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管理】员工如何提高工作满意度?管理者如何设立激励人心的目标?

【动机管理】员工如何提高工作满意度?管理者如何设立激励人心的目标?

00:00
16:55

第一章第38讲 动机(7):来自满意、期望与目标设置的动力

朋友,你好!欢迎来到《生活中的心理学》,我是北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博导,王垒。这节课,我们来讲几个在工作和职场中非常实用的动机管理的知识和方法。


先讲一个真实的案例。几年前发生了一起震惊国内的事件:一家航空公司的十数位飞行员,一起串通,从某机场起飞后,在空中绕一圈,又返回原机场,而没有飞向各自的目的地。这是一起恶性的航空事件,给企业和乘客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例如浪费了燃油,占用了机场宝贵的停机位,延误了当次航班及后续航班,耽误了旅客的行程,给旅客生活、工作造成极大不便,给机场调度和空管造成额外负荷,由此造成的社会影响也十分恶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奇葩的怪事呢?据事后调查,航空公司刚给这些飞行员大幅度地涨了工资!但这些飞行员似乎不但没有领情,反而怨声载道,嫌涨工资的力度不够。有当事人就曾说:“虽然公司给我们加了工资,但远低于我们的预期,其他公司的同行早就拿的比我们加薪后的工资多得多了!”这说明,该公司的加薪,非但没有起到激励作用,反而触发了员工的横向社会比较,造成了“不公平”的感知和怨恨,导致了极端的负面行为。这就是我们前面一再说过的,“发钱不一定是好事”。那么,其背后的心理学原理是什么呢?企业如何才能科学有效地激励员工,做好团队管理呢?这一课,我给大家讲三个重要的理论和策略,分别是:提升满意感、改变认知期望、目标设置。

一、赫兹伯格的双因素学说:不满意的反面不是满意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曾在工厂从事职业健康研究,他注意到,员工对工作各类因素的感知和满意度,会影响工作绩效。因此,他一直想弄清楚:“人们究竟想从工作中得到些什么?”于是,他研究人们感到很满意和很不满意时,都处于什么情境,由此他得到惊人的反常识的发现。传统的观念认为,满意的反面是不满意,反之亦然。但赫茨伯格指出,满意与不满意并不是非此即彼、二择一的关系。那些令人不满的因素即使被去除,并不一定就令人满意。而一些令人满意的因素即使不存在,也不一定就使人不满意。这就揭示了全新的心理学定律:满意的反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反面是没有不满意。也就是说,“满意”和“不满意”,不是同一个维度的两极,而是两个不同的维度。据此,赫兹伯格提出了“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motivation-hygiene theory),他指出,影响满意和不满意的,分别是两类不同的因素: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激励因素”(motivating factors)一般包括:成就感、他人的认可、工作挑战性和重要性、责任感、发展进步、个人成长。具备这些因素,可以令人满意,但不具备这些因素,也不致于令人不满。钱很有价值,但比钱更有价值的,是职业成长。“保健因素”(hygiene factors)一般包括:政策、制度、措施、督导方式、人际关系、工作条件与环境、工作安全、劳动报酬。这些因素解决不当,会导致不满,但即使解决好了,至多也只是没有不满意而已。赫茨伯格区分出了两种因素,告诉人们,令人满意和防止人不满意,是两回事,需要从两方面入手。提供保健因子,只能防止牢骚,消除不满,却不一定能激励员工。要想激励员工,就必须提供激励因子,强调成就感、认同感、工作本身的价值、责任感以及个人成长。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企业待遇不错,工作环境很好,薪水也很诱人,但员工仍然不满,仍不能激发出很高的工作动机,原因是,它只满足了员工的保健因素,而没有满足员工的激励因素。比如上面飞行员返航的例子,虽然涨了工资,但是没有涨到员工认为应该达到的薪资标准,因此他们不仅没有满意,反而是有很大的不满意,认为没有达到自己的职业目标,导致恶性事件。企业放血涨了工资,员工却不买账,反而闹事,害了企业。这成了现代版的“农夫与蛇”的故事。事由心生。要管理好员工的行为,根本是要管理好员工的心。









