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讲记第十五讲
上节课讲到单修三种方法。每种方法做功夫都不是一蹴而就,不是短时间就能成就的。都是要经过长年累月,逐渐积累,功夫到了,才能彻见本性,内发寂灭轻安。所谓寂灭轻安,就是烦恼断尽,心中没有任何挂碍和困惑,无明已断,烦恼不生,自在无碍。
古人像香林澄远禅师,四十年才打成一片;像云岩禅师,三十年才得个入处。像船子和尚,三十年才明得个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这都是长年做功夫,最后大成就的样子。我辈学法,不得不知。所以今时修行人,学法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不能想快一些成就就走捷径,去学他各种灵修外道法门。那些法门会给你画饼,承诺你很快开悟,那都是靠不住的。
大家还是要把修行落实到生活的每个细节处,坚持做功夫,不畏困难。尤其是觉知不能忘掉,它是居士在家修行的重要阶梯。我们没办法像出家人那样有大量的时间修奢摩他,也不能像禅师们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直接靠智慧解脱诸法。所以,在生活中修行,就要时常提起觉知和观照,不令邪见三毒侵蚀自己的内心。六祖大师说: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在生活中,随时显现出你的修行和定力。
不能因为学了圆觉经,看到里面的经文说:成法破法皆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就不再修行。见到有圆修一切,就放逸自己。学《圆觉经》后面要讲到四种禅病:任病、止病、作病、灭病。如果你不练觉知,不好好做功夫,不修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很容易堕到四病中。只知道一个智慧愚痴通为般若,就尽显愚痴。着了一个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住了烦恼自找苦吃,也不加了知,那就是自欺欺人了。看到一切众生皆证圆觉,就大撒手,该干嘛干嘛,那就是任病。功夫没到,只是理上明白了,还要把这个理变成你自己的,要改习气,去无明,转所依。
如果只是理到了,不需要做功夫,佛就不需要讲禅那、三摩钵提、和奢摩他了。这三种方法就是加深你对理的认识,使认知变成一种觉悟和解脱的能力。
觉知的训练、觉知的修行是伴随着我们每一天每一时刻的,是经年累月的。
大家都有过这种经历,出了家门,忘了门是关了还是没关。有时候一出门,一个东西还落里边了,不是落手机就是落钥匙,要不就落钱包。我们得做到人到哪儿,心到哪儿。心在哪儿,人就在哪儿。做什么事情,手到哪儿,心到哪儿,身心不能分离,整个人不能飘飘忽忽、稀里糊涂的,不能心不在焉。
心安住在当下,不向外跑,你的生活才是一如的,才能做到一切时中,自性自如。才不会给自己找麻烦,才不会出错。不能把所有的发生都推到因缘法上,那样的话,就成了自然外道,大家都不用修行,等着三大阿僧祗劫后自然解脱了。如果把一切都归到因缘法上,那就变成了一种断灭论,变成了一种宿命论、外道自然论。佛法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容易、那么简单,如果这么简单的话,大家早都成佛了。修行是很难的,尤其是深入细致的修行、学习和训练。在这个时代,对很多人来说就更难了。因为需要你布施六根,牺牲乐趣,付出辛苦,而不只是口说般若。
修行首先从走路开始,从拿东西放东西开始,从穿衣吃饭开始,从扫地刷碗开始,从洗衣服开始,在每件事中都训练专注和觉知,不离当下常湛然。心的训练是一个习惯。习惯在当下,就不会向妄念中跑了。
希望这三种实修法门对我们有一个警醒,不能认为能听懂佛说的法,佛的智慧就变成自己的了。也不能因为看见别人吃东西,就认为自己饱了。如果以为自己能看懂别人的开示,听懂别人的法,就会修行了,那是最愚蠢的。有没有修行,在事上见分晓,在境界来的时候看自己有没有烦恼。
生活中每一个细节都能体现出你的修行。会修的人就在平凡的生活中修行。只要心中没有挂碍,心就会越来越清明,就能着手当下,而不是整天打妄想。生活的很多细节自然不会错过。最后只剩穿衣吃饭。这么简单的事再做不好,肯定是在打妄想。
学法做功夫的过程是最难的。若不是内心坚定,明理透彻,很难坚持到最后。
时间是一切的助缘,也是最妙的力量。修行更是如此,只要坚持,变化不知不觉。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不半途而废,坚持到最后,谁的成就最大。等你功夫纯熟了,再去花精力花时间帮助别人。
在这之前,不要被任何人任何事分心。要不停地训练安住、牧牛、转念、长养功夫,如土长苗,不能得少为足。
做功夫时,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觉心。
我爬山时崴过脚,骑电动车时摔倒过,其实都是一念没有专注,一念打了妄想,把腿弄伤了,白白受苦好几天。谁愿意把自己的脚弄伤了?手机是没丢过,但掉过水里,放上衣口袋里,没有觉知,在水边玩水,一不注意,就掉水里了。那一刻没有觉知。
所以有些事是因缘,很难避免。但有些事可以通过修行而改变因果。因缘是可以改变的。爬山脚一滑,摔骨折了。走路看手机,撞电线杆上,或被车撞了。不能出了什么事都拿因缘说事!是自己没修行,没有觉知,才出不了因果,才要受果报。有了觉知和修行,一念注意了,一念警觉的功夫上去了,就改变了因果。
因果是可以改变的。如果因果不能改变,一切众生都不能成佛了,修行就没有意义了。有些事情我们觉得是小事,不在乎,小事不在乎时间长了,积少成多,最后变成一种习气。再去除,就很难除了。事儿是不大,但是没有觉知的习气就养成了。
