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人格】“我命由我不由天”是真的吗?从心理学角度专业解读!

【内控人格】“我命由我不由天”是真的吗?从心理学角度专业解读!

00:00
19:18

第一章第44讲 人格(6):内控型人格

——如何成为命运的主宰

朋友,你好!欢迎来到《生活中的心理学》,我是北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博导,王垒。

这一课,我给大家讲内控型人格。

《鲁宾逊漂流记》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个酷爱航海的年轻人,梦想成为水手,但在一次暴风雨中,船触礁沉没,他一个人活了下来,漂到一座荒岛。在这里,他遇到了人们可以想象到的任何困难,然而他没有屈服,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他学会了造房子,学会做各种简单的家具,学会了搭锅造饭,学会开荒种地,学会驯服当地的牲畜。总之,他靠信念生存了下来,整个一部人类进化历史的翻版。大海的风暴、触礁沉船,不是他所能控制的。但是他把自己的命运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里。这是性格中信念的力量。

如果你觉得鲁宾逊不过是个小说人物,那么我们来看一个现实中的真实人物。

贝多芬出生于德国的一个平民家庭,自幼酷爱音乐,才华早现,宛如乐坛一颗新星。然而命运并没有垂青他。

年轻时,贝多芬爱上了一个伯爵的女儿,但伯爵嫌弃贝多芬的出身,把女儿嫁给了一个贵族。这给贝多芬巨大的精神打击,但贝多芬将痛苦转化为音乐创作的动力。据说,这一时期他写下了名曲《致爱丽丝》,那里没有丝毫痛苦和怨恨,而是极品的浪漫之爱。

更糟糕的是,祸不单行。他开始失去听觉,直至完全失聪。这对一位风华正茂的音乐家来说,如同宣判死刑。贝多芬多次想到轻生。但他不甘心,他坚信,他能用音乐拯救自己!

他在作曲时,常把一根细木棍咬在嘴里,另一端抵住钢琴,借以感受钢琴的振动。他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方式,克服困难,坚持创作。

他著名的《命运交响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他的作品凝聚了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和浪漫主义情怀,既有同命运的较量,也有对生命的无限向往和热爱!他在音乐中塑造了命运的征服者,一个顽强不屈、不怕挫折,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那就是他自己。

他的第九交响曲,以诗人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谱写了人间音乐的巅峰,发出了欢乐的最强音,至今仍是人类高歌欢唱的绝版,一直被膜拜,从未被超越。

他与命运进行了顽强的抗争,为世人留下了千古传颂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他也用一生的奋斗证明,他成功了!而这也是对人格中的信念的光辉写照。

这两个故事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当人们遭遇厄运或不幸时,不向命运屈服,而是选择自己的活法。

人生不是和命运掰手腕,而只需要把命运握在手里。

这种生活认知与行为方式,也沉淀为一种人格的特质,心理学家称此为“内控”。

 一、罗特和他的控制源取向

罗特是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100位心理学家之一。他发现,人们在解释自己的行为结果时,会有不同的判断倾向:在多大程度上,行为的结果是由自己来控制的,还是由某种外在的情景力量来控制的。罗特把这种倾向叫做“控制源取向”(locus of control)(也叫控制点取向),是一种人格属性,是关于生活结果的本质的信念。

具体来说,你若倾向于把行为的控制来源定位在个人或者内因,认为行为的结果是受个人内在力量所控制的,比如才干、能力、努力,你就是一个内控取向的人;如果定位在外因,认为行为的结果是受外部力量所控制的,比如运气、宿命、神秘的外力,你就是一个外控取向的人。

往大了说,如果你认为人生受命运主宰,你就是个外控(取向)的人,如果你认为人生由自己来控制,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你就是个内控的人。

如果你是一个内控的人,通常你会为自己做主,因为你相信自己;而你一旦做了决定,你相信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所期望的结果,因此你更有责任心,会更倾向于坚持,遇到困难不会惧怕,遇到挫折不会放弃,表现出顽强的毅力,于是也就更可能达成目标,最终的成就也就更大。

相反,如果你是个外控的人,会认为行为的结果是受外部力量所控制的,你就会觉得,无论怎么努力,都没有用,都不太可能左右最终的结果,无法实现自己的预期。那么一旦遇到困难或挫折,就会更容易放弃个人的努力,任凭外部力量的摆布,无论结果是什么,听之任之。

