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看透“尴尬”的本质,寻求成长进步

【心理】看透“尴尬”的本质,寻求成长进步

00:00
05:51

社交网络上之前有个词儿挺流行,叫“社会性死亡”,指一个人当众经历了异常尴尬的事情,产生了恨不得从世界消失的感受。“尴尬”,我相信所有人都有过,当消息发错了群却发现撤回不了时,当上台演讲忘词时,当跟领导同乘一部电梯时……尴尬就在心里拉响了警报,害怕、畏缩的情绪就随之而来,然后身体也随之反应:舌头好像打结了,手心出汗,满脸通红,大脑一片空白……严重时,甚至在事情已经过去之后,夜深人静之时,那尴尬的场面又突然闯入脑海,让人懊悔不已。


其实不需要懊恼,尴尬是一种本能的强烈反应,有人就研究了它。梅丽莎·达尔是一名研究尴尬多年的专家,她还是《纽约》杂志前心理与健康高级编辑,也是一个大众科普网站的联合创始人。梅丽莎认为,尴尬是一种带着轻微不确定性的强迫性自我意识,多半时候意味着羞耻、逃避、躲藏和掩护。哲学家阿兰·德波顿说过:“如果我们不常常为自己感到深深的尴尬,自我认识的旅程便尚未开始。”尴尬正是改变我们自己的绝佳机会,感到不舒适的时候,成长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在古英语中,尴尬(awkward)含义有“错误的方向”,尴尬是一种突然站在别人的角度来审视自己,从而产生了不愉快的自我认知,也就是说,自己意识到了一个令人失望的事实,即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这种你看待自己的方式和别人看待你的方式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心理学家菲利普·罗查特称之为“无法逾越的鸿沟”。试想,脑海中想象的自己,与现实世界看到的自己的样子狭路相逢,差距过大,这的确值得尴尬啊。


这二者开始了一场“尴尬对话”,就像是进入一间满是镜子的大厅,处处是对照。研究表明,人以全新的方式看待自己,比如在镜像中,会在大脑中保持更加生动的场景,让尴尬的时刻历久弥新。这简直是一场心理的酷刑!“聚光灯效应”放大了尴尬的感受,过度地关注自己,是有害无利的。另外,有人将尴尬的时刻看作是未能及时化解的问题,而且那尴尬场景会一直在他脑子里回放。


梅丽莎研究尴尬的出发点是希望可以改变人尴尬的境地,然而到最后她却感激这种奇怪的小情绪,是它让人学会应对和成长。


如何化解尴尬呢?第一步,是要学会对自己更好一点。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尴尬的时候,有句话是说“只要我不尴尬,那么尴尬的就是别人”,就得有这样强大的内心。尴尬像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只是用来保护自己的感受,当事情对我们不利时,不妨劝慰自己,将困难视为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一部分,其实,这本来就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啊,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而在我们感觉到尴尬的场景中,别人不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有时,我们会替别人感到尴尬,这是“共情尴尬”的秘密:为别人感到尴尬,就可以在下一次自己感到尴尬时消除一些情绪上的负担。这样做是很正常的。


第二步,学会忘记自己。梅丽莎提出应对尴尬的办法是有的,那就是:拥抱尴尬、直面尴尬,事情并没有那么糟糕,过度的自我关注和尴尬产生了恶性循环,影响着我们。如果我们这样想:自己没有那么奇怪,或者这种奇怪也不错,那身上承受的压力肯定会小很多。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困难,很多人都知道尴尬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笑一笑就过去了,可真正面对却不容易。


梅丽莎说自己太懂尴尬的感受了,从小多次搬家换学校的经历,让她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误解和嘲笑,尴尬也时有发生。童年的经历让梅丽莎成年之后都心有余悸,为了直面尴尬,她用“暴露疗法”,主动报名了真人秀,完全释放自己,当众朗读自己小时候的日记、站在路口唱儿歌、参加即兴表演课程,当她干完了这一系列令人“头皮发麻”的事情后,她学会了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分享了自己的尴尬,并且获得了内心的自由。


“感到尴尬了吗?恭喜你!”梅丽莎说,不为过去的自己感到难堪的人可能根本没有进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该庆幸那些感受到尴尬的时刻,在勇敢的自嘲中,寻求内心的成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