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述《分析与思考》10、新时代下国际贸易新特征及发展趋势

转述《分析与思考》10、新时代下国际贸易新特征及发展趋势

00:00
27:40

您好,感谢您听到我,我是晓书童。我正在为您转述《分析与思考——黄奇帆的复旦经济课》,本节目由喜马拉雅出品。


这是黄奇帆教授在2019年4月9日的一次授课,主要内容讲的是新时代下的国际贸易格局,以及在自由贸易协定框架下的发展趋势。内容一共有八个要点。


第一,这三十多年来,世界贸易的格局和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在三四十年前,也就20世纪80年代,国际贸易的总量当中,70%是成品贸易。我们国家把拖拉机卖给你们,你们国家把机床卖给我们。


到了2018年,国际贸易的总量当中,70%都变成了零部件、原材料和中间品。世界上主要的贸易品,已经不是由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企业来把它生产出来,卖到另外一个国家,往往是几十个国家,上百家企业,生产的上千个零部件互相组合,形成的一个产品。


这样一个过程就产生了服务贸易的飞速发展,包括生产性物流、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金融,以及各种各样的科研开发。在四十年前,在全球贸易中,服务贸易跟货物贸易的比例是5∶95。现在,二者的比例已经到了30∶70的。


总之,两个巨大变化。一个是货物贸易中的中间品的比重上升到70%以上。第二个是服务贸易在总贸易量中的比重从百分之几变成了30%。


第二,由于贸易格局的这种变化,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的组织和管理方式也发生深刻的变化。


一个产品,涉及几千个零部件,由上千个企业在几百个城市、几十个国家,形成一个游走的逻辑链,那么谁牵头、谁在管理、谁把这么多企业组织在一起,谁就是这个世界制造业的领袖、集群的灵魂。


几十年前我们看单个的企业规模多大,而现在,我们看谁控制着产业链的集群、供应链的纽带、价值链的枢纽谁就是龙头老大。


比如苹果公司,他的手机里面,一共涉及500多个零部件。由全世界有几百家企业生产,涉及几十个国家。这几百个企业各个有专利,并不是说苹果发明了全部专利,然后交给了这些配套企业。专利都在各个零部件供应企业的手上,苹果并不掌握。但是苹果产生了标准,产生了纽带。所有供应链上的产品都要符合他标准。


有人说核心技术只要我有,我不卖给你,你手机就停产了。这话也没错。假如高通不把基带芯片卖给苹果,苹果不就瘫痪了吗?可问题是如果苹果不使用高通的芯片,高通比苹果还要痛苦,苹果还有其他的芯片可选,而高通丢到了极大的一块市场份额。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当今世界的产业竞争能力,不仅仅是核心技术的竞争,不仅仅是资本多少的竞争,更是产业链控制能力的竞争。


谁在给出行业标准,谁就是老大。所有的专利发明,都要围绕这产业标准。提升标准的基础在于产品的性能、结构、外观和生产工艺的整体设计。因此,能提出行业标准的企业往往是产品技术最大的发明者。


苹果组织整个供应链体系,几百个、上千家企业,都跟着他的指挥棒,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到哪儿,一天的间隙都不差,在几乎没有零部件库存的背景下,数百个工厂,非常高效地在世界各地形成一个组合。


在组合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贸易。那每单之间,零部件和零部件厂,零部件和总装厂都在相互结账吗?其实不是这么结的,所有的零部件厂通过世界上某个自由港结算点,平行地跟苹果的结算中心进行结算。


跨国公司选择自由港,首先因为这种结算涉及全球,在不同的国家之间,有美元,欧元、人民币、韩元,外汇交易是个离岸交易。离岸交易中心往往是在自由港。


其次,可以降低税费,在自由港结算税收低。最后是因为人才,这里有高层次的金融会计、精算人才集聚服务。跨国公司的结算点,不是在几百个城市、几百个活动点上,而是利用现代通信系统汇总在某个结算点,这就是价值链枢纽。


黄奇帆在重庆的时候,2008把惠普拉到重庆来建厂。当时一台笔记本电脑就有一千六百个零部件。黄奇帆问惠普董事长你在哪里结算?说是在新加坡。他说你明明在我这儿生产,为什么在新加坡结算?惠普说,新加坡是个自由港、离岸市场,税率低、人才集聚。惠普整个亚洲业务,统统都跟新加坡的惠普结算中心做结算。


