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什么才是适合自己治疗的方式

【选择】什么才是适合自己治疗的方式

00:00
12:54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在上一讲中,我们聊到了抑郁症的诊断。今天我想跟你分享的是,抑郁症的治疗。

我在课程开始的时候聊到,抑郁症是生物、心理、社会、时间,四重因素影响的结果。那么,抑郁症的治疗,也需要从这四个维度来考虑,才能找到最适宜自己的治疗方式。

在这里,我特别强调“最适宜”这三个字,这是抑郁症和其他病症的区别所在。治疗其他疾病,可能会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化的治疗方案,但抑郁症没有。

直到现在,我还时常接到患者来信,讨要我当年治病的药方。这个时候,我只好苦口婆心地告诉他,人和人不一样,病和病不一样,我的药方虽然治好了我的病,却是完全不能照搬给他用的。

为什么?因为,抑郁症是一种“特异性”疾病。 什么叫特异性?所谓“特异性”,是指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性。例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意味着这把钥匙和那把锁之间,具有特异的、排他的对应关系。

用“特异性”来看抑郁症,可以这么理解:“抑郁症”这三个字,并不是用于诊断的医学名词,只是一个俗称或统称。

也就是说,抑郁症不是一个病,而是一类病,是这一大类中多种症状的综合表述。有一句俗话,“抑郁症是一个筐,各种病往里装”,当患者出现失眠、情绪低落、兴趣丧失、能力下降、社会退缩等等症状,就会说他“得了抑郁症”。

但具体到某一位患者,他可能表现为其中几种症状;另一位患者,则可能表现为另几种症状;相应地,这位患者的治疗方法,和另一位患者的治疗方式也不会完全一样。

同理,造成抑郁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是遗传因素主导,称为内源性抑郁;有的人是性格易感,肇因于原生家庭;有的人是环境问题,由经年累月的压力导致;也有人什么原因也找不到,不知怎地就抑郁了。

上述这些,就是抑郁症的“特异性”。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会知道,既然每位患者的症状、病因不一样,那么对应的治疗方式也都是不同的,不存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化治疗方案。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很多人都习惯于从自身经验出发认识外部世界。这并非坏事,因为由此得到的认识往往更真切和更有力量。但是,如果仅仅停留于此,他的视野也会是有局限的。”

这说的其实是我自己。六年前,我患上了双相情感障碍重度抑郁,起初我认为,我感受到的就是抑郁的症状。但后来,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抑郁症患者,我逐渐发现,情况远比这复杂的多。

比如,抑郁症患者的一大表现是情绪低落,对周围的事情不感兴趣,终日闷闷不乐。但我曾经遇到一位15岁的患者,痴迷于打游戏,经常通宵达旦,打到得意处,会哈哈大笑。

后经医院诊断,他仍然是抑郁症。医生告诉我,青少年患者的症状往往是不典型的,有别于成年人。

又如,我们知道,抑郁症患者内心悲苦,时常哭泣。又由于动力缺乏,往往是默默流泪,或低声抽泣。曾有一位母亲告诉我,她女儿动辄嚎啕大哭,乱扔东西,砸过好几个手机。我当时觉得,动力这么足,似乎不像抑郁。最后医生诊断她为“混合型抑郁”。既有抑郁,又精力过盛,所以要通过痛哭以及胡闹来发泄一下。

我还遇到过一位患者,说他是抑郁吧,有的时候又特别热情洋溢;说他是躁狂吧,突然之间又会低落沮丧,自责自罪。 一天之内,反复多次。后来我知道,这叫“双相混合发作”。这种情况,患者往往容易被误判为“没事”,是在“装”和“作”。

再从治疗的角度看。一位患者,第一次服用来士普,仅仅5天,就欣喜地告诉我见效了。我说:“不可能,来士普虽然见效较快,至少也得10天。你可能是心理作用,要做好反复的思想准备。”所幸我未言中,这位患者,真的是一路好转,直至临床治愈。

不幸的是,仍然是这位患者,高兴得太早,很快停药,后来又复发。他因循旧例,重新吃来士普,却怎么也没有效果。两个月后,只好换用其他抗抑郁药,历经波折,终于见效。

再举一个残留症状例子。我记得,五年前,我服药见效后,出现一个新情况,就是嘴里总是咸的。吃饭、喝水、吞咽,都觉得一股咸味。一开始我使劲刷牙,也没用,才觉得有问题,到医院去看。

非常巧,去了医院,等待就诊时,前一位患者对医生陈述病状,说他嘴里总是一股青菜味,问怎么办。医生说:“不用管,随它去,慢慢就好了。”患者说:“我很难受啊。”医生不为所动:“你这算是好的呢,有的病人还一股鸡屎味呢!”

