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道诠释《道德经》第十四章

西山道诠释《道德经》第十四章

00:00
16:36
《道德经》

-第14章-

视之不见,名曰yue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抟tuan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

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简单解释:

人类把看不见东西,叫做"夷"�; 把听不到的东西,叫做"希";把摸不着的东西, 叫做"微"。如果把这三者再往前继续追究下去,那都是一个“空”,是“无”,是“本我”,就是“道”。

� 这“道”空而不空,明而不明,昧而不昧,她延绵不绝,自由规则;她变化无常,复归后又成无物空态。这个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而见的形象,叫"惚恍",佛家叫“空不空”。

往前不见其头,往后不见其尾。虽然无头无尾,却有极其严密的规则,称为“道法”,也叫“宇宙规则”,是宇宙的初始。

遵循这远古就有的“道法规则”,就能轻松驾驭一切“有为法”,包括当下的一切事物。

只有认清宇宙真理,才能遵纪守道,得自在解脱。



详细解析:

各位,解析《道德经》一定要明白宇宙大道真理,如果仅仅是从文字上面解析,纵然研究一辈子,仍旧不可能从文字相上跳出来。而且无论怎样解析,也无法知道什么是“道”。连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是“道法”,你怎么讲法?

《道德经》许多文字的真实含义,远远超出世间俗人的认知,若用世间智慧来讲《道德经》,那是大错特错。千万不要为了自己的名闻利养去亵渎神圣的《道德经》。



“视之不见名曰yue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

“夷,希,微”都是指“空”,“无物”。

看不见的,听不到的,摸不着的是什么?当然是“空”。

这是超出三维空间的东西。而我们却总想站在三维空间的世界里想把它说明白,这好像一只小蚂蚁趴在我的手臂上,想要看清我的模样一样难,因为蚂蚁活在二维世界里。

《心经》讲“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这都是对“道”的描述。然而,就这么一个什么也“没有”的“道”,却能现妙有。总之十法界都是她现出来的。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意思是“夷,希,微”三者不可以追究到底,因为追究到底,发现这三者都是“空”,都是同一个混沌体,是“一”。

“致诘”的“致”是“尽头”。

“诘”是“追究”的意思。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

就是说“道”是“不皎也不昧”,是“不明也不暗”,是随缘现“明亮”现“昏暗”。



那什么叫“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这里有两个“绳”。

第一个“绳”是“根据,依照”

第二个“绳”是古时锯木板的墨绳。这里指规矩,法则。

“绳绳兮”就是“万物依照自然规则运行”。

什么“不可名”?虽然万物依照自然规则运行,但是没有固定不变的套路,怎么命名?

一切万法万物,都依照【成、住、异、灭】的宇宙规则在运行,可是,这个“规则”没有固定的路线,都是随着大环境与小环境的因缘变化而变化的,看似变化,其实都在“道”中,若追究到底,并无一物。

“绳之以法”的本意来源就是“绳绳兮”。

所以,《道德经》如果只用经验世界的一些概念对它加以解释的话,结果就是“否定”!为什么?因为三维的“经验世界”太浅薄了,讲究的是“眼见为实”,世间凡夫找不到看不见的“道法”,所以一定是否定。这反而衬出“道”的深远玄妙,无法语言,故说“绳绳兮不可名”,不可说,不可说啊。



什么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就是一种“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象的物象”。

道,是假名相,拿不出来,但是真实存在。

道,不是普通意义的物质,是没有形体可见的东西。有人把“道”称为[执大象],而佛家把她称为[如来藏性],是“无而不无,有而不有”的景象:

说它没有物质吧,它又不是没有物质;说它有物质吧,它又拿不出物质。这就叫“惚恍”,说不清,道不明。



其实,“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就是“无常而常,常而无常”:

如果还不懂,就请回答我以下几个问题,先来理解什么叫“无常”,什么叫“常”:

请问:你的身体形态是“无常”还是“常”?

