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食类(一)

谷食类(一)

00:00
22:56

谷食类

○籼  米

甘平。宜煮饭食。补中,养气,益血,生津,填髓,充饥,生人至宝。量腹节受,过饱伤人。凡患病不饥,妇人初产,感证新愈,并勿食之。磨粉蒸糕,松而不韧,病人弱体,可作点心。饭露生津,补虚疗膈。

籼种甚多,有早、中、晚三收,赤、白二色,以晚收色白者良。凡不种粳之处,皆呼籼为粳。湖州蒸谷,或炒谷而藏之,作饭甚香。早收者性温,不耐久藏。汪谢城曰:凡八谷,一类之中,必皆有大小早晚黏不黏各种。如稻为一谷,其黏者为糯,不黏者为粳,而粳又糯之别种。呼籼为粳,犹呼■为大麦,未为大误。吾乡蒸谷、炒谷米,用米少而得饭多,不但取其香也。郑元庆湖录论之甚详。

○■米 亦作粳

甘平。宜煮粥食,功与籼同。籼亦可粥,而■较稠;粳亦可饭,而籼耐饥。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强食亦能致病戕①生。《易》云:节饮食。《论语》云:食无求饱。尊生者,能绎其义,不必别求他法也。惟患停饮者,不宜啜粥;痧胀霍乱,虽米汤不可入口,以其性补,能闭塞络隧也。故贫人患虚证,以浓米饮②代参汤,每收奇绩。若人众之家,大锅煮粥时,俟粥锅滚起沫团,糚滑如膏者,名曰米油,亦曰粥油,撇取澹服,或加炼过食盐少许服亦可,大能补液填精,有裨羸老。至病人、产妇,粥养最宜,以其较籼为柔,而较糯不黏也。亦可磨粉作糕。而嘉兴人不善藏谷,收米入囤,蒸罨变红,名曰冬舂米,精华尽去,糟粕徒存,暴殄天物,莫此为甚。炒米虽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泻者忌之。又有一种香■米,自然有香,亦名香珠米。煮粥时,稍加入之,香美异常,尤能醒胃。凡煮粥宜用井泉水,则味更佳也。

①尊:广益书局本作"养"字。

②饮:广益书局本作"汤"字。

○糯米 一名元米 , 亦名占米

甘温。补肺气,充胃津,助痘浆,暖水脏。酿酒熬饧,造作饼饵。若煮粥饭,不可频餐,以性太黏滞,难化也。小儿、病人尤当忌之。冻米冬月所制。性不黏滞,止泻补脾。

炒米香燥助火,多食伤津。脾虚泄泻,糯米炒黄磨粉,加白砂糖调服。虚寒多溺,糯米饭杵为辄。卧时煮熟,细嚼食之。

诸米泔第二次者,清而可用。清热止烦渴。诸禾杆,甘温。煎汁饮,治寒湿发黄,停食腹胀,消牛肉积。作荐御寒,暖于棉絮。按穰籍绔绞①,暖足去湿。烧灰淋汁,冷服解砒毒。

①绔绞:指靴鞋。

○饴 稀者为饴 , 干者为饧, 诸米皆可熬 , 以糯米熬者为胜。

甘温。补中,益气,养血,能助湿热,动火生痰。凡中满、吐逆、疸、疟、膨、便闭、牙痛、水肿、目赤等证,皆忌之。○饴 , 音移,糖类。

鱼脐疔、瘭疽、錿疮,并用饴糖涂。稻芒、鱼骨鲠喉,及误吞竹、木、钱、钗,中天雄、附子、草乌毒,并宜频食饴糖。解银黝毒,日用饴糖四两,作小丸,不时以麻油吞下,须服过百日外,方无虑。火烧成疮,饧糖烧灰敷。

○粟米 色有青黄 , 粒有粗细 , 种类不同, 亦名粱, 俗呼小米。

功用与籼、■二米略同,而性较凉,病人食之为宜。糯者亦名秫。汪谢城曰:粱之黏者,固可称秫,而实非治不寐之秫。

○黍米 此人呼为黄米, 以其色黄也 , 然亦有赤者。

功与籼似,厥性较温。南方所无也。

○稷米 一名高粱, 俗呼芦稷 。

甘凉。清胃,补气,养脾。糯者名秫,治阳盛阴虚,夜不得寐,及食鹅鸭成症。凡黍、稷、粟之糯者,皆可酿酒造饧。而南方稷米,但有不黏者耳。汪谢城曰:前人本草,分别多误,惟程氏《九谷考》所辩为是。《本草纲目》以黏不黏分黍稷,是分一谷为二谷也。

