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第3集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篇(八-十五)

倪海厦-《伤寒论》第3集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篇(八-十五)

00:00
31:12

  所以,有的时候是医师开发汗的药太过,有的时候是病情的转变。那一般我们看到的风温,在国外的话,没有什么发表的药。美国有什么发表的药?因为他不懂中医啊。碰到就是我嘛,对不对?那他也有风温的现象。为什么?很简单。他原来是伤寒,病人呢伤到寒啦,结果呢在自己恢复的过程中间,有的伤寒他自己会恢复的,在自己恢复的过程中呢发温病,所以他是一种混合的现象会看到风温的现象。我碰过。我就问他,问他之前的现象。他原来的确但就是体重节痛,后来呢流汗,流汗以后好了。流汗的原因他是木工嘛。他木工不做事情不行,一做事情运动出汗。他运动的出汗跟我们的药汗是不太一样的。他运动出汗的时候他又得到感冒,就变成这种汗流不止的现象,就是风温。身体的病还在那边。


## 八:「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息必鼾,言语难出。若发汗者,小便不利;若被下者,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蒸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这个第八条呢,这个风温呢,简单地讲就是病人在脱水的状态之下,水不断地流失津液不断地在流失,这种现象。
  风温为病呢,阴阳脉,脉如果是阴阳俱浮,汗自出,身重,多眠睡,息必有打鼾的现象,讲话讲不出来,如果发汗者,小便不利。这个风温呢,本身已经在流失津液了,津液就不够了,身上的水分不断地流失。遇到这种状况之下,我们有处方,比如说我们有新加汤啊,张仲景用人参把津液补回来。这个病人出现身重、多睡眠这种现象,我们就知道,病人水失、脱水脱得很多。因为我们人身上的血里面,有非常多的水。如果这个血里面没有水在里面的话,这个血不会流淌,不会循环嘛。怎么循环?那个血那么浓。一定要有水在里面。如果水跑掉了,病人失水的时候,当然讲话没有力量。因为舌头讲话都靠我们血的力量,血液循环又不好,讲话讲不出来。打鼾的话,睡觉的时候打鼾,呼吸的时候,呼吸声非常的重。为什么?因为肺里面的津液不够了,这些都是津液不足的现象。身重,也是。脾主四肢、主肌肉,有身重的现象都是是脾脏。脾统血,血里面的水分不够了,都会有身重的现象。
  若发汗者,小便不利。你如果说,医生看到这种病,“老师,他是”,误解,你不晓得他是风温,他有汗,这个是太阳中风?开桂枝汤下去。他本来已经汗流失很多了,再一开,你再发发汗,小便不利。因为汗跟尿是同源。诸位在夏天的时候,如果你运动,流汗流很多,小便就会比较少,量比较少,而且比较黄,比较深。你不了解他是风温嘛,开了发汗的药给他,造成小便不利。
  如果这个病人遇到医生用了攻下的药,津液不够,我们人身上的津液,血里面的水分呢,都来自吃的食物。我们吃的食物,里面都有很多的水,不管青菜,米,都有水在里面。如果吃到米里面没有水,硬邦邦的,咬都咬不动,青菜是干的,青菜那么多湿都是含有很多水分。平常喝进去的水,按照中医的理论,你喝的水进去到了胃就汽化掉了;你如果吃的是食物里面的水,不管是肉类的,不管是蔬菜里面的,食物里面的水,到了小肠汽化出来,这个水它会进入我们的血液循环系统。
  我们为什么?中医呢不赞成验血。因为你验血,光是验血,你没有去验水。西医认为H2O没有问题的,他不去验,他去验血。那你这个水,水分的量的多或少,会影响到血里面的指数啊,所以不是很准的。所以我们做处方的时候,我们不能看验血报告。现在外面很多的中医呢,看着验血报告,“哦,你这个胆固醇很高,”开什么药,这个都是不对的。中医不是这样子看病的。
  如果说,病人已经在脱水了,这个时候,医生不知道啊,医生一看,他大便不好,又去攻他,攻的话,小肠大肠里的食物被你攻出来,水的源头又没了,病人很惨啦,直视,失溲,这个失溲不是说没有小便,而是说小便失禁,控制不住了,变成滴漏,眼睛都直直了,不会转动了。为什么?因为源头没了。津液丧失很严重。津液丧失得很严重的时候,我们人体最后一层就是厥阴,就是肝脏。那肝脏藏血啊,很多血藏在里面。血里面的水又没了,因为表汗流掉了。大便也没有了,小肠里面食物的水,源头又没有了。肝成了干枯的树木,眼睛就直视了。这都是医师误诊。
  还有呢,如果被火者,就是过去大陆北方嘛,因为天气冷,都睡在炕上面,炕上很热啊,病人不知道啊,就靠在炕上面去睡,靠着火那面去睡。身体会发黄色。你看到身体发黄色的时候,千万不要误诊。很多当医生的看多了,那没有当过医生的,我们看到病人身体发黄的时候,有的时候是肝胆的黄,有的时候他是贫血的黄,是血不够的黄。所以说,如果说血里面水分被排掉以后,我们隔着皮层会看到血的正色,隔着皮层的颜色就是黄的,都是失水。如果是严重的,容易受到惊吓。瘈chì疭zòng,常常会抽动,抽筋。如果这时候再靠近火熏之,已经丧失津液了,我们这是要把病人移开来。还是不知道,还是继续靠近它,你本身已经在流失水分了,靠近火的话,再去烘烤他的话,等于是想尽办法把水排掉,这个时候病人就会很危险。我们如果说大陆北方炕,因为他们也不能没有炕,因为很冷啊。遇到这种生病的情形的话就不能太靠近炕。这是一般的大原则。大家了解他呢,就是以后你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要想到张仲景讲的这个第八条,我们要如何保存津液。当然后面都有处方,现在还没有介绍到处方。


