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也没用,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拦不住

害怕也没用,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拦不住

00:00
22:01

长期征集

日子很难,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说不出的感觉,受苦的人最懂。

和吃苦相比,有苦难言,无人问津,可能比苦本身还难受。

重生之后,叶檀老师变了很多,变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别人的苦。

她说,有苦我们一起分担。

每周六,叶檀老师都会亲自回复,并在公众号上发出,有苦难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叶檀老师倾诉,把你的故事,发送到邮箱yetanbusiness@163.com,叶檀老师看到,一定会回复。

记住,这世界还有人,关心你,在乎你,理解你。

文/青城桢楠

外资,是个敏感话题。每次这个话题成为热点,几乎都离不开一个经典句式,别让谁谁谁跑了。

2024年,似乎更害怕外资跑了,这种担忧有经济实质,更有内心恐惧,是因为缺乏安全感而造成的害怕被抛弃的内心恐惧。有句话叫“怕什么来什么”,越是担心的事情,往往越会发生,自我实现的预言,常常因为不自信而显得浑然天成。

8月9日,据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字,2024年二季度,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科目里的“直接投资负债”录得负148亿美元。

据《联合早报》统计,这是中国自1998年以来第二次录得负数,上一次是2023年三季度。

2024年7月12日,在商务部公布的外资使用情况统计中,2024年上半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989.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29.1%。从1月份开始,该数字下滑速度逐月增长。

8月15日,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24年前七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3.6%,其中外商投资增速为负15.2%。

相信有不少人对这些数字感到不安。

外资在中国的收入占比,坚定而缓慢的下降

外资到底有多重要?2021年,官方报道过一组数字,简单直接的描绘了外资对中国经济的意义。

据商务部官网,外资企业以占市场主体2%的比重,带动了约4000万人的就业,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口的1/10,贡献了我国1/6的税收,2/5的进出口。

2023年10月10日,商务部发布的《2023年中国外资统计公报》中,展现了更为全面的外资情况。

从收入规模来说,自打有数据统计开始,外资在中国的收入占比就在一路下滑,不过下滑的速度非常缓慢,截止2022年仍然在20%以上。

有趣的是,根据商务部的统计,2014年之前,外资收入占比和利润占比之间反复横跳,有时候利润占比高,有时候收入占比高。自从2014年之后,外资利润占比就稳定高于收入占比两到三个百分点左右。

这个变化非同小可,甚至可以看做外资的一种集体转向,从收入导向、规模为主,变为利润优先,赚钱是王道。

这样的转变思路,对于理解随后的外资动向格外关键。

2014年,是外资的转折年

为什么是2014年?

因为,从2014年开始,“自主可控”这个四个字,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议题,当年从航空航天等领域开始,打造自主可控样板工程。

自主可控意味着什么?2023年,经济日报有篇文章题为《如何理解产业体系自主可控》,个人认为比较好的表达了自主可控的含义。

文中写到:

自主可控,是指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具备较强的把控力……“可控”在本质上就是确保安全,体现为产业链供应链风险在可控范围内,对链条上的各环节、各主体、各要素具有一定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这既涉及原料、零部件、生产设备、机械装备等实物资产的供应,也涉及技术、软件、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供应。

自主可控走上台前,很多产业都明里暗里提出了国产化率的目标。

比如在芯片领域,2020年《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就提出,2025年国产芯片自给率要达到70%。

尽管芯片自给率的目标已经延期了,但大方向没有改变。根据TechInsights的数据,2023年中国芯片国产化率为23.3%,到2027年,芯片自给率可能也就在26.6%。

芯片领域只是冰山一角,随着国内制造业投入的不断增加,各行业都在快马加鞭提高国产化率。

还记得L型经济走势么,当初提这个概念,就是告诉大家,经济增速要放缓了,过去的高增长难以为继。GDP作为一种总量概念,L型走势,意味着各行各业都在放缓。

对外资来说,中国摊饼的速度变慢了,饼里的份额因为自主可控变小了。换位思考一下,面对这样的改变,还不把目标从规模转向利润么?

