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 实现社会理想与追求内在修为如何兼顾? | 孔子论为学篇 | 北大杨立华讲《论语》

047. 实现社会理想与追求内在修为如何兼顾? | 孔子论为学篇 | 北大杨立华讲《论语》

00:00
09:35

一、选篇及译文



二、衍生知识点

恩荫入仕:宋代以后出现的一种独特的门荫制度,称之为“推恩荫补”,宋时被简称为“恩荫”。这是当时科举之外的一种入仕途径,中高级文武官员的子弟,亲属及其门客等享受此特权。本质上来说仍是延续上古世袭制的一种做法,是先秦世卿世禄制度的一个变种。


三、逐字文稿

接下来我们还是讲就是为学的目的这个部分。


其实关于孔子,关于儒家,我们只指根本的儒家精神,这个方面一直有非常大的误解。这个误解就是不知多少人或者每代都有这样的人,我们今天尤其多,就是很多人把孔子理解为禄蠹,就好像孔子急急惶惶地就是要做官。


孔子、孟子有没有在想说要拿到一个职位,获取一个更高的更具影响力的位置?那是有的。但儒家一直有个态度叫“待”,就等待的待。他没有急急惶惶,因为他不能汲汲以求,一汲汲以求其实就失去了他精神的那个独立性,那么一旦失去了精神的独立性,就跟他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就相矛盾了,因为他的理想和目标是要追求给这个时代,给这个时代的人民要带来更正面和积极作用和影响,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所以儒家在整个的追求的过程当中,不是以做官为目的的,孔子、孟子都是这样。如果他们是以做官为目的的话,他们不用轻易地离开,离开那个重要的位置。你孔子去鲁、孟子去齐,其实不是说不可以在那个位置上继续迁就,不是不可以。但是不再能够发挥作用了,一旦觉得自己不再能够发挥作用了,那就跟自己的目标就相违背了。


所以历代的伟大的儒家思想家其实都这个特点,一方面都有他的社会理想,都有他治理天下的那个志向,治天下于太平的那个志向。另一方面又都更关注自己内在的这个建设。比如举个例子,你像后世,北宋像程颐,这程颐就不喜欢做官,颐明确的话讲叫“做官夺人志”。程颐的父亲在北宋做到高官,有恩荫子弟的机会。就是恩荫入仕,恩荫入仕就可以不通过科举,这样的机会程颐都让给同族的兄弟,因为他哥哥程颢很早就进士及第了,嘉佑二年就进士及第了。(程颐)他把恩荫的机会让给他的同族的兄弟,那自己不做的,他的心思都放在思想、学术、教育这个方面。


那到南宋——朱子。朱子十九岁就中进士第,去世的时候 71 岁,做官的时间 50 多年,但是都是做的闲散的职位。那这当然,程子、朱子都是做过皇帝的老师,虽然我们从他们做皇帝老师这个角度上讲,其实他们都是不成功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朱子年谱。朱子一生就是各种辞官,要的就是小官,这个叫养贫之士,有一个位置能够赡养母亲,养育家人就够了。给他升官,地方远了他不去,为什么呢?因为要奉养母亲。然后等到他母亲去世了,又要升他的官。他说那不行,那我母亲在世的时候,我收入那么低,没有给母亲很好的奉养,母亲去世了,我哪里忍心再拿这么高的俸禄,然后又不去。


就是你可以看到,所以心思不在这,这个是我们要注意的。当然我也觉得这是儒家自身的一个,也不能叫矛盾,就是自身的一个充满张力的地方。所以从孔子那其实就已经很清楚了。


《论语》里面有几条讲得非常重要,其中一条是《泰伯》篇。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榖,不易得也。”


这个“榖”是指俸禄,说三年为学,不以俸禄为目标的,这样的人不易得。


孔门弟子当中,凡是遇到做官的机会,就首先推辞的人,孔子是比较嘉许的。这里面在《论语》当中其实有几个典型的例子,其中有一个特别著名的例子就是漆雕开。

孔子有个弟子叫漆雕开,“子使漆雕开仕”,孔子派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回答说,“吾斯之未能信”。