刚才说的是症状。再从治疗的角度看,那一种方法最好?

有一句俗语,“彼之砒霜,吾之蜜糖”,用来形容抑郁症的治疗不无道理。

治疗抑郁症有太多的方法,最为主流的是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种。

药物治疗涉及几十种药的上百种组合,此外还有电疗、磁疗;心理治疗更是门派众多,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疗法、森田疗法、正念、冥想……等等。目前,大多数患者,都是通过这两种疗法,或两种疗法的联合使用治疗抑郁症的。

药物治疗当然是治疗抑郁症最重要的手段。但经验统计表明:大约30%的患者用药没有效果。这还不包括误诊、用药不当、患者缺乏服药依从性等情况。就是说,即使医生做出了正确的诊断,找到了对症的药物组合和剂量,患者也努力配合,足量足疗程服药,仍然会有大约30%的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

而且,可能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患者虽然用药见效,但好得不彻底。比如仍然会头疼、头晕,认知能力、感受能力、情绪等也没有完全好转。很多患者隐隐约约觉得自己好了,但总觉得哪儿不对劲,对于生活不能全身心投入。这就叫做残留症状。

在见过越来越多的难治性抑郁病例后,我不得不承认,确有少部分患者对药物不敏感。那么,这部分患者,只能选择心理治疗、运动等等其他方式。

同样,心理治疗虽然有效,但有着太多的严格限定条件,而且需要个人的高度配合,要想迅速见效,也实为不易。

但我也见过不少患者尝试了十几种药物组合和多种门派的心理治疗,历尽艰难,统统无效。最后通过跑步,或通过骑车环游全国,或通过信佛,或通过冥想,或通过做公益,等等,治好了自己的抑郁症。

鉴于上述种种情况,我们已经知道,鉴于抑郁症的特异性,它不是单一的躯体疾病或心理疾病,而有着更加丰富复杂的内容。因此,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要以包容的、开放的心态,从生物、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寻找最适合的治疗方式。没有“更好”,只有“适合”。

概括地说,有的人适合药物治疗,有的人适合心理治疗。或者说同一个患者,在某个时期需要药物治疗,在另一个时期又适合心理治疗;与此同时,又需要运动疗法、叙事疗法、音乐疗法、光照疗法、花艺疗法辅助,等等。

最后说一下结论:关于抑郁症的成因、症状、疗效,目前科学上还没有准确的对应因果关系,因此抑郁症的治疗方式也不是绝对化的。

我认为,抑郁症患者是可以尝试多种治疗方法的,但是不要盲从,也不要陷入一种方法的孤立圈中,排斥别的方法。

那么,到底如何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等之间选择,在后面的课程中会一一讲到。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帮到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63052528

    已通过微信t链接付款非vip会员,但无法在App显示,不能下载,不知何故?

    听友263052528 回复 @听友263052528: 我也是这种情况,已投诉,还没解决

  • 听友225654738

    讲的真好,谢谢

  • 聆听就是一种修行

    比医生说得好啊!感谢张老师!

  • 听友225654738

    感觉门控缺失就一定是精神分裂症吗

  • MSM邹仿涛

    我是老病号,十五年了

  • MSM邹仿涛

    讲得很好,有书吗?

  • v0lg5bb5rt4q7vfvss10

    脑子疼

  • 18711056bbd

    比医生讲的好

  • 宛如清扬妍

    为什么我已经订阅了还是不能听完整的课啊?

    渡过fm 回复 @宛如清扬妍: 很抱歉您不能顺利听课!请您联系一下喜马拉雅的官方客服

  • V智皓

    我向医生说不清自己的症状,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