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底是多少。那要被人家赶出来。那是古物啊,你怎么可以动?当然,如果说邓小平当年给我们一个特权,可以去查,说不定可以查到。没有这种通路嘛,只有去找书。找到了,真让我找到了。
我们很有名的经方家呢,《伤寒论》的剂量,有一个叫做陆九芝,他的外曾祖父呢姓王,叫王檏莊。这个人呢,在嘉庆年间,在乾隆末期嘉庆的时候在当地的一个很有名的名医。可能呢,这个人家里面就有汉朝的古董啊,所以度量衡他就研究出来。当时,他们也不知道,可是这个人就专门去研究它,把度量衡找出来,按照汉制的把它编过来。他研究很多,这个人花了很多心血。可能这个人一辈子病人少看,他就专门去找这个东西。因为这个是一个功德嘛。历代啊。现在我们海峡两岸统一也是有问题。为什么?因为度量衡不一样啊。我为什么常常会搞错?因为很多人大陆上的人告诉我“一钱是五克,已经用了十几年了”,好,我就拿一钱五克。又很多人给我讲“一钱3.6克,3.5克”,我就搞混了你知道吗?我没有办法去那边量,没时间去。下次我们再去量。这个人呢,陆九芝是他的外曾孙,陆九芝是很有名的经方。陆九芝跟傅青主这两个人啊是同一朝的经方家。傅青主很有名啊,他是很有名的侠医,听说他的武功很高。他的弟子陈士铎嘛,《黄帝外经》就是他的弟子写的。在那个时候《黄帝外经》绝对有,他们都看过。这是经方家啊,很厉害。他们当时就把这个考证出来了。根据他们的考证呢,如果是八两,汉制的八两,就是今制的六钱。所以,如果桂枝三两的话,差不多是2.3钱。就是,你现在到中药房去抓,2.3钱就是它的剂量。你当然不要去写2.3钱,你不是去找那个药房。药房把你赶出去,你那么斤斤计较,这个人龟毛到这种程度。所以我们现在呢,我心里知道是2.3钱,但我不会去开2.3钱啊,开3钱算了,因为还有煮的方法喝的方法。你如果去开2.3钱就合了,合于现在的。
那芍药是2.3钱,炙甘草呢,按照这个比例,生姜三两,你如果真的拿生姜三两下去,你煮的都是生姜,你喝下去辣死了。对不对?汤药好辣。病人是生姜吃下去流汗的,不是桂枝芍药吃下去流汗的。生姜两片三片就够了,你不要开个三两啊,吓死人。
大枣十二枚劈,为什么要劈开来?因为外面有红的皮包着,你要把它打开来,不要拿刀劈开来哦。你会不会拿菜刀去劈开啊?不会哈,就把它打扁就好了,让它肉露出来。
这个煮的时候哈,微火煮三升,去滓。你看他是用微火,张仲景用的是微火。诸位要记得哈,汉朝的时候,不是现在的瓦斯,一开就有了,那有那么好啊,对不对?还要去升火煮。所以说微火,很难控制的,实际上都是滚火。我们只有现在才有办法控制微火,因为很小一点点啦。汉朝哪控制微火,微火就没啦。你想想看有没有道理,你自己去升火看看,你就知道,升得脸都是黑的,火还是不是微火。不可能的哈。他的“适寒温”就是煮完以后,意思是你不要趁热喝,不要COMMEN SENSE没有,滚烫的喝下去把嘴巴皮烫破,就是你要等到稍微温的时候。服一升,这个就是一碗,你不要真的去一升哈。
过去呢,我们看到一升,这个升怎么来的?根据王檏莊这个人,他的考证很好玩。他说,我们家乡叫做六杓七抄,什么叫一升叫做六杓七抄?为什么这样子?因为你那个麦门冬,或者什么,你压箱子很久啊,你要挑六杓,但是你要抄它,把它弄松软以后才拿出来,你不能硬邦邦的这样拿,因为当年没有我们的度量衡那么精准嘛。就量它,大概就这样子。所以要把它弄松了以后,至少弄七下,抄过以后,松软以后,再去挑六杓出来。六杓这杓的大小并不是你说的我们现在吃的汤匙,不是,而是那药勺,不大,药勺不大。一升以我们现在的剂量来说的话,大概是五钱的量。
