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章P—D—C—A管理循环(3)

3、第一章P—D—C—A管理循环(3)

00:00
10:45

3、第一章:P—D—C—A管理循环(3)  

本章分为4部分,以下是第3部分.   

(三)实施者的培训

    有很多人、很多公司、很多企业在开始实施工作计划的时候都有些不当之处,就是制定了计划马上去实施,没有考虑一个问题——下面的实施者会不会做,有不能做。如果问也不问就直接让他们去做,做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

    如果下面的实施者不会做又该怎么办?教他们!在实施的工作开始前,要有相应的训练。如果没训练就让他们去做,可能会出现错误,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而如何对员工进行培训,又是讲究方法的,这不同于简单的听课,最好的方法是一对一地、手把手地教,到工作现场去教。

【案例】培训员工要一对一

    曾经,我所在的一家企业有一个焊锡的工作,这项工作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有一次,我去巡视现场,看到有一个工人在那里笨手笨脚地焊,焊得满地都是锡渣。后来我就问:师傅在哪里、班长在哪里?班长本来在教他,教着教着有事情就走开了,他很无助,就自己在那里焊,不仅工作质量不高,还造成了许多浪费。

   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就下了一条命令:每个新工人到了工作岗位上,一定要有师傅手把手地教,一直到他学会了,师离开。如果部门领导没有时间教,也要派一个技术员教。这样新员工做事才不会盲目,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管理者开始具体工作前都要考虑实施者会不会做,不会做就一定要教会他。后来,我们公司把这一条命令程序化了,所有新手都必须先上课培训,直到他们熟悉了、学会了才可以开始具体的工作。我发现用了这个方法以后,生手变熟手的速度大大增加了,工作的效率也提高了。

    如果一个人用心学,另外一个人又用心教,速度起码可以提高10倍,甚至100倍都有可能,所以一定要有岗前训练,特别是一带一的训练。

    还有一条规则是生产管理者要谨记的:那就是一定要告诉为什么要让他们这样做,很多领导对这一点都不以为然,以为只要告诉员工做什么、怎么做就可以,不用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案例】为什么要我挖坑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工地上的工头,他知道水管漏水了,水管埋在地面下一米深的地方,他需要把漏水的水管找出来。他带了一个工人随他出去,工人背一把锄头跟他到了那个地方,工头在某个位置画了一个圈,叫工人挖一个一米深的坑,工人挖了一米深的坑后,工头一看没有水管,又在另外一个地方画了一个圈,又让工人在那里挖一个一米深的坑,那个工人又挖了,还是没有水管;工头又在第三个地方画了一个圈,这时,工人把锄头一甩说:“你叫我东挖一个坑、西挖一个坑,我不挖了,要挖你自己来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这就是管理者不告诉实施者为什么要这样做而造成的。

    身为生产管理者,如果你只告诉员工做什么事情而不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就会缺少工作的积极性、不能很好地投入,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们是做不好工作的。所以,管理者一定要让员工明白让他们做某项工作的原因。有一些管理者认为这样做太复杂、太繁琐,但是如果不这样做就容易出问题,而且会出大问题,特别是一些很繁琐的安全操作规程,例如一些药厂的规程,如果不按操作标准生产,他们制造出来的药品是十分危险的,后果不堪设想。

    教育培训员工一是要他们愿意做、二是要他们会做。?而让他们愿意做比较难,这也是我们培训要告诉员工的,他们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以后,就会有一种责任感,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在具体管理中,在培训员工的时候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内容:进行集合式教育或在职场上一对一实际演练;避免使用指示、宣达、要求等强制性手段;不可只告诉员工怎样做,要让他们了解工作的意义、必然性,依据和理由等;注意激发员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用5W1H方法系统化教育;刺激部属产生(内发性)动机、鼓舞他们的工作热忱。

(四)工作的实施

    对员工进行培训后,就要开始具体的实施工作。实施的时候要把实施的目标明确告诉下属,做到命令简洁明确、不模棱两可,不要说“尽量做吧”、“尽可能完成”等语句,如果生产管理者对员工下达命令时说“尽量做”,最后做不到的情况占绝大多数,生产管理者下达命令的时候一定要将什么时候做、什么时候完成说得明确清楚。

    为什么军队的战斗力强?因为军纪严明,叫你九点钟攻下那个山头,九点半攻下来可能就要被枪毙。当然,我们不可能枪毙员工,但起码要让员工知道,这个是必须完成的,并且要将这种风气慢慢变成企业的文化,在精神上给人良好的促进作用。