同样是两个人,同样都是学法的,一个人总是冒冒失失的,神情不定,恍恍惚惚,说什么也说不清,别人就很难信服他。另一个人,言谈举止,镇定自若,从容淡定,表达清晰,自然就会对别人产生摄受力。我们都愿意跟特别稳重,心常安住,不飘飘忽忽的人在一起,而不愿意跟心神不定,没有自信的人在一起。
所以,一个人的状态,内心是否安住是可以通过训练和修行改变的。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一个有定力、有智慧、心常安住的人。这种定力和智慧本身就能无声地摄受别人。你不用讲太多,只凭做事时的状态,就知道你的心智是高是低。
我们继续看《圆觉经》的经文: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我们平时总说定慧等持,长养定力,觉性提升,怎么才能够长养定力显现出智慧来?这二十五轮就是非常好的方法。
所有修行人再怎么修,怎么做功夫,只要是明理之后,都离不开这二十五轮方法。除非不明理,还执着有为法的修行,放生啊、布施啊、超度啊、求福啊、拜忏啊,这些都是有为的修行,与这里的二十五轮不相应。
不管你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你知不知道自己是在修这二十五轮,只要你了达本心是佛,会做功夫了,会保任了,你一定是按照这二十五种方法里的一种或几种在修行。有时候你会单修奢摩他,有时候你会单修禅那,有时你会单修三摩钵提。有时候你是先修禅那、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有时你先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这样交替组合变化,一共有二十五种。
我经常会跟同修提起郭德纲这个人,你们可以看看他的相声表演,就看他在台上的台风,那种自如老道的样子。还有他的搭档于谦和高峰。他们站在台上那种自如、无畏、无我的定力,会让人赏心悦目。你以为那都是天生的吗?那都是在台下花大量时间训练出来的。修行人要学他们的勤苦学习的能力,学习他们的定力,学他们在台上那种从容自在,专注认真的样子。他们爱相声事业,做起事来十分投入,把工作当成了一个最好的修行。
我们单从说相声这个角度来看,你观看他们的相声会非常享受。他们讲了什么,我们姑且不论,就看他那个表情,他那种表演、那种完全投入、满足和喜悦的神态,就知道他们自己在受用说相声的乐趣。这就是受用身心及与世界。至少从说相声这件事情上来说,在台上的那段时间,他们是忘我的,是无我的。而有些修行人,修了几十年,做事还是毛手毛脚,一点定力也没有,遇到陌生人,话说不出来了。说话前后逻辑不通,脸一会儿红一会儿紫,手一会儿捏捏衣服,跟孩子似的。说明没有训练过觉知,没修过禅定,没有定力。
一个训练有素的修行人,从外表看,就很定、很稳,整个人从里到外散发一种稳重和安住。我们不管他的性格是什么,他看上去一定很稳、不紧张、很放松。我们跟他在一起就很安心。这种定,是可以通过修行训练达成的。
前面三轮,都是单修。从这一轮,开始组合在一起修。
下面两种一起修。首先是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先修奢摩他,通过修止,智慧之心显发出来,于中起菩萨行,这是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一开始修止,然后去做事,在现实生活里去修,在做事情上长养定力,这是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静慧故,证至静性,便断烦恼,永出生死。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下面是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修行者,因修奢摩他而显静慧,于座下心得开悟,而断烦恼,永出生死。此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通过修奢摩他,有了定慧。把在修奢摩他时养成的静慧带入生活,有一天忽然开悟,在现实生活中以智慧力,断于烦恼,永出生死。
这里虽然没讲到三摩钵提,并不是说不会在做事情中修,只是侧重点不一样。像古代禅师里面,有些禅师不度众生,他不去专门做弘法的事业,他也开悟了。通过长时间坐禅,忽然任何一个机缘,开悟了。然后一直保任,不去做事。有的人经历的事情多了,他对人生如梦如幻,诸法如幻,认识的比较清楚,这是通过做事来认识实相。有的人他好静,没有太多的事缘,但是也能悟到诸法寂灭。这是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有的人一直有疑惑,师父,我要不要做事?师父我要不要闭关打坐?我要不要用一段时间读经典?昨天还有一个人问我,他说:师父,我这么多年一直都在家修,也感觉很清净,也没什么烦恼。但是最近听到道友跟我讲,说这样是修不出去的,还要出去做事,要去接触人,要去道场服务大众,这样你的智慧才能够显发出来,你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和成就。
然后他就有疑惑了,他说师父,我不知道自己要不要选择去出去,去多接触人、去道场?我只是简单的回答他一句:出去与否,是否去做事情,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做或不做什么是否安心。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你能安心,只要你没有烦恼,只要你没有疑惑,那就很好了。不要自寻烦恼。
