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桓温面临忠孝难两全的抉择

106桓温面临忠孝难两全的抉择

00:00
02:58

(106)桓温面临忠孝难两全的抉择

桓公入峡,绝壁天悬,腾波迅急①。乃叹曰:“既为忠臣,不得为孝子,如何②!”
  【注释】
  ①桓公:桓温。桓公入峡:指桓温于永和二年(346)率领七千余人伐蜀。峡,长江三峡。

②既为忠臣,不得为孝子:据《汉书·王尊传》载,王阳任益州刺史时,至邛崃九折坂,叹道:“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便托病辞官。后来王尊做刺史,到这里时就叫车夫赶马前进,说:“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这里借用此意,意谓忠孝不能两全。

【译文】
  桓温率兵进入三峡,看见陡峭的山崖好像悬挂在天上,翻腾的波涛迅猛飞奔。于是叹息道:“既然要做忠臣,就不能做孝子,有什么办法呢!”

【读书感悟】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中专论“忠孝不能两全”。列举了白公胜、石奢、石他、申鸣、王阳和王尊、邳彤、田邑、赵苞等名士的事迹,并指出:在封建家国天下,志士赴国事为尽忠,是公义;孝敬父母,是私恩;尽忠和尽孝往往不能兼顾,两难抉择关乎节操和性命,当此关头,志士或者舍尽忠而取尽孝,或者舍尽孝而取尽忠,或者选择自裁以谢世。忠孝两字,既讲了如何实现当下普遍好的原理,也讲了如何实现子孙万代好的原理,所以说,忠孝两全是中华文化的最高追求。这个难题现在也同样存在,该如何抉择确实要因人因事而定,很难甚至说不会有标准答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