## 九: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第九条,病呢有发热恶寒者,这是发于阳。如果是没有热只有恶寒者,发于阴。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天好。那个阳数七阴数六,为什么是这样子?实际上是一样的数目。因为发于阳,病啊,发于阳是白天。比如一号,一号的白天,你伤寒呢,白天伤寒。然后呢,二号,三号,四,五,六,日,这个是,有发热恶寒的话,病人是发于阳就是白天,没有热而恶寒者就是发于阴,就是半夜、晚上得到。一号的晚上。结果,你从白天开始算,第一天得到,到第二天,到第三天,三到四,四到五,五到六,六到七,一号的白天得到,中间隔六天,到第七天,他就会好。如果是半夜好的时候,如果你是半夜得到的,病发于阴,是半夜得到的,阴数为什么是六,半夜得到的,等于是从第二天开始算,实际上都是同一天,一个是半夜,晚上。从这边开始算的,这个刚好是第六天。那个是第七天。这就会有六日愈和七天愈,实际上都是讲十足的六天,足六天。只是一个发生在白天,跳过去所以变成一个七天。实际上都是六天。这是病的过程,没有治疗。那如果说我们经方去治疗的话,应该是今天吃下去当天就好,或者是第二天好。所以说为什么会有第二天,因为“午”,中午。如果你是在中午以前喝的,早上就吃了经方,中午以前就会好。那你如果是下午才开始喝的药,同样的对症啊,当天不会好,要隔天,隔天,到第二天的中午才会好。或者,中午呢,从巳时到午时到未时,这个是阴气开始生的时候,中午会好是因为有药力在里面,药一吃下去,阴阳一平衡就正常了。后面会有个条辨专门讲这个。那时候,到那个条辨我们再解释。所以,实际上看起来是阴数六,阳数七,实际上这个七跟六因为是白天晚上。算起来还是足六天。


## 十:“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第十条,为什么,这个太阳病呢,头痛,七天以上自己会好?因为“经尽故也”。“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这个条辨六解答了我刚刚说的,太阳症,太阳病,如果是你是伤寒中风温病都没有关系,当它传经的时候,第一个会先进入阳明。那我们知道他会先进入阳明。问他病人,你感冒几天了,我六天了,赶快先针足阳明胃经。为什么?怕他病会进入阳明经。针足阳明的话,足阳明那么多穴道,你针哪一个?足阳明经的本穴足三里穴。这个是我们让它经不再传。那一定要等到六天。你不要说今天得到太阳病,当天就把他扎足三里,不需要。等六天看他还没好,再去扎。