在上述过程中,有一件事影响很大,不得不提。

这就是房地产。如果把房地产也放在自主可控里,这个行业的国产化率天生就是最高的。2014年之后,房住不炒成了房地产的主基调,为了对冲房地产,有关部门的必然选择是进一步加大制造业为主的产业投资力度。

这会带来什么结果?

站在内资的角度,基本自主可控的房地产盘子变小,工业的盘子相对变大,且在高速自主化。

站在外资的角度看问题,产业主阵地——工业和消费领域,一个自主可控,一个在国潮崛起,盘子越来越小。

对于外资来说,利润几乎成了唯一的目的,规模和收入越来越不重要。

根据我们统计的数据,从营业收入利润率变化看,最近几年的变化基本能反应外资的投资变化。

2020年,国家统计局统计的外商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54%;

2021年,外商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93%;

2022年,外商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

2023年,外商营业收入利润率进一步下滑,变成了6.6%;

2024年上半年,最新的数据,外商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7%。

上述利润率的变化,和外资对中国的投资变化非常契合。

2023年,也就是外商营业收入利润率破“7”的时候,外资在当年第三季度,第一次净流出,FDI科目里的“直接投资负债”录得负121亿美元。

7%的利润率,在外资看来好像一条红线,一条生命线。在中国布局颇深的博世集团,在2024年财年业绩展望中写到,要努力实现至少7%的目标利润率。

外资的选择如此,出口型内资类似。

在A股市场上,特朗普还没有这么火之前,出口行业基本上在走独立走势。这是因为外部需求好,且利润高。很多出口类型的公司交流的时候,不约而同的提到,出口回报率远高于在国内投资的回报率。关键是,账期没有那么长,现金流比较好。

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率,内资都要出海,外资当然会把钱投到回报率更高的地方。站在经济角度看企业的选择,这顺理成章。

最近,美国大使馆发了篇文章,说中国数十年一直维持超高的储蓄率,在过去20年里,储蓄约占其GDP的 45%-50%,是经合组织历史平均值的两倍以上,比东亚参照经济体高出10%-20%。中国占全球总储蓄的28%,但只占全球GDP的 18%。高储蓄的必然结果就是低水平的家庭消费。

房地产花好稻好的时候,国人不像外国那么消费,似乎不是个问题,如今房地产熄火,国人为了生活保障更加不消费,对内资和外资都构成了一个严峻的挑战。

因为市场收窄,机会越来越少,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

留下的外资,图的是什么?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资本是逐利的,能获得不俗的回报就不会离开,回报周期够长就长相厮守。但是,如果回报率下降,或者找到回报率更高的地方,就会转身离去。

与通常的想像不同,一些外资不但没有离开,反而在加码。比如德国。

8月14日,金融时报发了一篇文章——《德国对华直接投资大幅上升》。

选择在这个时间段发这篇文章,相信《金融时报》是有考虑的。

为什么德国成了对华投资的逆行者?

文中给出了原因。据《金融时报》的文章,德国央行的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德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为24.8亿欧元,二季度飙升至48亿欧元。要知道,2023年,德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全年才65亿欧元。

2024年半年时间,德国对华投资已经超过2023年全年了,确实是大幅增长。德国企业在中国的利润率有多少?

2024年4月15日,澎湃新闻在写到德国企业在中国的时候,提供了一组数字:中国是大众汽车集团利润率最高的市场,在全球利润率只有3%~4%的背景下,中国市场利润率超过10%。

大众的定位是大众,比大众更高端的奔驰宝马,相信利润率只高不低。既然德国企业能够保持较高的利润率水平,甚至远高于其他国家,不加码投资中国,反而是奇怪的。

据《金融时报》报道,德国科隆经济研究所的研究表明,2023年德国企业在中国一共赚取了190亿欧元利润。这190亿利润,有一半以上被再投资于中国。

除了德国,沙特也是近些年在中国投资耀眼的国家。据《券商中国》统计,截至2024年7月,沙特主权财富基金公共投资基金,在中国的总投资额已达220亿美元。

据晨哨并购2024年4月22 日文章,Global SWF的数据显示,PIF在2013至2022年间的十年年化回报率为6.9%。看来,PIF在中国的投资回报率也是冲着7%去的。

