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知识卡片
点击图片,跳转后点击左下角即可分享
本集引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君子不器。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本集内容:
在孔子眼里,道德的修养、做人的修养从来都是第一位的,他要培养的首先是一个为人处世上符合一定标准的“君子”,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学术上、技术上的专家,这是孔子三番五次强调的。而我们翻开《论语》,在第一章《学而》篇里,很快就可以看到孔子对后学的总要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论语》里“弟子”有时候用来指学生,有时候用来指年轻人。
出孝入悌
“入则孝,出则弟”这里这个“弟”字,是加上竖心旁的那个孝悌的悌的通假字,我们以前说到过了。“孝”是孝敬父母,“悌”是尊重哥哥,这里的出和入不必拘泥地解释为回家敬爱父母出门尊重哥哥,而可以理解为无论出入,也就是无论何时,都要孝敬父母、尊重哥哥。上面的“出”和下面的“入”是管全部的,这就像我们都熟悉的唐诗“秦时明月汉时关”,说的不是秦时的月亮汉时的关,而是说的秦汉时的月亮秦汉时的关,是同一种修辞手法,有个专门的术语叫“互文”。互是互相的互,通俗的说,就是在文义的两边相互为用的意思。我们已经学过了有子的语录,孝悌是仁之本,所以孔子是提出你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尊重哥哥。
谨信学文
然后要“谨而信”,“谨”是谨慎,“信”是诚实,既谨慎又诚实。“泛爱众”是对众人要博爱,“而亲仁”是对仁人要亲近,这些显然跟孝悌一样也是人品问题。在做到了这些之后,孔子表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行”是去做,在做到了上面的这些之后还有剩余的力量,则再去学文。这里的“文”指古文献,也就是《诗》《书》等古代的经典。
当然,古代经典里就有教人立身处世的道理,孔子也要求学生认真学习,但他的轻重主次是很明确的。这就是要先成为一个好的人,然后再努力去成为一个好的学者。法国的文豪、也是著名的音乐评论家,写过《贝多芬传》、《约翰克里斯多夫》的罗曼罗兰说:“首先要成为一个人,然后成为一个艺术家,最后才成为一个钢琴家”。他的《贝多芬传》、《约翰克里斯多夫》都是由大翻译家傅雷翻译成中文的。傅雷的儿子傅聪是闻名世界的钢琴大师,而傅聪年轻时,傅雷就一直用这个顺序来教育傅聪,首先要成为一个人,最后才成为一个钢琴家。
贤贤易色
孔子的这个教导,也被学生全盘继承。《学而》篇里子夏就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里第一句两个“贤”字,第一个作动词,是尊重的意思,也就是我们说的礼贤下士的贤,第二个“贤”是有德有才的人品。这句的大意是尊重贤人而不重女色,能竭尽全力地侍奉父母,能全身心地为君主做事,能诚信地对待朋友,做到了这几点的人,即使他还没学习过,我也一定要说他实际上已经学习过了。
这里的“贤贤易色”还有别的解释,我用的是常见的一种解释。全身心地服务于君主,自然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烙印,但这段话在强调做人先于做学问、做人重于做学问这一点上,完全就是孔子前一段话的回声。而同样也可以看作是孔子前一段话的回声的,当然还有我们早已熟悉了的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第一是“为人谋而不忠乎”,第二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第三是“传不习乎”。他们师徒对理想人格的标准都是大体一致的。
依仁游艺
在《述而》篇里,孔子又用十二个字来概括他心目中的理想人格,这十二个字是:“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十二个字讲起来非常简单,就是要立志于道,依据于德,依赖于仁,沉浸于艺。这个艺指的是儒家作为教学内容的仪礼、音乐、射箭、驾车、写字、数学等六种技艺。当代哲学家李泽厚说这应该就是孔门的教学大纲,而宋代哲学家朱熹则说这还体现了孔子教学的“先后之序”“轻重之伦”,这也就是理想的人格应该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