如果他对《圆觉经》的三种禅修很了解,就没有这个问题了。他可以单修奢摩他,或者把奢摩他和禅那结合起来修,不用去修三摩钵提。他在自己家里这个小环境中,照样可以修行。家里有父母,有老婆孩子,也要工作,也要做事的。也要上市场去买菜,也要与人接触。就是到山上搭茅棚,也要接触大自然的。所以到处都是道场。总有机会修三摩钵提,修禅那。
人与人不一样,有的人就好静,有的人愿意离群索居,有的人爱在大众中修,有的人喜欢变化不定,居无定所。不管是做事还是不做事,安心就好。只要真实了达实相就可以,不一定都像六祖那样大弘禅宗才能成就。只要你真的开悟了,见性了,度不度众生,要看因缘。像船子和尚呀,寒山拾得呀,永嘉大师呀,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隐居的状态,没有大建道场来弘法,而是通过其他不定的方式弘法度众,他们留下的文字帮助了无数人开悟。过去隐居的祖师很多。祖师很自在,二十五轮方法他们都通达。所以不管他们选择了什么样的修行方法,都没有疑惑。他们选择了自己天性喜欢的生活方式和修行方法去保任、去长养、去成就。
若诸菩萨以寂静慧,复现幻力,种种变化,度诸众生,后断烦恼,而入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这段是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通过一段时间的休止,显发静慧力,这是先修奢摩他。然后遇到了因缘,复现幻力,有了定慧之力,愿意去做事,利益众生。种种示现,做种种的事,现种种的相,通过种种的方便、善巧来度诸幻众。一开始修止,然后在做事中深入修行。通过前两种修行,后面时节因缘到了,断诸烦恼,证得寂灭,开悟见性。
我一开始也是有两三年的时间关起门来打坐,不跟外人接触,找一个地方藏起来,整个人处在一种静修的状态。然后有了因缘,开始写文章,在网上发。慢慢地有人认识了我,开始组织大家进行实地共修。一开始是小型的禅七,七八个人,慢慢到二十几个人,三十几个人。然后道场也建立起来了,共修的人数越来越多。在做事中磨练自己,发现自己的毛病,改自己的习气,烦恼越来越少,对实相的理解越来越清楚。弘法的过程中,慢慢地烦恼减少。通过做事来修行,自利利他。
这是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断烦恼已,后起菩萨清净妙行,度诸众生。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这段是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先通过坐禅修定慧,于座下忽然开悟,烦恼断已,后起菩萨妙行,度诸幻众。就是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奢摩他,就是静中生起的智慧力,三摩钵提是动中生起的智慧力。禅那就是在不定的状态中了达实相,禅宗所说的开悟。非静、非动,没有特定形式的修行方法,心无所住,烦恼不生。禅那偏向于断烦恼、证寂灭,自修、自悟、自证的能力强。
所以二十五轮中,写到静慧的地方,就是修奢摩他,写到清净妙行、幻力、度诸幻众的地方就是修三摩钵提,写到断烦恼和寂灭的地方就是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心断烦恼,复度众生,建立世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禅那。
通过一段时间修奢摩他行,然后同时断烦恼,度众生,行诸妙行。这叫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和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资发变化,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修止的同时,修三摩钵提,后断烦恼。通过修止,再借助做事,双管其下,一边做事一边修禅,兼带弘法度众,这叫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然后断除烦恼,究竟开悟。这样的菩萨叫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用资寂灭,后起作用,变化世界。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这段是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同时修静并断烦恼,后起作用,在动中修,弘法接引众生,这叫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不是说我们做事情当中,就不修止。或者修奢摩他,就不修禅那了。没有那么严的区别。有的人好动,在动中修,一天到晚不停地做事,但是他确实清净了达实相,确实断了烦恼。
