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产业都熬不住了,破局的关键时刻到了

最强产业都熬不住了,破局的关键时刻到了

00:00
28:14

长期征集

日子很难,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说不出的感觉,受苦的人最懂。

和吃苦相比,有苦难言,无人问津,可能比苦本身还难受。

重生之后,叶檀老师变了很多,变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别人的苦。

她说,有苦我们一起分担。

每周六,叶檀老师都会亲自回复,并在公众号上发出,有苦难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叶檀老师倾诉,把你的故事,发送到邮箱yetanbusiness@163.com,叶檀老师看到,一定会回复。

记住,这世界还有人,关心你,在乎你,理解你。

文/叶檀财经团队

每次和叶檀老师散步,都有感于坚持的力量。

从步履蹒跚到健步如飞,从几步、几米到1万步、一万米,其中变化让人叹为观止。这或许就是坚持的力量。

坚持,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世界上最伟大的网球运动员费德勒在达特茅斯学院2024届毕业典礼上说:

在网球中,完美是不可能的……在我职业生涯中参加的1526场单打比赛中,我赢得了近80%的比赛……

现在,我想问你们所有人……你们认为我在这些比赛中的分数赢得了多少?

只有54%。

这意味着,即使是最优秀的网球运动员也只赢得了他们比赛中一半以上的分数。赢得80%的比赛,只需要获得54%的分数。多一点点胜率,就能产生无限的想象力,还有比这更美妙的人生么。

卓越和普通之间的差距,远远没有想象中的大,甚至可以说只在毫厘之间。

而这毫厘的来源,被称为1%原则。美国作家汤姆·康奈兰写过一本书叫《1%法则》,书中写到:无论游泳还是田径,甚至任何比赛,第一名和第四名的平均差距总是在1%之间。

这1%的差距,郑钦文也许最能体悟。作为巴黎奥运会上,为中国乃至亚洲斩获第一枚网球金牌的突破性运动员,她的人生信条是:伟大的梦想,唯有坚持才能抵达。

人生没啥意义,坚持也就产生了意义。

#01

这两个数据,说明大家不想消费,在夏天储备过冬粮

8月13日,央行公布了7月份的金融数据,整体表现一言难尽。

7月末,广义货币余额303.31万亿元,同比增长6.3%;狭义货币余额63.23万亿元,同比下降6.6%。

M2上不去,M1继续下滑,市场持续担忧。

几乎在第一时间,央行旗下《金融时报》就对M2为什么放缓、M1为何负增长给出了官方解释。据8月13日《金融时报》公众号,M2之所所以放缓,是因为资管产品分流了银行存款,也就是存款搬家影响了M2的增长。

据王剑在《M2与社融之差异主要由大资管导致》一文中的分析,当非银或者实体购买资管产品的时候,这部分是不会计入M2的。

根据《证券日报》2024年8月8日的报道,截止6月末,券商+私募资管总规模为5.8万亿元,较年初增加4931.09亿元,增幅为9.3%。

其中,券商资管业务中,以主动管理为代表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为30516.96亿元,较年初增加4589.45亿元,增幅为17.7%。

各路资管产品的增速远大于M2,这部分离开M2,确实会对M2造成负面影响。

另外,还记得央行在《2023年一季度的货币执行报告》中,提到居民理财资金回流为表内存款,会推升M2。反过来说,居民存款搬家,把存款换成理财,应该会造成M2下行。

根据天风证券的统计,截至2024年中,理财存续规模28.52万亿元,相比年初增加6.43%,同比增长12.55%。这部分对M2带来的冲击,同样降低M2的增速。

那M1呢?

