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四]根脉(3)

河西走廊——[四]根脉(3)

00:00
05:54
武威文庙,是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的全国第三大孔庙建筑群,相传最早建于前凉时期,是儒家文化在河西走廊传播繁衍的印证。此后,尊儒重教的文风在河西更加延绵不断。
郭瑀的匆匆十年一掠而过。在这十年光阴里,不断有年轻的学子,或游学到此,或慕名而来,就像当年的自己。郭瑀传承了老师郭荷的做法,在这清幽的山谷中向弟子们传道、授业、解惑,尽自己所学,让他们明白儒家思想的真谛。学习之余,他还带领门下弟子在马蹄山开凿石窟。他们并不知道,这一片原本只为安身而建的石窟,在并不遥远的未来,将成为中国重要的佛教造像圣地——马蹄寺石窟群,同时也成为那个时代河西走廊上儒家与佛教两大文明交汇的见证。
尽管郭瑀为人低调、一心向学,但新任前凉王张天锡的使者还是循着一批批河西学子留下的脚印走到了这里。就在郭荷去世不久,前凉王张祚就因血腥政变暴死街头。此时的前凉统治者已经换成了张祚的弟弟张天锡。张天锡即位不久便下达了大规模的贤才征召令。这或许是因为前凉国先祖的遗训。但更重要的是河西走廊长久以来形成的崇尚学识的氛围在起作用。张天锡向精通儒家文化的郭瑀发出盛情邀请,希望郭瑀能帮助他治理国家。但,郭瑀不为所动。老师郭荷出山从政的经历,让他产生了强烈的隐忧。更重要的是,这个靠篡权得到君主地位的张天锡,与郭瑀内心秉承的仁义道德标准相去甚远。他宁愿隐居山林,潜心读书,静待更合适的机会。
张天锡再次派使者前往马蹄山邀请郭瑀,并亲自书写了一封铿锵有力的信函。他以兼济天下的儒家道义指责郭瑀逃避身为儒者应有的责任。郭瑀沉默良久,最后指着山间飞鸟对张天锡的使者说:“此鸟也,安可笼哉?”恼怒的使者下令抓捕郭瑀的学生。面临痛苦的抉择,郭瑀仰天长叹:“我逃避的是官府征召,又不是躲避罪行,岂能因隐居行义,害及门人!”郭瑀被迫出山。但他对前景不抱任何期望。就在他们到达武威后不久,前凉王张天锡的母亲忽然去世。郭瑀随即趁乱回到了马蹄山下。
公元376年
张天锡向大举进攻的前秦国君主苻坚投降,自此,前凉张氏对河西走廊延续近80年的统治,宣告结束,河西走廊归于前秦统治。为了完善前秦国的礼仪制度,崇尚儒学的苻坚让当地太守选派300名河西子弟,拜在郭瑀门下,求学礼制。传播圣人的思想,是儒家门生的责任和义务。这是郭瑀无法拒绝的。此时,酒泉的祁嘉、马岌,武威的段承根、阴仲达,金城的宗钦、赵柔等一大批儒学大家也纷纷开馆收徒。河西民间教育如雨后春笋,求学之风蔚然而起。 很快,郭瑀门下就聚集了上千弟子,其中出类拔萃的精英更是深得郭瑀的喜爱和真传。
一天,郭瑀把众弟子叫来,在座位前专设了一个席位并对弟子们说:“我的女儿想找一位乘龙快婿。你们当中谁能够坐此席位,我就把女儿嫁给他。”话刚落音,一位弟子立即站了出来,说道:“先生要招婿,那当然是非我莫属了。”这个青年书生名叫刘昞。同郭瑀一样,刘昞也是敦煌人,同样是为了求学,他十四岁就离开家,来到了临松薤谷。他是郭瑀最得意和喜爱的学生。招婿时表现出的自信更让郭瑀感到欣慰。但郭瑀的心中始终回荡着一声深沉的叹息。身处乱世,他做到了独善其身,但兼济天下的理想该如何实现?————根脉 3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