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实《隋唐史》10内外政策:是功绩还是暴政?

孟宪实《隋唐史》10内外政策:是功绩还是暴政?

00:00
08:58

喜马拉雅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孟宪实。欢迎大家收听《二十四史》大师课。


隋炀帝上台以后干了若干件事。

第一,营建东都洛阳。隋文帝营建的是长安,叫大兴城。隋炀帝上台就重新修了洛阳城,把洛阳变成隋朝的第二个首都,叫东都,后来又叫东京,都是一个地方。修建洛阳城工程很大,上百万人要投入这个工程,有什么意义呢?隋炀帝认为洛阳是天下中心,以洛阳为首都方便天下的统治;同时洛阳又靠近中原,靠近江南,靠近经济中心。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事,政治中心逐渐地向经济中心靠拢。特别是长安后来慢慢地经济地位下降了。所以第一件事是修建洛阳。

第二件事儿就是开凿大运河。这个大运河到今天还在,洛阳城以后的第二大工程,就是修建大运河。大运河从杭州,一直修到现在的北京通州,沟通了几大水系,成了南北交通水利运输的大动脉。大运河的开通是从大业元年一直修到大业六年,前后动员了几百万人。完成以后,从浙江余杭一直达到北京,那横跨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五大水系,贯通中国南北的大动脉。隋唐一直到清朝,这个大运河一直在使用,是世界历史上的最大工程之一。对于加强南北的联系,维护中国的统一,大运河都是一项重要的工程。这可以说是在隋文帝之后,隋炀帝巩固中国统一一个重要措施。

但是无论是修建洛阳城也好,大运河也好,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严重增加了社会负担,最后,其实也给隋朝带来了严重的政治后果。

第三个方面,隋炀帝做的事情是巩固边疆。隋文帝已经完成了中国的基本统一,就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统一。其实中国历史上一直有一个问题,就是北方草原上,如果兴起一个强大的力量,会对中原造成很大的影响,汉朝的时候匈奴人,那到南北朝后期,一直到隋唐,北方的强大势力就是突厥人。隋文帝的时候,开始远交近攻,分化突厥,突厥就分裂了,分成东部和西部,东突厥和西突厥。

北朝后期突厥势力最强大,因为中国当时是分裂的,各个王朝,北齐、北周都要讨好突厥,所以突厥那个时候势力最大。等到隋朝建立了,中原有了更大的力量来对付突厥,所以从文帝开始一直到隋炀帝的时候,这个政策比较有成效,但是突厥还在,并没有消灭突厥。隋朝的时候,就是压制住了突厥,突厥再也不能像南北朝那么有力量。隋炀帝的时候,基本上北方边境是巩固的,隋炀帝不能说不努力。大业三年,隋炀帝曾经巡边到达榆林,还跟突厥的启民可汗相见,所以突厥这面基本上问题不大。

另外就是青海的吐谷浑的方向。吐谷浑也是一个草原民族,在大业的时候叛乱,所以隋炀帝最后派重兵打败了慕容氏,就是吐谷浑可汗。那个时候,隋朝的势力已经到达青海和到达了新疆的东南部,就是现在鄯善、且末这一带,都设置了中原的州县制度,这个问题也不大。

西边,隋炀帝有很大的进展,特别是跟高昌国有很好的关系。高昌国就是现在的吐鲁番地区。隋炀帝曾经在大业五年,在张掖接见过高昌王麴伯雅,现在找到了新资料,根据佛教资料的记载,隋炀帝还请了南方的高僧专门给麴伯雅来讲经说法,麴伯雅因此还跟着隋炀帝去过后来的高丽前线,这个关系非常好。

总之,隋炀帝也好,隋文帝也好,在巩固国家统一这个方面也做出过很多的努力。西部它的影响也逐渐地在扩大中。

最后一件事就是三征高丽,这是隋炀帝干的一件大事。为什么要非要攻打高丽?高丽就是朝鲜半岛,那个时候朝鲜半岛一分为三,有三个国家。是在南北朝的时候就分裂成三个国家,北边相当于现在北朝鲜,南边再分成新罗和百济,一共是三个国家,这是朝鲜半岛的三国鼎立时代。高句丽跟中国接壤,所以这个关系比较复杂。在汉朝的时候,汉武帝开始,这也是中国的地盘,所以魏晋南北朝以后,中国要重新统一。对待这个朝鲜半岛,是按照汉朝的规模来考虑问题的,就是你哪个地方该统一,哪个地方不该统一,该不该的理由是什么,是汉朝这个标准。所以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统一以后,文帝已经对高丽发动过战争,30万人进攻高丽,但是后来失败了。这个文帝失败了,隋炀帝就想乘势成功,那在这个上面就可以超越他父亲。所以隋炀帝下了很大的决心,从大业七年就开始准备讨伐高丽,然后制了5万辆战车,造了300艘战舰,全国陆军一共有100多万人参与了第一次讨伐高句丽的战争。100多万人分成24路,有陆路、水路两项进攻。但是高句丽战斗性很强,结果隋炀帝失败了。隋炀帝连续三次攻打高丽都不成功。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二十四史》大师课。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我是不是小明

    *

  • 1399258kk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