## 十一:“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太阳症要好的时候,是从巳时到未时。巳时开始是厥阴,然后是少阴,太阴。当六气在运行的时候,一天,一日的六气在运行的时候,是不是厥阴,少阴,太阴,这是顺。所以,当你进入了中午以后,阴之尽,开始阴尽阳气要回头的时候,你胃口恢复。胃口恢复就是阳气回头,这是一个绝对的证据,代表说感冒好了。所以我们处方开给病人吃的时候,如果是今天早上八点钟一开门,病人就进来,一看,伤寒,处方一给他,他中午的胃口就好了。你中午好了,下午的汤药就不要喝了。对不对?如果没有好呢,可能是汤药的药力不够,或者是这个人一边喝汤药一边跟他的先生在吵架,诸如此类的,结果没有好,再喝第二碗,这就要隔天的中午。你就要给病人交代,一定要中午的时候胃口恢复,这个就代表病好了。
  那,我们分个阳病跟阴病。所有的阳病恢复的时候都是在中午,阴病恢复的时候都是半夜,所以我们在治疗肝癌肺癌啊怎么样,我们希望病人给我们说,哦,奇怪,昨天晚上起来哈,深更半夜起来,饿死了,找东西吃。就是救回来了。所以我们常常说问奇怪问题,问病人说,你晚上会不会肚子饿醒过来吃东西?对不对?他说没有。没有,还不行,还不到,还加重,这都是我们医行的标准。只要脏有病的时候,都是半夜胃气恢复;腑有病的时候,就是消化系统有病的时候,都是中午的时候胃气会回复。


## 十二:“中风”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如果是,这边呢,张仲景对太阳病表证很在乎,所以在太阳篇介绍得很多。为什么介绍很多很详细?就是希望说我们当医生的能够帮助病人在病在表的时候就解决掉了,根本还不到里,一剂就去掉了。
  如果全世界的人都能做到这样子的话,那西药厂就完蛋啦。不需要了嘛,病都好了。人家好了还吃什么药?
  中风呢,表解,如果表解了,不会再恶风了,也不会再流汗了,都很好了,可是还有一点点,“不了了”就是还有一点点不舒服的症状,十二天以后就会好。这个十二天就不是“六乘以一十二”哈,不是。就是说十二天就会好。


## 十三、十四:病人身大热,反欲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真寒假热与真热假寒


  这个第十三和第十四我们并在一起,这个就是相关的,并在一起。如果病人呢,“身有大热,反欲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这个“身有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为什么要知道这个?病人来的时候很好玩咯,你摸他身体是滚烫的,哇,全身很烫。结果他抱紧衣服很怕冷,我们就知道里寒,里面很冷。这个表面是热的但里面是寒的。这时候我们在处方的时候就出现了,比如说这个寒在骨髓,这是真寒假热。热是假的,我们知道他寒是真的。这个呢,“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这是真热,外面呢呈现的是假的现象。我们为什么要知道这个?为什么要知道分真假?你如果是真寒假热,你可以把假的删除掉,不要去管它,直接开去寒的药就可以了。意思就在这里面。那以后会遇到“上热下寒”,我们为什么不用真寒假热?因为我们这样写就是告诉你,去热去寒的药要同时用。你了解我意思哇?如果说告诉你这个人是“阴虚内热”,那老师,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子分辨?因为有阴有虚的药有去内热的药啊。目的是在这里面。只是张仲景在《伤寒》《金匮》里面从来不谈阴虚。阴虚都是温病派的医生,温病派的医生看每一个人都是阴虚。张仲景呢,不是。《伤寒论》里面呢,寒热只有这样子,阴盛和阴亡,阳盛和阳亡。当然你可以叫亡阳啊亡阴啊,阴盛就是实,张仲景只区分这个。他不分阴虚。所以《伤寒》《金匮》你看不到阴虚。我慢慢介绍深入的时候,我们慢慢给诸位介绍为什么。那老师既然不要阴虚的话,那就不要补药啦,我们用了很多补药,温病派用很多补药。对,张仲景说不要补药啊。
  治病的时候,不用补药。所以,整本《伤寒论》你看他的时候,张仲景呢轻补,小补的时候他给你甘草,中补的时候给你加一点大枣加一点白芍,大补的时候给你加人参,他就结束啦。他补阴的药就是这样子。
  他用的阳药很多。那我们需不需要补药?要。什么时候可以吃补药?正常的时候吃补药,健康的时候吃补药。所以,中医的观念就是,没有病的时候把身体弄得很好,不要去生病。有病的时候,用治病的药。病好了的时候才能吃补药。治病的中间不加补药下去。这就跟温病派完全不一样啊。温病派看都是阴虚嘛,就开了滋阴的药。因为你既然看到阴虚,你一定开滋阴的药。一定是这样子。


