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篇及译文
二、逐字文稿
下面我们讲《述而》篇的三条,这三条都是孔子旁边的人观察孔子,或者说看孔子的形象。包括第一条,第一条虽然有孔子说的话,说的话的情况。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子在齐闻韶”,韶是舜的音乐,被认为是最完美的音乐。因为儒家对音乐,是强调音乐的那个平和中正的,所以孔子叹为这个韶,说韶是尽善尽美。说到武王的音乐是武,说到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这个一个方面是因为音乐本身,一个方面那个时候最重要的乐都是象征王者的德行,是王者德行的体现。因为武王毕竟用征伐而得天下,而舜是以德,纯粹以德,由禅让而得天下。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从所象征的那个王者的德行来说,舜也高过武王。
【在齐闻韶】
当然孔子在谈到音乐的时候,是既强调音乐自身的审美价值,当然也强调音乐所引导的那个道德取向。就是儒家从不认为艺术是可以脱离人的道德,纯粹意义上从艺术和美学的意义上来看的。因为在儒家看来任何一种艺术门类,它其实都有感发人心性的力量和取向。所以有的艺术作品它其实鼓舞的是人的那个杂乱的、波动的那种精神气质和取向。有的则是能够塑造和培养人的平和中正的刚毅明达的,那样的感性的鼓舞和感染方向。孔子当然在这个方面是有他明确取向的。
因为韶是尽善尽美,而孔子在齐国闻到韶乐,听到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沉浸其中。然后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想不到音乐、乐音能美到这种程度。这是通常我们理解这一条,就是这么理解的。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组最早是北宋的哲学家程颢就提出来,孔子若三月不知肉味,说明孔子这个心三月被韶的乐音所凝滞。圣人的心灵怎么可能这么长久的时间被一个东西所凝滞呢。一个人的心灵凝滞在某个东西上,那就失去了他的灵。大家一定要注意,就是那个执滞(音)为什么不好,因为你执滞在某一个对象上,一旦你的心灵直滞在某一个对象上,就导致你心灵的那个普遍的能感通的那个灵,变得不再那么灵了。以至于你在别的场合,在这个场合,因为你心灵凝滞在某一个对象上,以至于你在这个场合正确的那个反应,其实反而没有了。你身边的人跟你说什么你都听而不闻,眼前发生什么你都视而不见。这个先不说好不好,至少是危险的。就像我们今天有很多人念兹在兹,专注于某一个事情上,走神之类的。
按照宋代对儒者的理解,尤其像程颢,程颢讲圣人的心那当然是无不将也,无不迎也,也点像《庄子》所讲的智人之心若鉴。怎么可能这么长时间凝滞在音乐上,凝滞在韶乐上,尽管韶尽善尽美,以至于连肉的品位都品尝不出来,那怎么可能。于是程颢就认为这一条有问题。
这一条在《史记》当中,《史记·孔子世家》里面也有,但是《史记·孔子世家》里面讲说“子在其闻韶,学之,三月不知肉味”。就是说孔子不是说听到韶乐的时候就三月不知肉味,而是听了韶乐以后,然后又向这个乐师学,学的过程当中三月不知肉味。但是这个时间也是很长了。所以程颢有一个讲法,程颢说三月应该是当时抄错了,大家想想竖着抄,如果三月放在一块像哪个字呢,像音乐的音。所以程颢说,他完全没有文本根据,就是凭着自己的道理来推,他说这句话应该这么读,说子在其闻韶音,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个因为没根据,他说其实就是当时听的那一会不知肉味,心灵不可能执滞(音)的那么久。
这是关于这一条的几个不同的理解,但是我还是倾向于就按通常的理解。因为程颢的质疑本身还是从他对圣人的那个理想化的理解,对孔子作为圣人的那个理想化的完美的理解而触发的。孔子对音乐的那个审美判断力,对音乐的那个感知感受的能力,其实在《论语》当中是不止一次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后面还会读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孔子对待乐有极高的修养,这个当然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一个艺术修养,因为实际上礼乐是治国的基本原则。既然孔子关心天下的治理,要治天下于太平,至少希望能够达到东周的高度,他不可能不通晓这些,所以这是要注意的。
