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道诠释《道德经》第七章

西山道诠释《道德经》第七章

00:00
17:36
《道德经》

-第7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简单解释:

【宇宙天地】是永存的,是长久不衰的,为什么?

因为【宇宙天地】不执着“生”,也不执着“死”,所以,【天地】没有“生”也不会“灭”。

真正的得道圣人也一样,不执着一切:

他们在处事中不好强,不好争,反倒事事顺利;在危难中不畏惧,置生死于度外,反倒平安无事。

因为圣人无私,无“小我”,破除了【我执】,舍小得大,得“天地大我”,故而【天地】为圣人之心!这样反倒成就了圣人最大的“私”,即拥有了整个【宇宙大我】,达到“无我”境界!



详细解析: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这个“天长地久”是多少凡夫所向往的!天地太牛逼了,不仅变化万千、道理无边,还能长长久久,永不消逝。

为什么呀?——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以:是“因为”。

自:是“执着,在乎”的意思。

不自生:就是不执着长命百岁,不执著活得怎么样,更不执着“生”和“死”。

因为天地不执着“生”,故能长生。天地不怕死,所以天地没有生死。而凡夫个个执着“生”,故不能长生。所以,执着什么,什么就会让你痛苦,让你纠结。

凡夫众生执着自己的团队要强大,就像天魔魔王,希望一切众生都不要跳出三界六道,继续做天魔的眷属,继续供养他们。世间凡夫这么多的祭祀,这么多的烧香、烧纸钱,其实都是天魔搞出来的。

人类直接受天魔的培养和教导,也都是执着自己的家族要兴旺,要多子多孙,不能断了家族的香火,好好的中国传统节日,都变成祭祀烧纸钱的日子……这就是凡夫众生最浅薄的认知。而这种无知的认知,千百年来反而能得到大家的一致赞成。为什么?

因为人的灵智性,在这四千年里几乎退失殆尽了,尤其是当有什么“发明”以后,距离宇宙智慧就越远了,越来越加速灵性的退失,人类就越来越沉沦,乐在贪婪的“小我心”中不能自拔,无知地走向灭亡。

大家迟早会明白:

当今科技的发达,就是为了迎合贪婪的世间凡夫提前灭亡。

一切众生中,现在人类几乎没有存在的意义,所以要抽人换种。大灾难不再是奇怪的现象。

赶紧提升自己的灵性吧!了悟真理实相,不要再执着世间法了!人天福报和名闻利禄,那都是暂时的。

提升灵性是唯一的出路,其他不必多说!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后其身:是“置身于后”。

外其身:是“置身于外”。

这句经文,百度解释为:“因此,有道的圣人谦退不争,反而领先;将自私小我放下,反而长久生存。”

世间百姓,遇到利益关系,打死都不会谦让,不会退后,更不会不争。你叫他们不要争,他们会大声对你吼:我干嘛不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你不知道吗?我又不是傻子。

所以,《道德经》千万不要着相去依文解字,不可以的。现在很多有名气的学者,教授,大师,他们把老子当作世间凡夫了,把圣人理解为“最会处事的人”。为什么?因为这些学者、大师,他们自己还没有悟道,他们再怎么装圣人在地面上蹦,也蹦不高一尺二尺。



朋友,要刻骨铭心地弄清楚:

【佛、道、儒】三家虽然是一个脉,但是,绝对不是一个平台!

儒家是【不空如来藏】境地,以人为本,执着条条框框的“有为法”,执着在相上用功,都是围着“功名利禄”。

道家是【空如来藏】境地,是在“宇宙大我”中,在“无为”道心中行“有为法”。

佛家是【空不空如来藏】境地,看似“空”又“不空”,是“空有不二”;是动静平衡,能“空中出妙有”,和光同尘。



什么是“圣人”?�

《道德经》所说的圣人就是“道”。“知天地之道,入知天地之道”的人叫圣人,能“无为而无不为”。

大凡只要是个脑子正常的人,对【前后、上下、左右、内外】等一定分得清。那请问,太阳、月亮在我们上面还是下面?我们是在银河系的什么方位?银河系又在宇宙的什么方位?

各位,所谓的一切分别词汇,都是针对一切分别出来的小范围所说的,都是在三维世界里,是在世间棋盘上分别的。当跳出这个“小我”,站在“大我”的视角观看,哪来的【前后、上下、左右、内外】?



也就是说,到了圣人这个境界,已经跳出棋盘,“先后”,“后先”没有分别。所以说“后其身”就是“身先”。

“后其身”与“先其身”对于没有生死好坏分别的圣人来讲是“一”,不是“二”,懂吗?

世间人活得这么痛苦是为什么?就是活在“二”中!