○小  麦  面

甘温。补虚乏,实皮肤,厚肠胃,强筋力。北产重罗者良。造为挂面,可以致远,病人食之甚宜。南方地卑,麦性黏滞,能助湿热。时感及疟、痢、疳、疸、肿胀、脚气、痞满、痧胀、肝胃痛诸病,并忌之。新麦尤甚。惟单酵水造为蒸饼,较不助病,且可化药。

跌打挫緾①,白面同栀子捣匀,水调涂。远行脚研成疱,白面水调涂。大衄血出,飞罗面入盐少许,冷水调服三钱。大便久泻,飞罗面炒熟,每晨加白砂糖,或炒盐调服。

①緾:亏缺、不足。

○麸 麦皮也

凡患身体疼痛及疮疡溃烂沾渍,或小儿暑月出痘,溃烂不能着席者,并用夹褥装麸藉卧,性凉而软,洵妙法也。

面筋麸入水中,洗揉而成。性凉解热,止渴消烦,劳热人宜煮食之。但不易化,须细嚼之。误吞钱者,以面筋放瓦上炙存性,研末,开水调服。在喉者,即吐出;入腹者,从大便下。

麦粉麸洗面筋,澄①出之浆,滤干成粉,俗呼小粉。

甘凉。可为粢②饵、素食、浆衣之用。陈久者炒焦,以醋熬成膏,治一切痈疡汤火伤。

①澄:广益书局本作"舀"。

②粢:糍饭团。

○大麦 一名麦籥, 一名■麦

种类不一,方土不同,今人罕食。药肆以造麦芽,金华人以之饲猪,故其肉最佳,而造为兰薰,甲于天下也。汪谢城曰:

麦为小麦,牟为大麦,■麦一名稷麦,则大麦之别种。南方无牟,即呼■为大麦,实则同类而异种也。大麦须有消肿胀之功。■麦须亦可用。

○砇麦 即荞麦, 俗名为乌麦 。

甘温。罗面煮食,开胃宽肠,益气力,御风寒,炼滓秽,磨积滞。与芦菔同食良,以性有微毒,而发痼疾,芦菔能制之也。

而易长易收,尤为救荒极品,各处皆宜广种为是。另一种味苦者,虽不堪食,亦可济荒。

小儿丹毒、热疮,罺麦面醋调涂。白浊,白带,脾积久泻,休息痢,并宜食此面。痢疾,炒熟罺麦二钱,砂糖汤调下。绞肠痧痛,荞麦炒焦,开水调服。汤火伤,罺麦炒黄,水和敷。

○玉蜀黍 一名玉高粱, 俗名苞芦 , 又名纡粟 , 又名六谷。

嫩时采得,去苞须煮食,味甚甜美。老则粒坚如石,舂磨为粮,亦为救荒要物。但粗粝性燥,食宜半饱,庶易消化。至东■,■子,各种杂粮,及黄精、玉竹之类,并可充饥作食,造酒济荒,兹不备载。

○苡  米

甘平。健脾,益胃,补肺,缓肝,清热,息风,杀虫,胜湿。

故治筋急拘挛,风湿痿痹,水肿,消渴,肺痿吐脓,咳嗽血溢,肺、胃、肠痈,疝气,五淋,干湿脚气,便泻,霍乱,黄疸,蛔虫诸病。并煮汤饮,亦可蒸食,煮粥煮饭,无不宜之。脾约便坚,不宜多食。性专达下,孕妇忌之。

○黑  大  豆

甘平。补脾胃,行水,调营,祛风邪,善解诸毒。性滞壅气,小儿不宜多食。服厚朴者忌之,服蓖麻子者,犯之必死。

小者名豆,品较下,仅堪喂马,故名马料豆。俗谓功胜黑大豆,殊失考也。

辟谷救荒,黑豆淘净,蒸极透,晒干,如是三次、九次更妙。磨细末,柿饼煮烂去蒂、核。与豆末等分,捣丸,鸡子大,每细嚼一丸,津液咽下,勿用汤水,可终日不饥。远行携带甚便,且可任吃诸物,略无所忌。又能滋补脾肾,而治噎食、便泻等病。辟疫稀痘,解诸药毒,黑大豆二合,甘草一钱煎汁频饮。黑大豆皮,入药止盗汗。大豆黄卷即黑大豆为■也。治湿痹筋挛膝痛,消水病胀满,非表散药也。

