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公里云和月》金色的赤塔

《三万公里云和月》金色的赤塔

00:00
11:58

金色的赤塔


IMG_0467 (640x420) (2)

赤塔

7月2日

俄罗斯怪,也许是地方太大,也许是集权传统,这里明明距满洲里一百多公里行程,和北京属同一个时区,却在使用远东时间。比日本东京起床还早,起床,还不到3点半(北京时间)。

走出旅店。

一夜雷雨,空气中花草清香弥漫。没了国内的早市、晨练,低沉的乌云,洁净的街道,燕子轻飞,静静的,幽灵一般。 

吃饭,虽说行前强调,按车核算。可每个人理解的并不一样,在满洲里又没说清,准备自是差异很大,各有各的吃法。

刘开宇、谭飞腾是老江湖,多次走这条道,各自带有电锅灶,米面调料,各吃各的,不相干扰。老冯、李方是朋友,两个大男人,虽说也带了灶具,但更多是吃饭馆。施氏兄弟,老许夫妇天然两家,自是柴米油盐、亲锅热灶准备的妥妥帖帖。只有我和王小平履行着筹备组建议,准备加入本车的行列,即没带灶具,也没买粮食调料。

调整的结果,王小平加入施氏兄弟一族,他们坐同一辆车。我加入许天宁一族。但因为事先理解不同,准备不同,投入差异很大,也形成了事后围绕吃饭的不断争议。

但饭总是吃了,也有了初步的规矩。剩下最重要的是“出发”。

远征易早行,6点40走出博尔贾,目标——赤塔。

我们刚从呼伦贝尔走来,那里有中国最好的牧场。没膝的牧草,无边的鲜花,羊群应和着白云蓝天。牧民们唱着:“呼伦贝尔大草原,我的心爱,我的思恋。”

这里是那片草原的伸展,同样的牧草鲜花,同样的白云蓝天,但没了羊群,没了牧人,偶尔可见零星的牛群,荒寂无边。

 前行,丘陵白桦,凄凄细雨。长天绽开几道裂隙,扇形的光柱, 扫视着茸茸的草毯。一条公路浪迹天涯,后贝加尔大草原,更深沉,更博大,更思远。

忽见路边,深陷蒿草的工事,锈迹斑斑的坦克、大炮,被放弃的营房。有人说是二战遗迹,我更倾向与二战无关,须知,文革中,这一带曾是中苏对抗的前线。

中午1点,翻上一道高坝,好密的松林,远方一面低平的斜坡,一座密集的城镇,赤塔到了。

IMG_0427 (640x408)

赤塔大教堂

赤塔市,俄罗斯赤塔州的首府,虽然只有30万人口,却是俄罗斯远东的重镇,大名鼎鼎的边城。这里不仅有机器制造、冶金、木材加工等工业,还有后贝加尔大学等一批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更重要,这里是俄罗斯远东铁路通向太平洋和中国的枢纽。

赤塔,19世纪中期建市。随着沙俄东扩诞生、成长。从这里向东,可辐射外兴安岭以东至太平洋的大片土地。向南控制着中东铁路,直插中国东北的腹心。

正因为此,18世纪,世界走进殖民时代以来,这里就没消停。

先是1905年的日俄战争打得昏天黑地,这里是那场战争的后方支撑。而后二、三十年日俄在这一带摩擦不断,全然不顾中华宗主国的主权。直至1939年日俄诺门坎战役,这里是那场战争的指挥中心。

正因为征战不断,这里为二战期间的苏联提供了大量的军事人才。享 誉二战的朱可夫元帅、科涅夫元帅、罗科索夫斯基元帅、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华西列夫斯基元帅都是从这里的部队走出。二战期间,苏联远东部队的西调参战,是扭转苏德战场颓势的重要原因。这里有一百多座历次战争的纪念碑,一座二战胜利纪念广场,在前苏联这里是英雄城市。

真走进赤塔,全然看不到战争的痕迹。戈达河切割,左岸地势平坦,街道整齐,右岸一面斜坡。街道松林掩映,参差错落。

我们走进纪念广场,开阔。中心高高基座上,列宁站立的雕塑。两侧十四面国旗飘扬。看看,居然有中国国旗,不知在庆祝什么?一群中学生穿着校服演奏。

这里是我们走进俄罗斯的第一座大城市,刘开宇带着几个车主办理行车保险,我们在列宁像下徜徉。

IMG_0453 (640x410)

列宁广场

很典型的苏联城市。

一片大广场,中心矗立着领袖的雕塑,塑像旁,烈士纪念碑燃烧着长明的火炬。那是国家,意识形态和道德的的象征,城市的心脏。

广场周边围着政府办公楼,那是国家机器运行的地方,威严高大。 附近有各种博物馆和文化设施,有高大辉煌的赤塔大教堂。那是教化人群的地方。再其次才是商业中心,丰富民生的市场。

我的有限的旅行经历,前社会主义国家几乎都受这类模式的影响。在中国,城市人口多,围绕中心广场,再增加出二环、三环、四环甚至更多,以不断地增加城市容量。

眼下的赤塔已是苏联解体23年后,城市大结构没变。细观察,还是能够看出变化。

那些曾经威权的建筑已失去了往日的威严,没了持枪的警卫,有学生自由出入。那尊象征政权合法的列宁雕像,懒懒散散坐着几个晒太阳的老人。烈士纪念碑前,追逐鸽子的孩子,大声的喧哗。

尊严已脱离了建筑,还给了人群,雍睦祥和的景象。

上去询问:你们喜欢列宁吗?孩子们回答:“列宁是革命者,很强大。我们喜欢列宁,喜欢我们的国家,也喜欢赤塔。”不知是因为语言不通没法深谈,还是孩子们就是这样认识,总之经过翻译,答案清晰统一,很有点苏联的味道。

再集合已是黄昏,来到鹿山观景台。

平地高台,正对市区的断崖,近百米高,一座轻巧别致的教堂。几个俄罗斯姑娘正在拍照。看到中国游客拿着照相机,主动充当模特。俄罗斯姑娘大方,拉着我们合影。虽然语言不通,肢体也可表达,看得出来,这里已没有意识形态的压迫,姑娘们随意和外国人交往。

眼前,旧民居簇拥着新教堂在斜坡上延伸。夕阳钻出云层,金色的赤塔。

IMG_0512 (640x361)

金色的赤塔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