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讲记第十三讲
这一章里面表法的菩萨是清净慧菩萨,菩萨的名字是以清净本性的智慧,觉悟一切法,解脱一切法,直指人心,简单直接。
所以在这里佛陀开示:善男子,汝等当知,如是众生已曾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及大菩萨,植众德本,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
这是一个修行的总纲: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这句话要像自己的名字一样烂熟于心,不管你是背下来的、还是理解的、还是领悟的,这是修行的总纲!
一个是不起妄念,一个不息妄心。妄心是真如自性起念,随起随灭,心无所住。妄念是起执念,起了就容易住着,生烦恼。区别是一个是执念,一个是不住的念,都是真如自性起。妄念是在念上又叠加了执著妄想分别而已,这个搞不清楚,修行总会有问题。师父,我妄想太多,静不下来。为什么要静下来?静下来又如何?静下来就没有无明,没有烦恼,没有执着了吗?师父,这段时间心里感到特别静。安静就好了吗?是常的吗?就永远安静了吗?不会再造作了吗?不是。所以关键之处不在这里。关键之处在有无执着,有无颠倒,有无住着。
一个好的修行人,他会抓住根本,不在枝节末叶上去做文章。不执着于对治,不在假的上面用功。他看到真实,不再迷失于虚妄法。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清净慧当知,圆满菩提性,无取亦无证,无菩萨众生。
世尊为了重复上面所开示的法义,重说偈言:清净慧你要知道,圆满菩提自性中,无取无证、无能无所、无我无人、无菩萨无众生、无凡无圣。
觉与未觉时,渐次有差别。
因觉与未觉时,修行有渐次和差别。对迷而说有差别,在觉悟的人眼中,从实相的角度一发平等,没有差别、没有方便,也没有究竟,没有渐次。没有一个修行者,也没有一个修行的法,没有一个觉悟可得。觉悟只是对迷而说。对迷而说有五种差别,有五种种姓,有不同的修行阶段,有凡夫随顺觉性,有未入地、已入地随顺觉性,有如来随顺觉性。若觉悟实相,并将为空,没有差别。
众生为解碍,菩萨未离觉。
解就是种种的观念、知见、知解。现实生活中,人自在不自在,有没有智慧,都受一件事情的限制,也就是他内心接受的固化的思想观念有多少。这个人他打破的观念越多,或者说能接受的观念越多,他的心态越好,越自由。整个人的状态也越放松,行为举址越从容、越灵活,他的生活就更洒脱更自在,就比别人看得开。因为他没有一个特别执着的固定的知见和观念束缚他。
人的行为是受观念和思想的引导,每个人的行为后面都有一个他坚持的观念在起作用。对一件事情有看法、有想法,持有批判的态度,就会表现出否定和批判的行为来。批判、否定、不能接受的越多,越不自在。这就是众生为解碍。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看世界看问题的角度,蚂蚁的世界可能是一粒饭渣、一粒糖,就是那点东西。水牛的世界就是水草,农夫的角度就是粮食和收成。每个人都被自己执持的东西、观念、角度所障碍。要想得到真正的自在,就要打破所有的角度和观念。
只要能接受自己就行,不要管别人怎么看你,用大智慧来生活。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决定了他生活的质量、生活的表征。一个人内心自在,表现在生活中一定是一个自在的人。
菩萨未离觉。菩萨虽然放下了很多知见,但还保有对觉的执着。处处以觉行事,不敢忘失觉心,不敢离开正念。但这仍不自在,被觉所缚。
菩萨是执著修行的人,他是一个修行者,他要去成佛,他要觉悟。觉有很多方面的意义,但归纳起来其实就是法执,理上还没有完全的通透,事上就会有障碍。但是已经伏住了很多粗的烦恼,也明白了一些修行的道理,只是最后这一层薄纸不能捅破。还有一个觉,还求一个悟,还要一个常觉不住。佛法和觉悟还没放下。正所谓佛病最难医。