○黄  大  豆

甘平。补中解毒,宜煮食,炒食则壅气。浸罨发芽,摘根

为蔬,味最鲜美。肺痈痧气,生嚼不腥,疑似之间,试之甚验。

痘后痈毒,嚼生黄豆涂之,即溃。浸胖,捣涂诸痈疮亦妙。

○青  大  豆

甘平。补肝养胃。嫩时剥而为肴,味极鲜美。盐水煮而烘之,可以久藏致远。诸豆有早、中、晚三收,以晚收粒大者良。并可作腐、造酱、榨油。惟青豆性较软,更为食品所宜,荚阔粒扁者尤佳。

兵荒救饥,豆青黄随用,七斗芝麻黑白不拘,三斗并淘净即蒸,蒸过即晒,晒干去壳,再蒸再晒,凡三次,捣①极烂,丸胡桃大,每细嚼一丸,津液咽下,可三日不饥。诸无所忌。所费不多,一料可济万人。

①烂:原作"熟",据上下文改。

○白  豆

豆具五色,功用略同。惟白者夏熟早收,故粒小而性温,能发病也。

○赤  豆

甘平。补心脾,行水消肿,化毒排脓。多食耗液,蛇咬者百日内忌之。以紧小而赤黯色者入药,其稍大而鲜红澹红色者,止为食用,故本草以赤小豆名之。后人以广产木本,半红半黑之相思子,亦有红豆之名,遂致误用。亦犹黑大豆,有紧小为雄一言,而昧者讹为马粒豆也。

水肿脚气,赤小豆一斗,煮极烂,取汁五升,温渍足膝。兼食小豆,勿杂食。水鼓腹大,动摇有声,皮肤黑者,赤小豆三升,白茅根一握,水煮食豆,以消为度。乳汁不通,赤小豆煮汁饮,或煮粥食。诸般痈毒,赤小豆生研,入苎麻根杵匀,鸡子清调敷。丹毒如火,赤小豆末,鸡子清稀调涂之。

○绿  豆

甘凉。煮食清胆养胃,解暑止渴,润皮肤,消浮肿,利小便,已泻痢,析酲弭疫。浸罨发芽,摘根为蔬,味极清美。生研绞汁服,解一切草木金石诸药、牛马肉毒。或急火煎清汤,冷饮即可。

绿豆皮入药,清风热,去目翳,化斑疹,消肿胀。

绿豆粉,宜作糕饵素馔,食之清积热,解酒食诸毒。新汲水调服,治霍乱转筋,解砒石、野菌、烧酒及诸药毒。暑月痱疮,绿豆粉、滑石和匀扑。打扑损伤,绿豆粉炒紫色,新汲水调敷,以杉木皮缚定。杖疮疼痛,绿豆粉炒研,鸡子清和涂。一切痈肿初起,绿豆粉炒黄黑色,牙皂一两同研,米醋调敷,皮破者油调之。外肾生疮,绿豆粉、蚓粪等分研涂之。

○蚕豆 以其熟于蚕时, 故名蚕豆 , 一名佛豆。

甘平。嫩时剥为蔬馔,味极鲜美。老则煮食,可以代粮,炒食可以为肴。性主健脾快胃。浸以发芽,更不壅滞,亦可煮仁作糕饵。肆中磨细,搀入小粉,亦可烫皮搓索,以溷绿豆粉。

○豌  豆

粒圆如珠,《尔雅》名戎菽,管子作荏菽,《本草》名胡豆,《唐史》作毕豆,《辽志》作回回豆,俗呼淮豆,亦曰寒豆。

甘平。煮食和中,生津止渴,下气,通乳消胀。研末涂痈肿,擦面去莗莙①。亦可作酱用。

①莗莙:即黄褐斑,或称黧黑斑。

○豇  豆

甘平。嫩时采荚为蔬,可荤可素。老则收子充食,宜馅宜糕。颇似肾①形,或有微补。

○扁  豆

甘平。嫩荚亦可为蔬,子以白者为胜。去皮煮食,补肺开胃,下气止呕,清暑生津,安胎去湿。治带浊时痢,解鱼酒药毒。炒熟则温,健脾止泻。患疟者忌之。

赤白带下,白扁豆为末,米饮下,每服二钱。毒药伤胎,腹痛,口噤,手强②,头低,自汗,似乎中风,九死一生,人多不识,若作风治,必死无疑。生白扁豆末,米饮服方寸匕,或浓煎汁亦可。亦解轻粉毒,宜冷饮。霍乱转筋,生白扁豆末,冷水和少入醋服,或以藤叶捣汁服。砒石、诸鸟兽肉毒,生白扁豆末,冷水和服。扁豆花,治痢疾、崩带,解诸药毒。

