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不执着的时圣——孔子

152. 不执着的时圣——孔子

00:00
22:07

子路落在孔子的车队后面,有幸遇到一位隐士的收留,事后回来拜访时隐士却有意先离开了,为什么呢?孔子对此又是如何评价?在那样的时代,孔子做事是怎样因时制宜、展现他本于道义活泼无执的一面的?请听讲师精彩讲解。


18.7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8.8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18.9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18.10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18.11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下一段,子路从而后,子路落在孔子的车队后面。遇丈人,碰到一个老人家。以杖荷蓧,用拐杖挑着竹篓。“蓧”就是竹篓、竹器。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子路问那个老人家说,你有没有看到我家的夫子路过这儿呢?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那个老人家说,哪个人?一个人手脚不曾劳动过,不曾种过五谷,连五谷都分不清的人,啊?谁是你夫子啊?


夫子要不要懂五谷?这个问题有意思,夫子是会吃饭,要不要一定懂五谷?各位你懂五谷吗?哪五谷?你说给我听。哪五谷?连我都说不清,因为我不是农夫嘛!如果我是农夫,我就要懂五谷,各位对不对?他就说,那个人!哪个人?整天奔波在道路上找名找位的人吗?那一个不曾种过五谷的人,连五谷都分不清的人也配称夫子吗?大概这个意思。


然后植其杖而芸。“植”就是插在地上。他就随手将拐杖插在地上,然后继续除他的草。你可以想象那画面,很不屑的重重的响一下把它插上去,继续除他的草,根本不想回答他。这个老人是在暗喻,像我们这种踏踏实实靠自己的手脚亲自辛苦耕种的人,起码五谷还分得清。孔丘没种过一天的田,连五谷都分不清,凭什么当夫子?所以他懒得回答,他根本就不屑。


子路拱而立。子路没有马上离开,他知道这个是个清高的隐士。因为跟孔子在一起久了,他们会心里怜惜这些隐士。也不会跟他作对,因为他心里知道隐士是好人,只不过是执着于离群索居的人而已。他也没什么辩解,就拱着手站在那儿表示对一个丈人的敬重。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然后老人就留下子路过夜,因为天也晚了,四边都没有住宿的地方。他也是一个读书人,有德性的人,勉强就留他下来,然后杀了鸡做了黍饭招待子路。见其二子焉。又叫他两个儿子来跟子路认识。当然有人看到这儿说,你看杀鸡为黍而食之,子路吃荤嘛!对吧?你一定会这样想。各位,如果我有一天周游列国在路上,有一个人留我下来吃饭,也杀了鸡,写给后世看就不能看,问题是那一晚上我有没有吃鸡?我可能不会吃鸡,我会夹可以吃的菜来吃。我现在到内地都是这样,有时他们招待我们,也不晓得我们什么,竟然进了一个荤的餐厅,我们点我们的素菜吃,都是这样啦!


明日,子路行以告。隔一天子路赶上了孔子,就把昨天的遭遇告诉了孔子。子曰:隐者也。孔子说,哎呀,是个清高的隐士啊!孔子对清高隐士特别也感兴趣,很想改变他们,让他们一同投入救世的怀抱,于是叫子路回去找那个老人。你就知道,你仔细看孔子每次遇到清高的隐士都下车或下台阶要跟他讲话,有没有?都是这个姿态,很想告诉他们,这个时候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应该怎么做。


