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 第一品丨雪漠深解:释六成就 6

061 第一品丨雪漠深解:释六成就 6

00:00
15:37

佛者主成就,中道自圆融。

处在孤独园,穿越时与空。

大者生大愿,比丘意出尘。

众者理事合,俱者俱生心。

虽也名为佛,只是未成魔。

一支无孔笛,吹破诸迷罗。


下面讲佛。


“佛者主成就,中道自圆融”,佛是六成就中的主,主成就,主人公。


佛,是觉者、觉悟的意思。般若为觉之标准。除了大觉者之外,所有宗教的信仰对象都不叫佛,包括真主、梵天、上帝、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等等,他们都不能等同于佛。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证得般若。佛家之所以为佛家,就是因为般若智慧。那么我们讲经怎么能不讲般若呢?如果不讲般若,还是不是佛家?


佛是必须有般若智慧,必须走中道,必须远离偏见、远离空有二边、远离二元对立的,而且一定要注意,中道不是中间的意思,而是远离偏激,远离断灭,远离执著,达到圆融无碍的境界,这才叫中道。


“处在孤独园,穿越时与空”,讲《金刚经》时,释迦牟尼佛就住在祇树给孤独园里,但他每年一般只在那里住三个月,其他时候都随缘度化。他总是托了钵,到处去远行,走到哪儿,就待在哪儿,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居无定所,过着流浪的生活。很多人害怕流浪,害怕居无定所,害怕那种漂泊的感觉,但释迦牟尼佛刚好相反,他时常都在变化,他知道一切都是不由他眷恋、牵挂的,他反而会教育他的弟子,要放下一切牵挂,不要眷恋任何一个存在。


就算他结夏期会在园子里住上三个月,那也只是因为他慈悲。一到雨季,印度的路上就有很多小虫子,一不小心就会踩到。所以,释迦牟尼允许僧人不远行,免得踩死很多小虫子。当然,如果外面一直下雨,他们住在外面也确实不好,毕竟人都有肉体,肉体会生病的。释迦牟尼不追求极端的苦行,他接受别人对他的善意,他只是不要求、不追求肉体的享受,不过分地保养肉体而已。每到结夏期,释迦牟尼就会到孤独园讲经。


“大者生大愿,比丘意出尘。众者理事合,俱者俱生心”,佛是穿越时空、常乐我净的存在,是属于出世间的。他的世间身份也是比丘,上座部称之为大阿罗汉。这种说法有它的道理。在解脱层面,其实阿罗汉也很了不起,但佛还有别的东西,就是利他的行为和觉行圆满的影响力。阿罗汉不一定有。


“大比丘众”跟“比丘”有点不一样,“比丘”最初是出尘的意思,也就是离开五浊恶世,远离红尘,有点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不过,能称之为大比丘众的人,绝不是断灭、追求自我解脱的比丘,而是发了大菩提心、发了利众大愿的那部分比丘。释迦牟尼住世时,有很多阿罗汉和比丘都发过大愿,经常随缘度化众生。他们都是大比丘,不仅仅是上座部和小乘。


正是因为他们的随缘度化,佛教才在那个时候的很多城市和农村普及开来。虽然,现在仍然有人认为他们归于小乘,但如果按利众的大愿和行为来看,他们其实是菩萨,比如舍利弗和目犍连等人。


大比丘也叫大和尚。过去,只有戒律清净、有智慧的僧人才叫和尚,并不是所有出家人都称得上和尚的,但现在就不一样了,和尚变成了一种统称,已经没有附加的条件了,已成一种职业了。


“众”是理事和合之后的聚会,理、事、人、物、境聚合形成的场面,就叫众。大比丘众就是聚在一起、跟随佛四处弘法的僧团。“俱”除了聚合、相聚、俱足之外,还有多种解释和含义,包括因缘俱足、福德俱足、智慧俱足,都包含在“俱”中。


“虽也名为佛,只是未成魔。一支无孔笛,吹破诸迷罗”,佛虽然是佛,跟魔相对,但佛也有过魔心,他降伏了魔心,才没有成魔,而是成了佛。所以,禅宗有一种说法:“但尽凡心,莫求圣解。”只要你把凡夫之心扫掉,就不用去追求别的解脱觉悟,当下本身就是觉悟。