鲁滨逊也好,贝多芬也好,都是属于内控型的人。他们在遭遇厄运的时候,没有向命运屈服,不是躺平了,任由命运宰割,而是选择积极地抗争,积聚性格的力量,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人生的轨迹,让它们朝着自己所期望的结果推进,把绝望变成希望。内控性格使你的人生占位更好、更高。

不是命运,而是人对命运的认知和态度决定了人生。

 二、内控的特征

那么内控和外控的人各有什么特征,有什么重大的区别呢?我们来逐一剖析五大差异。

第一,对待命运

内控的人不认命,也不靠运气,也就是不信“命”“运”,不是把它看作一个终结,不是宿命,而是一种经历;也不在乎遇到什么“运”,无论遇到什么,认真对待就是了,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人生是自己来做主。就像电影《哪吒》里的那句格言:“我命由我不由天。”所以内控的人,不是把命运放在自己的对立面上,也不是把命运看作是一种预先设定好的终极结果。他们把人生看成是一块画板,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在上面描绘自己的人生。

命运不是路径,更不是结果,而是考验。

外控的人则相反,他们会倾向于认命,认为一切都是老天安排好的,个人是无力回天的。因此,他们选择听之任之,逆来顺受。在这种心态下,他们很少会采取积极的行动去改变,因为他们认为那都是徒劳无功的。

第二,对待理想

内控的人更可能是理想主义者,他们认为自己能够掌控自己的未来,能设计自己的未来,能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未来。因此,他们更可能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尽心尽责地奋斗,不怕付出,有一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概。

而外控的人则有一种对理想“敬而远之”的态度,觉得那更像是空想,想了也白想,因为他们不认为自己能够用双手打造自己的未来,所以对人生有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觉。

理想不是插在人生道路上的标杆,而是对待生活的态度和信念,是从心里长出来的。

第三,对待灾难

虽然灾难都是来自环境,是难免发生的,但是内控和外控的人,对待灾难的态度截然不同。内控的人接受事实,并能坦然处之,他们会努力采取积极的应对,把损失降到最低。甚至,他们可能会尝试把危机变成机遇,把坏事变成好事。他们更乐观,“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而外控的人,面对灾难则是陷入消极的痛苦,往往是被动地忍受灾难,认为这都是老天安排好的折磨,自艾自怨,自暴自弃。

第四,对待不公平

生活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不公平。内控的人会客观地进行分析,是偶然事件还是经常的事件?是自己没做好,还是环境出了问题?他们会进行冷静地评估,并采取主动的行动调整自己或改造相应的情景,使自己从困境中摆脱出来,为自己“讨个说法”。而外控的人面对不公平,更像是个“受气包”,他们觉得自己很悲惨,怨天尤人。他们不是采取积极的行动去改变点什么,因为他们不认为自己能有什么作为。所以一方面不停地抱怨,一方面消极地逆来顺受。

第五,对待成功和失败

人生中总有如意和不顺心的时候,总有成功和失败的时候。内控的人侧重于从个人身上找原因:成功,认为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失败,认为是自己方法不当或偶然的疏忽。通过主动的分析,他们为未来做好更积极的准备。遇到成功,他们不至于大喜过望,遇到失败,他们也不至于痛苦欲绝。他们把失败看成是人生中实现目标的常态;失败是成功之母,是好事多磨。

而外控的人对待成功则是感到侥幸,对待失败则是觉得倒霉。无论失败和成功,他们都更倾向于从外部找原因,成功并不能强化他们的自信,更无法因失败而磨练自己的意志,而是变得更颓废。

相对来讲,成功和失败会是内控者的修炼,使其不断地积聚内在动机和成就动机,活得越来越有干劲;而外控的人会觉得,人生就是一场折腾。

人生,活成什么样,90%是自己构想和定义出来的。

 三、内控者的职场表现

自从控制源取向这个概念提出以后,心理学家们在工作场景里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它与很多职场中的行为和结果有关。近20年,我们对中国企业的员工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印证了这些结果。大致来说,内控的员工可以概括有五大优点。

1、工作自我效能感更强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相信自己能够采取某种行为、达成结果的信念。在工作中,越是内控的人,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行为的主宰,他们为自己做决定,就越是会为自己的决定付出努力。因此,他们更相信自己,自我感觉良好,也更乐于接受有难度的、挑战性的目标。

