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名誉的排他性与脆弱性

君子名誉的排他性与脆弱性

00:00
14:33

课程金句 

146集 君子名誉的排他性与脆弱性


今日文稿 

大家好,我是余秋雨。我们继续讲君子之道里边第二个难点,叫君子之名。


我上次讲到君子特别重视名,连孔子,也是非常强调君子名声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在讲到君子之名的时候,不要完全从自私的角度来评判他们。因为,名誉是一种生命化的社会教材,它包含着一个人的道德行为规范,也包含着被民众接受和敬仰的可能性和社会的品质有关,不完全是个人自私的目标。


一个社会,在名誉配置的角度,如果不公平的话,历史将会证明,这个社会以后在时间长河当中的名誉也不会太高。一个民族也是这样,如果把名誉配置的角度完全失调的话,那么他以后在人类文明之林当中,这个民族地位也会出现变化。


君子名誉的排他性 

但是,君子在名誉的问题上,也产生了很大很大的麻烦,这个麻烦和名誉本身的排他性和脆弱性有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一个重点。名声,特别是君子的名声,带有明确的排他性,即使君子本人不想排他,他的名声自然地会发生排他的功能。这是什么原因?


首先,这个名声是君子的,所以一定包含着正气。这个正气是君子的品德的基本的支架,也是他和小人的边界的划分。因此,即使这个名声显得很安静,他也有一种隐形的价值标准,对小人产生了威胁;所以,好多小人对于君子的名声非常恼怒。而且,不仅对小人产生威胁,对大量的介乎君子和小人之间的芸芸众生、广大民众也产生了压力,不是威胁,是压力。广大的民众对于君子过高的名声,他们看起来也具有某种排斥性,排斥了我们这样普通的人。


第二,君子的名声还会对其他君子产生压力,让他们感到尴尬。同样是君子,一方面的名声会对周围产生了对比,产生了某一种遮盖,遮盖了其他人的名声。君子的名声会对周围的别的君子,产生某一种被排斥的担忧。


君子名誉的排他性伴随脆弱性 

这两种排他性的功能,使君子的名声就一定伴随着脆弱性。他的排他不是故意的,但是客观上就存在着。我曾经讲过,任何名誉和名声都构成对他人的威胁,不是你的目的,但实际上存在的。有威胁的力量,对他人有威胁的力量,它一定是脆弱的。


这里边就产生了一个让人伤感的悖论。君子的名声虽然是有光荣的外表,但是它本身并没有实质性的依靠,它只是飘动在人们心中口中的那么一种传言。名声,严格讲起来不是靠权力,不是靠地位,不是靠财富,不是靠武力,不是靠家世,也不是靠老师的师从结构,也就是说,它是像霞光月色一般的存在。美虽然很美,却很容易消散,因为没有一个稳定的东西支撑着名声。


当然也有不少名声是建立在权力、地位、财富、武力、家世、师从之上的,拥有者也可能是君子;但是,他们身上那些有依靠的名声,刚才讲的权力、地位、财富,这有依靠的名声,只属于他们“非君子”的成分,恰恰不是君子的名声。如果是要君子的名声,那些依靠的部分一定是靠不住的,也一定是脆弱的。


有的人依靠着君子之外的力量建立的名声,这其实是“非君子”的成分,旁人眼睛一看就看出来了。他这种名声是非君子的成分,实际上也是脆弱的。君子的名声与周围的很多人的羡慕、嫉妒、威胁、压力、尴尬、担忧,紧紧地连在一起;所以,处处都充满了企图颠覆和毁损的潜在的欲望,一旦打开一个小小的缺口,极有可能蔓延成一片熊熊烈火。因为周边的不管是小人,不管是介乎君子和小人之间的人,也不管是君子,对于其他君子的名声,总是会产生羡慕、嫉妒、威胁、压力、尴尬。