站在任何时候,德都是第一位的。也就是先成为一个健全的人,然后才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某一行业的能手,而不是倒过来,否则从名教授到名演员,专业技能过人,而为人不德的例子屡见报导。重者到最后不仅不能学以致用,甚至触犯法律,轻者则变成有知识、没文化的顶着教授光环的野蛮人,在为人处世、在做人的道理上还不如小学生。
君子不器
所以中国古代把老师分为两种,一种是经师,教你读一种经,也就是教你一门技艺,一种是人师,也就是在教你技艺之外还要教你怎样做人,而人师要比经师更加难得。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当然也主要是从人师的角度来说的。而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也许就可以理解孔子的那句四个字的名言:“子曰:君子不器”。孔子说:君子不会把自己只当作一个器皿。随着科技日益发达,分工日益细密,掌握专门技艺,也就是把自己打造成为某一种“器”,既成为我们谋生的手段,也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
但正如还健在的捷克名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说:“科学的兴起把人推进了一条专门化训练的隧道,人越在知识方面有进展,就越看不清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看不清他自己”。而这样下去的结果,就是掌握了知识忘记了做人。而国学大师钱穆,借孔子“君子不器”的话告诫我们要防止这种倾向。一切知识与学问的背后,都要有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存在,否则知识仅如登记上账簿,学问只求训练成机械。这样的后果就成了“毁人以为学”,这肯定是孔子所不希望看到的。
孔门四科
附带说一下,在《论语》的《先进》篇里有记载,孔子杰出的学生分为四类,一是德行特别好的,有颜回等人,二是言语特别好的,有子贡等人,三是政事特别好的,有冉有等人,四是文学特别好的,有子夏等人。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大模块中,德行也一望可知是第一位的。南朝有个贵族叫刘义庆,编了一本大家都知道的名著叫《世说新语》,我以前也提到过。它专门记录秦汉,尤其是魏晋的名人逸事,非常好看,也非常有名。这本书分成三十六章,前四章分别是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有学者写了研究《世说新语》的文章,这位学者是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的,大概对《论语》不熟悉,所以在论文里说,由这样的编排次序可以看出刘义庆非常重视人的德行。这就有点不太到位,刘义庆所以这样编排,当然也表示他重视德行,但更表示了他对《论语》的尊重,对孔子的尊重。你要指出这一点,才算是点到了根子上,而要点到根子上,前提就是你要读过《论语》,而且最好要熟悉《论语》。这也就是我们一再说的,熟悉《论语》对你的文史研究,对你读别的古书可能都会带来益处。否则你都不知道,它会在哪里给你设个绊挖个坑。
培养理想人格需要以修身为手段,以修身为途径,那么孔子最注重的修身手段有哪几点呢?我们下次再接着讲。
傅老师就是人师。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先做人,后做事,后做学问……可以“团结”起来说,更亲近。做人是活人的第一套学问,做人是做事的基础学问……比如电脑硬盘的“初始化、格式化”,从此出发,后面的“存储调用”不乱套,有规矩……这样理解,不知孔夫子同意不?请教傅老师!
德才兼备,是理想人格的标本。人格决定一生的格局,德性是做人的底色,后来的一切所谓成就,都摆在底色上头,无一例外。孔夫子的底色就是:质和朴,德为本,仁于人,教与化……这样理解可以不?请教傅老师!
开口便知“家底子”厚薄,谢谢傅老师一再提醒!多读书,读好书,读活书……
經師易遇,人師難求!
阳阳Joe 回复 @冬之雪_d0: 是仁不是人
傅老师的书
老师讲得真好!
所以它没有重要到说按德行编排书就要表示对论语的尊重和对孔子的尊重。
功力所在,听起就是不同。
有知识,没文化……这可是近年来许多人困惑的大问题,包括我……凡是说一套做一套的,多多少少都与这个有瓜葛。就说“尊老爱幼”这个话题,几乎人人都懂,做到位的占几成?不好说了。好心办坏事的“知识人”为数也不少……文化的“化”有门道,务必静下心来回归原点,找回初心,用心思考。这些年来,“文化”的本质为谁服务去了?!请教傅老师,我的问题说清楚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