《金融时报》的解释是,M1负增长仍然是因为挤水分的影响,自从银行严打手工补息,企业对于把“活钱”存在银行变得意兴阑珊,而是选择把钱放在理财产品里。

6月份,我们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专门分析M1负增长以及M2-M1剪刀差扩大的影响。7月份的数据比两个月前分析的时候还差,分析逻辑是一样。

人们不愿意持有活钱,更愿意把钱放在安全稳妥的地方,这种集体性行为背后,是消费和投资意愿匮乏,对未来信心不足的表现。这好比在夏日的朝阳里想像寒冬,开始储备过冬,能储备多少就储备多少。

#02

两市成交5000亿,居然是个坎

近期股市成交量持续低迷,5000亿已经是个坎,同样是人们不愿意持有活钱准备投资的表现。至于消费端,我们最近的文章才分析过,不再赘述。

如果计算没错,2024年7月份M1-M2的剪刀差12.9%,是有数据以来最差的,没有之一。比2014年1月、2009年1年还要差。根据华泰证券的测算,7月份的M1、M2远远偏离了长期趋势线,且裂口不断拉大。

这是一种不正常,但也许会成为一段时间内的常态。除非,有超预期的政策出现。

具体看贷款,整体情况基本能反映M2、M1的变化。

据央行数据以及国盛证券统计,单看7月份这一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明显低于季节性,2600亿的新增贷款规模创2009年11月以来最低水平。

7月份贷款这么差,主要原因是居民贷款不给力。7月份,居民短期贷款为负增长2156亿,和房地产相关的中长期贷款增速仅有100亿的增长。无论短期还是中期,都反映出居民消费、置业意愿严重不足。

过去利率大幅下行,往往会刺激人们买房或者消费的意愿,但这一次,利率不断下探,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改善。据央行调查,居民的储蓄占比一直保持在60%的高位。

从房地产的角度看,据克而瑞的数据,前7月份,排名前100名的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 2790.7 亿元,环比降低 36.4%,同比降低 19.7%,同环比进一步下滑。

下面这张图清晰的反映出头部房企销售的疲态,刺激收效甚微。

8月13日,由于对房地产预期不好,穆迪再次下调了万科的评级,从从Ba3下调至B1,展望为负面。

据穆迪的评级,预计万科2024年、2025年合同销售额将分别下降30%和20%,且由于要打折促销,利润率也会进一步承压。

企业端贷款在7月份,也是风雨中飘摇。7月份,企业部门短期贷款减少了5500亿,比2023年多减少了1715亿,中长期贷款方面,新增了1300亿,但比2023年同期,少增了1412亿。

1300亿的中长期贷款,创2016年以来新低。

企业融资端的救命稻草是票据融资。7月份,票据融资大幅增加了5586亿,几乎以一己之力托起了企业融资数据。

如果没有票据融资这一款,企业信贷也会是负增长。

据华创证券分析,票据融资增速之所以如此之快,一方面是因为融资便利,流动性好,另一方面是票据利率不断走低,对短期贷款有一定的替代作用。

我们观察历史数据,每次票据融资高企,几乎都对应着实际融资需求不足。

为了不让整体信贷数据太过难看,银行不得不进行装饰。类似于茅台等白酒公司的预收款等调节科目,行业差的时候就拿出来用一用,好的时候是不会用的。

根据7月份财新和国统局的PMI数据,以及长江商学院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7月份企业的经营状况,确实不大可能有旺盛的信贷需求。

长江商学院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7月份数值为48.8,比6月份进一步下滑0.5,显示企业的状况在进一步恶化。

值得一提的是,长江商学院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四个细分项里面,数值最低的是企业融资环境,仅有42.1。

要知道,根据央行的数据,7月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95%,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继续处于历史低位。利率不断走低,企业融资环境反而在变差?

根据长江商学院BCI的编制,被统计的企业都是长江商学院的校友企业,主要为各行各业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中小企业。

在内卷严重、盈利水平普遍不足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是在恶化的。

越放水越是旱,很多人可能觉得不可思议,其实这是正常的。

站在银行的角度,控制风险是头等大事,下行周期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比较弱,为了对冲风险,严控贷款条件,或者相对提高利率水平,是可以预见的银行操作。带来结果就是银行多数情况下是锦上添花,无法雪中送炭。

截止到7月份,支持表观融资的最大头是政府,目前,也只有他们有意愿,且有条件发债借钱。

据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的统计,7 月社融口径政府债净融资6911 亿元,同比多增2802 亿元,是社融最主要的增量贡献。

#03

汽车跟房地产一样,产量大,卖不掉

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连串经济数据,整体而言变化不大,延续6月份的情况。

我们挑一些重要的分析一下。

先说房地产,7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房价格下跌的有66个,二手房下跌的有68个。这个表现,宣告房地产放松政策效果的阶段性结束。

