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侠——体现尚武精神的理想人格

【历史】侠——体现尚武精神的理想人格

00:00
06:07

一讲到“侠”,我们的脑海中会涌现出许许多多的生动形象。比如金庸老先生笔下的郭靖、令狐冲,西方的牛仔、骑士,还有漫威世界里的钢铁侠、闪电侠等。“侠”具象化为一个个人物,个性迥异。中国的侠,是东方文化中尚武精神的代表,学者许倬云在《从历史看时代转移》中这样说“英雄”:“我们所指的是这样特殊的人物:他站在一个枢纽的、举足轻重的位置上,使得历史上的某些成就全归于他一人。”如此想来,很多时候“侠”的身上,寄托着人们渴望公平、正义和自由的愿望,成为英雄的化身。


《说文解字》中侠的释义为:“夹,持也,从大,侠二人。”侠字的本义,是跟从、扶持大人物的人。古人中,最早提到“侠”的是韩非子,他是法家代表人物,主张以法治国,而他认为侠凭借着武力,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触犯律法,是不利于王道统治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侠是莽夫、是统治的威胁者。然而,司马迁却有不一样的看法,他在《史记》中为侠立传《游侠列传》,认为侠担得起“仁义”二字。


要想追溯侠的起源,还得从“士”阶层的兴起说起。士是商周时期从平民中分化出来的群体,属于低阶贵族。他们没有实权,有的尚文有的尚武,当他们投身他人、成为门下客,其中尚武的就成为了主人所用的“私剑”,也就是最初的“侠客”。先秦之后,侠群体已经不限于士阶层了,他们在整个社会散布开来。可惜的是,侠一直不为封建统治者所接纳,《汉书》之后的正史中就没了关于侠的明确记载。


《史记》中,司马迁根据侠的出身,对他们进行了划分:平民出身的侠被称为“布衣之侠”、“匹夫之侠”;身份尊贵的贵族们被称为“卿相之侠”,他们具备一定的声望;一些地方豪强被称为“暴豪之侠”,他们并非行侠仗义,却多是欺凌弱小之徒。学者冯友兰还特意提到有一种特殊的侠,称为“游侠”,他们不安一隅,喜欢浪迹天涯,四处交友,身上带着独立自由的精神和行事方式。


多数时候,侠是作为统治阶级的对立面存在的,他们受到当权者的打压,容易出现两种面貌:一种是对朝廷驯顺的“义士”,一种则是“盗匪”。而老百姓们推崇的侠,是作为一股政治力量来为平民百姓的经济和政治目的服务的一群人,他们敢于牺牲自我,果敢坚决,一往无前,当“法”不能主持公道时,侠就会挺身而出。也有人行侠仗义是为了攫取名利,获得社会声望,或者帮助他们吸引到同类、招揽人才。因此,侠不仅是一种精神理想的象征,他也会受到现实功利的驱使和束缚。


从另一方面来说,侠也是作为社会制度的破坏者而存在的。他们心里认可的替天行道、天下为公,很可能有别于现实统治的主流社会。侠的裁决往往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带有不一样的是非观念,或许这就是他们身上的人格魅力,他们建立了有别于现实统治社会的“江湖规矩”。“江湖”这一概念,与“侠”分不开,庄子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讲的人是应该到大环境中去追求理想的道理,这与侠所倡导的理念不谋而合。侠作为游离于体制外的自由个体,不受伦理纲常束缚,由于他们身上极具感染力的自由和反抗的理想人格,从而成为许多被压迫的人的精神偶像。


不少人对侠的认识来源于武侠小说,的确,武侠题材文学作品对侠的推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除了人格魅力,创作者还赋予了侠高超的武艺,加入了很多超自然的想象,后期甚至出现了仙侠类的内容。但总体来看,人们还是注重对侠的道德观念的塑造,金庸先生就曾借《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之口定义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种个人英雄式救世者的形象,就是经典的、为人所推崇的大侠形象。


现在,武侠题材的文学作品、影视创作,甚至游戏题材屡见不鲜,这些都是侠文化的延伸,说明它依然具备旺盛的生命力。但我们距离侠最灿烂的年代实在太遥远了,那些为了底层人们的利益而不懈地反抗强权的人,那些面对不公和专制顽强斗争的人,不应该只作为一种娱乐被消费,我们应该要能够看到,他们身上闪烁着的民主、自由的精神魅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骆新书房

    骆新知识日历专辑正式完结,感谢听友们两年来对知识日历的支持,在这里给大家拜个早年。

    数学憨憨熊 回复 @骆新书房: 听了就喜欢上了…

  • 给自己娶个

    中信书院你的的人类简史啥时候没了?感觉你声音很有磁性

  • 九方皋牝牡骊黄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 Rolando罗懒惰

    完播撒花

  • 一路披荆斩棘

    啥也没讲出来就完事了,讲了个寂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