那你如果说喝桂枝汤,桂枝汤下去呢要喝稀饭来助药力。在这里看的时候,诸位比较不容易记得。不容易了解,我讲给你听我们用另外一种方式解释给你听。大家在看《神农本草经》的的时候,桂枝呢是阳药,白芍呢是阴药。桂枝呢,辛,辛辣,味道是甘,所以辛甘发散。你知道草药,中药类,你拿起来是辛辣的,辣椒也是辛辣的,但辣椒没有甘味,桂枝有甘味。辛甘发散为阳啊。白芍呢,按照《本草》,你用白芍你不用拿到嘴巴里面,你拿起来一闻就是酸味。白芍是酸苦,苦味,涌泻,所以,按照《神农本草经》,酸苦涌泻呢为阴。所以,桂枝是阳药,芍药是阴药。这是肯定的。那桂枝和芍药是等量的,我们如果分开把它放到人体上面去的时候,心脏管的是动脉跟静脉。动脉是阳,静脉是阴,如果这样子区分的话,因为静脉跟动脉是一样等长,你不相信去量量看,一定是等长,COMMEN SENSE,想就好了,一定是等长。所以说,因为动脉跟静脉是等长,阴阳要平衡,所以桂枝和芍药剂量是一样的。当阳虚的时候,我们会把桂枝加重,然后如果阴虚的时候,不足的时候,我们把白芍加重。张仲景就是这样子。所以来调和阴阳。所以有的时候,桂枝药加桂,有的时候桂枝汤要重用白芍。比如小建中汤就有重用白芍。知母汤又不一样。
光是一个桂枝汤,从调和阴阳的方子里面,我们稍微加减一下都可以对付不一样的时机、不一样的症状来使用,目的只是让病人阴阳调和。阴阳一调和,病人就回到常态。常态就是健康、正常的人。
所以,当个医生,你只要知道(能调和)阴阳,就可以做很好的医生。那你知道阴阳,除了诊断以外,还要药剂上面把阴阳调和回来。这是药物的使用。
如果说,我们今天不开其他的药,光是开桂枝和芍药两味药,丢下去,六碗水煮两碗,一吃,病人一下马上发大汗,因为一个阳药一个阴药,很强嘛,马上就流汗流了。可是三天以后病人给你打电话,医生,我感冒好了,不恶风,不发热,原来是流汗现在也没有了,可是我三天没有大便了。为什么?因为你这桂枝白芍一下去以后,它发表的力量很强,动脉循环速度很快,一循环速度很快的时候,把表邪都去掉了,中风的症状也去掉了,去掉的同时呢津液也伤到了。肠胃的津液没有了。我们人身上的汗水都来自肠胃,你不相信,吃饭吃很快,喝汤很快的时候流汗,有没有?所以说,为什么要放甘草、生姜、红枣呢?这个红枣你去煮,拿起来就是胃液。黏答答的,跟胃液没什么两样。里面是黄的外面是红的,是火生土。我们后面有朱雀汤,就是十枣汤,我们用攻坚的时候把肺里面的水排掉的时候,我们开是枣汤的时候就要用红枣。为什么用红枣?因为你那甘遂芫花大戟一下去的话,胃液就没了,我们用红枣去补它,去补回来。所以我们在攻的同时要把它补回来。这样子攻邪不伤正气。不然的话,病好了,病人也死掉了。对不对?也不对。
那生姜呢,以后会有干姜和生姜。《神农本草经》里面讲,生姜也是辛味的,也是辛辣,主发散,这里用生姜,不是干姜。能够刺激胃。
甘草呢,除了说甘草和解的作用,一般来说,大家对甘草的了解,就是说甘草嘛,和中,中药里面常常加甘草进去。因为有的药性不和,不和的话,我们加甘草进去,能够让它和。这是一般的通俗的解释方法。实际上甘草呢,它能够解毒。因为,我们在治病的时候,我们同时要考虑到,这个病人呢肠胃里面可能有宿食在里面。有宿食,有的食物可能已经坏死掉了,不中用了,对不对?现在病人又生病,里面肠子又有问题,里面食物又坏死掉,坏死掉要产生毒素啊,对病人是负担。那《本草》里面说甘草解百毒,解什么百毒?就是食物的毒。所以我们化解食物的毒都是用甘草。甘草炙过以后,除了本身的甘草可以预防肠胃里面发炎以外,预防败坏的食物不会来作怪发炎以外,同时你用甘草炙过以后可以加强心脏的力量。所以张仲景在用炙甘草和用生甘草,方向不一样。当用生甘草的时候,那只是对肠胃。用炙甘草的时候,一定是对心脏。所以张仲景的处方,你看后面炙甘草汤啊,张仲景在治疗感冒的时候,这个桂枝汤,桂枝汤当然不是张仲景的方子,这是经方,历代传下来的,为什么炙甘草,炙过?就是强心脏。所以我们在治病的同时,又在治肠胃,在预防他当时肠胃里面的食物坏死掉影响到他,又怕他肠胃津液没有津液伤到,同时呢又要把感冒去掉,顾那么多的情况之下,还要再顾病人的心脏不要受伤。因为只要我们维持心脏很好的话,这个人就不会有其它的病变。所以心脏很好的人长寿啊。所以人要开心。
