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 孔子的认识论是先验唯心论吗?| 孔子论为学篇 | 北大杨立华讲《论语》

045. 孔子的认识论是先验唯心论吗?| 孔子论为学篇 | 北大杨立华讲《论语》

00:00
11:50

一、选篇及译文



二、衍生知识点

泰氏:又称“泰皇”、“泰一”,楚帛书中的太一神。《庄子·内篇·应帝王》 中描述了庄子的理想帝王泰氏的修养、品性、治世之道等。


三、逐字文稿

关于“为学”的重要性。这个部分其实还有一章值得特别的强调,就是《季氏》的一章。《季氏》里面孔子有一章是对人群的资质,对人的资质有一个区分,这个区分后来其实还引起了对孔子的一个阶段的批判,因为孔子把人区分成了四个等级,区分的等级都是用“学”来作为区分的,所以它把人分成生而知之,这是最高的。然后学而知之,其次困而学之以及困而不学,这四类人。


也就是说在孔子那个时代,人们还是相信有的人就是生而知之了,它不是通过什么后天的努力学习,不是有什么一个特定的学习阶段,它就自然成长,然后到了那个高度,到了那个年龄,就自然就到了那个智慧的高度,那个领会和格局的高度。但是孔子可从没有自居,自己是生而之。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知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所以为什么有一段时间这个批判孔子,说批判孔子讲生而知之,因为那个时候讲,这叫先验唯心论的认识论,这个当然是属于我们一个特定时代对孔子的这个批判。当然大家要注意,因为孔子在什么背景里?孔子也在这个中国历史的记载和传说的背景里。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些人是被认为是生而知之的。这个生而知之不要误解为一出生下来就具备了完备的知识。我的理解什么叫生而知之?不需要太通过后天的努力,到了一个阶段自然就会了。这样的人,这个就算生而知之了。这种在某些领域里,我们的确能看到有些天分极高的人,好像就压根儿就没做什么努力,到那时候就会了。


这个在儒家的历史上其实是有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就是舜。你想舜的是出生在什么样的这个家庭环境里?“父顽、母嚣、象傲”家里,父亲、母亲和弟弟都是很糟糕的人。那你说舜经过了什么良好的教育吗?没有,但是不妨碍舜自然而然成长起来,就成长为伟大的圣人。所以你去看庄子那么挑剔的一个人,庄子提到舜是几乎没有微词的,几乎没有,我当然只能说几乎没有,如果说有一点的话,是《应帝王》第一章有一点点,那也是比上古最完美的圣人,那是跟泰氏比那个一点点微词。但是跟尧比起来,你看那《庄子》里面对尧显然是有批评的,他没有把尧的那个地位想说的那么高,但对舜,那真是觉得你可以看到那舜绝对是人的极致,人的标杆。

所以这个当然我们就理解,总体而言,这一条“生而知之”根本不重要,因为若是“生而知之”,它自然就长成了,不需要教育,也不需要学习,若不是,那又不学,那他就是“困而不学者”,就这两类,所以这是第一个等级。

当然人群当中历史上有没有罕见的例外?是有的,可能是有的,包括我们熟知的后来的这个六祖慧能,所以我现在特别反感很多人张嘴闭嘴就念《坛经》的句子,这《坛经》你多读,默默体会领会其中的道理,别挂在嘴上。山脚下的人不要说山顶上的道理,人家六祖慧能说得的话,你也说得?人家什么天分什么资质的人,像这种人我们都可以算,他叫生而知之,这是最高层面的。其次一个层面是学而知之。其实孔子的自我理解,孔子强调自己好学,其实就是强调自己的是学而知之者。学而知之和困而知之这两者的这个不同吗?学而知之是天生好学的人,就好学就是他的本性。这小孩儿当中有些孩子,那你还真是看到了以后你就发现从小就好学,而且对什么都好学,有那个广泛和饱满的好奇心和这个求知欲,这类孩子,所以有这样的一类人。还有一类人是困而知之,是遇到人生不间断的这种困境,然后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导致自己停不下来,所以有的时候困扰真的是成就人的。