从量上来看,前7个月,新建住宅销售面积下滑21.1%,新建住宅销售额下降25.9%,继续以价换量的态势。

销售下滑的同时,供应层面仍在增长,7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392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5%。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22.5%。

从资金上看,购房者依然不希望有太多杠杆,个人按揭贷款增速为负37.3%,比住房销售额增速下滑程度高出10个百分点。

不要负债,不要负债,似乎已经成了全民共识。

中国第二大消费品类汽车的情况,7月数据不好,从拉动项变成拖累项。

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比6月稍有回暖,提高了0.7%,达到2.7%。但汽车消费增速却下来了。7月单月比2023年下滑了4.9%,前7个月消费增速变成下滑1.7%。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024年7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172.0万辆,同比下降2.8%,前7个月累计销量1,156.7万辆,同比增长2.4%。

销量增速好于销售额,这说明什么?

价格战在强化。汽车行业日子不好过。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数据同样反映了汽车行业的下滑。前7个月,汽车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5%,几乎是整个制造业里增速最低的,这有利于减少供给,但侧面说明行业现状可能非常差。

7月,汽车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4.4%,低于前7个月9%的增加值增速,是主要行业里,单月和前7个月增速差距最大的行业之一。这同样说明7月份汽车行业整体在放缓。

在消费方面,以旧换新政策目前没有太明显的反馈,尤其家电领域,7月份的销量增速是负2.4%,和前7个月2.3%的增速裂口在拉大。

要说消费亮点,还是在体育娱乐方面,7月份增速为10.7%,和前七个月的增速差不多。尽管骄阳似火,但奥运热的加持还是让人们去运动享乐。

#04

10万个铁饭碗不铁了?简直离了个大谱

据凤凰网8月8日消息,近日,山东10部门印发《关于省属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在网络上“一石激起千层浪”。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内容莫过于“打破铁饭碗”的条款,这标志着山东省启动省属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变的全面改革。

有媒体分析,此次改革涉及驻济和非驻济省属事业单位,转制后将收回所有事业编制,原工作人员将从省编办的实名制名单中剔除,并与新成立的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约10万名曾经拥有事业编制的员工将正式成为企业合同工。

10万人从体制内变成何合同工,这个噱头引发了不少自媒体的跟风,但实际情况如何?

首先,本次处理意见并不是一个新东西,而是过去改革的延续。

据澎湃新闻8月7日消息,记者致电山东省人社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接线人员表示,此次《意见》主要是针对上一次的文件已经过期,重新修订、发布新文件。

上一次的文件是在2019年1月份引发的,有效期至2024年2月29日,该文件明确,适用范围为山东省层面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更早,2015年,山东还公布过《省属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工作方案》发布,计划将“报社、研究院、制片厂、印刷所、招待所”等在内的79家单位,转为企业单位。

算上2024年的文件,山东推进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变至少有10年。

不过,为什么每一次都不能按时完成转制,或许盘根错节,阻力比想象得大吧。

其次,即便完成企业转变,所谓打破铁饭碗,也得看情况。

根据《关于省属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人事关系确实发生了改变,但是诸如社保,养老保险,离退休待遇很多并没有一刀切。

《意见》有如下内容:

转制前已离退休人员,原国家规定的离退休费待遇标准不变,今后国家和省统一调整离退休生活待遇时,仍按事业单位的办法执行。

统筹内的待遇,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支付;统筹外的待遇,由转制单位从原渠道解决,其中原属财政供养的离退休人员,由省财政解决。

转制单位可继续参加省级直管单位基本医疗保险,转制单位离休人员继续执行原医疗保障办法,所需资金按原渠道解决……

整体看下来,山东的转制方案基本上属于“老人老办法”,对已经离退休人员的影响不大,对新人来说或许没有过去在体制内那么多福利,但相比于一般的企业还是好一些。

所谓10万人铁饭碗没了,未来不用考公了,是个流量标题。这个句式涉及多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是10万哪来的?从山东省政府的官网可以查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名单,一共79个单位。