## 十五:“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大家看这个第十五条。现在慢慢进入重心了哈。
  “太阳中风”,现在大家知道啦,太阳有中风,有太阳伤寒,有太阳温病。现在讲太阳中风。
  太阳中风是阳浮而阴弱,寸脉是浮到的,阴脉你摸上去很沉很小。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这个呢啬啬恶寒,病人有断断续续的恶寒;淅淅恶风,风吹到很难过。翕翕发热,就是断断续续的有一点微热。鼻子呼吸不是很顺畅,常常行鼻涕啊,桂枝汤主之。
  现在进入《伤寒论》第一个方,桂枝汤。这个桂枝汤呢,还没有介绍方剂之前,张仲景从《伤寒》到《金匮》,大概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处方都是桂枝汤来做加减。在经方家认为,桂枝汤呢是一个阴盛阳盛阴亡阳亡平衡调和,他能够调和阴阳的第一方,第一个处方,桂枝汤。这个桂枝汤,不是张仲景发明的,这是历代的古代的圣贤一直留下来的经方在这个地方。从来没有变过。张仲景把它归经归到专门治疗“太阳中风”使用的《伤寒》《金匮》的时候,诸位会遇到三种,一种是汤剂,一种是散剂,像五苓散啦很多的散剂,还有一种是丸剂,像乌梅丸啊,我们后面的乌梅赤石脂丸啦,很多的丸剂,有散剂,有汤剂。
  在读《伤寒》的时候,读《金匮》的时候,读张仲景的东西,你要知道什么时候要用汤剂?什么时候要用散剂?什么时候要用丸剂?这个都不一样的。汤呢,你如果把它加个草字头,这是扫荡嘛,扫荡。所以,汤取它的迅捷,速度很快。你如果说今天我们把桂枝汤,五味药对不对?桂枝芍药草姜枣,五味药,我们把它做成桂枝丸,和桂枝汤吃下去,不一样。桂枝丸吃下去,等了半天不发汗。我们用汤一下去就发汗了。
  那煮汤的时候,还有技巧啊。“老师,什么叫煮汤有技巧?”你喝药的时候,你到底是喝它的气还是喝它的汁?你说老师,这是什么意思?当你要发表的时候,你是不是要发散?要去它的发散啊,全身毛孔都打开来最好啊,煮汤的时候大火去煮,从头到尾就是大火。里面六碗水煮两碗,瞬间就,十五分钟,二十分钟就煮完了啊。你这样煮,大火煮的时候就是吃它的气。你如果是滚了以后小火慢慢地煮,一般都是这样子,小火慢慢地煮,把那个桂枝汤煮得稠下来,喝它的汁啊。不一样。当你在治病的时候,要迅捷,汤,大火地煮。所以,所有中药发表的药,你的目的要发表,就用大火去煮。所以,同样一个汤剂我开给你,你如果煮的方法不对,吃下去效果就没有那么好。当我们要攻里的药,我们要吃它的汁,比如说后面我们要介绍的承气汤证或怎么样,我们要把大便通出来,对不对?你在那边吃它的气,气很轻啦,往上冲啦,对不对?你要吃它的汁。白虎承泣的话,我们要慢慢火去炖。一剂就把它整个通出来。汁很厚,很重,味道很厚,能够攻下。它的目的不一样。这是汤。
  所以说,当我们要去涤荡,扫荡五脏六腑的东西的时候,我们要用汤剂。还有通关活络,经络不通的时候都可以用汤剂。阴阳不平衡的时候,我们也用汤剂。什么叫阴阳不平衡?很简单,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来阴阳不平衡。有的人说,老师,奇怪,白天我都昏昏沉沉,晚上精神很好。这就是阴阳不平衡了。你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奇怪。你跟大家都不一样的时候,就是阴阳不平衡。不见得你有病。大家都这样子,只有你一个人特殊,就是阴阳不平衡。也可以解释成,比如说,我们大家都在吃虾子,结果十个人吃九个人没事那个人有事,那个人就是阴阳不平衡。如果十个人吃九个人都拉肚子那是虾子有问题。对不对?常识嘛。是不是COMMEN SENSE? 对不对?所以,食物中毒送到医院去急诊一定是一票,不会说只有一个,其他人没有。那是这个人有问题。对不对?你当侦探也要有一点COMMEN SENSE.一票人吃,一百多个人进来,绝对是食物有问题,根本不要问,一定是食物有问题。大家都没有问题,就这个人有问题,这个人一定做了什么事情。