有人天天养花,天天锄地,一样断烦恼,一样开悟。他很少打坐,这就是修三摩钵提,或齐修三摩钵提和禅那。像仰山禅师,不是躺着就是坐着,那他就是齐修奢摩他、禅那。有的人就是天生就有智慧,躺着也好,坐着也好,做事情也好,都能够悟到诸法实相,都能不离寂灭。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随顺,而取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有些修行人一开始是因为有很大的愿力,他要做事,为众生服务,有无我的精神。种种所行,能随顺众生。做着做着,他的心歇下来,自然而然地开始修奢摩他。这叫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境界,而取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有些修行人,一开始做事,长养定慧,行种种行。之后,心趣寂灭,开悟见性。这是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静,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一开始修行就发弘愿,大作佛事,然后静下来修奢摩他,最后安住寂灭,而断烦恼。这叫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断烦恼故,安住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有的修行人一开始在做事中修,于一切境无有障碍。后断烦恼,心得安住。最后取静为行,修奢摩他。此修行人,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对于一个在世间示现的大善知识,对于一个有弘法愿力的人,这二十五轮方法都要了解,都要熟悉,最好都要经历,这样才能给不同的学人在不同时期提供帮助。
一个讲法的人,一个善知识,如果说他说法只是单纯讲理论,没有实修实证的功夫,他就无法把解脱理论讲的特别深刻、特别生动。他一定是自己经历过这些修行,自己练习过,再去讲,才会讲得清楚,学人才能听得懂。
如果你听一个人讲法只是听了一堆名相、概念和知识。所讲偏向于理,偏向于知解,所行的经验,实修的经验很少。那是因为他并没有实修和自证的经验。
像六祖、像临济、黄檗,这些开宗祖师,他们的修行经历都不是单纯的,不会只修一个奢摩他或一个三摩钵提。一定是三法并随顺,全都有,又不拘泥于任何一种或两种。
因为跟随他们学法的人多,根基不一样,修行人遇到各种问题,都能给他们指出来。有些人通过单修奢摩他就能成就,或者通过单修三摩钵提就能成就,或者单修禅那就能成就,或者只须要两个方法结合就能成就。但是作为大善知识,要明白更多的方法,能他不同的学人指出来怎么方便入道。
《禅关策进》和《禅林宝训》中记载,有些祖师弘法十年、十五年,然后就离开道场,隐居起来。他们才刚五十岁出头,就彻底歇下来,把弘法的事交给别人,自己悠游自在地生活,隐显不定,安住至静,这叫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也有一些讲经的座主,讲了一辈子经,弘了一辈子法,到了临终时候,无常现前,身体难受了。这个时候才想起修行,又不知道怎么修,去参大善知识。大善知识告诉他:这时候应该修奢摩他了,应该修禅那了,应该于三界不现身意了。要好好地做功夫了。他立刻依教而行,功夫长养得很快,烦恼断了,生死了了。这是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方便作用,至静寂灭,二俱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
通过做事,在生活中修行和历练,时节因缘一到,心得至静,安住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资于至静,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
在做事的同时修于静行,后悟实相,心得寂灭。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于寂灭,后住清净,无作静虑。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
在做事中,变化不定,心得寂灭,开悟本心。后住清净,取于静行,歇下来什么事都不做,此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至静,住于清净。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一开始修行,就顿悟妙理,后为了巩固所悟,修于静行。此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有些人悟后发现自己还有很大的习气,便找一个地方,在那里安住下来,修奢摩他。像有一些禅师,四十年不出自己的方丈室,这是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有的修行人开悟之后,开始做事,弘法利生,在大众中磨练自己,巩固所悟。此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开悟见性之后,在做事中磨练,除习气,日臻玄奥。过去很多祖师得法之后,留在师父身边,都是这样。这叫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我举的例子不一定完全符合古人所行,只是给大家做一个描述,让大家更容易理解如何修禅那、奢摩他和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自性,安于静虑,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以寂灭力资发出种种自性的智慧,然后安于静虑,后起变化,度诸幻众。此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无作自性,起于作用,清净境界,归于静虑。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以寂灭力,而显智慧,复修种种行,最后归于静虑,此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清净,而住静虑,起于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