当时,中国一年有3万多亿美元的进出口,1.8万亿美元是加工贸易,其中有接近4000亿美元在新加坡结算,3000亿美元在中国香港结算,还有3000多亿美元在爱尔兰。还有一部分是在中国台湾、韩国首尔以及日本东京。反正都不在中国大陆。中国大陆只是在做加工的苦力。金融结算产生的所得税、专利税、版税,这些高附加值的服务贸易,都不在中国大陆。从这个意义上讲,谁拥有这个产业链的结算枢纽,谁就拥有这个产业链的财富中心。


总结来说,由于出现了几十个国家,几百家企业共同生产一个产品的情况,因此围绕这个产品形成上中下游的产业链集群,最终这个产业链当然要赚钱要结算。谁掌控枢纽,掌控纽带,掌控产业链的集群,谁就是世界贸易中的产业巨头。


掌控了这“三链”,没钱都不用担心,各种私募基金、产业资本都会来,因为这里有钱赚、有市场。


这是第二个特征。跨国公司为了适应新的贸易格局,它自身的组织和管理方式也要发生变化。


第三,由于跨国公司管理模式的变化,谁控制产业链的集群、供应链的纽带、和价值链的枢纽,谁就是老大,也就是刚才说的“三链”特征,引出了一个新的规则变化,黄奇帆称之为“三零”原则。


第一个,零关税。WTO的宗旨就是推动自由贸易,降低各国的关税。50年前关税平均是50%—60%。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关税一般都降到了10%以下。以前我们汽车进口关税最高达到170%。后来降到50%。现在还在20%的水平。但整个中国的加权平均的关税率,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在40%—50%,到了90年代末加入WTO的时候到了百分之十几。WTO要求我们15年内降到10%以内。我们在去年已经降到7.5%。现在整个世界的贸易平均关税已经降到了5%以内,美国是2.5%。


关税越低,越代表了一种贸易的自由化。现在,低关税也不适用了。为什么?因为如果我生产了一个杯子,卖到你国家,5%的关税没什么。但是现在一个产品的中间环节要跨越各个国家十几次呢?从零部件到模组再到系统件再到总装厂,如果经过4个国家,每个国家都征5%就重复形成了百分之十几的关税。


现在,几十个国家,几百个企业共同制造一个产品,卖到全世界的情况下,零关税才是最合理的。


第二个,零壁垒。壁垒不是我买你的东西,你不卖给我。我们所讨论的是营商环境的国际化。当一个产品的产业链涉及几十个国家,就必须有一个大体一致的营商环境,所以我们现在讲营商环境要国际化,要法治化。


而且这个营商环境不仅是零部件加工、制造,还涉及物流、运输、仓储,以及各种各样的金融服务。其中一些国家在部分领域是保守的,产业链的布局就会受影响。


第三个,零补贴。如果一个国家,为了争夺企业到我这儿来落户,有意的进行一些财务补助。这个补助会使得跨国公司资源优化配置的布点发生扭曲,对别的国家也不公平。最后大家都乱补贴。


以上就是零关税、零壁垒和零补贴的三零原则。原来,各国之间都是在国境线上收取关税或者设置贸易壁垒。现在进入“三零”以后,对贸易的管理,就从国境线进入到国内,按FTA也就是自由贸易协定对国内区域中的营商环境、政府补贴进行管理,相互约束。


以上三点,是一个逻辑链接,从国际贸易格局变化,到跨国公司以“三链”控制为特征的运营方式的变化,再到各个国家之间贸易规则趋向于“三零”原则。


第四,在这样的变化趋势里面,关于“三零”原则的讨论、发展,整个世界现在处在什么状态?


美国还是比较先进的。2002年,它就提出“三零”概念,并且提出了一个非常具体的计划。向七国集团提了一份“三零”原则实施的时间表。争取到2010年,把关税降到5%以内,到2015年把关税降到零。这在2002年提出来是很有前瞻性的,事实上到2010年的时候,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关税基本上都降到了5%以下,与美国设想的第一阶段是一致的。但是之后八年“三零”的第二阶段计划并没有实现,2018年和2010年的平均关税差不多。


主要是在WTO里面,关税为零很难通过。WTO是多边协议体系,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只要有一个成员不同意就不能通过。


零关税对工业国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与工业国产业链无关的,比如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农业国家。一起搞零关税他们觉得吃亏了。因此,在这七八年,FTA,双边贸易体,或者是七八个国家形成一个贸易体的讨论就不断增加,成为一种趋势。


给人感觉好像发达国家都在进行双边谈判,把WTO边缘化了,这确实是因为“三零”这个原则的受益区域还是有一定范围的,受益的国家才更容易达成共识。


所以,FTA自由贸易协定并不见得是逆全球化的,他是全球化发展到这个阶段的一个新特征,是全球生产力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趋势。