西药就没有办法做到。这个方子,我光是只是这样子讲哦,我还可以讲得更深。我们这样子讲的时候,你想想看有没有道理。西医很简单啦,抗生素丢下去就好啦,对不对?他管你肚子里面是不是有宿食,管你的胃津液够不够,他不管你的,吃下去脸色苍白他也不管。孩子死掉啦,那个十八岁的学生还是死掉啦。
所以,光是一个处方,传了几千年还是照样受用。也就是说这个方子,当年他拿到手上以后,不管他是叫做什么病,今天有个病人来找你,“医生啦,我肠胃炎。”“那你说你肠胃炎的症状什么样子?你这胃哪里痛?”“我这胃很少痛,但是我常常没事就流汗,风吹到很难过,风吹到我就很不舒服。我就想躲起来。”什么肠胃发炎,这个是太阳中风嘛,你桂枝汤下去就好了,病人所谓的“肠胃炎”就好了。来的人是感冒,你还是桂枝汤给他。老师,奇怪,感冒也好了,肠胃也好了。不同的病,同样的药,这就是中医。所以,中医是辨症论治。
所以,当你讲是中风的时候,是把他当成病。不是,是把他当成症状。我们“中风”两个字呢就涵盖了项强、发热、恶风、有汗。这样了解我意思吧?伤寒,病人恶寒,体重,节痛,无汗,发热,所以伤寒就代表了这几个字。就好像我讲的桂枝汤,你不要拿个桂枝去泡汤啊,桂枝汤五味药。哪个笨蛋说“桂枝汤很好啊,我拿桂枝打粉去泡汤。”从古到今从来没有这种汤。了解我意思吧?桂枝汤就代表五种中药的组合。卫生署很难阻挡啊,他可以说说桂枝是药,白芍是药,生姜怎么办?你要医师处方才能买生姜,那天下老百姓都烦你啦。对不对,你了解我意思?所以中药禁不了。中药是食物。
当你有了这个概念以后,你看,吃完桂枝汤以后为什么要喝一碗稀饭?因为稀饭是土,因为来自土,来自五谷,稀饭。现在所有的长寿的人,诸位去看,最喜欢吃粥,还喜欢吃红番薯,番薯稀饭。所以你想想你的祖父祖母,他们过去的农家,用红番薯来煮稀饭,因为那时候饭比较贵嘛,番薯比较便宜一点,番薯就多放一点。贫穷人家的番薯比较多,白米饭比较少,有些人家呢,白饭比较多,番薯比较少,再有钱的人呢全部是白饭,番薯没有了。实际上错了,应该番薯和白饭相等最好。因为番薯本身就是土。能够入脾胃,再加上米饭。张仲景在北方嘛,煮稀饭,一升呢,五钱,一小碗的量,来帮助他药力发散。为什么要稀饭,就是肠胃的液要有。又热,下去帮助他发汗。
如果说流汗,最好的流汗,是一点点微汗最好,觉得身上有流汗,摸摸只有微微湿湿的可是又感觉没有汗,这种最好的汗,感冒病毒排出来了,津液又没有伤到。这是最厉害最标准的。那你如果说喝下去以后,大汗淋漓,像水一样,太过了。太过的时候,病不会除掉。如果是你流汗出来,病好了。病好了,就停后服,不必尽剂,不要喝了。如果继续喝,喝得太过了,病还会有,那个时候的病,并不是真正的病,而是你汗流太多了,就津液伤到了嘛。病人要去另外煮个汤,后面会有。张仲景的《伤寒论》,他讲得非常的细腻,包括处方怎么治。如果你用药太过了怎么去弥补它。这边呢,如果不及呢?不及的话,喝了半天,没好啊,半日许,令三服。如果说没有好,你吃了第一碗没有好,过两三个小时以后再喝第二碗,让他发汗,依法再喝一碗稀饭下去辅助发汗;如果还是没有发汗,再喝。一天把它喝完。半天呢就十二个小时可以吃三次。有没有?令三服。
你说,老师,我可以省点。我把这药呢,九碗水煮成三碗,大碗去煮,开剂量多一点啊。这是一个标准的方。老师,你看这个人是一百公斤的体格。那个人才四十几公斤的体格,你说同样的剂量,你不会这样子开嘛。COMMEN SENSE,体格大的,开重一点。比如说这个体格很壮的,一百公斤的来,200磅的,我开桂枝五钱。来一个瘦子,我给他开桂枝两钱一钱也可以嘛。小孩子开半钱,对不对?诸如此类的加减。如果说爸爸小孩子都得到了,爸爸一百公斤,小孩子很小啊,小孩子才十几公斤,你就开给爸爸就好了,爸爸剩一小口给那小孩子喝。所以应用你们要灵活,不要那么死板板的。所以,中医不要那么龟毛,不可以那么龟毛。
