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孔子是有“现实感”的理想主义者 | 孔子论为政篇丨北大杨立华讲《论语》

060.孔子是有“现实感”的理想主义者 | 孔子论为政篇丨北大杨立华讲《论语》

00:00
12:54

一、选篇及译文

选篇1:颜渊·07


【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得不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

子贡问怎样去治理政事。孔子道:“充足粮食,充足军备,百姓对政府就有信心了。”
子贡道:“如果迫于不得已,在粮食、军备和人民的信心三者之中一定要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孔子道:“去掉军备。”

子贡道:“如果迫于不得已,在粮食和人民的信心两者之中一定要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孔子道:“去掉粮食。没有粮食,不过死亡,但自古以来谁都免不了死亡。如果人民对政府缺乏信心,国家是站不起来的。”


选篇2:子路·09


【原文】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教之。“


【译文】

孔子说:”孔子到卫国,冉有替他驾车子。孔子道:“好稠密的人口!”

冉有道:“人口已经众多了,又该怎么办呢?”孔子道:“使他们富裕起来。”
冉有道:“已经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呢?”孔子道:“教育他们。”


*译文出自杨伯峻《论语译注》


二、逐字文稿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你们好,我是杨立华,很高兴在这里我们一起研读《论语》。接下来我们讲两章,一章是颜渊篇子贡问政这一章,另一篇是子路篇的子适卫,冉有仆这一章。这两章我把它放在一块,是因为这两章讲的内容是有相互印证的关系,通过这个,我们就非常清楚地知道,孔子治理国家,治理邦国的一般的顺序先后的。施政一定要有先后的顺序,什么放在前面,什么放在后面。不能一上来就眉毛胡子一把抓,接手一个工作,还没充分的了解这个工作,然后上来就要新官上任烧三把火。 凡是这样的新官上任烧三把火的,第一,不自信,老想证明自己,证明自己是靠长时间的治理效果,而不是短时间表演给别人看。另一个就是急切地要表现。今天很多官员都已经忘掉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天天都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做事情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怎么才能升职,这怎么能治理得好?

如果孔子具体治理一个国家,那他会怎么做?其实讲明了中国治理的一些基本原则。我们这个国家政治传统里面,历代凡是治理的相对比较好的,其实都是符合这个原则的。而且章都非常有意思,一个是孔子跟子贡的对话,一个是孔子跟冉求的对话。  子贡和冉求,在孔门弟子当中应该算是最灵敏的。我们显然不能说是资质最高的,资质最高的是颜回,但是他们是最灵敏的,就是聪明敏锐。两者居然问的方式一样,一个是做减法,一个是做加法。子贡是做减法,冉求是做加法。这两章很有意思。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贡问,如何治理邦国,如何治理天下?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一下子讲出了一个清晰的顺序,足食,先发展经济,经济没发展起来,让老百姓饿着肚子,谈什么其他的教化和治理呢?所以第一条足食,接着足兵,要让国家有安全,要让百姓有安全,不得不有这个兵。 每个时代都有那种伪和平主义主张,我称为叫伪和平主义,空洞地讲和平。其实从古到今人类文明史,战争是常态,如果你真放眼全球范围内,一百年全球范围内没战争,不知道有没有。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能不说,若无止战的能力,其实就没有和平的条件。所以孔子是讲兵的,得足食足兵。接着,民信之矣,讲的是什么?讲的是道德教化。以信来代道德教化之整体。 也就是说,先发展经济,发展武力,获得止战的能力,然后此基础之上,老百姓有了基本的生活,有了生活的安全感。然后做教化,做道德上的塑造和引领。

孔子说完了,然后我们看子贡,子贡善问。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如果不得已,不得已就是极端状况,有点思想实验的性质。极端状况如果说道理上说去掉一个,首先去掉什么?曰,去兵。接着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还剩下足食和民信之矣这两条。这两条之间,孔子回答说,去食。若还能舍,其实生命可以舍。 这很有意思,你只要去食,其实就是生命可舍。因为自古皆有死,人没有不死的,民无信不利,人不讲信,人没有忠信之德,那人就不称其为人了。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有两个顺序在里面,一个顺序是治理的、施政的先后顺序,一个是重要性的先后顺序。  治理的先后顺序是,足食放在前面,道德教化放在最后。但是若对比这三者的这个重要性,那是道德教化是最根本的,因为道德是人区别于禽兽的关键所在。这个是子贡跟孔子这番对话。