最近几年,以“三零”为基础的FTA发展的还是有比较快的。首先,去年日本跟欧洲已经签订协议。他们两个的经济加在一起,差不多二十多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70万亿美元30%的比重。其次,美国和欧洲也已经谈得差不多了。再有,美国跟日本贸易协定已经谈了两年,目前框架文字都有了。最后,美国和加拿大、墨西哥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已经签了。


这些地区互相的贸易总量占全球贸易的55%左右。相当于美国人在通过自由贸易协定,把原来已经淡出的7国集团,又恢复变成了一个一体化的贸易体。


如果我们也进入FTA,那么加上中国占世界经济16%的经济规模,就等于占世界GDP规模70%的国家,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贸易体。


在这个意义上,以“三零”为基础的自由贸易体系,已经成了世界贸易的一个潮流,中国当然要顺应潮流、介入其中。


同样美国、日本牵头的亚洲太平洋地区的自贸体(CPTPP),涉及11个国家。特朗普上台以后,美国退出了。现在这个贸易体协议已经签了,日本牵头,中国还没介入。一个亚洲地区的自贸体,中国不介入,某种角度上说功能丧失了一半。


反过来我们的确该去介入。中国今后很重要的一个格局,就是以“三零”为原则参与并推动到国际贸易体系的发展,这相当于第二次入世。如果说2001年加入WTO引领中国15年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发生重要变化的话,那么这一阶段的事情谈好,对我们的国际经济、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和作用,以及我们在2035年成为世界的现代化的大国、2050年成为强国,都会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这是第四点,就是以“三零”为原则的自由贸易协定,目前在整个世界的格局和状况。


接下来讨论的三点是三零原则在中国实施可能发生的情况。


第五,零关税。


一讲到零关税,有同学就觉得这是国门大开,外国货冲击进来,我们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都会萎缩,这种观点在20世纪90年代讨论的也多得很。要进入WTO的时候了,是早进好还是晚进好呢?有的人说越晚进越好。我们强大一些,开门了,不会受人家欺负。


但实际上,当时上海就跟国家提了一个建议,基本逻辑就是进WTO,进比不进好,早进比晚进好。事实证明入世之后,无论是我们的农业、工业,还是服务业,都没有受到太多的冲击。反过来,中国出现了一批世界级的金融企业。


同样,现在大家也会想到,如果关税归零了,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具体分析,了解本质,才能把逻辑讲清楚。我们就分别从制造业、农业、能源和消费品四个方面来看。


1.关于制造业


第一,大家首先想到的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居世界第一位。我国进口的中间品占进口总量的60%以上,对进口中间品实行零关税,将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中国已经形成了全世界最大的产业链集群,但是这个集群里面,我们掌控纽带的,掌控标准的,掌控结算枢纽的企业并不多。


比如华为,华为的零部件,由3600多家供应链企业生产。这全球的3000多家企业每年都来开供应链大会。华为是标准的掌控者。它的供应链企业比苹果多两倍,华为既做手机又做服务器、通信设备。


当中国制造业零关税,对于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在中国形成枢纽、形成集团的龙头都会有提升作用。


第三,关税下降趋零的过程,会倒逼中国制造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比如说汽车产业,如果关税为零,是不是会大量进口国外的汽车,然后冲击中国国内的汽车市场?这话听起来,似有道理。


但其实并不会。中国一年消费大概2500万辆车。现在这其中,有120万辆从欧洲、美国或者日本原装进口,其他约2400万辆都是中国自产。其中有1800万辆是中外合资的车。


在消费地就近生产,可以减少物流费用。成本低,效益高。对于高档进口车的消费,原本100万辆的也许会变成四五百万辆。但大头还是本土生产。开放过程中,无非就是合资企业可能变成外资独资企业,但它不会把厂关掉,把美国欧洲的产品直接运过来。


在这种意义上,不用太担心外国的汽车会来冲击我们的问题。总的来说,关税下降,会促进中国的生产力结构的提升,加强我们企业的竞争能力。


2.关于农业


中国的农业,有一点需要知道。我们14亿人的饭碗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能所有吃的东西都由外国人供应。好的时候供应,不好的时候卡脖子。当然,也要具体分析。不能因此就不搞国际贸易。