二、弗洛姆的期望学说:三要素的认知评价决定动机到上世纪中叶,人们认识到,员工对工作的认知会影响工作动机。先来看个案例。马力是某大工厂的年轻焊工,已有多年的工作经验,焊工技术不错,在全厂也算排得上号。不过,马力非常希望当白领,不喜欢现在的工作。马力知道,就自己而言,要当一个优秀的焊工并不难,可以成为焊接高手。但马力也注意到,工厂里所有白领都是大学生,而自己只有高中文凭,因此,觉得自己的“白领梦”没戏:一个再好的焊工,也不可能被提拔到白领岗位。所以,他在工作中打不起精神。对于这种工作心态,心理学家弗洛姆给出了精辟的分析。弗洛姆(Victor H. Vroom )是密西根大学心理学博士,1972年出任耶鲁大学管理系主任。他于1964年提出了工作动机的期望模型(expectancy model)。他认为,工作动机是人对三种因素的认知计算的产物:其一,一个人需要多少报酬,或从事某个工作的价值估计,称为效价;其二,对努力所产生的成功或绩效的概率估计,称为期望;其三,对绩效可以换取所希望的目标实现的估计,即工具性。三种因素的估计与动机的关系可以通过公式表示为:



效价×期望×工具 = 动机 

根据期望理论,人们之所以采取某种行为,比如努力工作,是因为他觉得这种行为可以有把握,也就是有较高的期望,而这个行为可以帮助达到某种结果,也就是有较高的工具功用,并且这种结果对他有足够的价值,也就是有较高的效价。让我们以具体事例来解释这个理论。首先,工作究竟会给员工带来什么呢?积极的一面包括经济收入、社会保障、人际关系、福利、发挥才能以求取成功的机会、地位;消极的一面有疲劳、挫折、监督、压力、焦虑、冲突以及失业的威胁等。员工对这些方面的内心感受和评价,决定了“工作的效价”。其次,员工必须表现出相应的行为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为此,他们必须知道这些行为究竟是什么,自己是否有能力做出这些行为,也就是评估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也就是概率期望。最后,员工必须知道,如果完成了工作任务,是否能换来企业满足自己个人愿望的实现,也就是评估行为结果换取愿望实现的工具性作用。这三个因素的评价是共同起作用的,其中有一个评价为零,三个评价的乘积还是零!我们以此来解读前面焊工马力的例子。马力虽然工作技能很高,其完成任务的概率期望评估很高;但是,他对这种蓝领工作的效价评估很低,他不想干蓝领而想当白领;糟糕的是,他对完成好工作以换取成为白领的工具性评估为零。三者相乘,结果还是零,因此他工作没有干劲。再比如,如果企业说,“大家好好干,年终奖金每人多加200块”,不会有什么吸引力,因为这个奖金数额的效价估计太低了,起不到激励作用。然而,如果企业提出“如果当年利润翻番,奖金翻番”的目标,可能也不会激励员工,因为虽然奖金翻番的效价估计很可观,但实现“利润翻番”的目标的概率期望极小,再努力也无法达到。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企业老板都认为高奖励就能控制员工的行为,却不幸地发现,这种想法并非总能奏效。所以,在企业里,并不是你设定了目标并发放工资和奖金,就一定能提升员工的动机。你必须知道员工是怎么看待这些目标、看待这些金钱的,他们心里到底是怎么分析评价的。所以,企业要管理、激励员工,必须要懂得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用以衡量世界的分量和工作的价值。