孔子到魏国去,冉求为孔子驾车,这个应该已经是孔子开始周游列国的时候了。到了魏国,其实孔子一生最有望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一个是在鲁国,另外一个其实就是在魏国。魏国其实当时应该是可能性已经有了,但是最后也没有获得那样的一个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机会。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孔子看到魏国的人口众多啊,这个庶就是众,人口众多,尤其在那个时代,人口多是这个国家富强的基础。冉求听到孔子的感慨之后,就说,“既庶矣,又何加焉?”已经人口这么多了,下面再施政的话,应该怎么做?曰:“富之。”人口已经如此众多了,那接下来该怎么办?让老百姓富足。说来说去,还是发展经济,发展生产。曰:“既富矣,又何加焉?”已经富了以后该做什么?曰:”教之。“在富的基础之上做礼乐教化。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日常语言当中有些格言,那个道理你不能把它泛化。比如我们常常说的一句话,仓廪实而知礼节,仓廪实不必然知礼节,仓廪实更容易知礼节,而仓廪实而知礼节,一定要有一个绕不过的环节,就是这个教化。孟子怎么讲仁政?孟子讲仁政,治民之产先放在第一节上,治民之产,要给老百姓产业,民无恒产则无恒心。

 孔子、孟子都是有现实感的理想主义。孔子、孟子从来没有脱离过现实感,空洞地讲道德,空洞地讲教话。那怎么可能呢?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人饿着肚子能讲道德?有极少数人。所以孟子到后面讲士无恒产,而有恒心,没有固定的产业,仍然能保持这个恒长不变的心智,这样的人在人群当中是少见的,但是这样的人是必须的,必要的,他们才是道德道义的担纲者。其实古往今来从来都有这样的人,当然,这样的人不能要求太多,而且不能用这样的标准去普遍地要求一般老百姓。所以儒家的精英主义背后有对普通老百姓极厚道的一面,就是没有用什么高的标准来要求普通老百姓,老百姓每天过自己的日子,每天勤勤恳恳地工作,养育家人,同时为社会为国家在做着贡献,这样的普通老百姓,你要用什么高的道德标准去要求他们呢?没道理。所以孟子明确地讲,民无恒产则无恒心。 你让老百姓不能养足以侍父母,俯足以蓄妻子,反而是让老百姓“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这样的治理怎么可能是好的治理?所以你看孔孟精神的这个连续性、继承性是非常非常强的。所以孟子讲的仁政,其实根源全在孔子,全在孔子对于治理一般原则的这个论述。所以子贡问政和子适卫冉有仆这两章,是理解孔子为政,非常关键的两章,而且相互发明相互印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命运三重奏

    ❤老师最棒棒,宝宝很同意! 宝宝请出《孙子兵法》互补一下: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

  • 区区犹欲理蝗馀

    孔子在回答冉求的问题时,也是说先发展经济,在富的基础之上进行礼乐教化。孟子提倡仁政时,也是先“制民之产”,要先给老百姓产业,民无恒产则无恒心。所以,孔子、孟子都是有现实感的理想主义者,从不空洞地讲道德。这个世界能饿着肚子讲道德的人确实有。“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总有些人能突破自己的生活境遇,感受到自己的生命与广阔的人群与世界之间的关联与责任。这样的人虽然必要,但极其少见,也不用多。所以不能也不需要以这样的标准去要求一般百姓。普通人每天勤勤恳恳地工作,养育家人,同时为社会为国家做着力所能及的贡献,过好自己的生活,足矣。

    命运三重奏 回复 @区区犹欲理蝗馀: ✌是的。地球上有人,是因为地球可以让宝宝们不饿肚肚。火星上没有人,是因为火星会让宝宝们饿肚肚。大道不用讲,跟着走就好。但是可以每天讲讲故事,开心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