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激励与工作行为》:如何做到忠言不逆耳?

005《激励与工作行为》:如何做到忠言不逆耳?

00:00
05:10

《激励与工作行为》:如何做到忠言不逆耳?

你好,我是孙思远。欢迎来到万卷书计划。世界是一本书,今天是你翻开的第5页。

 

前两天我听到一个故事:说日本有一位表演大师。有一次,他正准备上台表演的时候,他徒弟突然走过来提醒他:您的鞋带儿没系好。大师看到了,感谢了徒弟,然后蹲下把鞋带给系好了。可是,等到徒弟转身走开之后,他又蹲了下来,重新解开了鞋带。

 

正好,有一位记者看到了上台之前的一切,他感到非常困惑,后来他就问大师:为什么又把鞋带解开了呢?大师说:因为我要演的是一个长途跋涉的人,解开鞋带可以表现出他走了很远、走得很累的状态。

 

那位记者又问:那刚才您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徒弟呢?大师说:他那么细心,发现我的鞋带松开了,还好心提醒我,这种洞察力和热心,一定要保护和鼓励。至于为什么不当场告诉他,那是因为我觉得,将来还有很多机会跟他说这件事,那就下次再说吧。

 

好,故事讲完了,你应该也听出来了,这个故事讲的是如何更好地给别人提意见。提意见的场景在生活中非常常见,职场上、生活中、爱情里,有时候,意见提得好会事半功倍,提得不好那就是事倍功半了。

 

今天要讲的这本书,就是教你怎么给别人更好地提意见。书的名字叫“Motivation and Work Behavior”,翻译过来就是《激励与工作行为》。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心理行为学家莱曼·波特。

 

根据他的研究,即便再有涵养的人,也不喜欢别人直接指出他哪里做错了。因此,给别人提意见的时候,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波特就总结了一套给他人提意见的方法,这套方法被称为“波特定律”。

 

下面我就来讲讲,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波特定律”,给别人提意见。

 

“波特定律”的第一条是:提意见必须私下提。当你需要给别人提出批评性意见的时候,除了你和对方,不要有其他人在场,这是对对方基本的尊重。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公开批评是一种羞辱,但私下批评其实是一种关怀。在曾国藩的家训里,也有类似的两句话,叫做“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意思就是说:表扬人的时候,一定要挑公开的场合;但批评人的时候,一定要在私下进行。这跟“波特定律”讲的是一个意思。

 

“波特定律”的第二条是:在说出你的批评意见之前,要先夸奖对方做得好的地方,然后再说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比方说,我们公司开会的时候就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同事提出了某个方案,这个方案其实做得不太好。但在我提意见之前,我通常会先说说方案里比较好的地方,比如“你的市场分析很全面”或者“观察问题的角度很犀利”,然后我再说出具体的改进意见。这样既不打击同事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又完整地表达了我的观点。

 

不过这里要注意,通常你在夸完对方之后、提出意见之前,你会用到一个转折词“但是”。比如,“你市场分析很全面,但是,你的预测模型有问题。”只要这个“但是”一出现,前面的夸奖基本就白费了。因为“但是”后面跟着的,肯定是一个负面评价。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很简单,我们把“但是”这个词换成“如果”。比如,“你市场分析很全面,如果,你能把预测模型再调整一下,那就更完美了。”你发现没有,这个“如果”后面会直接给出你的改进意见,而不是负面评价;但在改进意见里,你又温和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所以不必担心信息传达不到位。如此一来,既照顾了对方的自尊心,又充分表达了意见,绝对是事半功倍。

 

总结一下,今天介绍的“波特定律”是教你如何更好地给他人提意见。具体来说,一定要在私下场合提意见,否则就成了公开羞辱。另外,在提意见之前,一定要先肯定对方,在转折的时候,尽量用“如果”,而不是“但是”。俗话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但实际上,只要你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忠言也能顺耳,良药也能裹上糖衣,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给你留个小问题:你有没有什么给别人提意见的好方法呢?欢迎留言给我,咱们明天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白华苍松

    波特定律第一条: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公开表扬别人,私下批评别人 波特定律第二条:先表扬,后批评 把“但是”换成“如果”

    达利园只为清梅代言 回复 @白华苍松: 录完了以后看到你的评论,咱俩基本一样

  • 安安靜靜記筆記

    表達肯定,然後用如果……就的句式表達建議

  • sublime2130

    也是有情商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