但同时我们要注意他对美好的东西有极高的判断力,和极高的感受力。这个实际上就是因为那个心灵的高度醒觉和饱满。其实人这个含义,就是孔子那么讲仁义的这个仁,后面我们会有专门的主题谈。其中就有高度醒觉的意思,你若心灵不高度醒觉,给你什么好东西你都感受不到。但孔子不一样,后面“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这一条每每读来我都特别感动,因为这样的人在身边如果多一些该多好。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孔子跟别人一块唱歌,与人歌就是跟别人一块唱歌,而善,听到别人唱的好,必使反之,一定要让唱的好的这个人单独再唱一下。这说明什么,说明孔子从不掩人之善。孔子希望能够把这美好的东西,让这个美好的东西充分的、不受干扰的显现出来,没有一点因为别人有美好的东西,自己生嫉妒之心,甚至希望掩盖甚至毁掉对方的美好。想想我们身边有多少这样的人。
然后“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而后和之是跟着学一遍,说明孔子既欣赏对方的美好,也希望这美好的东西自己能够拥有,所以向人家学一遍。所以我们说孔子好学,孔子一生当中如果确凿无疑的,无论谁评价都会有的一条就是好学,所以他精神不断的成长。
所以什么叫做善,什么叫做恶,至少把美好的东西遮掩起来,不让美好的东西显现出来,这已经算是恶了。何况还有很多人恨不得摧毁那美好的东西。所以很多年前我就讲过,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你看,这其实就是恶。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是什么样的,对他人的美好是什么样的态度。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这一条很多地方都用,我记得姜文有一部电影《太阳照常升起》,那里面一个男主角,那里面的男主角我忘了叫什么名字了,也用到了这一条。子钓而不纲,钓就是指钓鱼,纲指一种网,这个网上面有大的横的绳,那叫纲。那个横在河面上,截断整个河面来捕鱼,这叫纲。孔子只钓鱼,从不用这种截断河面的大网来捕。那说明什么呢,说明孔子不贪,不竭泽而渔,不贪婪,适可而止。
“弋不射宿”,弋是一种尾部有生丝连接到弓上的箭,为什么用这样的弋呢,用来射鸟的,因为鸟中箭以后会飞,如果没有这个绳,其实箭和鸟都容易丢失,所以就用弋这种尾部带生丝,尾部带生丝连接在弓上的这样的箭去射这个鸟,但是孔子用弋这种箭射鸟的时候,从不射睡着了的鸟,就是孔子从不射睡着了鸟。这个是什么意思,我猜的,我猜孔子觉得不对等,双方不对等,孔子觉得胜之不武,觉得不能趁人不备,趁人不备这是不好的。当然我是觉得同时也反映出,侧面反映出孔子箭法高明。所以大家头脑中孔子的形象,可千万不要是我们今天的文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的形象,孔子是能文能武的,是那个时代真正意义上的全德之人,有非常全面的能力。
这是我对《述而》篇的这几条,我们对孔子的理解。
述而27与述而32,这两章的序号编号与正文不对应,两章刚好弄反了,互相对调一下,反过来就对了。
杨立华老师的课值得反复听讲,记笔记。
述而27与述而32,这两章的序号编号与正文不对应,两章刚好弄反了,互相对调一下,反过来就对了。
萝莉控模棱两可看看哈哈哈
西周(约前1046年-前771年)贵族? 网上查的,对吗?
可以单独购买
为啥只有买大师课才能听
✌Music therapy! 孔子独创"音乐轻断食减肥法": 三个月内见效! 不花钱,无痛,无副作用,还能帮您勤俭持家少吃肉...🤗
YuangLiu1 回复 @命运三重奏: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死
孔子和其他人一块唱歌,听到别人唱的好,一定会让唱得好的那人单独演唱,然后自己跟着学一遍。 孔子从不掩人之善,他希望世间美好之物都充分显现。这是多么朴素的愿念! 孔子既能欣赏他者的美好,也希望美好的东西自己能够拥有,所以乐意向他人学习。这是多么虔诚的态度!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至少把美好的东西遮掩起来,不让美好的东西显现出来,这已经算是恶了。何况还有很多人恨不得摧毁那美好的东西。 对于美好,心存珍视与感念,就是一种莫大的良善。
述而27与述而32,这两章的序号编号与正文不对应,两章刚好弄反了,互相对调一下,反过来就对了。
兰有秀兮菊有芳sm 回复 @兰有秀兮菊有芳sm: 小编还没有吧编号修改过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