此外,沙特阿美通过入股、投资等方式大举进军中国,2023年,沙特阿美以246亿元收购了荣盛石化10%的股权,还耗资122亿美元联合北方工业、盘锦鑫诚成立合资公司。

另据英国《经济学人》6月报道,未来10年,沙特打算投资1000亿美元在中国石化产业。

沙特投资中国的目的很多,政治、经济各种因素,但相信投资回报率水平有保障,是个基本前提。

德国和沙特是持续投入,还有些投资是在回潮。转了一圈,发现还是在这块土地投资的性价比较高,又回来了。

近期,关于富士康回归内地的新闻非常多。香港《亚洲周刊》以“富士康‘回归’中国内地”作标题,提及7月下旬,富士康宣布在河南郑州投资10亿元人民币建设新事业总部大楼的项目,苹果新款手机iPhone16系列仍将在中国组装。

富士康回潮背后的真正原因是,苹果不满意,在印度生产良率低,达不到其生产要求。据悉,印度厂iPhone代工的良率仅为50%,远低于中国,如此高的成本苹果无法接受。

苹果+富士康重新调整产线,证明中国供应链、中国制造、中国工人有足够的韧性。这样的资金,是靠生产能力和吃苦能力争取回来的。

这种回潮会是永久性的么?

也许保守点更合适,毕竟外部环境的变化朝着不乐观的方向发展,且未来随着印度、东南亚的不断进步,良率问题不会永久存在。

我们担心别人,别人担心我们

站在中国本土角度看外资,在乎的是外资的中国心,觉得这么长时间给你赚钱,你不够义气。站在外资的角度看中国市场,不得不从全球格局出发,得站在外资的角度看外资。

之所以要转换视角,是因为双赢才能持久,总是以我为主,总是讲江湖义气,会越来越看不懂外资。外资离开是个问题,但看不懂外资,带来的问题会更大。

2024年5月1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众号发表了一篇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安格斯 • 迪顿的文章,标题很有指向性,反思经济学。

在这篇文章中,安格斯 • 迪顿反思到:

我更加怀疑自由贸易对美国劳动者的好处,甚至怀疑自己和其他人过去曾经提出的论断,即全球化在过去30年里大幅减少了全球贫困。我也不再捍卫“全球化对美国劳动人民造成的损害是为全球减贫付出的合理代价”这一观点,因为美国的劳动者比全球穷人要富裕得多。

我认为,印度的减贫与世界贸易关系不大;如果中国的政策能减少该国的国民收入储蓄,从而使其制造业的增长更多地被国内吸收,那么中国的减贫可能会对富裕国家的劳动者造成更少的损害。我还严重低估了我对在国内外劳动者之间进行利弊权衡的道德判断。我们当然有责任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但我们对同胞负有更多的义务,而对其他人,我们并不负有这些义务。

作为自由贸易曾经的拥趸,安格斯 • 迪顿的思想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本土化。

包括他在内,美国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中国人消费,进口美国商品,希望产业留在美国,从而给美国人提供更多就业。

我们得允许世界的变化,不允许也没啥用,因为脑子和手长在别人那里。凡事皆有度,适度才能融洽,如果不适度,彼此的隔阂就会越来越大。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曾说,中国目前对约170个国家有贸易顺差,从长期来看,这是一个问题。

过去,中国对日本韩国东盟这类国家,或许还有逆差,但随着中国制造的不断进步,对日韩等国的逆差也在减少,甚至消失,逆转。

下面有几组数据供大家参考。

根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统计,中国贸易盈余的地区分布变化,从美国+欧盟,变成美国+欧盟+东盟+非洲+中亚五国,日韩两国的贸易逆差也在迅速抹平。