至,则行矣。子路到老人家中,老人知道子路一定会来的。因为读书人对读书人,知道他会怎样,他就先闪了,先离开了。子路曰:不仕无义。这个“仕”就是当官,为国家效力。然后子路便把孔子交代的话,转告给丈人,但是丈人不在,就转告他的家人嘛!跟他说,生在这种乱世之下,不设法出来为国为民效力,不出来当官,这是不合道义的事情。为什么?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古人所设的五伦,长幼之节是最轻的,连最轻的长幼有序这个气节都不可以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那么君臣最重要的君臣有义,五伦里面最大的,怎么能废呢?这个是在告诉那个丈人,昨天晚上我在这儿的时候,你还介绍两个儿子跟我行礼,这个就是所谓长幼有序。可见得长幼有序这个五伦最轻的伦你爸爸还知道,还很清楚,对不对?那最轻的都很清楚,最重的怎么可以不清楚?那五伦里面最重的是哪一伦?君臣有义!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说如果每个人读书人,都想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而不出来为国奋斗,不当官,那岂不是读书人反而废弃了五伦中最大的君臣这一伦了吗?国家有难,每一个国民都是国家的臣,都应该要负起君臣有义的这一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说一个君子,在国乱家破的时候急着出世,这是在显示君子应有推行君臣之义的决心,叫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至于在这样的乱世,正道无法得到认同跟推行,一个君子早就已经知道了。可见得孔子这样子不断周游列国十几年,这个道到底能不能被他这样不断的推行,在哪一个国家展开呢?展得开吗?展不开的,他都知道的。知道为什么还要走呢?展不开是天命,至于要想办法去推行则是君子的存心,对不对?那个心停不止的,那个救世的情怀永远止不住的,所以就不断的去推行。就像有的人问我说:“讲师,你为什么这样一直讲这些经典?”我就说:“不讲难过。”会很难过,为什么?因为你知道这么多圣贤的东西这么好,你把它放在你的内心,把它带到棺材,你过意不去,你讲才会舒服啦!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以上这几段都在说明,基于实践五伦的道理,一个读书人不能在乱世时,只想要洁身自好。而要设法找一个可以为国去服务的好位置,借以造福国家人群才对。那么君子想到的就是,要找一个好位置就是当官,当官而且要当得大,那么他的权柄就够重,权柄大的时候才有办法推行。这个便是孔孟以及其弟子,之所以在战国时代要不断的周游列国,以寻求出世的机会的原因。所以孔子说,出疆必载质,有没有?一出了国度就带着一个见面礼,那个见面礼就是当如果有国君要找他当官的时候,他去面君的时候,古人的礼数,要交换一个礼物,他就要有东西跟国君交换,所以一定会带着一个见面礼。


然而,不止是在当代有无数的人道理只懂一半,以为退隐江湖不涉世事,便是至高至上的一个情操。还有一些人想要借由对孔孟的讥讽,来显示自己的节操,即使直到现在,还有一批批的人,不断想要借由讥讽孔孟来提高自己。这个便是众生见解有深浅,眼界有大小的关系,本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孔孟早就知道,势必无法避开这些小人的利口,但依然还是不顾自身的荣辱勇往直前。


我们再回顾十六章里面孔子这么一段话,这刚讲过,各位应该很熟悉,说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看到善事好像很怕赶不及人家,看到不善的事就好像用舌头探汤一样那么戒慎。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这种人我到处都看得到,而且听得到。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说这种人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矣,大家都说这样对,可是我没看过这种人,哪一种人?天下太平隐居求其志,天下有事出来行义达其道,说这样做才对,大家都知道,每一本书都这样写,可是我没看过这种人。最后只看到谁呀?就孔孟!就只有孔孟是这种人。其他的人,天下有道的时候通通出来当官,天下无道的时候跑去哪里啊?跑到山林里面去,刚好相反,这是令圣贤不胜唏嘘的事情。当国家需要人一起来打拼的时候,那些平日满口仁义道德的人却都隐居起来,甚至还扯后腿,真是不知道这些人当初做学问是要用在什么时候。


下一段,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孔子在晚年的时候,现在已经讲到十八章,已经是孔子将要归空的时候,很老了,也行动已经有气无力了。孔子在追忆乱世中七位隐逸的贤人,像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这些人的德性令孔子非常地怀念。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现在孔子来回味他们的德性,孔子说,不肯屈降高尚的意志,不使自己清白蒙受玷污,这个就是伯夷、叔齐的志向。这两个人饿死首阳山,然后这两个人不事乱朝,国君不干净他不去当官的。这种人虽然见解不一定正确,但是就他爱慕清廉的这一个志节,也是非常令孔子所赞佩的。


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孔子又评论柳下惠、少连这两个人说,他们虽然降志辱身,怎么样降志辱身?就是三黜,有没有?已经上去三次,下来也三次,再叫他上去他还是上去,这叫降志辱身。然而说话他能够中了要害,行为审慎思虑,他们还有这些德性,其斯而已矣,就是他们的德性就是这些。