这79个单位有没有10万人,公开资料我们没有查到,不清楚这数字怎么来的。

第二个问题,山东公务员未来会不断减少,导致考编成了昨日黄花?这离了个大谱。

根据山东省政府的官网给出的招录计划,2024年山东省各级机关计划考试录用公务员10569名,其中省级机关及其直属机构708名,市级机关1854名,县级以下机关8007名。

2024年的总招录人数与去年相比增长了2314人。增长率高达28%。山东的转制进行了至少十年,山东公务员的招录人数仍然是在增长的,增速在加快。

根据山东省政府官网,从2021年开始,历年公务员招录人数如下:

2021年是6291名;

2022年是7522名;

2023年是8255名;

2024年是10569名;

2024年增幅接近30%,是个非常夸张的数字。

就全国来说,根据券商的测算,我国狭义公务员占总人口比例长期维持在 0.5%左右的水平,考虑到接下来将迎来“60 后”人口高峰群体的退休潮,公务员换岗需求或显著增长,23-26 年狭义公务员缺口或达到 23 万人左右。

也就是说,未来随着退休人数的增长,公务员的招录数字也会跟着涨。

2024年可称最难考编年,按照目前的经济状况,以及公务员招录的变化,相信这个趋势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

#05

光伏行业迎来关键时刻

光伏行业可能是中国最内卷的行业之一。产业链上,几乎是全面亏损,无人赚钱。光伏行业2024年半年报被誉为有史以来最惨烈的半年报,从已经披露的情况来看,是不夸张的。

别看亏得这么厉害,单看资产负债表头部上市公司的弹药还是很充足的,过去几年赚的钱和融的钱,能够支撑很长一段时间。

这么下去,没完没了。在此绝望之时,8月13日,光伏行业终于传来一个好消息。通威发出公告,要并购行业第五润阳股份,光伏行业整合潮,似乎要开始了。

据通威公告,公司拟与润阳股份、上海悦达新实业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等润阳股份相关股东、江苏悦达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增资意向协议》,在前述协议签订后,由江苏悦达集团有限公司对润阳股份进行现金增资 10 亿元;在公司完成对润阳股份尽职调查以及审计、评估工作,并与各方达成正式增资具体方案后,公司以自有或自筹资金向润阳股份现金增资,同时现金收购江苏悦达集团有限公司前述增资10亿元取得的润阳股份股权,合计取得润阳股份不低于 51%的股权。前述交易总计金额不超过人民币 50 亿元,交易完成后,润阳股份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据Intolink的统计,2023年润阳股份全球电池片出货排名为第五位。

花50亿购买润阳51%的股份,划算么?根据润阳股份此前招股书的披露,2023年前六个月,其扣非利润接近20亿。

如果按照2023年的业绩线性推断,其PE水平也就是个位数。看起来,通威似乎捡了个便宜。

别急,没那么简单。

润阳股份一直想独立上市,但因为股市环境变化,上市前景变得十分渺茫。就在渺茫之时,整个光伏产业陷入寒冬,极寒的冬。

从硅料到电池片再到组件,没有环节是好的。

2024年7月3日,润阳股份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上游多晶硅板块,我们的开工率约为50%左右。中游电池这部分的开工率在40%上下。组件会比较高,在70%左右。

润阳股份显然无法独善其身,如此低的开工率,意味着其造血能力受到严重挑战。对润阳股份更为不利的是,时间越来越不站在自己一边。

光伏行业是技术+资本密集性行业,技术迭代速度非常快,如果跟不上技术发展趋势,资产越重,失血速度越快。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截止2022年,润阳股份95%以上的销售额还是靠P型电池片。如今,N型电池,以TOPCon和HJT技术为主的电池片才是主流。这意味着,润阳股份如果不能尽快置换老旧产能,可能会被迅速淘汰。