这样的话,就等于所有的名声,在自己的周围布满了企图颠覆和毁损的潜在的力量,只要有一个小小的缺口,就会形成熊熊大火。而且,火一旦烧起来的时候,我几乎不会有人来救火。对于旁观的一般民众来说,非常愿意看到,几乎平常需要仰望的大树被变成了树焦叶烂的那个情景的痛快感,闪闪的火光让他们兴奋,让他们鼓掌,让他们欢呼。


他们之中也会有几个头脑比较清醒的人,他没有欢呼,没有鼓掌。他们看到被那些谗夫所伤害的君子,虽然企图说几句公道话,但是,因为君子原来的名声本来就不是实体,他们被诬陷也缺少确实的凭信。如果要去救他们,也缺少救他们的依据,缺少救他们的资源,缺少救他们的逻辑。这束手无策当中,他有的时候也开始会怀疑自己,既然那么多人采取一个否定的态度,也许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被伤害的君子更加难于自辩。


颠覆名声的第一步,总是从颠覆你的声誉开始,既然颠覆你的声誉了,你用你的声誉来辩白自己的声誉显然是无效的。旁边的人肯定说,到今天还在说谎。君子为自己的名声辩护,有的时候需要法庭,需要法官,需要律师,需要法警,这一切在名誉领域里边其实都不存在。法律上虽然也有“损害名誉权”的条款,但是这只用于有一些极其恶劣、极其显然的罕例。譬如,这个人因为名誉而自杀了,法院才会过问。有的时候很难过问,过问起来往往结果是虽然为你争得了部分名声,但是由于社会舆论的影响,失去的名声更多,所以好多人就默默念几句,人言可畏,含恨自杀。


君子之道功能的缺失:面对诽谤无能为力 

在君子之道里边有一个很大的盲区。这个盲区就是,我们的君子之道,很少为受难的君子辩护,他缺少为受难的君子辩护的程序。公共空间,就是 public space,这个在中国文化经常淡漠它。那些造谣者、那些谗夫的诽谤,他已经成为公共空间里边的一个话题。但是,由于我们的文化缺少对公共空间里边施展力量的能力,所以,受害者,经常是没有任何办法。其他君子即使所谓打抱不平,效果也往往适得其反。


一般的人在历史上看,他遇到了麻烦的时候,遇到了诬陷的时候,往往有这几个路可走,一个就是请求朝廷为自己平反。一个就是反躬自省,想一想他们为什么攻击我,我自己修养可能还不到家。第三个,反省也不反省,平反也不平反,完全不听不人家的说高说低,关起门来,安心地领悟人世间的更大的道理,就不去理睬。


这三项当中,第一项是靠外力,第三项是不予理睬。关键是第二项,成为君子之道面对名誉事件的主要的通道。这个通道很有问题。在君子之道里边,君子遇到麻烦的时候,我们的君子之道采取什么方法?总是让君子自我反省,从来不去寻找造谣者、诬陷者,也是谗夫,他们是谁?他们的目的是什么?他们有什么方法?君子之道一般不研究这个问题。


我们在君子之道里边听到很多这样的话:叫“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要认真地想,一天想三次,我错在哪里?人家为什么攻击我?还有“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小人才处理人际关系,君子只问自己。第三个,“何以息谤?曰不辩”,君子怎么来平息外面的诽谤?只有一个方法,不去辩论。下面还有一句,“修之至极,何谤不息”,你修养到最高程度,还有什么诽谤呢?还有“谗夫毁士,如寸云蔽日,不久自明”,这也是中国经常有的,诽谤者老要毁坏你的时候,就像小小的一片云,企图把太阳遮住,放心吧,遮不住的。

这些话虽然很高尚,但是,如果君子真的遇到了诽谤,遇到了谗夫,说到底只能静静地等待,深深地自省,一遍一遍地自我检讨。


这种自省哲学其实就是退让哲学。君子在唾面自干、忍辱负重,把世界的真伪之别、是非之别、善恶之别,全部变成了一个自我纠正的精神泥潭。在这个泥潭当中,无数君子的尊严和生命,无数社会公理、人间正义都被搞混了。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你名高,一定会掉下来”这个话,实际上你支持了诽谤者,因为名高必然会掉下来,这个掉下来好像只是历史规律。这么一说,诽谤者就成了历史规律的执行者,成了哲学的推手,你把是非就颠倒了。好,我们先讲到这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华Liu