2、工作内在动机更强

对于内控型的人来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自己要做的都是自己想要做、喜欢做的事情。因此,他们会因为喜欢工作而工作,在工作中付出更大的内在动机,从工作本身获得意义和满足。他们是工作的主人。

3、离职意愿更低

既然所从事的工作是自己热爱的,人们没有理由抛弃这份工作。内控的人会对自己的职业选择负责任,他们会倾向于坚持自己的选择,不会轻易放弃。即使在工作中遇到一定的难度,他们也会坚守初心。

4、工作压力感更低

因为他们希望从工作中获得乐趣,即使工作中有一定的困难,他们也觉得有价值,并且乐此不疲地投入其中,甚至有时候他们会觉得“人无压力轻飘飘”,他们不惧怕压力,甚至欢迎压力。

5、工作满意度更高

他们更倾向于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是自己喜欢的工作,他们从工作中体验到自己的能力感、掌控感、成就感,在工作中得到自我实现,得到自我肯定,因此满意度更高。

 四、提高内控的方法

既然内控的性格有这么多优点,那么如何提升内控取向?这里给大家提供四个建议。

第一,寻找榜样

向榜样看齐!以那些内控型的人为自己的偶像,在他们的事迹中寻找内控的力量。比如,阅读成功人士的传记是一种很好的榜样学习。美国前总统林肯就具有典型的内控人格:没有学上,就自学成才;生活很艰苦,他用幽默故事制造快乐;多次竞选失败,他不放弃;南北战争残酷至极,但是他相信自己的选择,为解放黑奴这一理想而奋斗。他是个多次被生活打击却屹立不倒的人。又比如,当年的石油工人有句惊天动地的口号:“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即使普通岗位上的员工,也有征服大自然的气概,还有什么是生活中做不到的呢?有梦想就会有奇迹。

第二,分析成败

树立新的分析成功与失败的认知方法:成功,为自己骄傲;失败,则寻找新的策略。面对成功,要学会欣赏自己,肯定自己的力量。面对失败,不是气馁和抱怨,而是寻找改变结果的方法,从而扭转局面,迈向成功。比如,一次演讲成功了,内控的人肯定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而如果演讲失败了,内控的人认为是准备还不足,努力还不够,相信再加把劲儿就一定能成功。总之,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内功的人都从自己身上找到积极的、肯定的元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没有笔直的路,就像没有不拐弯的河。

人生就像走迷宫,虽然有很多死胡同,但你要坚信,总有一个出口在等着你。

第三,提升能力

要积极学习,主动提升自己的各种本领,缺啥补啥。想成为职场小诸葛吗?那你得向诸葛亮学习,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易经八卦、奇门遁甲”无一不通的本领。具体来说,演讲、沟通、写PPT报告,你都能上手;遇到消极尴尬的氛围,能率先打破僵局;遇到困难,有能力迎难而解。这样你才能成为职场达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要想成大事,必先长本事。有了能力,信心才有底气,才能掌控命运。俗话说,“多一个本事,就少一个求人的理由”。

第四,鼓励成功

要通过前面动机的课程里提到的目标设置方法,来为自己规划生活与工作,包括选择一个有挑战性的目标,认真分析并认同这个目标,目标要明确而具体,要分解为一系列小目标以指导日常的实践,及时地获得不断的成功,以此来奖励自己,肯定自己,看到自己的力量,看到自己的闪光点。用一串串小步骤的成功,逐渐装点自己的生活,人生自然会变得精彩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曾是个农耕主导的民族,而传统农业是靠天吃饭的。老话说,“人的命,天注定”,“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些都体现了传统农耕文化的外控的特点。而现在,随着现代高科技文明和教育的发达,中国人变得越来越内控,这是我们赢在未来的性格基础。

相信自己,才能赢在未来。

 小结

这一课,我们讲解了什么是控制源取向,介绍了内控和外控人格的特点以及在工作中的表现,最后,我们讲解了如何锻造内控人格,包括寻求榜样、分析成败、提升能力、鼓励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内控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格品质之一。下一课,我们就讲解其他企业家精神的性格要素。

我是王垒,感谢收听本期《生活中的心理学》课程,我们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