据润阳股份招股书,截止2022年底,其现金及等价物有34亿。看上去账上现金挺多,但如果考虑产能置换,这些钱就捉襟见肘了。

据润阳股份招股书,其打算投资的5GW异质结电池片项目,预计投入30亿。

发展规划是,未来5年,润阳股份打算拓展100GW产能。目前,其只有57GW P型电池老旧产能,后面43GW如果都是异质结,需要的资金至少200亿。

这么多钱,润阳股份不可能拿出来。

在生死考验面前,让出控制权,获得50亿资金,换取通威的庇护,是明智之选。

对通威来说,润阳值得么?如果按照其2023年净资产来看,100亿左右的估值,对应2倍左右的PB,比通威本身是高不少,但和爱旭股份差不多,算是相对公允。

不过,单算经济账,或许并不足以反应通威买润阳的意图。

本次收购是刘舒琪接班以来,通威最大的一次对外动作,指向性十足。在行业寒冬的时候逆势收购竞争对手,向外界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逆周期扩张。

有些人会说自己新建产能的成本说不定比收购、改造润阳低,也许没错,但时间呢?只要竞争对手在一天,时间就是比资金更大的敌人。整合了对手,无异于赢得了时间。

据美国大使馆最新的公众号文章,全球光伏的需求和中国的供给能力,如下图所示:

需求没得控制,但供给可以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改变供给曲线。通威现在试图改变自己能改变的东西。

说起来,二代们不容易,中国经济节奏太快,任何行业享受好时光没几年,就会陷入拉锯战和价格肉搏战。

最近几年,周期轮转速度之快更是令人发指。很可能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史无前例的阶段,一个所有行业里的二代都在肉搏的阶段。

有的搏就不错了,毕竟房地产等昔日黄花行业里的二代,早已躺平于江河湖海,被江湖所遗忘。

#06

6.22万亿,这个资产创历史新高,股市与黄金同步涨,怎么解?

据Zero Hedge网站分析,因为货币紧缩和股市暴跌,让大家产生安全感的货币市场基金受到热捧。

根据美国投资公司协会的数据,截至8月14日的一周,约有284亿美元流入美国货币市场基金,加上前一周的 527 亿美元,货币市场基金管理的总资产达到6.22万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记录。

从2022年美联储收紧货币以来,以侧安全,货币基金受到追捧。随着日本央行加息,全球市场尤其是日本股市开启了8月初黑色时期,这是货币基金上上周爆火的根本原因。

但很快,日本央行修正了发言。日本经济新闻社8月8日报道,日本央行副总裁内田真一前一天表示,“出现了比以往更加慎重考虑的因素”,保持慎重判断加息时机的态度,重视平息动荡的金融市场。

这被视为日本央行的“投降”,美联储和日本央行不得不重视庞大的套利交易规模,以防全球市场崩盘。

投资者一方面想安全,另一方面,随着央行“投降”,已在高位的美股日股又开始大涨,泛欧也将收回失地。截至8月17日的一周,标普500指数打破连续四周的下跌趋势,累计上涨3.9%,创下去年11月以来的最强劲表现,日股和欧股本周涨幅分别达7.9%和2.4%。全球股市创下了自去年11月以来的最大单周涨幅。

原因据说是强劲的经济数据利好,其实,短短半个月,数据哪有天大变化,此前市场不买账。这说明,主要央行对市场的作用力极强,投资者主要看央行政策,其次才看经济数据。

截至8月7日的一周,经季节性调整后的美国银行存款暴跌 770 亿美元——这是自 4 月份纳税日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大家拿出存款投资去了吗?

离谱的是,心情好了之后,不仅股市涨,黄金也在涨,风险资产和避险资产一起涨。

据FX168的数据,8月16日,现货黄金价格首次升破2500美元/盎司大关,创下历史新高。

现在,人心不足的市场投资者开始预期美联储9月降息,这将为市场提供了一个多月的动力。Invesco亚太区的全球市场策略师David Chao表示:“总体数据显示,通胀正在继续减弱,美联储几乎肯定会在9月份降息25个基点。”如果成真,美国股市又要狂欢一阵。

日本央行10月的加息概率要取决于美联储是否降息,这大约会是全球的联合行动。

不管降息还是加息,有一点已经显示在市场,日元正在缓步上升,而美元下行,这对于全球套利交易来说是个长期的改变过程。如果说日本央行加息是急火,目前的日元悄悄上涨则是文火煮,时间长了,非把目前的套利交易炖烂了不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