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内卷最关键的一环,如此重要的信息,竟然被所有人忽视

打破内卷最关键的一环,如此重要的信息,竟然被所有人忽视

00:00
18:51

长期征集

日子很难,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说不出的感觉,受苦的人最懂。

和吃苦相比,有苦难言,无人问津,可能比苦本身还难受。

重生之后,叶檀老师变了很多,变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别人的苦。

她说,有苦我们一起分担。

每周六,叶檀老师都会亲自回复,并在公众号上发出,有苦难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叶檀老师倾诉,把你的故事,发送到邮箱yetanbusiness@163.com,叶檀老师看到,一定会回复。

记住,这世界还有人,关心你,在乎你,理解你。

文/青城桢楠

破内卷,是当前中国经济的重中之重,百业俱兴的命门所在。

过度内卷造成的伤害众所周知,可身处在漩涡之中,继续卷容易,不卷反而难,可能被淘汰出市场。想要中断整个中国的内卷链条,无疑需要顶层设计,从源头着手。

2024年8月1日,《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的正式施行,可以看成中国防内卷大棋局的第一步棋。

作为起手式,《公平竞争审查条例》非常重要。

地方不能用税收优惠招商

一些企业面临生死考验

重要在哪?

《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是2024年5月11日国务院第32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国字号”条例,级别之高,可见一斑。

该条例的第十条中明确规定,没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或者未经国务院批准,不得含有下列影响生产经营成本的内容。

这些内容包括:

给予特定经营者税收优惠;

给予特定经营者选择性、差异化的财政奖励或者补贴;

给予特定经营者要素获取、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社会保险费等方面的优惠

其他影响生产经营成本的内容。

上述内容意味着,从8月1日开始,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的时候,不得再使用税收优惠、非税奖励政策,土地优惠政策等过去地方政府最常用的招商工具。

实际上,在8月1日之前,各方面就已经在“落地”公平竞争,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2024年1月11日,在全国审计工作会上,就曾经明确表态,未来审计工作的重点方向就是,深入揭示一些地方招商引资中违规出台“小政策”、形成“税收洼地”等问题。审计的作用在这些年明显放大,审计工作大会之后,各地不断传出追回补贴或者奖励的事情。

2024年1月30日,上市公司博迁新材发布的公告,让几乎所有的上市企业都开始审视事关生死的一件大事,自己过去获得的奖励有退回的可能。

据博迁新材公告,公司收到宿迁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退回奖励通知书》,因不符合相关政策,为规范财政支出行为,公司应于2024年2月29日前将上述两笔奖励资金汇入其指定账户。本次政府补助退回事项,将减少公司2023年度净利润2040万元。

6月11日,恒大汽车被要求退回19亿元奖励及补贴,原因是未能履行此前与地方签署协议中规定的合同义务。

如果恒大汽车无法退回19亿元奖励及补贴,将面临相关工厂土地被强制收回、地上建筑及设备被用于偿还奖励及补贴等结局。

有钱的退现金,没钱的用资产,这是目前追退补贴的主要方式。

2024年8月5日,深圳兆驰股份发布半年度报告,在利润总额增长45%的情况下,所得税暴增584%。据交流纪要透露的消息,所得税增长和过去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要部分退回有关。

随着年内最重要会议的临近,更多重磅消息或者传闻在坊间流传。

7月初,不少自媒体报道上海市发布招商整改任务清单“二十条”。我们查阅了官方网站等公开渠道,并没有看到这个所谓的二十条。不过根据过往的经验,结合目前的背景,后续各地出台招商整改方案,是非常有可能的。

7月底,重要会议召开之后相关学习资料《辅导百问》上市发行,书中在提到地方招商引资时明确说到,强化对招商引资的统筹引导,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规范招商、良性招商,将工作重点从拼财税、土地等政策优惠,转移到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服务水平上来,提升地方财政可持续性。

也就是说,招商和税改体系改革,是一盘棋的不同结构,彼此之间互为表里。

2024年8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文章,几乎第一次明确提到,规范地方招商就是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文中说,要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明确并严格执行财政奖补、税收返还、出让土地等方面优惠政策实施界限,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行为,推动各地招商引资从比拼优惠政策搞“政策洼地”向比拼营商环境创“改革高地”转变,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8月1日的文章表述,让人联想起黄奇帆在《重组与突破》等书中对税收优惠等招商方式描述:过去“砍胳膊 砍腿”式招商引资通常在税收、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上进行大规模让利,靠土地、税收、资源等优惠政策,说到底,这是原始的“自 残式”招商,造成各地区恶性竞争,互挖“墙角”。

