做公益好的

  • 听友307809969

    我是搜“张进生”搜到这里的,那个北大医学博士研究生张进生现在算不算抑郁症患者?

  • 听友203024520

    谢谢张老师,您讲的太好了

  • 1357807oqfr

    如何关注公众号

    渡过fm 回复 @1357807oqfr: 您身边有年轻人吗?他们可以轻松帮你解决

  • 听友26057197

    我转给朋友,朋友接收上了,打不开,听不了,怎么办?

    渡过fm 回复 @听友26057197: 请联系喜马拉雅客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