    崔永元现象也是君子之名之一例。大家欢呼,终于有人站出来了。问题是怎么现在才有人站出来?一时间舆论哗然,至今未了。有说:他是英雄,要保护;也有说:他想当英雄,要保护吗?对他自个儿的事不清楚,也要查。…终于我们看到而且体会到了英雄的勇敢和英雄的脆弱。我真希望崔永元能成为感动中国的力量。大家知道,秋雨老师本身就是一个例证。听得出秋雨老师对君子之名的剖析层次很深、思维缜密、说服力很强,对于君子之道的弱点揭示无疑,但也有些沉重。因为先生说:小人的力量很强,往往君子很难斗得过。但我看到的是,先生虽然饱受纠缠、诽谤和诋毁,但不予理睬,更不分辨,力量更强才是真君子,秋雨老师当之无愧。

    箫箫2 回复 @华Liu: 催永元是典型的伪君子

  • 姓名刘天河

    君子当求实名,莫求虚名。虚名挂在别人嘴上,实名驻在自己内心。如果能象马云那样既会服软又能撒泼就更好了。马云说,有时想想做个小人也挺快乐的啊。他还说,在中国没有人能骂过他。他还时不时地暴个粗口。看似不经意,实则有效地防止了道德绑架。这可谓是现代君子风范吧。

  • W泽波

    余秋雨老师的课里面说了君子很多的特征:君子成人之美、君子有德、君子坦荡荡、君子有礼、君子中庸、君子不器、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求诸己等等。如果能做到这些,肯定是真正的君子了;但君子也还是人,而人都是有缺点的。而君子之名让人仰慕、嫉妒和怨恨,这让君子很难得保和自保。如果我们能借助其他民族的一些为人之道,比如——自嘲,不虚伪不谄媚适当的自嘲,承认自己的不足,展示柔软的一面。让君子和常人走得近一些,可爱一些。

    得得得呃呃呃的 回复 @W泽波:

  • 勤奋者健强

    余老师辛苦!君子无论怎样提高修养,都不能阻止小人对自己名誉的诽谤和诋毁,也许君子通过自省只能改变面对诋毁的态度,提高免疫力。历史的看,小人对于君子的诽谤与诋毁是常态!

  • Sky老师读书

    感谢这个世界上有余秋雨老师,我计划把您的部分书籍变成有声书,我计划中的第一部您的书是<<寻觅中华>>

    得得得呃呃呃的 回复 @Sky老师读书: gkd

  • Sky老师读书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遇川c

    这个君子之名学术性真高,有点听不懂了

  • Sunwaytime

    余老师讲得非常好,有很多集我都反复听了几遍,尤其是淡化竞争那一段,不光是我,我觉的全社会都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我也把余老师的文字做了整理,真的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听到您的课。 整理的文稿: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482384870_8_1.html

  • Sjrr123

    不知不觉,余老师的《中国文化必修课》已经听了一百多集了。听老师的课是每天忙碌工作后的一种身心的放松,一种心灵的净化。也曾经尝试看一篇篇文章来加快速度,但后来还是觉得听更加有味道。当耳畔响起余老师熟悉的声音,仿佛又回到校园岁月,我就像认真的学生那样,感悟老师对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国际视野解读,领会到老师对集体人格的理想追求。

  • 凳子_mu

    每个时代都会有君子,只是他们“君子“的体现和君子在所有人中的占比不同而已。寻找君子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发扬君子之道和通过一些方式将我们自身与“君子”靠的越来越近。每个时代都需要君子,就像每个孩子的生命里都需要英雄一样。君子可能没有与我们的生活靠的那么近,但是只要我们心中有君子,君子就永远不会消失在我们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