你肯定答:“无常”。

对喽。你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你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迁移变化:从弱小的婴儿长到青年,从青年再到中年,又到老年,最后老死。这身体是不是一直在变化中?所以这个【身体】叫“无常”。

但是,尽管身体在“无常”变化,相对于身体来讲的那个【心】有没有变化?没有啊!不管你几岁,哪怕你老了,你的心都是原来的心。我们肉身在变老,但是我们的心不老,这叫“人老心不老”。

心,不会老也不会死,这【心】是恒常的,所以叫“常”。这样来讲,我们都是“无常而常,常而无常”。

不光是人,日月星辰,树木花草,高山流水,神、仙、精、鬼,都一样在不断地“空空有有,生生灭灭”。而看不见的“心”,也就是能量团,是永远存在的,叫“空”,是“真常”。

故而,“道”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天文学家一直想去寻找宇宙的边际,也就是“空”的尽头,用太空望远镜照射到120亿光年之外,结果还是找不到尽头。因为:

“空间”是无边无际的;

“时间”是无始无终的。

所以说:“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意思是:依照宇宙最初时就有的“道法”,来运行现在的一切万事万物。

“执”,就是依照,按照。

“古之道”就是“道法规则”,是最古始时就有的。

“今之有”是指无始以来的一切事物。

“御今之有”就是规范无始以来一切事物的运行。

虽然“道”无法语言,然而,“道”却一直支配着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就是那个“古之道”在御“今之有”。所以,要认识和把握现象界的个别事物,就必须了悟“道”的法理,体证“道”的实相。



很有现实意义的是:不管你懂不懂“道”的运行,也不管你信不信“道”的存在,总之每个人时时刻刻都活在道法中。

如果我们了知了“道”,了悟了“道”,那我们的人生就真正地洒脱自在了,哪怕出现任何境况,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不会纠结。



怎么个“御今之有”?

就是根据道法规则,来运行宇宙的一切“有”。这“有”包括微观的量子和宏观的宇宙。是指一切的“有”,没有一个“有”不在“道法”中,都在依据那“古之道”而运行。也就是所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的“规则”。

我打一个比方,比如:

在公路上开车,限速100码,我们都会在自己的车道上开得很顺畅!绝对不会越过那金色双黄线。这就是“遵循规则,顺应天道”,那么就一路“昌顺”,平安无事。

如果你非要“违背规则,逆天道”,非要越过金色双黄线背道而驰,去逆向行驶,那就一定会死翘翘,一命呜呼见阎王。

这就是“金绳界道”!

“御”就是调教,调御。调得好就昌顺;调不好就灭亡。



那么“今之有”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在生活中,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种种磨难,也会遇到各种赞美。那么这些“磨难”和“赞美”是不是“今之有”?

“有”的范围太广啦了,无法言语。“有”,包括一切事,一切相;一切知见,一切智慧;还有一切美好的理想,和周全的计划……看得见的,看不见的,都是“有”。

“忤逆不孝”是不是“有”?

“乐善好施”是不是“有”?

“贪嗔痴淫杀盗妄”是不是“有”?

都是啊!

这样一来:

“造什么因,得什么果”是不是“御今之有”?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不是“御今之有”?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呢?还是“御今之有”啊!



现实中,很多人都在计划着各种事业,计划着将来怎么样怎么样,还计划着怎么养老,死了埋在哪儿,甚至墓地都买好了,以为他们很有远见。呵呵,却很少有人想过那个不死的灵魂该怎么办?其实,这才是真正要命的问题。因为死了不能一了百了,无尽的麻烦还在后面排着队伍等着哪!你怎么“了”啊?

而对悟道的人来说,这样的麻烦一笑而过。为什么?因为他们已经“知古始”,能遵纪守道,更能坦然面对“御今之有”。



那什么是“知古始,是谓道纪”?

“知古始”,就是认清古始以来的宇宙真理:清楚宇宙产生之前是什么?“道”是什么?我是什么?什么是“道法自然”?

只有“知古始”,才能“遵纪守道”,能在“道法自然”中顺道、合道,能“没身不殆”。



什么是“古始”?就是“宇宙的初始”。

那么宇宙的最初是什么样的?

各位,宇宙没有产生之前 只有一片真空,这“真空”就是真正的“我”,是“真我”。这个“我”无形无相,所以叫“空”。

然而,这个“空”就是“我”。“我”就是“至尊”!

特别要说明的是:

这个“真我”是你的,也是他的。这个“我”里面有我,有你,有他,有一切!整个宇宙就一个“我”,一个“真我”。

这个“我”:

追寻其来处,并没有来处;

追寻其生处,也没有生处。

如果“我”有来处,那肯定有来的地方;

如果“我”有生处,那一定有生“我”的东西。那“我”就不是“至尊”了,因为这生“我”的东西,比“我”还要早存在。

可是三千大千法界唯此一个“真我”呀!



至于“地、水、火、风”四大是怎么产生的?宇宙是怎么诞生的?众生又是怎么显现的?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建议大家去学习《楞严经》第四卷。

学过《楞严经》的朋友,再来学习《道德经》是很轻松的。

关于《楞严经》的地位,清代有一位得道僧人评价说:

自从一读楞严经,

不看世间糟粕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