三、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好的目标才有动力作用那么,什么样的目标以及如何设定目标,才能激励工作或学习动机呢?埃德温·洛克(Edwin A. Locke) 是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1960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心理学系,1964年于康奈尔大学心理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曾任教于马里兰大学商学院。他提出了著名的激励动机的目标设置理论(goal-setting theory)。目标设置理论认为,好的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它能有效地把人的需要转变为行为动力,使人们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你也可以这样理解:目标在人们的行为和需要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决定了我们为什么做、怎样做。目标设置可起到激励作用,是因为它产生了现实与期望之间的矛盾或差距,这使人产生一种紧张感,并想要通过努力来缩小这种差距。这是因为,人有希望了解自己行为的结果和目的的认知倾向,这种了解能减少行为的盲动,提高行为的自我控制。




那么,什么是好的目标呢?根据目标设置理论,好的目标有四大特性:


(1)接纳性好的目标应该是执行者接纳的目标。如果执行者不接受这样的目标,甚至拒绝这样的目标,或者认为这个目标没有可行性,那么Ta不会有完成目标的动机。比如,如果人们对目标不感兴趣,就会拖延;如果认为无法实现这个目标,那就会干脆躺平了,任人宰割,大不了被开除,那就换个地方,再接着躺着。要提高目标的接纳性,方法之一就是和目标的执行者一起商量,共同制定目标。工作中如此,学习中也是如此。要让人参与到目标的设置中来,这样他们更容易认同目标的意义,更乐于积极实现目标,因为,人们没有理由拒绝一个自己参与制定的目标。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比如你想让Ta学一样乐器,你需要和Ta讨论为什么要学这个东西,目标是什么,它有什么意义,对生活、对未来有什么帮助,将结果可视化,这样,孩子会更认同和喜欢这个目标。



(2)具体性设置的目标一定要明确、具体,不能泛泛而谈,要可以量化定义,这样大家就会有清晰的理解和共识。比如,“希望大家好好干,年终给大家发奖金。”这个说法是非常模糊笼统的,因为每个人对于所谓“好好干”的理解是不一样的。等到年终,员工会来问,“头儿,我们的奖金呢?”经理会说,“为什么要给你奖金?”员工会说,“你当初说了,好好干,就有奖金发。” 经理会说,“对呀,我说是好好干,才有奖金,你要好好干了吗?”员工说,“我们好好干了。”经理说,“有什么证据?”员工说,“我们业绩提高了10%!”经理说,“10%能算好好干吗?我说的好好干,是提高20%!”员工会非常沮丧,因为当初并没有明确定义到底什么叫“好好干”。所以,必须明确地定义目标。人生就是把不确定活成确定。


(3)挑战性研究表明,有挑战性的目标,才能激发人最大的动机,努力实现目标。目标太容易,一蹴而就,唾手可得,不花吹灰之力,潜能不会被激发出来。目标太难,实现不了,人们也不会有努力的意愿。只有当目标刚好是拼命地跳起来能够得到的,人们才会激发出最大的潜力。


(4)监督与反馈在目标的执行过程中,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必要的反馈。指导是指,在遇到困难、挫折时,给予帮助,提供恰当的方法,从而更有效地推进目标。反馈则是要告诉人们进展的速度和效率。没有清晰的反馈,可能使人不了解努力的效果,会失去激励作用。比如,有员工到年底问经理,“我们今年干得还不错吧?”经理说,“什么干得不错啊!你们才完成了任务的80%。”员工说,“啊?!那你没早告诉我们!早知道,我们加把劲就100%完成了。”经理说,“那你也没早问呢。”这就太悲剧了。要想实现目标设置的激励效果,上述四个要素缺一不可。理想不是“独轮车”,而是“四驾马车”;四个要素共同起作用,才产生最大效果。理想之所以有动力,是因为使人们由心出发。


小结这一课,我们讲解了动机激励的双因素理论,指出不满意的反面不是满意,而是没有不满意;讲解了期望理论,指出对工作的效价、期望、工具性的评估这三者的乘积决定了动机;讲解了目标设置理论,介绍了好的目标具有四个特征:接纳性、明确性、挑战性和反馈。这些知识都可以用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下一课,我们开始讲人格,讲解人的气质、性格是怎么回事,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和生活。我是王垒,感谢收听本期《生活中的心理学》课程,我们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