    命令的下达要一次完成,很多领导教员工的时候经常会这样说:“你先做第一步,做完第一步再来问我,我再告诉你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这是一种很没有效率的方法。

【案例】命令要一次下完

      有一次,我在广州上课,一个国营企业的领导对我说,他的员工太没有主动性了,踢一下屁股他们就动一动,不踢就不动,自己快被气死了,觉得这样的员工完全没有责任心。不过,后来他发现,原因在他自己身上,因为他布置工作的时候怕一次说太多,

  员工记不住,他每次只告诉员工第一步怎么做,做完以后才告诉第二步、第三步,他把员工都变得傻乎乎的,管理者叫他们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一点头脑都没有。

     他发现自己的问题后,就改变了做法,在第一次布置任务时就把所有工作告诉员工,还让员工好好去做,做好了帮他们请功,做坏了替他们承担责任。

    命令是上级给下级的指示,在实际工作中是管理者对部下特定行动的要求。简单、明确的命令让人容易理解,利于工作的开展。所以,命令要一次下完,不要下一段讲一段,不要让员工一次又一次跑回管理者那里,只是为了弄清管理者的话。

    在工作实施的过程中碰到困难不要灰心,要积极检讨还要鼓励部属,告诉他们没关系,管理者会帮助他们。一般情况下,部属遇到困难就会求助上司,当他们说“报告领导,碰到困难怎么办”的时候,领导者要给他们鼓劲,尤其是生产管理者,在员工面前一定要说鼓励的话,不能说消极的话。

 【案例】为什么要炒掉事业部总经理

    我在一家企业做总经理的时候,公司请来一个事业部总经理,每月给他1万5千元,从进事业部办公室开始,他每天都说事业部不行、东西卖不出去,说不定哪天他就要离开了。

   总经理每天说这样的话,下面的人还会有斗志吗?整个事业部被他弄得势气低沉,不到一个月公司就把他炒掉了,炒掉这个总经理以后,公司公布了一条新的规章制度:所有主管都不允许在属下面前说消极的话,一旦发现了撤职查办。

    身为管理者,要清楚地知道在工作过程中一定会碰到困难,没有一件事情是完全按照计划进行、不会遇到困难的,有困难就要想办法解决,同时要鼓励员工、说正面的话。

    问题发生了,势气上要鼓励员工。另外,生产管理者还要自我检讨,检讨的过程可能又会变成一个小的PDCA循环,再把这个小循环放到大的PDCA循环里面。

    生产管理者还应学会适当授权,有的管理者总是手握大权不肯放,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决定。管理者要求部属去做事情,又不让部属有一定的权利,工作就很难开展。我们应该明白,每个人都喜欢作主,如果生产管理者能够适当放权,让员工作主,他们会把事情做得更好。

【案例】不肯带外孙的外婆

       我有一个表哥,多年前表嫂生了一个儿子,请外婆来带孩子,可外婆偏偏不肯来,她不来,她在干嘛呢?她到街上去做警察,戴个红袖套拿个哨子吹,我表哥就说对我说:“表弟,奇怪了,我岳母为了那点儿小钱连外孙都不带了,你知道吗,她一天才挣一块钱。”我就问表哥:“你岳母有没有做过领导?”他说:“没有,一辈子都没有做过领导。”我就告诉他:“她不是为了那一块钱才去工作的,她是为了做领导才去的,一辈子被别人呼来喝去的,终于有一个机会可以指挥别人了,这样的感觉她自己肯定感觉挺好的。”

    连老人家都想自己作主,又何况一个企业的员工?管理者什么都不放权,员工没有主人翁的感觉,他们怎么能做好事情?所以,一定要学会适当放权,一个合格的、有效的管理者,能恰当地处理工作中与部属的关系,不会“越俎代庖”完全代替部属工作,会给他们权利,自己只

提做些示范性的、辅助性的工作。

    如果没有适当授权,工作是做不好的,如果所有命令都是管理者下的,事情做坏了应该处罚谁?处罚管理者,管理者又去处罚员工,似乎不合逻辑员工是按管理者的方法去做,做错了,为什么处罚员工

    另外,在工作实施的过程中还要不停地收集数据,没有数据就不方便检查、总结和改进。做工厂生产管理可以拿语文来做,也可以拿数学来做,但要记住少用语文多用数学,多用数词、量词少用形容词,管理一定要数量化,要数量化就要记录,只有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记录,出了问题才便于检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329329588

    超级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