作为顶层的普遍共识,且政策已经推进到如此地步,目前各界的关注度显然不够。

业务量下降 生产规模却在扩张

比拼谁先倒下

我们在8月3日的檀几条里面,曾经写过这么一段分析:据财新PMI公告,需求弱,订单下滑是PMI跌破荣枯线的主要原因。

新订单指数在7月份表现弱势,自2023年8月份以来,首次落入收缩区间,投资品类和中间品类的新订单量都在下降。根据财新的调研,终端客户削减预算,导致国内企业新接业务总量下降。

在财新公布PMI前一天,国家统计局率先公布了PMI情况。7月份的数字是49.4,比上个月降低了0.1%,连续三个月在荣枯线以下了。

尽管需求不好,但非常“奇怪”,无论财新还是国家统计局的PMI,都显示在生产指数上,企业依然在扩张。

财新的生产指数连续九个月维持在扩张区间,7月仍在荣枯线以上,国家统计局口径的生产指数,7月份数字为50.1%,也在荣枯线以上。

没需求,还生产?让人联想到730会议特别提出的一点: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

各行各业出现的怪象是,需求一般、生产继续,甚至扩大生产。似乎大家都在挺着,比的不是谁过得好,而是等着别人先倒下。

从光伏、汽车等行业的现状来看,背后都是上市公司、地方政府在支持,这样的竞争不知何时是个头,哪里是止境。宁可不赚钱也要扩大生产,无异于互相递刀子。目前汽车领域层出不穷的压着成本拼价格,产业链上谁也别想活得好。

不可否认,新能源等诸多产业的成功,政策扶持功不可没,取得的成就让人敬佩。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只要产业有前景,一窝蜂上马,几乎成惯例,从过去的“朝阳行业”水泥钢铁化工,到如今的新能源、半导体,无一例外。

为了吸引这些行业到本地投资,盖厂,土地税收能给的全都给。方正证券统计了一份表格,列出头部城市为了发展新能源产业给出的各种优惠政策:

这只是冰山一角,就全国各地各种配套措施,优惠政策汗牛充栋,数不胜数。

这会带来什么后果?

骗补等算是比较长得快但不致命的肿瘤,切除之后,可绝后患,但各地支持的产能持续释放,造成的价格战,消耗战,就不容易解决了,好像慢性病,是真正的老大难问题。

以锂电池行业为例,据高工锂电统计,2022 年我国锂电池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约为 76%。到了2023 年,利用率已经降到 50%左右。2024 年产能利用率还在进一步降低,35%—45%成了新常态。

几乎所有和新能源相关的产品价格,都成了正态分布走势,朝着发生概率越来越小的不可思议走去。

方形三元电芯的价格已经跌破0.5元/Wh,方形磷酸铁锂电芯马上就要进入0.4时代。

过去被人们看作是白色石油的碳酸锂,如今的价格早已跌破9万每吨,是高峰期的20%不到。

如果放在过去,基于常识,全行业重度亏损的行业,相关产品价格应该处于底部,可如今,这话真不敢说,因为亏损是可以抗的,没人知道企业+地方支持的组合还能扛多久。

以前地方竞争拼政策

现在拼什么?

今天的局面,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从一开始就如此狼狈。

一穷二白的时候,调动各方积极性,让资源货币化创造发展的条件,这是资本、人才不足、无法获得太多外部资源的情况下,能想出的高招。

90年代,两件事情奠定了后续地方招商锦标赛的基础。一件事是,1993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逐步获得了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税收收益;另一件事是1998年,住房商品化以及“招拍挂”的土地转让机制,给地方在土地这种核心资源要素上变现的条件。

获得了上述条件,地方官员的积极性被动员了起来。“环境创新是基础,项目支撑是保障,招商引资是手段,财税增长是目的”,这句看似口号的标语,其实是一种共识。

在《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一书中,周黎安写到:

中国地方官员对于招商引资、谋求区域经济发展的热情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为了吸引外部投资,促进企业成长,地方官员投入巨资修建基础设施,提供各种优惠政策,不断优化招商环境……

地方官员为了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潜能,实际上是将地区经济开发、招商引资和土地财政综合在一起,形成了非常有趣的、独具中国特色、又非常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用资源换资源,用税收换税收,就结果而言,从招商开始的流程好像一套高速运转的机器。