所以《孟子》有两段话,讲一段大家熟知的,就是我们大家熟知的那段,“天将大任于世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那一章其实还有一章,《孟子》讲,

《孟子》讲,“凡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那恒存乎疢疾就是讲这个。一般到了一定年纪,你发现它有非常高的异于常人,远高于普通人的见识和领会力的人,一般都有这个经历过比较大的困顿。《孟子》讲,“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孤臣孽子,孤臣什么孤?什么叫孤臣?满腔忠诚,不被信任。孽子,一腔纯孝,不为父母所爱。像这样的人操心是痴心。他痴心所在,危待不安。然后“虑患”,考虑,各种忧虑,忧患的事情考虑的极深入,所以能够明达。所以这个困而知之,至于不断地面临困顿和困扰,然后又不知努力为学,这是一般普通人日复一日地沉沦下去的这个根本。


这一段又跟《中庸》第二十章当中是相发明的,《中庸》第二十章里面把人分成“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和困知勉行”。我其实之所以特别强调这一章,我是提醒听众朋友们,不要把自己的天分想得太高。我们今天特别令我惊讶的是,在如此平庸的一个时代,居然有很多人以为自己是是天分极高的人,动则就把那个悟字挂在嘴上。我要提醒你,《论语》通篇没有悟字,就是领悟那个悟。不要再说那个悟了,我其实非常不喜欢那个悟字,因为我觉得这个跟大部分人没关系。什么叫悟?无论是顿悟还是剑悟,只要是悟,都是神秘的、不可知的,完整获得一个境界,神秘的、不可知的就完整获得了这个。你没有那么高的天分,你说这个干什么?要把自己的资质想得普通一点。


多年前我在北大上课,一孩子下课找我说老师,我读《论语》没感觉,我看他一眼,我说你就读过一遍吧?他说老师,是的,就读过一遍。然后我就问他一句,我说你觉得你的天分比我高很多吗?你读一遍就想有感觉,你知道我读了多少遍吗?


很多人学习都是这个毛病,天天讲那个悟字。所以冯友兰先生有一个词我特别喜欢叫“觉解”,理解的那个解。冯先生不讲觉悟,其实按照道理讲,冯先生讲人生境界其实是可以讲觉悟的,但是你看冯先生那个词就用的特别好,叫觉解,可分析的,可分解的,不是神秘的、不可知的完整获得。


一个人今天若是能学知利行,其实已经不得了已经,我认为已经是非常高的这个评价。就这个人天生好学知利行,一个人能学知利行,他即使现在没境界没高度,他早晚会有境界有高度,但是大部分人,反正我个人,我是对自己有清晰的理解,我就是一个困知勉行的人,那我不可能说自居孔子的那个好学之境,那我做不到,我是不断的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我是几十年如一日的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扰,在困顿当中不断的要通过学习跟思考,才能够使自己的人生慢慢明朗起来,才能使自己的各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安顿,所以困而知,困知勉行。

其实《中庸》第二十章,我为什么要结合着《中庸》第二十章来讲,其实《中》《论》第二十章告诉我们一件事儿,甭管生知安行,还是学知利行,还是困知勉行,只要做到最后的境界,最后的高度,可以是完全一样的,只是起点不同,道路不同,如此而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不求诸人反求诸己

    我也是困而知之,有困顿的地方一定要学习,努力觉解它。不能沉沦

  • 温哥华泛熊

    非常精彩解说!建议同步音频出书,一定会让更多人感受感悟杨教授精彩解说!

  • 小修读书

    杨老师的声音怎么这么好听!

