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国历史上的火锅

【历史】中国历史上的火锅

00:00
07:11

冬天到了,火锅的旺季也开始了。其实啊,现在人吃火锅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时节,或特殊的理由,因为这种热闹的用餐方式,已经深入人心,再适合不过喜欢社交的中国人了。老舍曾经说过,吃是考察中国社会的一个可贵窗口。从这个窗口中,可以望见中国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可以说,在中国,没有什么饮食比火锅更能体现这片大地上人们的特点。明明一张桌上众口难调,但火锅用它独特的包容性,将大家聚在一起,各取所需。从烟雾缭绕中,透出独特的人情味儿和欢聚的喜悦。


当下,火锅的种类实在太多了。北方典型的有铜锅涮羊肉、东北酸菜锅,西南有重庆牛油锅、四川串串锅,广东有潮汕牛肉锅,云南有菌子锅,贵州有酸汤鱼火锅……可以说整个中华大地,几乎没有人不爱吃火锅。奇怪的是,火锅明明不是家常菜,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美食。在学者易中天看来:“火锅不仅是一种烹饪方式,也是一种用餐方式;不仅是一种饮食方式,也是一种文化模式。它最为直观地体现了‘在同一口锅里吃饭’这样一层深层的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东方人的社交哲学——求同存异。


其实,对火锅如此痴迷并不是当代中国人的专属,自古以来,无论百姓还是名流,甚至不少帝王将相,都对火锅痴迷不已。那么,古人是怎么吃火锅的呢?


如果将火锅理解为“同火而食”,那么最早的火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那时候古人使用的是陶制火锅。而如果理解为“用热水涮食物吃”的话,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出现了火锅,使用的器皿是鼎。


火锅的本义,便是烹调的器具,器皿的变化可以展现火锅悠久历史的发展脉络。到了汉代,出现了内部分格的鼎,可以说是鸳鸯锅和九宫格的前身了。据说,中国第一个将单口火锅改良成鸳鸯锅的人,并不是平民百姓,而是西汉江都王刘非。在江苏大云山西汉墓中,出土了一件“分格鼎”,它将一口鼎分割成若干个格子,便可以把不同的味道分隔开来。三国时期,人们对火锅器具又进行了改良。根据《三国志》中记载,魏文帝曹丕还在做太子的时候,为了奖励相国钟繇,曾让人铸造五熟釜赐予他,上面还镌刻铭文以示表彰。五熟釜的发明与刘非的分格鼎异曲同工,在锅里嵌入隔板形成五个独立区间,在使用时可以在每格加上不同的汤料。


人们真正开始用火锅涮肉吃,是从宋代开始,不过不是吃牛羊肉,而是兔肉。嫩嫩的兔肉是宋朝人的心头好,人们围坐在火锅四周,将腌制好的兔肉放入沸水中滚熟食用。实际上,奠定今天涮肉火锅基础的其实是蒙古族人。相传忽必烈在蒙古大军征战时,为了鼓舞士气,命厨子准备羊肉,但此时部队忽然开拔,士兵们却还饥肠辘辘。厨子情急之中将羊肉切成薄片在锅中涮,出锅撒上细盐盛出,结果忽必烈吃完十分惊喜,连连叫好。后来,忽必烈让厨子依法炮制,并配上酱料,命名为“涮羊肉”。随着蒙古族进入中原,这种火锅也传入了内地。


川渝火锅出现的时间要比涮肉火锅晚,然而现在却红遍全国,是一名后起之秀。这种以麻辣滋味为代表的火锅,起源于嘉陵江和长江的交汇处——重庆。巴蜀盆地自古沃野千里,江河纵横,丰富的食材,发达的种植业和调味品酿制业,使得早在东晋时期史学家就考据出巴蜀人们“好辛香”的饮食习俗,也为火锅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重庆码头文化浓厚,人们会在码头上屠宰牲口,弃用的内脏和肥肉等被底层人们纤夫们拿回家食用。纤夫们把丢弃的牛油加入锅中,放入姜、葱、辣椒、花椒和一些香料,加水煮沸,把食材涮食,可以起到驱寒祛湿的功效。


虽说火锅现在是平民食物,但自古不少帝王就对它就十分痴迷,乾隆皇帝就是其一。在乾隆四十四年的某个月的御膳记录中,记载了鸡鸭火锅、狗肉火锅、全羊火锅等23种,基本上乾隆帝天天离不开火锅。到清末,慈禧太后喜爱一种火锅,江浙一带的“菊花暖锅”,相传是东晋诗人陶渊明首创的。菊花火锅被慈禧太后列入冬令御膳,每到菊花盛开的深秋初冬,御膳房每日就采摘新鲜白菊,用明矾漂净,让慈禧用暖锅鸡汤涮着吃。


火锅包罗万象,它可以麻辣粗犷,也可以温润滋补,同在一锅,却能分食,反映出中国人的处世哲学:求同存异,各取所需,或许这就是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之沉迷的原因吧。天冷了,赶快喊上三五好友,一同吃火锅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