菩萨和所有修行人最难解除的,最难离的就是法执。都已经自在了,没有烦恼了,还抱着一个法,持有一个觉。一个人已经上岸了,到了彼岸,还抱着船。这是菩萨未离觉。
入地永寂灭,不住一切相。大觉悉圆满,名为遍随顺。
已入地者的菩萨已经接近成就了。如果用禅宗祖师修行的阶段来讲,就是牧牛已经牧了一段时间了,基本上不会有过失了。但还没得大用现前。安住在一个寂灭中。菩萨的寂灭和声闻的寂灭不一样,理不一样,见地不一样,所以境界不一样。但菩萨还不自在,还被修行和觉悟所缚,还住在一个不住上,还住在一个很细微的保任和修行上。
大觉悉圆满。只有到达如来随顺觉性,一切障碍即究竟觉,才得大自在。入得了佛境界,入得了魔境界,一切境界对他来讲都不是事儿,才能够圆满,名为遍随顺。用祖师这一门讲,就是功夫做成了,大白牛现前,赶都赶不走。几十年的功夫做成了,习气、无明都断尽了。
末世诸众生,心不生虚妄。佛说如是人,现世即菩萨。
心不生虚妄。理、事都通透自在。所谓烦恼不生,是名涅槃,是名如来。能做到居一切时不起妄念,妄想不生,烦恼不起。这个时候已经不用去对治什么,心里面没有任何的虚妄,再也不会无端地起一个心。对于修行的理非常的透彻,非常的明了,对于怎么做功夫已经精熟。功夫自然而然显现,不用起心去做功夫。解脱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直用直行,无染无着。佛说这样的人现世即是菩萨,是肉身菩萨。是一个成就者。
供养恒沙佛,功德已圆满。
这样的人曾经供养过恒河沙数诸佛,功德已圆满。
虽有多方便,皆名随顺智。
真正成就的人,可以示现无数的方便和善巧。虽有多方便,皆名随顺智。凡夫随顺觉性、未入地、已入地随顺觉性,其实全都是一个大觉者可以用的,他可以示现各种知样的智慧和方便,全都是法性施为,这样就圆满了。如来随顺觉性可以示现成凡夫,示现成外道,示现成未入地、已入地菩萨,示现声闻、辟支佛。这是随顺智。
威德自在菩萨章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分别如是随顺觉性,令诸菩萨觉心光明,承佛圆音,不因修习而得善利。
威德自在菩萨恭敬地对佛陀说:世尊大慈大悲,为我们详细开示了直了成佛的最上法门,也即如何通过随顺觉性,不修而修,无证而证,无得而得,以无功用行,顿悟菩提。不劳勤苦,就能得到解脱之利。
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唯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并修行人总有几种?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世尊,就像一座大城,外有四门。进入大城的人,无须从一个门进入。一切菩萨庄严佛国,修行佛道,不必因一种方法,一个方便,成就菩提。顿悟上乘圆妙觉心之理,世尊已为我们开示。但是对于大众和末世的修行者,有什么实在的方法可以令众生入手,通过实修,而实证解脱之道。希望世尊为我等广说方便渐次,修行人有哪些根基,需要从哪些方面入道。令此会菩萨和末世众生求大乘者,快速开悟,游戏如来大智慧海。说此语后,五体投地,重复了三次。每次都是无比恭敬地作礼。
每个人选择的修行法门不尽相同。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诸佛菩萨在度化众生中,会讲说八万四千法门,就是为了对应不同根基的众生,对治众生的八万四千烦恼。众生若无烦恼,即见佛性。通过实修,能去除习气和烦恼,显发自心本有的智慧。
明理之后,怎么入手进行实修,是每一个学人都要经历的过程。末世修行之人,口说般若者如恒河沙,实证实修者少如麟角。威德自在菩萨这时请教佛陀,通过怎样的修行方法,可以证悟圆觉?
