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别独自用餐》:越主动示弱,越容易交朋友?

001《别独自用餐》:越主动示弱,越容易交朋友?

00:00
05:28

《别独自用餐》:越主动示弱,越容易交朋友?

你好,我是孙思远。欢迎来到万卷书计划。世界是一本书,今天是你翻开的第1页。



大多数人在与人交流的时候,会尽可能展示自己的优点,显示自己多么地厉害。想想也对,不是有句话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其实就是价值的交换么?既然是价值交换,当然要尽可能展示自己的价值嘛。



但实际情况却不一定是这样:如果你在跟别人交往的时候,只顾着展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时间久了,也是会惹人厌的。就算你真的很聪明、很厉害,天天炫耀也会让人觉得烦。



我很早之前在工作中就犯过这个错误:有一段时间,我急于在工作上证明自己,于是尽可能地展示自己最光鲜、最出色的一面。但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身边的同事都不怎么喜欢我,甚至还私下拉群吐槽我。我当时很不理解,但后来换位思考了一下,也想明白了:要是有谁天天在我面前嘚瑟自己多么多么厉害,确实是讨人厌。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今天给你介绍的这本书就回答了这个问题。书的名字叫Never Eat Alone,《别独自用餐》。从书名应该就能看出来,这本书是教你如何正确社交的。



这本书里有个观点非常新颖,它说:人们在工作中往往不愿意示弱,但实际上,适当示弱是有助于增强人际关系的。



上世纪90年代,有一位叫阿瑟·阿伦的心理学家做过一项很有名的实验:他把之前互不认识的一群学生两两配对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要进行45分钟的谈话。



其中有一半的小组,主要探讨的是一些比较肤浅、比较浮夸的问题,说白了就是互相吹捧、比着吹牛;另一半的小组探讨的是比较私密的、甚至是涉及了很多个人经历和挫折的问题。



结果发现,第二组学生,也就是那些探讨了很多个人私密话题的学生,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好;甚至在实验结束之后,他们中间有不少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这个实验背后的道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当我们听到对方痛苦经历的时候,我们的同理心更容易被激发,更容易增进感情;但对方如果一直很成功、很幸福,我们多半不会有什么同理心,反而很多时候可能会嫉妒。



尤其是在工作场合——美国乔治亚大学有位社会心理学教授叫亚伯拉罕·泰瑟,他发现,在竞争激烈的职场里,那些一直不愿意示弱的人,通常更容易威胁到他人。说白了,你显得自己越厉害,越容易让别人产生警惕,尤其是在同事竞争的关系里。



所以说,适当示弱、自己揭自己的伤疤,其实是一种更高级的社交手段。



那我们在社交的时候该怎么利用这一点呢?



我给你举两个例子,你来感受一下:



我前段时间参加了一个商学院。在入学的第一天,每个班级都组织了迎新的活动。一般的迎新活动不就是开个party,一起玩玩游戏、喝喝酒、唱唱歌之类。这些常规的项目,在这个商学院的迎新活动上也都有。



不过,为了更好、更快地促进同学之间的感情,有的班级还玩了一个小套路,那就是:在当天晚上的班会上,每位同学要讲一个自己人生中的“至暗时刻”,也就是讲一段自己过去最痛苦的经历。



结果,当天晚上就变成了一场比惨大会:有的同学讲自己是怎么离婚的、有的讲家人去世的、有的讲公司破产倒闭的,还有的同学讲自己怎么流落街头要饭的。大家把自己最脆弱的一面都展现了出来,结果是全场声泪俱下,不少同学抱头痛哭。自那天之后,本来互不相识的同学就迅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很多人很快就变成了好朋友。



不过,要提醒的是:示弱也得分场合,不能随便示弱。如果一直示弱,或者该表现的时候你非得示弱,反而会影响别人对你的评价,那就是得不偿失了。



最理想的情况是:你一直保持一个很强、很优秀的形象,但在适当的情况下,你偶尔对别人敞开心扉,给自己揭一揭伤疤,讲讲过去某个不堪的经历,或者就是直言不讳地说自己某个方面不行,想要请教或者求对方帮忙。这种情况下,往往能在人际关系的促进上,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好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这本书Never Eat Alone里的知识点:适当地示弱,可以帮助增强你的人际关系,成为一种更高级的社交手段。



最后,给你留个小问题:你有哪些增强人际关系的小妙招呢?欢迎留言给我,咱们明天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小小可爱可可爱

    陪伴诉苦玩闹沟通

  • 1554144ipfu

    很有道理

  • 1388153qmkk

    .一一一一一一一u .f.m?一一一一一

  • chenxychq

    蟹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