佛有常随众,千二百五十。

三迦叶弟子,各有二百五,

更有五百人,合为一千整。

目连舍利弗,弟子各一百。

耶舍长者子,弟子五十人。

皆是常随众,人称大比丘。

比丘意乞士,古印度习俗。

上乞于诸佛,下乞于众生。


“佛有常随众,千二百五十”,释迦牟尼身边有一千二百五十个常随众。


释迦牟尼一般随缘示化,也就是云游四方,度化途中遇到的众生,但他身边常有一大群人,因为很多依止他的弟子,都想放下一切,跟着他苦行。他们每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印度各地行化,只有结夏期才到给孤独园落脚,三个月过后,大部分常随众又会跟着释迦牟尼四处行化。


佛和别的长老一样,都是亲自带弟子的,他们一般随身带一个弟子,其他弟子作为随从。一方面,这方便他们随时教调弟子,另一方面,当他们年老之后,年轻的侍者也能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阿难就是佛的侍者。


释迦牟尼的常随众中,据说有一千人是迦叶三兄弟带来的,其中两人各带来二百五十人,另一位带来了五百人。目犍连和舍利弗各有弟子一百人,耶舍长者带来弟子五十,这些人便构成了僧团,也就是释迦牟尼身边的常随众。这部分弟子,都是释迦牟尼精心培养的对象。


释迦牟尼的常随众中大多是比丘和优婆塞,比丘尼和优婆夷很少,主要因为女人在外露宿不安全。后来,比丘尼就经常住在僧团附近,听佛家化。过去,二僧寺院(也就是比丘尼寺院),必须在大僧寺院(也就是比丘寺院)的旁边,离得不会太远,这样就有了照应。


“比丘意乞士,古印度习俗。上乞于诸佛,下乞于众生”,比丘也叫乞士,因为他们是以乞讨为生的。印度的乞讨者很多,这是古印度流传下来的习俗。乞讨者不觉得羞耻,别人也不觉得乞讨应该羞耻。为什么?你想,如果很多受人尊重的人都在乞讨,都在托钵乞食,人们怎么会觉得乞食很丢人呢?很多小孩子反而觉得很欢喜,还会学乞讨,于是印度便乞丐成风了。这就像某个歌星如果老穿红衣服,他的歌迷也会老穿红衣服;如果他留着大胡子,他的一些歌迷也会留大胡子。一个道理。古人说,“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意思是楚灵王特别喜欢细腰的女孩子,结果宫中的女子就节食,不吃饭,结果有些人因为节食给饿死了。也是这个道理。


尊者受人尊,世有多重意,

一名器世间,二国土世间,

三有情世间,四圣贤世间。

物质器世间,国土国家分。

有情有灵知,特指生命体。

众生之正报,有觉知生命。

植物与矿物,是众生依报。

若有机械性,无情感觉知,

不名情世间,亦不名众生。

圣贤依成就,佛说有两种:

圣居常寂光,凡圣同居土。

台湾科学家,称为信息场,

常以诸方法,沟通诸世间。

能量暗物质,或当另有情。


“尊者受人尊,世有多重意”,世尊是佛的另外一种尊号,意思是整个世间最受人尊重、最为尊贵的人。即使在出世间,佛也是最受尊重的存在。过去,阿罗汉也被称为尊者,同样是值得尊重的人,像我们现在所说的贤人、圣人。


“一名器世间,二国土世间,三有情世间,四圣贤世间”,在佛家的世界观中,世间分为四部分,一为情世间,二为器世间,三为国土世间,四为圣贤世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哈哞呢

    用这么好的声音传递开启般若的智慧。感恩雪漠,感恩海潮明月。

  • 真诚的笑着

    期待快点更新!

  • 7u3f3gx10kaapcc1cizi

    感恩雪漠,感恩海潮明月。感恩一切生命中的美好

  • 馨语_p1

    感恩雪漠老师,感恩主播老师!

  • 恒河水浪

    中道是圆融无碍,无分别,无执着,不落两边。

  • 吾心安

    感恩老师

  • 龚利文

    感恩

  • 听友472318870

    感恩一切,感恩佛陀,感恩老师讲解

  • TiDE

    释迦牟尼总是托了钵,到处去远行,走到哪儿,就待在哪儿,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居无定所,过着流浪的生活。很多人害怕流浪,害怕居无定所,害怕那种漂泊的感觉,但释迦牟尼佛刚好相反,他时常都在变化,他知道一切都是不由他眷恋、牵挂的,他反而会教育他的弟子,要放下一切牵挂,不要眷恋任何一个存在。

  • 听友390336752

    感恩雪漠老师用心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