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孔子又评论虞仲、夷逸说,虽然隐居不侍,但仍然敢说敢言。“放言”有两个意思,到底哪一个为当?都可以啦!“放”有敢说敢做的意思;“放”也有不说不做的意思,都是这个意思。守身合乎清廉,懂得适时惠民、远害,合乎权宜。如果以“身中清,废中权”这个话意来看,隐居放言的“放”,应该是放弃的放,就是说都不评论的意思,大略应该是这个意思,前后比较连贯一点。


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孔子说,我跟以往前面所举的这些哲人有点不同。我没有一定要如此的,也没有一定不如此的,见机而行,因时制宜。也许出来,也许不出来;也许要选一个非常清高的国君侍奉才行,也许一个非常侮辱人的国君,我也去侍奉看看,也不一定;也许我隐居山林,也许马上出来当官,都不一定的,本于道义活泼无执的意思。


这一章让我们了解到,孔子之所以称为时圣,正是因为可以随时权变,不为法执,然而圣人行权之道实非贤者所得及。这个就是孔子称为时圣,他很会权变,很圆融。什么时候该出来?他不设定一个让自己不能权变的、挂碍的一个空间。好比伯夷、叔齐就是设定,设定君王一定要比我清廉,比我有德性,我才肯去侍奉他,他们是这样设定的。坦白讲君王如果比他们更清廉更有德性,他们不必去,天下也没事啊,对不对?


好,下一段,大师挚适齐,现在又是孔子在回忆,离开鲁国的一些有德性的人。大师是鲁国的乐官之长,名字叫做挚。大师挚离开了鲁国,到哪去了呢?到齐国。因为他认为鲁国太乱了,去齐国也许比较好。可是我想他去齐国就后悔了,他可能又会离开齐国到某国,因为每一国都乱嘛。


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这个“饭”,古时候的天子一天吃四餐,诸侯一天吃三餐,都有奏乐劝食的人,那些人叫做“饭”。第一顿饭奏乐的人叫做“干”,他离开了鲁国到楚国去了;第二顿饭奏乐的人叫做“缭”,然后他离开了鲁国到蔡国去了;第四顿饭奏乐的人叫做“缺”,他到哪去了呢?到了秦国去了。从鲁君写到侍饭这个过程来看,我们就可以知道,鲁君有没有谮越天子的礼啊?鲁君用了天子的礼,这是谮越了本分!那鲁君谮越了本分,下面的这一些卿大夫会不会越分?也会越分的,所以下面被下面三家瓜分,这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鼓方叔入于河。击鼓的人叫做方叔,他避居到黄河的水滨去了。播鼗武入于汉。播鼗这个小鼓的人叫做武,避居到汉水滨去了。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说少师叫做阳的,还有击磬的师父叫做襄,避居到海滨去了。


孔子的晚年已经知道,道不可行了,然后看着国家越来越乱,有德性的一个一个离开,离开这个鲁国到别国。其实那个并不表示别国比鲁国好,其实鲁国在当时还算是好的。可是问题就是,看着自己的国君荒淫无道就很想离开,所以就离开了。如果没有国可去,就到海滨、到山上。这个是孔子在数着那些有德性的人一个一个离开,内心不胜唏嘘的意思。


此章是在说鲁哀公时,鲁国三家专权执政,礼乐崩坏,所以有德性的乐人也都主动求去。那些古代的乐官都很有德性的,不会为你这个谮越礼节的人去执礼的,不甘这样做的,所以久而久之就离去了,这是一副国破将亡的一些景象。无权又无位的孔子忧国忧民,却又只能看着人才一一离去,令孔子不胜唏嘘,无限的感叹。当然也是追忆这些哲人、有德性的人的德性。


看下一段,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这个鲁公,就是周公之子“伯禽”,他封在鲁国。这些话其实是周公时候说的,不是在孔子年代,不过是孔子举周公当时的话来说说了。不施其亲的“施”,改易的意思。鲁公将接掌封地,周公训勉他的儿子鲁公说,君子不会忘了他最应当亲近的亲人,以及仁人。最应当亲近的是什么人?两种人,一个是亲人,对吧?你的父母小孩嘛,最当亲近的。另外一个是什么人?贤人、仁人。