这些“二”啊,活在【生死、前后、好坏】的分别中,一个个都是鬼精灵啊!活在贪婪中,愚痴中,嗔恨中,一个个都是痛苦不堪哪!这就是“聪明反被聪明害”。

圣人呢?一切随缘,生死随缘,得失随缘,所以圣人自在快乐,弥勒佛整天笑呵呵,看似傻乎乎,其实是“大智若愚”的圣境。



“外其身而身存”:

既然没有“前后”、“好坏”,还有“内外”吗?没有啦。

“外其身”就是“无住身”,无住“小我心”。是把“小我”生死置于度外,彻底破除【人我执】这粗重烦恼,放下“小我”,撕下脸皮,一切放开,坦坦荡荡,正气浩然,与天地合一,还会执着生死利益吗?

放下【小我】的当下就得到【大我】境界。

让【小我】去死吧!

死去了【小我执】,当下豁然开明,就“身存”了,也就是重生了!所以说“外其身�而身存”,不执著自己的生死,反而永存。



很多人,道法佛法讲起来一套套的,碰到要破除“小我”利益,就跑了;碰到要撕破自己假面具,就开始攻击了。他们厚厚的“防盗门”把自己的“小我心”牢牢地锁着,放不掉。他们执着“小我”的生死,执着“死要面子”。第一步破除【我执】都做不了,还能做什么?可惜他们有用吗?



请记住!

修行,是化凡夫为圣人!

修行,是出离世间成就圣佛!

修行,与世间法是反着动的!

这个一定要搞清楚。现在假修行人太多了,你们去调查身边那些皈依的,穿着僧衣道服的,有几个真想要出离世间的?都在修人天福报,他们完全是心口不一。



“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这句话很重要!

当一个人没有【小我私心】后,剩下的是什么?就是【大我真心】。

但问题是,很多人认为:我们不是天地,也不是圣人,我们是凡夫,凡夫俗人只能做凡夫的事情,要凡夫的东西,《道德经》这些大道理与我们八杆子打不着,哪怕道理讲得再好,我们都不来劲,不来劲!

朋友啊,就因为你是俗人,你如果是圣人,你大可把《道德经》扔了。

你必须要弄清楚的是:《道德经》是专门引导凡夫俗子如何破除生死烦恼;如何反璞归真;如何成就不生不灭的圣人境地。

《道德经》绝对不是教凡夫众生在世间六道里继续受苦。

《道德经》看似在赞美【天地】,在治理【天下】,其实不然。【天下】即【我心】,治理【天下】就是治理【我心】!

《道德经》是以【天道】推及【人道】,促使【人道】效法【天道】,从而成就【大道】。

所以,我们可别以为《道德经》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是专门高谈一些不切实际的大道理。不是!其实我们千百年来,被那些轻描淡写的人误导了,理解不了《道德经》的真谛!

《道德经》一直是在指引我们去领悟真理实相,引领我们如何走出困境。



再次提醒大家:

想从儒家的角度来解读《道德经》,那就好比是“拿着竹竿捅星星”——做梦!

儒家的“圣人”是做出来的,他们不是圣人。

道家的“圣人”是原装的,是“道”。

两者有天壤之别。同样——

儒家的“无私”与道家的也有天壤之别:

儒家:做作,有为,妄想颠倒,还文人相轻,假惺惺的。

道家:守静,无为,歇即菩提,只要动念就是“私”。所以,《道德经》的“无私”就是“不动念”。而“不动念”就是佛,就是道。

“不动念”就是在“无为大我”状态中,此时是“一”!只要动念,就是“二”了。



佛家:连“一”都空掉。

什么是“返璞归真”?“返璞”就是“归一”,然后再把“一”空掉才是“归真”,此时是“真空”。

所以世间“学者”:

用道家思想解佛经,是不究竟的!

用儒家思想解道经,是不沾边的!

若用儒家思想解佛经呢?等于是放屁!放臭屁!



“故能成其私”:这里的“私”不是“小我自私”的“私”,不是前面“其无私耶”的“私”。

“成其私”的“私”是大私,真私!“私”到什么程度呢?私到没有“公”也没有“私”的地步。

儒家一直教育我们要【大公无私】,但是,在课堂上,在网络平台上讲课,收钱是一个比一个高!

道家倒好,教我们“成其私”,成就宇宙大私!一切无我,无“小我”。

那么“成其私”是怎么个“私”法呢?

原来,当一个人彻底放下自私的“小我”,放下【我执】、【情执】后,发现得到的是十法界全部!发现十法界都是他!也就是说,不想“得”反而得到一切了!这还不是大私、真私吗?





◎温馨提示:

要想真正学明白《道德经》,最好结合《楞严经》;要想讲好《道德经》,最好先学明白《楞严经》。

对于修行人:

要【悟后起修】——

《楞严经》教我们开悟;

《道德经》指导我们实修。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