如果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意思就是说还没有好的话要继续吃。那你说,张仲景说要“周时观之”,你二十四小时跟着病人,谁有那个时间啊,你今天当个医生,对不对?今天看了一百个病人,不可能说分身,对不对?可以分身,每一个去看。你要告诉病人交代清楚,流汗出来病人很舒服的时候就可以睡了。但是汗出以后,流汗以后不可以当风哦,也不可以靠近火炉。家里冬天有火炉,靠近火炉,我刚流汗,很热,把窗户打开,好爽哦,冷风进来,结果太阳中风好了,结果第二天变成太阳伤寒。这个都不对,你只要流了汗以后要保暖。一定要等到胃口恢复。所谓胃口恢复就是隔天中午以后胃气开了,吃东西吃下去了以后,不会再流汗了,也不恶风了,这才是标准,才是正常。
光是一个桂枝汤。有的时候呢,张仲景把白芍拿掉哦,哇,很凶悍。白芍不用,还加别的药进去。我们遇到重症的时候,基本处方都是来自桂枝汤。这是我现在给你一个基本的概念。
## 十六:“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第十六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只要是太阳中风的,一定有汗出。这是主要的症状是汗出和恶风。伤寒的话就没有汗了。其他,头痛,有的时候头没有痛,有时候头痛,你都可以用桂枝汤来治疗。
## 十七:“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及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如果说,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及汗出,恶风。我们知道汗出恶风是不是用桂枝汤?但是这个人有“项背强几几”,项强的很硬,这个时候呢桂枝加葛根汤主之。不是葛根汤。葛根汤有葛根汤的处方,而是桂枝汤里面多加了一味药,葛根。
这个葛根呢,按照《神农本草经》,葛根长的样子,比如说这是一棵大树,葛根的根在下面,它的枝苗的蔓,像蔓藤一样绕着树到树顶上,它没有主杆,它是软的,所以它必须要攀附在别人的主杆上才能往上走,那你想想看,别的树就树干那么长,它绕了那么多圈比人家长了好几倍啊。这个地下面有水,它可以把地下的水吸上去,吸到最顶上嫩叶上面,那么高,你说它吸水的力量强不强?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启用葛根的原因。所以葛根的性,药性它能够升提,在《神农本草经》它还能够化脓,去痈肿,化脓。所以,它除了升提津液以外,把水升提上来以外,还有化脓。太阳项强的时候,强几几,背后很强硬的时候,你桂枝汤下去的时候,还没有办法把那个水代谢掉、把旧的水替换掉,桂枝汤里面加一味药葛根,葛根呢能够把新的水提升上去把旧得水排出来。旧的水打掉的时候,是靠的桂枝汤,桂枝汤把它去掉。这是为什么要加葛根的原因。剂量上很重要。你如果是用到葛根的话,桂枝,白芍,刚才我们介绍过,比如说桂枝三钱,变声器奥三钱,葛根的剂量一定要高于桂枝和白芍的剂量,后者各三钱的话,我们一般来说用钱,大陆开克,我们开“钱”。你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的话,葛根呢可以用到五钱,六钱、四钱。葛根的剂量一定要高于桂枝和芍药的剂量,这是一个大原则。
为甚葛根的剂量一定要高于桂枝和芍药的剂量才能治病?
