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爱与依恋决定了我们的一生

2.1 爱与**********

00:00
08:03

成为更好的自己,成就灵魂伴侣。大家好,我是周丽瑗,欢迎收听我的亲密关系课程。

 

著名心理学家玛丽安做了一项有关母亲养育和婴儿安全感之间关系的实验,这个实验的具体操作是:在放有玩具的房间里,妈妈和1岁左右的婴儿在一起,这时候让婴儿自由探索,在20分钟后,妈妈两次离开,每次离开时,在一旁的对孩子来说是陌生人的观察员,会观察孩子是如何探索的。研究发现,孩子的反应基本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安全型和不安全型依恋的孩子,而不安全型的孩子可以分为回避型的、矛盾型的和混合型的依恋。    


安全型的孩子在实验中是这样表现的:妈妈离开时,他会有不安和哭泣,但不会放弃探索,妈妈回来后会比较容易安静下来,可以继续与妈妈亲密。研究发现,这样的妈妈的特质往往是内在比较稳定的,妈妈的人格情感丰富但也不过度,能够把握自己的情感,也能和婴儿的需要联接起来。

 

回避型依恋的孩子的表现是这样的:好像他自己的探索与妈妈没有什么关系,妈妈在与不在,他都不会去与妈妈建立联结。但从压力荷尔蒙测试中看到,妈妈离开时他的激素水平是升高的。也就是说,孩子内在紧张,但是表面不表现出来。而这类妈妈的特质是:对孩子的需要是冷漠的或者是退缩的,也不去触碰孩子的情感需要。这对于婴儿来说,所有向外建立安全感的努力尝试是不能得到回应的,父母应当是满足他内在安全需要的人,但也许他的父母总是在争吵,当他有安全需求想要得到满足而去找父母时,他得不到支持,所能做的就只是离开了。久而久之,他也就学会不表达需要了。      

 

矛盾型依恋的孩子的表现是这样的:妈妈在和不在的时候,他都是又哭又闹,无法与母亲建立好的依恋和亲密关系。研究发现,这类母亲与孩子的情感不同调,母亲无法体会孩子的内在情绪。妈妈虽然离不开孩子,但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又不能好好对待。对于这样的孩子,他内在的信念是:当我表现好的时候,我的需要才能被满足,所以一定要自己非常努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感。     

 

混合型依恋的孩子的表现,则混合了回避型和矛盾型的反应,他对于亲近还是回避犹豫不决,也反复无常。他们的母亲,往往是当孩子需要被满足时,母亲不但不给,反而向孩子寻求满足。比如一个孩子怕黑,需要他母亲拥抱,结果母亲反而抱着孩子说:“我跟你说,你爸特别不好,他是如何对待我们的!”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不敢提需要,感觉亲密伴侣不懂他。

 

心理学家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又做出成人依恋实验。结果发现,回避型依恋的孩子在成人后会变成在情感关系中与对方保持疏离型的人,他内心想要靠近亲密关系,但生活中就是很难做到,或者干脆回避了亲密自已自足。而矛盾型依恋的孩子在成人后往往变成在情感中痴迷的样子,他可能在与伴侣的生活中,不停检查对方手机、不停打电话给伴侣,伴侣有点情况他就怀疑是在外面有人了,因为他总是担心被抛弃。大家可以看到,在亲密关系中出现问题的往往是那些要么情感疏离,要么情感痴迷的人,他们都曾经是不安全依恋的孩子们。

 

我们每个人的内在安全感,最早是与父母之间建立起来的,而如果一个人在早期没有建立好这种内在的安全感,他在成年后就很容易启动不安全感,不仅仅在亲密关系里,任何关系里都会呈现这样的困境。人永远无法信任没有体验到的东西,你体验过什么样的安全需要,就会影响在你心里所形成的安全感的方式。所以,我们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在人生成长的前三年,就打下了我们人格的地基,父母是怎么样的人,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内在的安全感。

 

而且,我们会看到这种依恋风格是代际传递的,父母是安全型的,孩子是安全型的可能就大;如果是矛盾型的,早年没有被稳定对待过,成年后就会把这种风格无意识传递给孩子,与孩子形成这种互动。但必须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父母的,因为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有先天气质。如果一个好养型婴儿,也可能激发一个不安全的母亲心中安全的部分。而不好养的婴儿,又哭又闹也会让一个安全型的母亲心力交瘁。

  

依恋是建立在人格底层之上的,最初的依恋问题导致成年后的人格问题,到成人后再去修复,困难的确会比较大。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并不是我们人生所有的创伤都是0-3岁造成的,依恋是贯穿一生的过程。也许前 3年我们的体会不够好,但后面能遇到可以依靠和亲近的人,就可以得到矫正。

 

如果你是一个不安全依恋的成人,你应该怎么办呢?首先,我建议你可以去做心理咨询,通过与咨询师的关系体验和分析,你会明白为什么你在亲密关系中想要这样做,你会通过咨询师的支持去改变,在生活中慢慢调整。

此外,你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疗愈自己:

1、尝试理解和分析自己的不安全感。自我了解,自我学习和反思。寻找懂心理学的团体和朋友,去更多的觉察自己的不安全感。

2、重新让自己体验或者哀悼没有被满足的理想化的安全需要,重新让自己体验没有被包容的安全感,去找些安全感比较高的朋友和爱人,在与他们的相处中重新体验到那些爱和抱持。

3、学会自我照顾,就是思考你能够为自己的安全感做点什么?自己是最好的理想化的满足者。也许你小时候就想去动物园看熊猫但父母从未满足你,那现在就要学会自己去满足自己。

 

我们要通过原生家庭了解自己,就要先了解自己的依恋风格,知道自己卡在哪儿,把握自我疗愈的方向。同时,也要懂得给自己时间,毕竟从调整认知到落实改变,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好了,本次分享就到这里了,下期我将与大家分享“别让自己的命运成为父母故事的延续”。我是周丽瑗,祝你得偿所愿的爱与被爱,我们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

您访问的内容已下架,将为您查找相关内容
5秒后将为您自动跳转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