①肾:原作"肖"。据文义及校本改。

②强:广益书局本作"僵"。

○刀  豆

嫩荚可酱以为蔬,蜜以为果。子老入药,甘平下气,温中止哕。

○薯蓣 一名山药

甘平。煎食补脾肾,调二便,强筋骨,丰肌体,辟雾露,清虚热。既可充粮,亦堪入馔。不劳灌溉,广种为宜。子名零馀子,功用相同。肿胀、气滞诸病均忌。噤口痢,山药半生半炒,研末,米饮下二钱。诸肿毒,山药捣烂涂,即散。

○甘薯 一名番薯, 一名地瓜, 亦名 山薯

甘温。煎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种类不一,以皮赤、无筋、味纯甘者良。亦可生啖。凡渡海注船者,不论

生熟,食少许即安。硗瘠①之地,种亦蕃滋,不劳培埴②,大可救饥。切而蒸晒,久藏不坏。切碎同米煮粥食,味美益人。

惟性大补,凡时疫、疟、痢、肿胀、便秘等证,皆忌之。

①硗:指土地坚硬而瘠薄。

②埴:甲辰本作"壅"。

调和类

○胡麻 一名脂麻, 俗名油麻

甘平。补五内,填髓脑,长肌肉,充胃津,明目,息风,催生,化毒。大便滑泻者勿食。有黑、白二种,白者多脂。相传谓汉时自大宛来,故名胡麻。生熟皆可食,为肴为饵,榨油并良,而不堪作饭。《本草》列为八谷之麻,误矣。古人救饥用火麻,即《本经》之大麻,殆即八谷之麻也。

小儿初生,嚼生脂麻,绵包与咂,最下胎毒,频咂可稀痘。

妇人乳少,脂麻炒研,入盐少许食之。此方可作小菜,杭人呼为脂麻盐,余最喜之。且可治口臭,孕妇乳母,尤宜常食,甚益小儿也。腰脚疼痛,新脂麻炒香杵末,日服合许,温酒蜜汤任下,以愈为度。溺血,脂麻杵末,东流水浸一宿,平旦绞汁,煎沸服。头面诸疮,妇人乳疮、阴疮,生脂麻嚼烂敷。谷贼,稻芒阻喉也。脂麻炒研,白汤下。汤火伤,诸虫咬伤,脂麻生研涂。

○麻  酱

脂麻炒如法,磨为稀煳,入盐少许,以冷清茶搅之,则渐稠,名对茶麻酱。香能醒胃,润可泽枯。羸老、孕妇、乳媪①、婴儿、脏燥、疮家及茹素者,藉以滋濡化毒,不仅为肴中美味也。

①媪:对老年妇女的尊称或妇女的通称。文中指乳母。

○脂  麻  油

甘凉。润燥,补液,息风,解毒杀虫,消诸疮肿。烹调肴馔,荤素咸宜。诸油惟此可以生食,故为日用所珍,且与诸病无忌,惟大便滑泻者禁之。凡方书所载香油,即麻油也。久藏泄气,则香味全失,故须随制随用。渣亦香甘,可为食料。笋①得之,则味美质软,故麻渣不可以壅竹。

漏胎、难产,因血液干涩也。麻油、白蜜各一两,同煎数十沸温服。小儿丹毒、汤火灼伤,生麻油涂浸,并饮之。小儿发热,不拘风寒、饮食,时行痘疹,并宜用之。以葱涎入麻油内,手指蘸油,摩擦小儿五心、头面、项背诸处,辄愈。蛊毒及砒石、河豚毒,多饮生麻油即吐出。肿毒初起,麻油煎葱黑色,趁热通手旋涂,自消。虽大毒初起,若内服一二斤,毒气自不内攻也。

犬、毒蛇咬者,亦宜先饮生麻油一二盏良。打扑伤肿,麻油熬熟,和醇酒服。以火烧地令热。俾卧之,立愈无痕。

○茶  油

甘凉。润燥,清热,息风,解毒杀虫,上利头目。烹调肴馔,日用所宜。蒸熟用之,泽发生光。诸油惟此最为轻清,故诸病不忌。燃灯最亮,而不损目。泽发不誯,其渣浣衣去垢,岂他油之浊腻可匹哉!