这个处方呢,治疗面部中风的时候,真的是一剂知,二剂已,很快。脸中风啊,没事脸对着冷气口吹没有注意到,或者是开车的时候窗打开来,一直吹着一边,你冷气坏掉的时候,所以一边脸歪掉。脸部中风的时候,这个处方非常好。为什么?因为葛根。葛根这个药非常的好用。葛根呢专门还可以治疗痺,就是说麻木,肌肉麻木。因为葛根的药性是往上升,所以你脚麻,你开葛根就吃不到。因为它药性是往上走。脸麻痹了,没有办法控制了,很好。还有,发痈,你化脓了,有脓疡啊,都可以用葛根来发。如果你岳母的话,剂量很重要,尤其是未来的岳母的时候,你要小心,剂量很重要。你看葛根是四两,葛根最重,桂枝三两。真的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剂量的时候大家争议的很多。实际上你真在处方的时候,我们都是凭经验,这就是师徒传承很重要,凭经验。我们知道这个比如说桂枝二钱多或怎么样子,我真的开的时候,常常也是桂枝开到五钱。为什么?看它体格大小。因为你一剂芍药开五钱都没有关系,因为病人喝下去的时候,他不是一次喝完啊。他喝三次,分三次的时候,一次也才差不多一钱多两钱。一碗还不到两钱的量。喝下去以后三个小时,没有改善你再去喝第二碗。对不对?
这里是葛根用的剂量就比桂枝来得高,来得大,这是重点。那你如果说要再加重,可以开到五钱六钱都没有关系,加重上去。这里的剂量它只是一个标准的。那你煮的时候,七碗水它煮成三碗,然后喝一碗。这个处方它不需要啜粥,因为病人已经有汗出了,恶风,你最主要是治疗他项背强几几,所以你希望是脑后面项背这个地方出汗就够了。那你不需要去喝稀饭来助全身冒汗,不需要。只要一个部位,脑后面的膀胱经(项背)流汗就可以了。这个“啜粥”和“喝粥”不太一样。你拿那个啤酒,这个很奇怪,你一灌整个灌下去,一口就可以喝完。可是呢同样一罐啤酒,你酒量很好,但你拿吸管去吸,你下次拿吸管去吸啤酒看看,还没喝完就昏昏欲睡了。所以,“啜粥”跟“喝粥”不一样,你慢慢啜慢慢啜下去的时候,肠胃的力量更大,会帮助大家发汗。所以,这个呢,桂枝汤里面加了葛根,最重要就是头部的肌肉麻痹,统统可以用。我用得最多的就是面部中风。
你如果说开的剂量不够,比如说你开的葛根的剂量比桂枝少的时候,就到不了(面部的)皮肤。一定要葛根的量高于桂枝的量。为了把面部的麻痹去掉,煮的时候呢,快煮。你不要小火去慢慢煮。快煮,发散的力量最强。快煮的时候,你吃到的是药的气,不是药的汁。
早
蚩萸山人 回复 @杰克_淞: 早
老师讲的太好了🙏🙏
蚩萸山人 回复 @1506526ytqz: 感谢您的学习支持
谢谢分享!
蚩萸山人 回复 @听友371921653: 不客气,大家都在为传承中医文化而努力,谢谢您的学习支持
很不错 受益非浅
蚩萸山人 回复 @畅月花开: 感谢您的学习支持
葛根我都是150克起
蚩萸山人 回复 @听友503121321: 食品可以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