各位,你最常亲近的是什么人?第一个是亲人,也有可能不是的,有可能你工作在外,最亲的不是亲人,也有可能,你虽然在家里,可是最亲的却不是亲人,对吧?礼拜天礼拜六一有约会,朋友一约就往外跑,家人一约都回不来,对吧?所以你所亲近的不一定是亲人。还有你的朋友交的是哪些人?是仁人吗?是贤人吗?是有益于长远的人吗?是可以帮你立起志向志节的人吗?还是整天跟你卡拉OK的人?看电影的人?你到底接近哪种人?这个话听起来很浅,而且你会记不住,因为它根本感觉不是重点。但是你仔细想想看。周公把封地交给他儿子的时候,顺便交代他一句话,那一句话会不会很重要?肯定很重要吧?但是你一定不会把他当一回事。那一回事是什么事?这是非常平淡无奇的事。就说君子应当最亲近的是他的亲人跟仁人,就这么回事情。如果他做得来,那他亲近仁人,那他不会交坏朋友啦!然后他喜欢亲近仁人,那自自然然人家都会介绍仁人给他,治国根本他不必担心了呀,是不是这样?


不使大臣怨乎不以。不使大臣抱怨他不获所用或不获尊重,不用也可以,上一代的重臣不用也可以,有的年老了,有的观念不符实际了,但是必须要敬重。


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老朋友没有什么重大的过错啊,不遗弃他的,小过则是要原谅他的,这显示一个人的敦厚。


无求备于一人。用人的时候只求其专长,去用就可以,不要要求一个人事事皆能。所以任派一个人也是一样,不能给他很大很大权柄,什么都交给他,要切割开来,就看他有什么专长,切割那一小块给他适合他的专长,这也就可以了,这是为人处事跟治国的办法跟方针。


这个是孔子在追忆鲁国先祖,在接掌鲁国时所交付的训勉。这个训勉是那么的简单有用,可以让国家长治久安。但是后世治国的人却从未注意这些简单的原则,把它看得那么不值钱,以至于国家败坏凋零,令孔子非常的感叹,所以才会说这一章的话。真正有用的东西往往非常平常啦。


下一段,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这一些人的名字要不是孔子曾经提起,在历史上肯定消失的啦!现在我们还读得到他的名字,就是因为《论语》。以上八士以伯、仲、叔、季排名,乃是周初一母所生四胎而得八男,生四次都双胞胎了。然后起名字时候,就用伯、仲、叔、季来取。皆君子俊杰,一门都是俊杰,这是天之所以兴周,所赐给周朝的人才八个。


这章也是孔子在追忆人才难得,周初这八人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人才不需要多,但作用却非常大。这是感叹战国君王无道,致使人才尽失,国家将亡的一些景象。到十八章孔子记述了一些周游列国不断被排挤被轻蔑的一些景象,到最后不断的追忆一些人才,其实孔子是人才中的人才,是德性中的德性,但是因为看不到有好德性的,起码可以追忆一些有一门专才的,或有一科他的德性特别强的,再追忆这些人不断的离去,然后在人生将尽的时候,不胜唏嘘,他用了一辈子的精力,终于还是没改变一些事实,然后看着很多很多人才还是一一离去,忧国忧民很伤心的意思。


到这个十八章中的时候,孔子有一天看到一匹麒麟受伤了,倒地而死,然后他就跟弟子说他也将亡了。因为他是麒麟兽来转胎的,之后不久,孔子就生病了,然后就殡天,就回天交职去了,这个是到十八章为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言观观言

    感恩!20210127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感谢讲师!20211110

  • 关雎子

    美哉

  • 梦唤真诚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微子18.7》

  • 陈洪777

    众生见解有深浅,眼界有大小,就看自己向谁看齐了。【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一个读书人不能在乱世时,只想要洁身自好。而要设法找一个可以为国去服务的好位置,借以造福国家人群才对。感谢老师解惑

  • 听友409075971

    感恩

  • 梦唤真诚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微子18.8~11》

  • 守一丶

    感恩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