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准备篇1:如何避免情绪惹的祸

2.准备篇1:如何避免情绪惹的祸

00:00
11:46

如何避免情绪惹的祸

 

情绪是造成关键对话难度系数陡增的重要原因,我们经常说问题带来情绪,情绪往往又会恶化问题。可是我们作为人,情绪永远会如影随行,如何让情绪在关键对话的时候别坏了我们的事,别绑架我们的智商呢?

 

我们先从一个真实的案例说起,案例的名字叫“气不气人”。

 

主人公牛角是一家公司的项目经理,他负责的项目最近已进入到收官阶段,过去2周牛角一直在外连续出差以推进项目顺利结项。没想到今天刚出差回来,一个同事就向他透露了一个让他非常愤怒的消息,怎么回事呢?据说牛角一直在负责的项目领导准备转交其他人负责,一听到这消息牛角的火立马蹿了起来,他为这个项目已经投入1年多,眼看快结项了,现在却要拱手他人,没这样便宜的事!

 

牛角坐立难安,找到消息灵通人士也没打探出个眉目,越想越气,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冲到领导办公室想当面问个清楚,由于带着很强烈的情绪,言词有些激烈,话里话外就是指责领导不了解情况,瞎指挥,这活没法干了……领导开始还挺好,但后来两人话赶话,情绪带动情绪,越扯越远,当牛角第3次说这活没法干了时,领导也冷冷地甩出一句:不干就不干吧。

 

但最有意思的是以上只是案例的上集(cd的A面),下集(cd的B面)出现了剧情反转,因为它的叙述者正好是和牛角发生冲突的领导。


他说当时确实是准备把牛角负责的项目交给他人,但原因并不是不认同牛角过去的工作,或不了解情况后的瞎指挥,而是公司有个紧急的战略性项目,需要临时抽调几个骨干秘密进行,其他几名抽调人员正好在公司,都直接沟通过了,大家还挺高兴进入这个特别小组。


而牛角当时因在外出差还没来得及沟通上,本想今天告诉他,没想这事就这么寸,他提前听到这只有一知半解的信息就来兴师问罪,如此武断和沉不住气,让领导颇为失望,也怀疑未来难堪重任。

 

牛角碰到的情景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也不时会遇到让我们肾上腺素飙升的情景。比如:


 

领导突然加强对你工作的检查频率;

同事在会议上反对了你们说好的方案;

正在上学的孩子突然给你整点出格的事……


你情绪的地雷被踩中了,这时候我们到底应该咋办?

如何避免掉入问题带来情绪,情绪又恶化问题的陷阱中呢?

 

我们需要了解情绪的起源,找到切入点。


过去,我们很多人都认为情绪的来源是外部刺激的结果,你看如果没碰到这事,这人,期待现实的落差这么大,我怎么可能会有情绪呢?


后来专家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外部刺激时情绪差异还蛮大,有的人气鼓鼓,有的人很淡定,那情绪真正的源头在哪儿?

 

认知学派的专家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最终为我们揭示了情绪真正的来源:



 

 情绪产生的第一个步骤确实是我们看到和听到的外部刺激,即发生在你身上的事。


但更重要的是第2个步骤,即我们据此做出推论、解读或者用我们课程中的专业术语叫讲故事。


我们每个人脑补的故事版本不一样,情绪自然就不一样。只是这个步骤平时发生得太快,据说大概只有1/4秒,以致于我们都没有意识到。

 

现在我们回到牛角的案例用理论来回溯一下整个过程:


 

第一个步骤:外部的刺激是牛角听说领导要把一直由他负责的项目转交其他人负责。

 

第二个步骤:牛角的推论和解读是认为领导这么做的原因是质疑他的工作能力,不了解情况后的瞎指挥。

 

牛角由此产生了愤怒和抵触的情绪。

 

然后又在情绪的驱动下,最后冲到领导办公室进行质问、指责,要讨回公道,最后造成了一个双输的局面。

 

我们刚才用慢镜头把平时一个快速发生的过程进行了拆分和回放。未来如何避免重蹈覆辙呢?