  当我们病邪很重的时候,重症的时候,我们都用汤剂。还有呢,病人萎缩了,枯槁了,肌肉一直在瘦一直在瘦。全身没有力量,我们都用汤剂去润泽它。皮肤不好,也用汤剂,让皮肤好得很快。所以,增益气血啊,我们都可以用汤剂。
  那如果是用散剂,我们很多散啦,药粉了啊,五苓散啦。张仲景很多地方用到散,都用在,你如果是四肢,病很久了,久病,这种我们都是用散剂。像是风湿这种痹症,关节啊,表里游走,这个病有时候在表,有时候又跑到里面去,病呢居无常处,跑来跑去,我们都可以用散。
  如果是丸剂。我们有时候必须要用丸剂,像经方里面很多地方用丸剂。这个丸剂呢,最主要呢可以逐破积聚,所谓硬块、肿块、肿瘤我们都可以用丸剂。还有呢,就是吃东西不进饮食的人,就是吃东西吃不下去,胃口不是很好。那胃口不是很好的状态之下,我们用丸剂,慢慢地去攻它。
  那什么时候用汤剂?什么时候用散?什么时候用丸?如果说要迅捷,丸剂的话就变成药缓力专,丸剂的力量呢比较缓慢,药性比较缓但是呢力量非常的专一。所以我们要集中去打一个点的时候,我们用丸剂。如果说扩散全身的时候,丸剂就不行,我们用汤剂才有办法。这是基本的大概的一个观念。那什么时候该怎么用?我们介绍到《伤寒》《金匮》,尤其是《金匮》很多地方有时候用丸剂有时候用散剂。
  比如说我们去打虫。打虫的时候,我们会用到乌梅丸,乌梅丸是丸剂啊。你说,“我不要,我要乌梅汤”,你喝都喝不下去啊。为什么?因为我们中药去攻虫的时候,我们挑最苦的药,最辣的药,所以,里面干姜啊,黄连,很苦很辣的药,乌梅很酸啦,乌梅多酸啦,乌梅还不直接放下去煮,泡过醋,泡过两天再去做成乌梅丸,又酸、又辣、又苦,你怎么喝?一喝下去全身难过,我们只要它在肠胃里面,对不对?所以把它做成丸剂。能够直接攻这个定点。张仲景也是用丸剂。张仲景用丸剂才有办法吞嘛。同时你要骗那个虫嘛。不然,你希望虫吃到,不是你吃到,对不对?结果你把它煮成汤就只有你吃到,虫还很爽。你要如何去引诱它吃,等到我们介绍乌梅丸会介绍。以后会慢慢介绍方剂的运用,有很多技巧在里面。
  好,诸位看,你们书上是第九页哈,桂枝汤。
  这个桂枝汤呢,这里方剂呢,桂枝三两去皮,白芍三两,甘草二两炙,这个“炙”就是用蜂蜜炒过。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你如果是真正开这个“两”,这个是汉朝的度量衡。你如果开到药房去,药房把你丢出来。药房把你揪出来,我不怪药房。有的地方我真的会怪药房。但是如果你这样开,药房把你丢出来我不怪药房。怪你自己。这是汉制的两。
  曾经呢,我就查这个两,我们现代,查汉朝,怎么查啊?对不对?我们又不是大陆的考古学家,有资格去把那个度量衡挖出来,那个马王堆啊什么,去量,去拿水进去称,对不对?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杰克_淞

    蚩萸山人 回复 @杰克_淞:

  • 杰克_淞

    加油

    蚩萸山人 回复 @杰克_淞: 加油😊

  • 听友371921653

    传播正能量,全民学中医!

    蚩萸山人 回复 @听友371921653: 学以致用,中医的学问就是要融入生活

  • 听友463409563

    很精彩

    蚩萸山人 回复 @听友463409563: 感恩倪师大爱大能,感谢您的学习支持

  • 听友370846858

    可以重复听的经典

    蚩萸山人 回复 @听友370846858: 加油,必须反复听才能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