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实《隋唐史》36《五代史》:国家修史VS私人修史

孟宪实《隋唐史》36《五代史》:国家修史VS私人修史

00:00
11:09

喜马拉雅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孟宪实。欢迎大家收听《二十四史》大师课。


新旧五代史的由来

这期跟大家介绍一下新旧五代史的事儿。

先说《旧五代史》,《旧五代史》成书于北宋,原名就叫《五代史》,没有新旧之分,主编叫薛居正。《五代史》又称作《梁唐晋汉周书》,一共是150卷,下令编修这部书的是宋太祖赵匡胤。

开宝六年就是公元973年4月,宋太祖下令修,前后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当时北宋刚刚建立13年,统一还没有完成,但是政局大体上已经稳定了,那实际上的作者卢多逊、扈蒙、李昉,都是当时很有名的学者。这么快就把这个书编成了,为什么呢?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资料比较完备,当时五代各国的“实录”都有完好的编修,到宋初当然都保存下来,这是一。第二个资料就是范质,这是一个历史学家,他写过一本书叫《五代通录》,实际上相当于“五代通史”一样的一本书,所以这个书加上“实录”就很容易编了。加上各个编者都是从五代过来的,对五代的事儿也挺熟,所以时间就用得很少,这个书就编写完毕。

可是也有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当时中国还没有统一,后蜀已经归顺了,但是很多资料还没有收集过来,还有南唐、吴越,还没有投降,所以他们的史料是缺乏的。这样的话,这个《旧五代史》的编修就有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十国的东西不全。所以在欧阳修编这个《新五代史》之前,大家对《旧五代史》就多有批评,很多人就提出过建议,建议朝廷重新修五代史,把这个《旧五代史》给它取代了。《旧五代史》问题确实多,但是,朝廷迟迟没有下令重修五代史。

欧阳修编的《新五代史》,一直是自己私人制作,他不是在国家组织下完成的。现在大家也都是估计,可能在景祐的时候他已经开始编了,欧阳修跟朋友写信的时候会谈到这个事儿,说现在什么情况,他编了一定程度,还曾经把书稿拿给友人听取意见。一直到熙宁五年,就是公元1072年,欧阳修在这年的七月份去世了,朝廷知道欧阳修多少年来一直在编这个书,于是他去世以后,朝廷很怕这个书丢失了,就下令让他家里面交出这个书稿。书稿就交出来了,基本上是完稿了,还有一些地方没修好。欧阳修是宋代的文学领袖,久负天下文章大名,所以新修的这个五代史,开始叫《五代史记》,那从文笔到史观,都比《旧五代史》好很多。所以欧阳修这个《五代史》一出,就被称作《新五代史》,原来的那个薛居正的那个史就称作《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立刻取代《旧五代史》,《旧五代史》就没人读了。

《旧五代史》遗失了,一直到清朝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的时候,《旧五代史》才重新出现,一个历史学家叫邵晋涵的,他在编《四库全书》的时候从《永乐大典》里面,把这个《旧五代史》辑出来的。皇上很赞成,所以他又用时间,利用《册府元龟》《五代会要》进行了校对,再进行补充,所以我们现在看的这个《旧五代史》是一个新版。复旦大学陈尚君先生,也是利用这个《册府元龟》来恢复《旧五代史》,在现有的《旧五代史》基础上继续恢复。《旧五代史》,虽然是早编的书,但是中间遗失过,从清朝以后再重新辑本,现在恢复了。


新旧五代史的差别

那么《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有什么不一样呢?《旧五代史》它分作《梁书》《唐书》《晋书》《汉书》《周书》,分成五部分,就是每一个朝代都是单独编写的,所以这真的是“五代史”,有点像《三国志》的那种编写。而欧阳修修的这个《新五代史》,他认为这样的分割是不好的,一共才50多年,而且后来又统一了,不应该这么分开,所以他就把这五个朝代打通了重修的。所以《新五代史》虽然数量比《旧五代史》少,但是它更精炼。比如说,本纪就从梁到周一贯到底,关于十国,他也有新的说法。总之,这个《新五代史》确实比《旧五代史》有很大进步,但是在保存史料方面,《旧五代史》的贡献还是要更大一点。为什么呢?因为《旧五代史》的内容更多。

关于这个新旧五代史的优劣比较,清朝以来的历史学家王鸣盛、赵翼,他们都在自己的著作中进行过多方面的对比研究。跟新旧唐书一样,现在我们再重读两本《五代史》,对比着阅读,仍然是很好的办法,既是入门的办法,也是一个研究的办法。同样一个人,那《旧五代史》就说这个人很不错,比如说冯道,五代一共才53年,他差不多贯穿了,《旧五代史》对这个冯道的评价就很高,说这个冯道去世的时候72岁,与圣人同寿,就是跟孔子是一个年龄,真了不起。可是欧阳修的《新五代史》说冯道,那把冯道骂得一塌糊涂,说冯道是不忠不孝的人,就是对待皇帝一点忠诚度都没有等等,一顿批判,连一般的日常家庭妇女他都比不了等等。这就有意思了,这很值得研究,为什么《旧五代史》的时候,评价冯道那么高,为什么在欧阳修的笔下,冯道就变成另外一个人了呢?这就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所以这种同一个时代有两套史书,这对我们来讲很有帮助,也很有好处。

百衲本的问题在于《旧五代史》用的是嘉业堂的刊本,又据殿本进行了校补,因为《旧五代史》实在太少了,可用的本子很少,不过百衲本有《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的时候,用的是这个傅增湘的,双鉴楼藏元覆宋庆元本,它的底本是个宋朝的庆元本,不过是元朝复刻的。这些底本就是百衲本,都是做过认真校对的。中华书局的本子也都用了这个百衲本。

总之新旧五代史也好,新旧唐书也好,这样的史书,对我们了解那个时代,都是最佳的途径,最佳的渠道。尤其是对比研究,对我们提高对那个时代的看法是大有帮助的。


中国历史的高峰

隋唐五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总体上看,从秦汉到隋唐,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隋唐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建设还是多方面的。首先统一的时代是隋唐的总体特征,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尤其跟西方的历史对比。哪些因素促成了统一?统一要具备哪些条件?巩固统一要怎样做?隋唐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经验。隋唐的时候,也是中国制度发展的一个高峰期,所谓的高峰就是它的创新性比较强。现在看来,三省制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挖掘,深入研究。那个时期的政治理性、权力的态度,都值得我们今天认真对待,在任何历史时期,都是一个重要的事情。对于国家的治理者而言,任何时候学习都不嫌晚,就怕不学习。

隋唐是一个令中国人骄傲的时代,唐朝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丰富的遗产。有的朋友说,唐朝灭亡1300年了,但是唐诗仍然是我们的好朋友,那是唐人的创造。所以我们要学习唐朝的话,就是应该想我们今天会有什么创造留给后人。

隋唐历史的研究,这是没有止境的。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这个时代到底有哪些遗产,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好好继承的,这需要更多的朋友加入隋唐研究的团队。

好的,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二十四史》大师课。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