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共情——从别人那里辨识自己,在自己这里理解别人

【心理】共情——从别人那里辨识自己,在自己这里理解别人

00:00
06:01

曾有人问过泰戈尔三个问题:“世界上什么最容易?什么最难?什么最伟大?”泰戈尔回答说:“指责别人最容易,认识自己最难,爱最伟大。”想来的确如此,认识自己是人一辈子追求的课题,认识他人也很难。无可避免地,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每日忙于处理自己的事情,要想对别人感同身受谈何容易。而当自己被误解时,心中也会有些许懊恼:“为什么你就不能明白我呢?”


人生得一知己是幸事,因为茫茫人海中,要有一个人可以理解自己、接纳自己,实在少见。如果你渴望在这个世界里获得一份“懂得”,或许可以看看《练习共情》这本书。作者彼得·迈克尔·巴克博士,是德国科隆工业大学的认证心理学家和心理学教授,他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根本上在于词不达意的误解,而共情,可以帮助我们进入对方的世界,甚至看到自己原本的样子。也就是:“从别人那里辨识自己,在自己这里理解别人。”当我们开始正视“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本质在于认识自己”时,我们与他人发生的连接才会更加丰富和深刻,这便是共情的意义。


究竟什么是共情呢?共情是一种能设身处地地体谅别人想法和感受的能力,它能够让我们有机会体验沟通对象的经历。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有的难以启齿,有的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这时,共情能使我们的语言和行动起到支持他人的作用,建立起情感联结,让爱和温暖抵达。


做到共情的第一步是学着认识自己,只有对自己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完整时,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有人说这不就是同理心吗,的确,怀着同理心去沟通,其实就是坦诚、信任地对待他人,这是与人交流的先决条件。有人说,这我是能做到的,事实真是如此吗?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虚假共识效应”,就是说:可能有人认为我们活在同一个世界,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有着不一样的目标和追求,只是偶尔在某一个点上相聚,因此,同理心并不常有,它很珍贵。


在与他人争论时,我们经常会忘记,自己看待事物的看法并不是唯一的、绝对正确的,而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分歧和误解,却产生了一系列的争吵。在《练习共情》里,主人公彼得和洛特的一个个案例,帮助读者理解理论。这对情侣总是因为不理解对方的想法而陷入争吵,但在彼得讲述自己尴尬的遭遇时,忽然唤起了洛特过去类似经历的记忆,渐渐地,洛特仿佛也能感受到对方的不适和紧张的情绪,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共情,置身于彼得的经历中。认识别人,也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别人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自身的思想和行为。


作者认为,成功的沟通不仅仅是词汇之间的交换,在最真实的意义上,沟通是一种真正的情绪体验。“信息是否按原有的含义被理解,只是一个概率问题”,巴克博士认为,沟通效果取决于对方的回应,接受者是如何处理信息的,在这一点上,发送者并不能干涉。德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舒尔茨·冯·图恩将信息分为四个维度:事实维度,关系维度,自我暴露维度,诉求维度,所在维度不同,信息的发送者和接受者就会出现误解。在与人的交流过程中,要尽可能让两者处在同一维度。


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绝大多数不是由语言组成的,而是非语言部分。这是一个有趣的结论,在互联网即时通讯广泛使用的今天,人们的交流更倾向于用文字表达,但如果我们仔细想想,这其中产生了多少误解,文字背后一个人的语气、表情、动作、心情等复杂的情绪通通隐身了。同时,由于人的注意力有限,我们会选择性失明,自动选择想要看到和听到的、对自己有意义的内容,这就让沟通错位严重,常常导致失去了了解别人的耐心。因此,我们应当从小小的屏幕沟通中抬起头来,在现实生活中与朋友多多见面、约会,在面对面的接触中了解对方想法和需求,这更方便换位思考,也就不会发生那么多的误解了。


从别人那里辨识自己,在自己这里理解别人,共情是一个双向的路径。多些耐心和细心,建立良好的沟通体验,人际交往可以成为丰富的养料,让周围充满温情。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32820qcih

    无论怎样,如果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挑战底线,结果可想而知。

  • 九方皋牝牡骊黄

    认识自己最难

  • 1332820qcih

    还是太自恋。好比买衣服的时候,衣服穿别人身上一眼就能看出来不好看,穿自己身上就各种看不出,结果销售就有机可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