以寂灭力,清净无忧,显诸智慧。后住静虑,同时起诸菩萨清净妙行。此名先修禅那,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至静,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修行人,以寂灭智慧力,同时起于静行,后于动中,开化幻众。此名齐修禅那、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变化,而起至静,清明境慧。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修行人以寂灭智慧力,同时起诸妙行。后修静虑,究竟成就。此名齐修禅那、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我们看,禅那、三摩钵提和奢摩他,并不是绝对孤立的修行方法,只是在形式上有所不同,所用的心行都是一样的。都是无功用行,以无为摄有为。或静中修,或动中修,或隐显不定,不拘一格。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若修行人,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修行,于一切境相中,不离觉性。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法门,皆是清净随顺无碍妙智。
圆修三种法门,就是不一定非要选择其中的一种,或严格地选择某一个组合,而是非常自在,想修奢摩他就修奢摩他,想修禅那就修禅那,想不修就不修,不被任何一种方法束缚。
有的人,你看他既未修奢摩他,或不做具体度生的事,也没什么大智慧。但是却能默契实相,不离寂灭道场。这叫以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
有的祖师几十年功夫做下来,最后所示现的,就是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善男子,是名菩萨二十五轮,一切菩萨修行如是。
以上所列修行方法,是名菩萨二十五种清净法门,一切菩萨所做功夫,都不离此二十五种清净妙法。
不仅菩萨如是,十方诸佛也都是这样成就的。禅宗祖师也都是这样保任、做功夫的。任何人想见性,想真正成就,解脱烦恼,证悟实相,都离不开这二十五种修行方法。以前我们可能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功课,学习《圆觉经》后,你就清楚,自己是要多打坐,还是多诵经,还是服务大众。于自己所修,或他人所修,就不会再有疑惑了。
通过这二十五种实修的练习,修行人对实相的领悟,就会变成一种真实的功夫,而不再停留在知解上。而是解行并重,解行相应。
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轮者,当持梵行,寂静思惟,求哀忏悔,经三七日,于二十五轮,各安标记,至心求哀,随手结取,依结开示,便知顿渐。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若诸菩萨及末世学法者,想依此二十五种方法修行,又不知当以何法修行。先当坚持净戒,寂静安住,思惟观察,求哀忏悔,了悟实相。经过二十一天精进用功,清净身口意,在这二十五种方法上各安标记,以至诚心求取其中一种。随所取之标记,打开之后,按照其中开示的修行方法如实而修。便知道自己的根机顿渐,是单修某一法,还是并修二法,还是前中后修三种法。若对自己所取的方法心存一念疑悔,修行中就会出现障碍,不得成就。
有的人疑虑重,就算善知识告诉了他修行方法,他总觉得会有更好的方法,不能坚持。就算他自己选择的方法,也是疑虑重重。这样心存疑悔,修行不能成就。
疑来疑去,蹉跎了时光,错过了修行最好的时期。如果想按照二十五轮其中的一种去修,自己又不清楚,需要坚持梵行,严持戒律,寂静思惟,忏悔过往。如是经过二十一天的前期准备。
为什么要经过二十一天?因为经过二十一天的前期修行,自己会对自己的情况有一定了解。这样在选择法门时,就会更加有信心。
在这二十一天之中,或者打坐,或者经行,或者持咒,或者诵经,或礼佛,或忏悔,或观身实相,清净身心,以择法门。
过了二十一天之后,于此二十五种清净法门,以至诚心,选择一种。
有些人看到这里,还是会生疑惑。修行为什么还要抓阄?是因为你自己疑惑,不能决定修哪个法门,只能靠这种方法安心。其实修哪种方法都能成就,二十五种方法没有高下大小之分。这样做只是给修行人增加信心。
永明延寿大师,在选择修禅还是修净土时,也做过类似的事。自己安好标记,然后随缘抓取。抓到什么,就修什么。他那个时候看到学禅宗的人渐渐流于各种口头禅,默照禅,邪禅,狂禅,不务实修,想把净土法门引入到禅宗修行里来,提倡禅净双修。他做这个决定之前,也没有太大的信心,他就做了几个阄。是修禅,还是修净,还是禅净都修,自己抓。最后抓到了禅净双修。禅净双修是一个善巧方便,是针对那个时期想学禅宗又没有足够根基的人巧设的方便。永明大师本是禅宗法脉的传承者。他自己对禅宗本没有疑惑,只是为后人提供一种方便,才提倡禅净又修。
如果不知道自己的根机,也不知道如何选择做功课,就可以按照《圆觉经》上的方法选择一种。这样做,是为了断除疑悔。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