什么意思?我对我所学的道理还不能足够自信,就拒绝了。后面两个字,“子说(yue)”,孔子对漆雕开很欣赏。所以一旦学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外在的地位,为了获得外在的俸禄,这都不是那孔子所倡导的为学的目的,所以这个是大家一定要注意的。


《论语》当中容易被拿出来作为儒家为学,或者说孔孟所教导的为学,或者说孔子所教导的为学的精神是为了做官的,是子夏的一句话,这是在《子张》篇里面。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所以很多人今天一说话“学而优则仕”,学习学好了就能够做官,所以学习学好了的目的就是做官。

这个不是儒家的精神。子夏若是说这个话,子夏就不配做孔子的弟子,何况是孔门高,怎么可能,这个优字,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优是指悠游、有馀裕的意思。


“仕而优则学”,一个人做官做到了有馀裕的程度,就是他管理的这些事物他已经有馀裕了,说明什么?说明他应该提高自己了,所以“仕而优则学”。

“学而优则仕”,一个人学所学的东西达到了悠游、有馀裕完全能够充分驾驭的程度,这个人就可以去做官,出去做仕了。


(这句话的道理)也跟《礼记》当中的讲的一个道理相发明。就是讲,“凡为学,官先事、士先志”,就是有职位的人为学跟没有职位的人为学是不一样的。有职位的人为学,首先把做事放在第一位,那事情不能废、断对吧?没有职位的人最重要的就是励志。所以这些地方要注意。


当然“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是这句话经典的原意,其实就是我讲的这个意思。但是历代是不是有(人)为学或者主要为学是为了这些外在成功的,这个我们也不能说不是这样的。


但是你要知道孔子以及孔子的弟子所讲的这个道理和精神,它不是这样的。我们要注意很多成语在我们日常使用的时候,它都跟经典的原意是不符合的,这是我们在用成语的时候要注意的一点。所以不要动辄就讲中国人或者儒家这个学习就是为了做官,这个至少从儒家的基本精神来说不是这个道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区区犹欲理蝗馀

    常常好奇,在自己未出生之前的时间里,在那已然消失了的世界中到底存在过哪些人,他们经历了什么事,又做出过怎样的选择?从流传下来的文献中寻觅一个能感动、激活我生命的灵魂,将历史中的某种可能性传承给自己成了我读书、思考的目的。我喜欢苏轼,从他的文字中,我倾听到他如何在自己的时代中探索自己的道路、创造自己的价值、寻找自己生命意义的心声。这种倾听使得他的灵魂于我所在的生活中重新实现了意义;同时,与他的相遇也激活了这个世界中的我的生命。这是一个美妙的过程。有时在想,人为什么要耗费精力去思想呢?大概是为了了解自我,了解他人,了解世界,进而,在这个了解和探索的过程中,实现心灵与心灵之间深刻的联结与沟通。

  • 区区犹欲理蝗馀

    19.13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此处的“优”是有余裕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做官了,还有余力就要进一步学习,这样就有助于提升处理问题的能力。学好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可以多方面地验证自己所学的东西。正如朱熹所言:“仕而学,则所以资其仕者益深;学而仕,则所以验其学者益广。”“学”和“仕”可以相互促进。

  • 命运三重奏

    宝宝认为领导能力的成长是需要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培养,无法由一个人单独完成。领导者/老板/做官的,本质是苦哈哈,每天都要训练自己的问题解析和决策能力。每个事物都有两面,宝宝不认为临阵脱逃者应该被孔子嘉奖,而看淡名利只是一个人对自己好而以。宝宝更喜欢有担当的勇士们。但是,错非错,对非对,情是真宰,心是真君。人生苦短,开心就好✌。😊宝宝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