○豆  油

甘辛温。润燥,解毒,杀虫。熬熟可入烹炮,虽谷食之精华,而肥腻已甚。盛京来者,清彻独优。燃灯甚亮。

○菜  油

甘辛温。润燥,杀虫,散火丹,消肿毒。熬熟可入烹炮。

凡时感、痧胀、目疾、喉证、咳血、疮疡、痧痘、疟疾、产后,并忌之,以有微毒,而能发风动疾也。世俗以其气香而尚之,罔知其弊,以致疾病缠绵而不察。惟外用涂汤火伤,刮痧,调疮药,皆妙。肆中或以花生、苏子等油羼之。

①竹:广益书局本作"罨"。意为不可当头掺下。

○盐

咸凉。补肾,引火下行,润燥祛风,清热渗湿,明目,杀虫,专治脚气。和羹腌物,民食所需。宿久卤尽色白,而味带甘者良。

擦牙固齿,洗目去翳,点蒂钟①坠,敷蛇虫螫,吐干霍乱,熨诸胀痛。

霍乱转筋,盐卤摩拓患处,或以裹足布浸卤束之。并治诸般脚气。无卤用极咸盐汤亦可。凡无病人濯足汤中常加盐卤,永无脚疾。

①蒂钟:指腭垂。

○豉 俗呼豆豉

咸平。和胃,解鱼腥毒。不仅为素肴佳味也,金华造者胜。澹豉入药,和中,治湿热诸病。

○酱

纯以白面造者,咸甘而平,调馔最胜。豆酱以金华兰溪造者佳,咸平。■油则豆酱为宜,日晒三伏,晴则夜露。深秋第一■者胜,名秋油,即母油。调和食味,荤素皆宜。痘痂新脱时食之,则瘢黑。嘉兴造者咸寒,以少日晒之功也,油亦质薄味澹,不耐久藏。

犬咬及汤火伤,未成疮者,以酱涂之。中砒毒,豆酱调水服。胎气上冲,及虚逆呕吐,好酱开水调服,亦解鸦片毒。

○醋

酸温。开胃,养肝,强筋,暖骨,醒酒,消食,下气,辟邪,解鱼蟹鳞介诸毒。陈久而味厚气香者良。性主收敛,风寒咳嗽,外感疟、痢,初病皆忌。《续文献》曰:狮子日食醋、酪各一瓶,故俗谓狮吼①为"吃醋"云。产后血运,热病神昏,惊恐魂飞,客忤中恶,并用铁器烧红,更迭淬醋中,就病人之鼻以熏之。

汤火伤,醋淋洗。诸肿毒,醋调大黄末涂。

○糟

甘辛温。醒脾消食,调脏腑,除冷气,杀鱼腥毒。以杭绍白糯米所造,不榨酒而极香者胜。拌盐糟藏诸食物,味皆美嫩。惟发风动疾、痧痘、产后、咽喉②、目疾、血证、疮、疟,均忌之。以糟入油料,制为糟油,调馔香美,然,亦发疾,非病人所宜。扑损打伤及蛇虫蜂螯,酒糟罨。

○蜜

蜜者,密也。味甘质润,而性主固密,护内,故能补中益气,养液,安神,润肺,和营,杀虫解毒。生者凉,熟者平。以色白起沙,而作梨花香者为胜。炼法以器盛置重汤中煮一日,候滴水不散为熟蜜。或以蜜一斤,入水四两,放沙石器内,桑柴火慢熬,掠去浮沫,至滴水成珠亦可。但经火炼,其性温也。

若果饵肴馔,渍制得宜,味皆甘美,洵神品哉!忌同葱食;痰湿③内盛、胀满呕吐者亦忌。以之丸药,须察其宜,颟顸滥用,焉能济事哉■

汤火、热油伤,蜜涂。产后口渴,炼蜜调白汤服。

①狮吼:悍妻怒骂之声。

②咽喉:诸本同,疑误,当为"喉疾"或"喉痹"。

③颟(mān)顸(hān):煳涂,不明事理。

○川椒 一名蜀椒 , 一名巴椒 , 一名汉椒

辛热。温中下气,暖肾祛寒,开胃,杀虫,除湿止泻,涤秽舒郁,消食,辟邪。制鱼腥、阴冷诸物毒,辟蝇、蚋①、蜈蚣、蚊、蚁等虫。多食动火堕胎,阴虚内热者忌之。闭口者杀人,中其毒者,冷水解之。漆疮作痒,川椒煎汤洗。凡入漆所,嚼川椒涂鼻中,不患漆疮,并辟疫秽邪气。妇人秃鬓,川椒四两酒浸,密室内日日涂之。

①蚋:一种昆虫,体形似蝇,刺吸动物和人的血液而传播疾病。

○花椒 本名秦椒, 一名穃

辛温。调中下气,除湿杀虫,止痛行瘀,解鱼腥毒。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