主导我的故事

 

第一步骤外部的刺激其实咱改不了,可第二个步骤故事这个环节对我们的情绪管理就至关重要。因为故事不一样,情绪就不一样。


那我们如何能更好地主导我自己的故事从而主导我们的情绪呢?是把所有负面的故事都改写正面的就行了吗?No,绝不是这个意思,这有点自欺欺人人,所谓的阿Q嘛。

 

主导故事真正的含义是要学会给自己本能的故事后面熟练地加上2个重要的符号,他们分别:≠、?

 

1.  ≠ 指的是故事不等于事实


故事和事实最大的区别在哪儿?事实是客观的,而故事是在事实基础上自己的主观推论和判断的,主观和客观是不一样的。但我们通常的默认符号反而是等号。


我们很小时学过一个成语,叫杯弓蛇影,小时候觉得这人好傻,明明是弓的倒影,却疑神疑鬼,大了才发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杯弓蛇影的时候,甚至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机会知道真正的事实是什么,只沉浸在自己的故事中越想越不能自拔了。


故事不等于事实,这个不等号会给我们情绪加上一个重要的暂停键。


2. ?指的是问问自己还有其他可能的版本吗?


中国人经常形容有的人特别爱钻牛角尖,牛角尖如果我们用理论来解释,就是当事人认为只有一种可能,哪种呢?就是自己快速认为的那种,但其实你的故事只不过是现实中1/N种可能罢了,就像牛角的案例,领导既可能是看不上他,也有可能是准备把他派到其他更重要的项目组;还有可能是项目发生了变更,或还有其他……

 

会大大提升我们思维的张力,降低我们情绪的浓度,我们仍然可以保留我们的原来推论和故事,但不是简单、武断地只执着于此,而摒弃其它可能。

 

有了不等号,问号的习惯后,情绪有了一个缓冲,故事带来事故的概率自然也就降低了。

 

回到牛角的案例,当牛角听说他负责的项目要转交其他人时,他有情绪很正常,但这时候切记简单武断地划上等号,认为老板一定是坏人,不尊重你,瞎指挥,可以加上问号想想还有其他可能吗?


有了这个缓冲,牛角仍然可以找到领导当面沟通,但你这时武断会减少,好奇心会增加,你沟通的目的不是简单地给对方定罪讨公道;而是更好奇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再做有效应对。

 

比如牛角仍然可以找领导说:

 

“领导,我上周一直在外出差忙A项目,目前进展情况……今天刚出差回来就听说我一直负责的项目您准备转交其他同事负责,这个项目对我非常重要,目前也快有结项了。这消息我也不知道真假,但听完还是挺着急也挺困惑的,想和您了解一下究竟咋回事?您是咋考虑的?”

 

设想一下如果你是牛角的领导,听到牛角这么说,你作为领导的心里感受、对牛角的看法会不会和刚才案例中的反应截然不同,那是不是案例的结局也会大不一样。

 

听到这,有人可能说老师如果领导就是质疑我的工作能力,准备把我换了呢?


那你的冲动仍然解决不了问题呀!还可能把领导仅有的一点歉疚全部带走。所以前面的应对方法仍然适用,只是现在搞清楚缘由后你需要再加上一步,就是你全力争取。


如何争取,最重要的不是情绪化地简单指责,而是客观地把你现阶段的的成果,未来的计划和产出有理有据地说清楚。


如果仍不能改变领导的想法,咱死也要死个明白,借此机会了解领导究竟对你哪儿不满意,避免未来同一个地方摔跟头,否则即使你这次气呼呼地离开这家公司,到了新公司蜜月期一过同样的问题可能再次出现。 

 

总之,无论如何,真实案例中牛角的做法都属于下下策。

 

 

总结

 

最后,快速总结一下我们今天的重点:

 

1.  情绪会造成关键对话难度系数陡增,而情绪的管控点是推论、故事这个环节。

 

2. 为避免脑补的故事成为事故,要开始有意识练习在本能故事后面加上2个重要的符号≠故事不等于事实、?问问自己还有其他可能的版本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