第一,我国人多地少,水资源少。拥有全世界20%的人口。但却只有全世界9%的耕地。我们人均耕地面积是全球人均的40%,土地供应是不够的,人均淡水资源是全球人均的24%。这两个数据说明我们的土地和水,要完全自给自足也是很难的。因此,充分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尤为重要。


第二,我们现在有6.6亿吨粮食是在中国的土地上种出来的,但一年要吃多少呢?7.6亿。存在一亿吨的缺口依靠进口。这是一个巨大且必须的进口量。因此,减让农产品关税有利于提高供给质量,满足老百姓的基本需求,同时巨大的农产品消费需求也有利于我们在与欧美国家减让关税谈判中取得优势地位。


假如农产品关税归零,会不会出现世界上的农产品对中国进行倾销?最后我们全部都去买国外的粮食,导致中国农业萎缩,萎缩到某一天,我们自己不种粮食了,然后人家突然卡脖子把我们饿死。会不会有这种情况呢?


在这方面,我们既要居安思危,也不能杞人忧天,我们分三个层面来看这个问题。


第一层面,稻米方面。中国人主要吃的粮食,是大米。稻子主要是由中国人生产的,欧洲人和美国人就像想倾销,他也没有啊。亚洲其他国家倒是种,我们向泰国买,只是因为好吃。零关税不会带来欧美倾销冲击,亚洲地区是利益共享。所以,稻子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第二个层面,大豆饲料。我们确实需要大量进口,现在每年进口大豆8000多万吨。要知道全世界能够做贸易的大豆,相当大一部分已经给我们买来了。也就是说在没有零关税的时候,我们就买了一个天花板的量,零关税之后想买也没了,最多能到1亿吨。


第三个层面,小麦、玉米、糖。真正关税降为零,对农产品生产会带来冲击性变化的,应该这方面。但这方面,在FTA的实施中是可以有配额的,是可以通过贸易协议管制的。


通过对三个层面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到零关税对中国农业总体上是起到调剂补充的作用,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


3.关于能源、矿产


我国是能源、矿产进口大国。中国铁矿石少,我们一年要生产7亿吨钢,需要十几亿吨的铁矿石,其中三分之二都从国外进口。无论减不减关税,总的都是这么一个量。


再有,就是石油。现在中国一年用6亿吨石油。国内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生产2亿多吨,缺口4亿多吨,依靠进口。每年花2000多亿美元进口原油。这已经是三分之二都依靠进口了,还在大量地增加,就算再冲击能冲到哪儿去?


天然气,也是一样,三分之二都靠进口。


我们的能源、原材料本来就在大量进口,这个意义上不存在怕不怕冲击,反而是通过零关税,有利于降低我国能源和矿产的消费成本和资源约束,跟世界各国的贸易搞得更平衡、更协调,这反而更安全。


4.关于消费品


包括药品、化妆品、服装以及其他的日用品。国内消费者是降低关税的最大受益者。现在为什么每年上亿的人出国旅游,大家“蚂蚁搬家”式的背东西,一年要从世界各国背1500亿美元的货回来。如果是进口在国内销售,我们就增加1500亿美元的进出口贸易,而且减少1500亿美元的顺差。但现在,老百姓背回来,不作为国际贸易统计,我们顺差4000亿美元,实际上我们只顺差2500亿美元,这1500亿在这儿就没算上。


为什么老百姓会干这个活?就是由于消费品关税过高,带来大量“海淘”现象。去到法国、到英国、到日本买东西,比国内的百货商店至少便宜三分之一。零关税当然能强烈的刺激国内零售。人们旅游的时候也可以不用那么辛苦背东西,同时进出口顺差还能平衡。好处多多。


以上具体分析四个方面都是好的,还会带来第五方面的好处,就是零关税,能增加进口量,减少我们国际上的贸易摩擦。我们不要把贸易顺差作为奋斗目标,也不追求大量出口。出口大国不一定是经济强国,但是进口大国一定是。为什么?


因为进口大国说明市场容量大,足以牵动世界。而且进口大国往往是世界贸易的定价者。进口量大,就有更大的声音,可以在世界贸易中发声,掌握定价权。


再有,进口大国,一定是有非常丰富的外汇储备,或者这个国家的货币本身就是世界的硬通货。人家拿了人民币就像拿了美元一样,不用再去换,直接当作是自己国家的外汇收起来了。从这个角度,有一天人民币变成了世界硬通货,也是成为进口大国的一种标志。


对上面说的五方面做分析可以得出零关税利大于弊的结论。


第六,零壁垒


零壁垒就是讲营商环境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我们中国的企业到海外去投资要有便利性,不能总是受到人家的各种阻拦,别的国家给我们设置很多的壁垒,如果我们签订了协议,相互都没有壁垒,中国企业走出去也方便。