都说东盟是中国对欧美国家贸易的中转地,但我们对东盟的贸易顺差越来越大,证明东盟除了转口,实打实在大量进口当地有需求的产品。

如果进行结构性拆分,上述贸易变化会更加夸张。

从制成品贸易顺差的视角看贸易,据北大国发院的数据,2023年中国货物顺差占全球比重上升到30.5%历史较高位,制成品顺差占比更是达到63.5%的惊人水平。

63.5%,全世界加起来也无法和中国比,可以说我们中国主宰了全球制成品。根据美国官方统计,中国制造业在顺差层面吃掉的全球份额,基本来自于于德国、日本、美国等老牌制造业强国。

中国商品赚遍全球,按理说,在中国的外资应该是高兴的,毕竟他们占到进出口的3成。但我们听到越来越多的,却是安格斯 • 迪顿的说法。

从数字来看,外资占进出口的比重是下降的,金额也在下降,也就是说,他们受益的程度并不如想像。

据商务部的《2023年中国外资统计公报》,2022年中国全国进出口商品总值达62813亿美元,同比增长4.7%,其中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商品总值为20764亿美元,同比下降4.3%,占全国比重为33.1%。2022年,中国进出口增长的时候,外资企业却是同比下降的。

根据2023年商务部最新的统计数据,中国进出口合计22.36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3%,其中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2.61万亿元,占比“仅剩下”30.2%。

份额从33%掉到30%,不过1年时间。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24年前7个月,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规模为7.28万亿元,同比增长1%,占我外贸总值的份额为29.3%。

从2023年的30%,7个月时间又掉了0.7%。

吃掉外资份额的是谁?是我们的民营企业。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24年前7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3.67万亿元,增长10.9%,占我外贸总值的55.1%,比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

说真心话,如果外国能够从容接受中国商品席卷之势,接受中国商品的物美价廉,当然很美好。问题是,很多结果不如想像,一件事情总有临界点,过犹不及。

在我们追求安全的时候,站在外资的角度,65%的制成品顺差都让中国赚了,外资会感受到安全么?何况外资企业在中国的进出口份额,还在不断被民营企业蚕食。这些企业是本身就是一台台的生产机器。

怎么办?

从GDP过度到GNP

包括美国在内,全世界都希望中国到其他国家本土投资,解决就业问题,提供本土制造。

日本驻华大使馆经济部公使兼首席财经专员河邑忠昭说,无论从改善外部环境还是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看,中国都应逐渐转变成资本输出国,从GDP时代过渡到GNP时代。

据中信建投的统计,从日本经验看来,1990年以后,日本对外投资规模一直远高于外国对日本投资。

现实世界中,中国企业在加速出海。

据商务部、外汇局统计,2024年1-5月,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497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2%。其中,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1个国家和地区的4829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投资4276亿元人民币,增长19.9%。

极端情况下,如果中国民营企业、在华外资把所有出口都搬到国外,就近打造供应链,对中国而言意味着什么?

2024年,我们写过太多关于产能利用率的文章,在中国本土,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每况愈下,一季度跌破75%。与之对应,国内工业企业的亏损面超过25%。

那么多人开网约车、送外卖,本身就是就业环境的一种表达,如果越来越多民营企业出海,外资回流自己国家,就业该如何是好?

令人担心的,还有财政或者说税收问题。在财政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税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赚钱的出口企业们从出口变成出海,税收的问题会不会进一步放大?

根据商务部的统计,2022年外商投资企业缴纳税收总额为29263.6 亿元,占全国税收的17.6%。

外商的税收贡献如果进一步降低,也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

为了稳定外资,我们采取了不少措施,出台了各种条款,没听说民营企业的一些遭遇在外资身上出现。可这些还不够。

营商环境再好,归根到底要在商言商,有赚头才是最大的利好。居民不愿意消费,企业不断内卷,赚钱的难度太大了。

所以,扩大外需和内需一样重要,让资本自己做出选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