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实《隋唐史》15贞观之治:不会提意见怎么当好官?

孟宪实《隋唐史》15贞观之治:不会提意见怎么当好官?

00:00
08:21

喜马拉雅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孟宪实。欢迎大家收听《二十四史》大师课。


那一年发生了两件事,一个是唐朝出兵消灭了东突厥,解决了一个长期以来的中国外患问题。第二,那一年犯罪的人特别少,只有29个死刑犯。这一系列的政策,核心问题是什么呢?核心问题是“以人为本”。国家在推行政策的时候,重视老百姓,这就叫以民为本。贞观之治一个宝贵的经验,就是朝廷的政策,朝廷的法度,要坚持以人为本这个基本点。

第二,我认为贞观之治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皇帝如何运用手里的最高的权力,这个就叫“克己纳谏”。皇帝听从大臣的建议,这就叫纳谏。而贞观的皇帝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善于纳谏的人。皇上是拥有天下最高权力的人,最高权力在他手里,但是他却敢于、勇于接受来自臣下的意见,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风范,不仅是心胸开阔的问题。那为什么唐太宗这么擅长纳谏呢?历史上有研究认为,唐太宗治国心切。在那个时代,大家有一套理论,有一套概念,认为皇帝治理天下就要克己纳谏。什么叫克己纳谏呢?就是克服自我,接受来自臣下的意见,皇帝能这样做,最高权力就等于接受了约束。有一本书叫《贞观政要》,讲了很多贞观时候的故事,唐太宗的言行事迹,那里面有很多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问题,就是唐太宗多么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几乎所有皇帝跟大臣他们发生的冲突、矛盾,最后的结局,无一例外都是皇帝妥协。为什么?皇帝不是为了个人的权力欲望,不是为了自己的权力享受,他是要治国,要把国家治理好,知错就改。作为最高权力的拥有者,能够做到知错就改,任何时候,这个天下没有治不好的道理。

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就给了我们这么一个最重要的教训。对于当权者而言,无论你的权力有多高,你能够正确使用权力,包括接受别人的意见,你就是对得起了这份权力,你就有机会把这个权力运用得最好。所以克己纳谏是贞观的一个法宝。唐太宗的人才观,有不同于别人见解的人,这才叫人才,人云亦云不叫人才。任何时候,即使是今天,你说人云亦云就是人才,那不是骗人吗。所以唐太宗说,中书、门下机要之司,重要的岗位一定要选拔人才。而这个人才的特点是什么?就是有独特的、自己的见解,这才叫人才。

魏征就是一个人才,魏征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贞观时期的人才。《旧唐书》总结说,魏征为什么总提意见呢?第一,魏征水平高,能够“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别人看不出来的问题他能看到,别人说不明白的道理,他能说清楚,这就叫人才。第二,魏征很忠诚,他不仅是站在皇帝立场上表达忠诚,他也站在国家立场上表达忠诚。有时候皇帝的意见和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突,皇上不自觉,魏征给你发现了,他给你指出来了,然后他还能坚持到底,这才叫忠诚。更重要的忠诚,是站在国家立场上。魏征一直有一个重要的岗位——门下省。三省制下,门下省是灵魂。皇帝的意见已经由中书省表达出来了,门下省是有权力否决皇上,即使是皇帝坚持的意见,门下省也有权否决,门下省不在新的皇帝命令上签字,这个命令就没有形成,就不能去下发执行。

过去我们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是皇帝制度,皇帝制度就是啥事都是皇帝说了算,不管他对他错,都是他说了算,这个没有史料依据。我们有史料依据的,像贞观之治这样的史料依据,魏征作为大臣,他可以合理合法地否决皇帝的意见。他们可以讨论,到底谁对谁错,我们看到的记载是,所有的这种争议,最后都是皇帝放弃。正是因为它有三省制这样的一个很高级、很进步的制度,它才让中央的决策很少失败。

朝廷制定政策的时候,能考虑到老百姓的利益,叫以人为本。皇帝的最高权力,要克己纳谏,接受别人的意见,接受别人的监督,接受广大臣下的监督,所以决策很少出错。贞观之治就成了1000多年以来,我们一直讲的故事。

总结起来,贞观故事能给我们这样的一些启发,一,在政治上,君臣关系和谐。第二,从国家和人民的角度讲,社会关系和谐。第三,从整体的国际关系上看,唐朝拥有很崇高的国际地位。第四,贞观之治或者贞观制度,为唐朝300年的基业打下了良好基础。其实不是贞观,整个唐朝,我们都可以从这个角度去观察,一个时代的良好都不是偶然的,历史积蓄到这个时候,会迸发出一种高度。比如说唐朝的制度建设,就是历史上的一个新高度,让中国人知道,在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中,有着极高的合理内核,是我们应该给予充分重视的。

贞观之治之后,为什么不能持续下去呢?有人事的问题,有制度的问题,有环境的问题,问题太多了,所以下一次我们再讨论唐高宗、武则天就会发现,即使是贞观之治这样的历史,这样的基础,也会发生改变的。

好,今天就到这里,欢迎大家持续关注《二十四史》大师课。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赵家崖湾

    👍

  • 1399258kk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