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威德自在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这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你为诸菩萨和末世众生问的这问题非常好。你仔细听,我为你解答。威德自在菩萨欢喜鼓舞,大众都静下来听世尊说法。
善男子,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于诸修行,实无有二。
佛言:无上妙觉,遍十方界,出生十方如来及一切法。佛与众生,一切诸法,皆从一性而出,本来平等,从本质上来讲,所有的修行,都如梦如幻,没有区别。菩萨罗汉、外道,有情、无情,修与不修,迷与觉,并无两样。何以故?皆是空故。
修与不修,觉与不觉本就对幻对迷而言。从根本上讲,没有修行与不修行,没有成佛与不成佛,没有众生,没有诸佛。有的人不能顿悟自心,顿见真如本性,就需要有一个善巧,一个引导,这是从幻化、从迷的这个角度讲有各种修行。若悟实相,则全体平等,无修不修。
方便随顺,其数无量,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
随顺众生根性及差别,方便来说有三种方法,可以令众生了达实相。本来方法数目无量,但是总体上分为三种。
下面所讲的就是实证实修的方法,在明理的情况下,怎么入手做功夫。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这一段是讲奢摩他。奢摩他又名为止。止于何?止诸妄想,止诸执心,止诸所行,止于分别。
怎么修止?以净觉心为修止的前提。就是在修止前,先要觉悟此心本净,了悟此心无法可得。这是根本。在这个根本上才可修奢摩他。为什么了悟了根本,还要修奢摩他,因为还有习气,还有妄想,还有尘沙惑。这时,通过修止,渐除妄想和烦恼。为什么在了悟根本的情况下才能修止?因为在修止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境界,如果理上不清楚,会迷于境界,着于有所得,与道背离。
以清净心,安静下来,不起妄念,静之极处,能看到自己的识心流注,念起念灭,习气妄想,分明了知。于是观智由中显现,身心烦恼,一切妄想,从此脱落。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本性智慧,得以显发。一切境界,知唯自心,所现诸相,如镜中相,不复取着。此修行方便,名奢摩他。
修止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坐禅。坐禅是常见的奢摩他行,但是如果你不明理,不悟净圆觉心本无法可得,只是用念头压住念头,不令念起,求取寂静,会越坐越傻。奢摩他是一种方便善巧,是一种有为的修行。理上了悟自心本来清净,通过止息妄念,看到自心流注,来契合所悟的实相之理,验证妙圆觉心。只是理上知道净圆觉心,不去做功夫亲证此圆觉心,如说食不饱,不能解脱烦恼。
如果理上明白了,再加上奢摩他的修行,就能恐固你的见地,实证实相和解脱。见解与实相相应了,解行相应,是名为佛。理明了,再用功就容易了,就简单了。
所以真正的奢摩他行,一定是在明理的前提下。不明理,修止,修观,坐禅,都无益处。
从禅宗的修行来看,太原孚上座曾经讲《涅槃经》,底下有一个禅者听到他讲的不对,只是在讲文字之法、讲概念,坐在底下就笑他。散了会之后太原孚上座就虚心地去请教禅者,我哪里讲得不对?禅者告诉他,你停止讲课,十天之内不要再讲经了,你找一个地方安静下来,好好地静坐,把所学的一切都扔掉,只是坐在那里,不思善不思恶,澄心静虑,自有入处。
太原孚上座能讲涅槃经,解脱之理肯定明白,但是就差实证。他自己不知,迷在语言文字和解脱义理上,没有亲证自性。所以禅者笑他只讲得法身边,未讲得法身。
这个时候太原孚上座的因缘到了,禅者给他开示得很明确,他就依着禅者的开示,在晚上就开始静坐,过了一段时间,他忽然证悟,才知以前错用功夫。其实就是通过修奢摩,静到一定程度,本心就显现出来。这里的修奢摩他和修禅定是不一样的。
因为奢摩他的一个根本精神是不让你有所求,只是坐在那里息虑忘缘,澄心净意。这个才是修奢摩他最重要的地方。而修禅定的人他是要入定的,有一个境界可得,是要求取涅槃的。从这个角度讲,其实这里的修奢摩他已经相应于无为了。