  • 兰有秀兮菊有芳sm

    (其四)重复一下这节课可爱的杨教授的几段话,以文本留存备忘: (接上段)才能够使自己的人生慢慢明朗起来,才能使自己的各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安顿,所以困而知之,困知勉行。其实我为什么要结合着《中庸》第二十章来讲,其实《中庸》第二十章告诉我们一件事儿,甭管生知安行,还是学知利行,还是困知勉行,只要做到了,最后的境界、最后的高度可以是完全一样的,只是起点不同、道路不同,如此而已。

  • 兰有秀兮菊有芳sm

    (其三)重复一下这节课可爱的杨教授的几段话,以文本留存备忘: (接上段)但是你看冯先生那个词就用得特别好,叫“觉解”——可分析的、可分解的,不是神秘的、不可知的完整获得。一个人今天若是能学知利行,其实已经不得了了,我认为已经是非常高的评价了。就是说这个人天生好学,学知利行。一个人能学知利行,他即使现在没境界没高度,他早晚会有境界有高度。但是大部分人,反正我个人我是对自己有清晰的理解,我就是一个困知勉行的人,我不可能自居孔子的那个好学之境,那我做不到,我是不断的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几十年如一日的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扰,在困顿当中不断的要通过学习、思考,

  • 兰有秀兮菊有芳sm

    (其二)重复一下这节课可爱的杨教授的几段话,以文本留存备忘: (接上段)一个境界神秘的、不可知的就完整获得了,你没有那么高的天分,你说这个干什么?要把自己的资质想得普通一点。 多年前我在北大上课,一孩子下课找我说,老师,我读《论语》没感觉。我看他一眼,我说你就读过一遍吧?他说,老师,是的,就读过一遍。然后我就问他一句,你觉得你的天分比我高很多吗?你读一遍就想有感觉,你知道我读了多少遍吗? 很多人学习都是这个毛病,天天讲那个“悟”字。所以冯友兰先生有一个词我特别喜欢,叫“觉解”,理解的那个解。冯先生不讲“觉悟”。其实按照道理讲,冯先生讲人生境界其实是可以讲“觉悟”的,

  • 兰有秀兮菊有芳sm

    重复一下这节课可爱的杨教授的几段话,以文本留存备忘: 这一段(章)又跟《中庸》第二十章当中是相发明的,《中庸》第二十章里面把人分成“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和困知勉行”。我其实之所以特别强调这一章,我是提醒听众朋友们,不要把自己的天分想得太高。特别令我惊讶的是,在当今如此平庸的一个时代,居然有很多人以为自己是天分极高的人,动辄就把那个“悟”字挂在嘴上。我要提醒你,《论语》通篇没有“悟”字,就是“领悟”那个“悟”。不要再说那个“悟”了,我其实非常不喜欢那个“悟”字,因为我觉得这个跟大部分人没关系。什么叫悟? 无论是顿悟还是渐悟,只要是悟,都是神秘的、不可知的完整获得。

  • 区区犹欲理蝗馀

    这一章和《中庸》第二十章也能相互发明: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这里把人分成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和困知勉行三类。“生知安行”对人的资质和天分要求极高,难以企求;能做到“学知利行”就已经是非常高的境界了。我们大都是资质普通的“困知勉行”之人——几十年如一日的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扰,并在困顿中通过努力学习、不断反思,使自己的人生慢慢明朗起来,使自己的心灵得到一定程度的安顿。当然,重要的是,不管“生知安行”、“学知利行”,还是“困知勉行”,只要最后完成自我的安顿,都是一样的,只是起点不同,道路不同,如此而已。

  • 小蛮姑娘2016

    哈哈哈哈哈又见经典段子,“只看一遍论语就想有感觉,你天分比我高很多吗?”

  • 命运三重奏

    😎老师,宝宝思考后,重解: 生而知之(非结构化的知,如感性的知),学而知之(结构化的知,如理性的知),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小迷糊)。可是,混沌是"不知之知",不知道自己的"困"境,所以混沌待之甚善(不知"困",所以开心,是"困而不学")。受到某种打击后(凿开七窍),伤心的混沌开始观察和感悟,然后知道了自己的"困",开始求解。通过学习,混沌把已有的知识和新的知识重新整合(结构化),解开了"困"局(混沌死),混沌也从此拥有了新的认知和领悟,是"困而知之"。✌所以,宝宝认为,孔子不是把"人"分等级,而是把求知的难度和需要的努力进行了分类,以便于告诉小可爱们为什么需要在自己不足的方面比别人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