中国的制造业因此高速发展。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中,制造业是第一大来源。

制造业是第一大税收,背后是中国制造,中国出口的繁荣。

此前我们曾经专门分析过消费税,站在地方的角度来说,消费税属于中央独有的税种,地方无法染指,因此也没有动力在地方层面,搞好消费,刺激消费。

在生产端,把制造业做大做强,有利于KPI和税收,但在消费端,缺少激励,动力不足。结果,整个中国几乎所有地区都存在强生产,弱消费的局面。

2024年,消费税改革被广泛关注,重新划分税收盘子,既是解决地方财政问题,也是在重新梳理中国经济的结构。

税收改革、土地变现,这两件事如今和招商一起,重新被调整。

以往的招商模式告一段落

现在的产业基金可能挤压市场风投

这个世界上没有万全之策,权衡利弊之后,能做的只是让利益更大,让损失更小。

2022年4月26日,黄奇帆在清华的一个研讨会上,讲过这么一段话:地区间的相互竞争比拼经济增速和规模,驱动地方政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营商环境、出台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等做法,被认为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内在动力之一,但也有负面效应。

各地为了本地GDP和税收拼命上项目,加上产业总体上处于低端环节,出现了较大范围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大量产能过剩。地方政府还倾向于保护本地的企业,甚至保护落后产能,阻碍了市场优胜劣汰功能的发挥。

在供给匮乏的时代,项目多,好项目也不少,但随着中国从供给时代过渡到需求时代,好项目越来越少,争抢项目造成的过度竞争越来越明显。

2024年7月,中诚信国际研究院在专题调研报告《我国政府引导基金发展现状及困局探析》中写道,据中诚信国际研究院调研,多数地区国有企业表示当前融资渠道收紧,资金来源受限,但近年来招商引资任务越来越重,各地纷纷“内卷”,优质项目遭疯抢,需拿出更多资源吸引优质项目落地。

黄奇帆曾经提出过“三不招”“五不搞”原则。

“三不招”,即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不招、过剩产能和产出强度不达标的企业不招、环保不过关的企业不招;“五不搞”,即不搞血拼优惠政策的“自残式”招商、不搞众筹招商、不搞P2P招商、不搞“空麻袋背米式”招商、不搞炒地皮式招商。

可问题来了,传统的招商方式不能用,靠什么招商呢?

地方要发展,官员要业绩,黄奇帆曾给出产业链招商,牌照资源补缺式招商、收购兼并招商、资源要素招商,产业基金招商等药方。

上述招商方式,对于地方来说,挑战颇多,对招商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也高。

目前看,产业基金或者引导基金这种方式,有日趋主流的发展态势。

图为2023年新设立基金区域分布

这带来了新问题。政府基金渐成主流,据清科中信、中诚信国际研究院的统计,引导基金明显的东南地区多,西北地区少。

东部省份由于投资环境更为市场化、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优质项目较为充足等,引导基金发展较为领先。根据清科数据,截至 2022 年上半年,江苏、浙江、山东政 府引导基金居于全国前列,分别为 237 支、182 支、160 支。

根据清科数据,2023 年新设基金数量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别为安徽、广东、江苏和江西,已认缴规模排名前三的省份依次为广东、江西、河南。

我们在万斯那本《乡下人的悲歌》中看到过产业被淘汰后的地方命运,这在过去的东北,似曾相识。在中国,相信没有一个地方愿意自己成为铁锈地带,被时代抛弃。

为了追赶时代的浪潮,越来越多的地方在引导基金领域快马加鞭。

据中诚信国际研究院的统计,2023 年区县级新设立占比提高幅度最大,同比大幅上升 18.6 个百分点,反而是省级和地市级占比在下滑。另外,中西部地区也在抓紧成立产业基金、引导基金,希望在新招商时代不被落下。

另外一个问题是,产业基金或许会挤压市场化的风险投资,从而会对市场行为造成新的扭曲。

《财新周刊》在2024年7月2日的文章《耐心资本从何来》中,写道:

地方国资最核心的诉求不是投资回报,更不是科技创新,而是通过招商引资支持和盘活地方经济,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增长动能,并为当地就业和税收带来直接拉动。把市场化GP当成帮助它们撬动外部资金投资本地经济的融资工具,形形色色的市场化GP正蜕变为地方政府驻投资圈招商办。

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果引导基金的招商思路,和过去靠优惠政策一脉相承,这可能只是一种资源置换方式的改变,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源优化配置。

据中诚信的报告,从投向领域看,目前政府引导基金大多支持热门产业,盲目设立、重复投资等现象较为严重。这和旧招商时代,似乎并没有太多区别。

如何让落后地区有安全感,又不造成循环往复的产能过剩,如何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取得均衡,确实是任何国家都不得不面对的历史性难题。

到底如何破局?

《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这本书的结尾,有句话,供大家参考:

孔子说:“放于利而行,多怨。”

曾子说:“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孟子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建立规则,让利于市场,也许,就存在着破局的思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嘉实多平湖代理

    老妖婆

  • 1359939cnor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