我们再看一下以净觉心,取静为行。什么叫以净觉心?就是先要悟到净觉心,以净觉心为根本,不能别有所求。取静就是指休息、止息、息虑忘缘、我们平时所讲的一物不为。取了一个静的方式来休息身心。
我们总说顿悟,不止怎么悟啊?一直在心识的动荡里面很难悟道。不是说在动的时候不能悟,是很难悟。当你止息下来,自性就会显发它本有的作用。歇即菩提。歇什么?歇妄心,歇有求,歇有所得的心,这是取静为行。这是取静的修行方法,就是坐在那里把所有的思虑都停下来,本心自然显发。
由澄诸念。因为静下来了,所以没有妄想浮云遮蔽,本心就显露出来。澄并不是没有念了,而是本有的智慧看得很清晰,能内观到自己所有的习气、妄念和执着。因为整个身心趋向于静止,自己的念头和执着看得非常的清晰,不再被这些妄念所骗。
觉识烦动。能够看到心识的流动,妄念怎么起来的,习气怎么生起的,执着怎么产生的,看得清清楚楚。再也不会随着习气走,不会被带到幻境中。可是凡夫如果不通过奢摩他的修行,看不到自己随着妄念流转,造诸恶业,轮转在生灭里,无法出离。
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
身心客尘,从此永灭。是指过去执取幻境的习气和妄想,从此灭除。安住在解脱的境界里,不再向外求觅。
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因为寂静,所以了了见于本心,实无少法可得。此方便者,名为奢摩他。
我们看过去禅师之中有很多是终日宴坐的,像西安盐官禅师,他终日宴坐,有人走进到他坐禅的破庙里,看他就像一个死人一样。他无事可做,只剩下坐禅,既可以打发时间,又能以这种方式消磨习气,转所依识,最后能究竟成就。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离,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这一段是开示另一种方法:三摩钵提。说的简单一点,就是生活禅、动中禅,在为大众服务的时候,在做事的时候,因默契实相之理,不取自心境界,起诸幻行,以除幻境。自己的心越来越轻安,越来越静,越来越生起慈悲和智慧,这就是三摩钵提。
修三摩钵提也有一个前提,同样也是了悟净圆觉心。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而起幻行。以诸幻行,而除诸幻。了知能与所、心与境都是幻化的,在这个幻化中而起诸幻行,以幻除幻。通过各变化手段和善巧方便,既能除掉自己的习气,转所依,又能利益幻众。
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因为你知道一切如幻,这个时候智慧就一点点显发出来,同体大悲的心也就升起来了,然后越做越享受这样的修行,也形成了一种习惯。因为自在、因为没有烦恼,而能成就众生。
三摩钵提也是通过有为,通过渐次增进,渐次纯熟,来证悟实相之理。所以这种方法一直都没有离开一个根本,就是了知一切都是幻化,这叫幻相永离。通过这种动中的行持,待人接物,言谈举止,服务大众,来磨练和长养自己的定慧之力,来开发自己的慈悲与智慧,来巩固增进对实相的亲证。就像庄稼在土里面,每一天都会长大一些,如土长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就是在动中修,在生活中修。
我们道场有一些常住菩萨在这方面表现得都特别好,都能在做事的时候安住,居一切时不起妄心。做事的时候带着觉知,不打妄想,非常享受。大家干活都是各就其位,安住在简单的生活里,虽然人在动,但是心特别安静,不向外驰,不再有任何所求。
扫地、刷碗、剥菜、洗衣服、走路、吃饭,处处都是修行。安静地刷碗,带着觉知走路,慢慢的咀嚼,细细地品尝,认真地观看,这一切都是修行,都是享受。
对于修行人来讲,打坐、听经、学习义理很重要,听师父开示重要,但在生活中实修更重要。在动中养出的定力和智慧,不容易忘失。学一切理论,不过是为了把地扫好,把饭吃好,把路走好。对有些人来说,刷碗比坐禅还重要,厨房摘菜比诵经还重要。炒菜带着觉知,特别安心地去炒,炒出来的菜就不会差。生活里没有别的,就这些事,再有其他的都是打妄想。在家人没有条件坐禅和修奢摩他的,就在生活中修,在做事中安住当下,以无所求的心随缘度日,做好每一件事。
大家一定把它作为修行的宗旨,就是在平常处,在简单处,在生活中保持觉知和定力。这是三摩钵提。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