营商环境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准入前国民待遇。这和同等国民待遇是两个意思。同等国民待遇说你的企业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成了,那么待遇一样。但是如果都不让你的企业诞生,不给你注册,那说同等国民待遇都是空话。所以首先强调的是准入前国民待遇,就是你可以来开公司,在这里国有企业可以,民营企业可以,外资企业也同样可以。


第二个是负面清单管理。我们有一句行话,叫法无禁止都可为。这就是负面清单,清单之外的你都可以干。


第三个是尊重知识产权。


第四个是有公平、规范、合理的劳动保障制度。


第五个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一套制度。


第六个是市场竞争中性。竞争中性就是企业产生之后的同等国民待遇。


第七个是扩大教育、卫生、文化领域开放。


第八个是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特别是银行、保险、证券、快递、电信等领域的开放。比如说以前,允许外资银行建立合资企业时,外资银行股权比例不能超过25%。银行的股权比例放宽了,但仍然不能超过50%,现在可以70%、80%甚至独资了。还有允许你开银行了,但要求要在三十个城市开分行,健全发展。但每开一个一个分行都要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去审批,耗时两三年,那就很麻烦。所以就是说通过备案制可以自由地设立子公司。


所谓的营商环境,实际上是在讲这些事。


第七,零补贴。


零补贴,这么几个方面的好处。


第一,当然可以节约国家财政支出。


第二,补贴会扭曲市场,凡是补贴盛行的地方产业结构一定过剩过烂,浮肿虚胖、骗钱骗保。


第三,补贴往往导致国有企业等要靠,不搞这种补贴,可以倒逼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创新,自身更加健康。


第四,我国一直是全球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推进零补贴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


第五,有利于减少寻租行为,补贴的过程经常滋生灰色交易。


第八,就是讲自贸试验区探索的问题。


关于推进以三零为原则的FTA谈判,有两个要点需要把握好。


第一个,实施过程中的阶段性和趋势性。


不是说所有进口商品的关税一下子全部归零,是有一个过程的。比如日本跟欧洲的贸易谈判。日本对欧洲,有86%的产品关税全部归零。但还有14%的品种,用15年时间,逐步归零。在这个意义上,就是利用“三零”原则中的阶段性、趋势性和某种灵活性,变成国家和国家之间谈判的一种筹码。


第二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要为谈判探索经验。为什么首先推出上海自贸试验区,因为它的神圣任务就是为全球自由贸易协定原则进行试验,试验成功了,就有底了,就可以一直到全国推广。因为FTA只要一签就是整个国家。


这个有点像1990年浦东新区和外高桥保税区。等到2001年中国进入WTO开放服务业、金融业时,浦东新区和外高桥保税区就已经很有经验了,适应起来驾轻就熟。


同样,我们现在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就是要试“三零”规则,包含零壁垒中营商环境国际化的八条要先行实施,等到国家签订FTA的时候,自贸试验区就要为国家提供提托底的经验。


黄奇帆教授的这堂课,围绕八个方面讲了新时代国际贸易新格局,给我们灌输的一个概念就是:世界变了,这30年世界贸易格局变了,其中制造业龙头企业把控市场的方法变了,国家之间贸易的游戏规则也要发生变化了。


好了,这期节目就是这样了,我是晓书童,我在晓书童频道与您不见不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微懿李老師

    值得购买,黄奇帆,专家领导人!

  • 笑看峰峦景峰

    黄奇帆绝对的国之栋梁!

  • 太阳_5ua

    结束了吗?

  • 大首领

    谁掌握产业链的控制权,谁就可以做老大。 大部分产业链结算都在外国,因为税率便宜,有人才 中国关税现在是7.5,有降低空间。中国正在从多方面试点,为以后加入零关税做试点 海南以后可能是一个方向,尽可能收回离岸结算,收回代购。

    凡尘愚者 回复 @大首领: 还是先将个税改革好再说吧

  • 道人1

    我购买了,怎么没给我开通呢

  • 我叫小肥_dP

    这一集怎么没声音

  • 秦汉唐_68

    这一集我也听不到,怎么解决?

  • 芽孢鱼仔

    9集呢?

    听歌VIP 回复 @芽孢鱼仔: 第一个是试听,就那个

  • 叶桂先

    九集找不到

    听歌VIP 回复 @叶桂先: 是那个有一个叫试听的,就是开头有括号试听那个就是第九集

  • 慕容赤云

    渠道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