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 两个有意思的对比

131 . 两个有意思的对比

00:00
23:26

通俗西藏史(一百三十一)——两个有意思的对比


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藏史德云社的老布,又来啦!

咱们上期尺带珠丹执政前期,吐蕃内部政治博弈,用这种分析背景的方式,来解释韦氏大相达札恭禄,为啥突然就被杀了。还有就是,之前轰轰烈烈的韦氏家族,以后的三十年里,再也没出过一位大相。


如果是韦·达扎恭禄是因为唐朝成功地使用了反间计,那这次已经是有史料记载的第二次了。

还记得咱们之前讲过《必杀军神之计》吗,唐朝这次用计的时间是万岁通天二年(697年),用计目标是吐蕃军神论钦陵。

当时论钦陵和郭元振在野狐河畔相会,论钦陵要求唐朝放弃安西四镇。结果论钦陵的要求,居然得到了一部分唐朝大臣的赞成,但另一部分大臣坚决反对。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郭元振给武则天出了一个主意。他让吐蕃用吐谷浑换安西四镇,结果这事儿就翻篇了。

除了这个主意以外,郭元振还跟武则天说:

吐蕃百姓久为兵役、徭役所苦,但钦陵权威太重,谁拿他都没辙。我们现在啊,应该每年遣使吐蕃,向吐蕃赞普申明和好的意愿。论钦陵一定不能同意,这样的话,吐蕃赞普和论钦陵就会上下离心,一定会生出祸端。钦陵若去,断吐蕃右臂矣。”

果然像郭元振预料的那样,698年赤都松赞就血洗了噶尔家族的封地,699年论钦陵被迫自杀。

两条计策放在一起看,您会发现什么问题?

都是利用了吐蕃王权和相权之间的裂隙,这就是反间计,反间计不过是扩大了固有的裂隙。

郭元振计策的背景是,禄东赞父子相继担任吐蕃大相,时间长达四十多年。在他们领导下,吐蕃鲸吞了吐谷浑,多次大胜唐军。

在这种背景下,禄东赞父子拥有了极高的威望,而吐蕃王权处于边缘化的窘境。

当时噶尔家族权倾朝野的程度,可以从吐蕃大臣的对话中看出端倪:“从这以后,鞠躬致敬之事儿,因为手短挨不到地面,而站立磕头之风,天下未之有也。”

这里说的,应该是禄东赞父子面见吐蕃赞普时礼数不周,不磕头致敬,理由是手太短,够不到地面。[1]

在这种政治环境下,就算没有郭元振的反间计,吐蕃赞普也得对噶尔家族下死手。

所以当时的论钦陵,已经身陷死亡螺旋里了,唐蕃双方都急不可耐地希望他死。


韦·达扎恭禄被处决的时候,才干了一年的大相,就算他的战果再高,对王室的威胁也有限。

这就像齐天大圣再厉害,一个人也轮不过整个天庭。

但达扎恭禄姓韦,这就有点麻烦了。

要知道,在他之前的23年里,韦氏出过两任大相,韦·乞力徐干了16年,韦·绮力心儿干了6年。

在此期间,韦氏大相重新拿回了军事主导权,乞力徐依托九曲之地,对陇右发动了一系列进攻。虽然说,进攻的效果不佳,唐朝给予了强硬的反击,但态势对吐蕃王室不太友好。大相掌军权,让王室心里的阴影又扩大了。

更让王室紧张的是,他们在韦氏身边布置的棋子都挂了。

最早倒下的是王室的主心骨,太王太后没庐·赤玛伦,她在713年断开了连接。

紧接着,稳压乞力徐一头的坌达延赞松,在714年上墙了。

王室抬出了没庐氏的尚·赞咄制约乞力徐,但韦氏也没闲着,韦·绮力心儿上线,成了乞力徐的备胎。

721年,没庐氏的尚·赞咄去世、尺带珠丹的母亲,琛氏家族的头牌赞玛脱去世、另一个尚族巨头赤桑达擦也去世。

虽然这一年,乞力徐也下线了,但很显然死亡的打击,对尚族的影响更大。

接过乞力徐位置的韦·绮力心儿,几乎成了没人能制约的人物。

他做大相的这几年,比乞力徐的时候滋润得多。

所幸,725年韦·绮力心儿也挂了,这算是让王室松了一口气。拥有王室父系背景的埃氏大臣成了新大相。但这位大相也没干多久,727年埃氏大相也死了,王室再次遭受重创。

727年,尺带珠丹一口气任命了三个大相,分别是吐谷浑小王、尚族的本登葱,以及韦氏的达札恭禄

但之后,韦·达札恭禄强势崛起,携大胜之威,成了一颗夺目的政治新星。

这就是,达札恭禄被一刀两断的背景。

知道了这些,您还觉得他是因为“暗通中国”被杀的吗?

唐朝可能确实是用了反间计,但反间计这东西,只能依托对方的裂痕。李隆基就是再有本事,也不能给尺带珠丹写封信,说你把达札恭禄给老子杀了!

所以,达扎恭禄被咔嚓了,只能说是因为吐蕃内部的尚论博弈,是因为韦氏家族的再次崛起,让吐蕃王室又想起了噶尔家族。

可以这么说,721年到725年间,韦氏大相的权力,已经有了不受牵制的情况。达扎恭禄又一种强势崛起的态势,走进了吐蕃权力的核心圈。

这就将韦氏、尚族和赞普之间的冲突推至临界点。

这就是达扎恭禄被杀的根本原因。

唐朝两次使用反间计,分别干掉了论钦陵和达扎恭禄,都是堂堂正正的阳谋,而且是无解的阳谋。

另外,从这两个案例也能看得出来,唐朝对吐蕃国内的情况也很清楚。知道吐蕃国内有各种势力之间的权力博弈。

当然反过来说,吐蕃对唐朝的情况也很熟悉,毕竟一大帮留学生在长安待着呢。

再说了,两边打了一百多年的战争,要说互相之间不了解,是不可能的。

有这种想法,只能说是在侮辱双方的智商!


干掉了韦·达扎恭禄之后,没庐氏的大臣琼桑斡尔芒成新任大相,并且一直干到了748年。

这位新大相上任以后,马上就开始了政治清洗,之前被韦氏流放的大臣,重新获得了提拔,而之前被提拔的大臣,遭到了流放。

这一轮操作下来,标志着从705年开始,到728年为止的,吐蕃尚与论共享权力的阶段彻底终结。

尚族取代了代表世俗贵族的“论”,成为吐蕃政坛上当之无愧的领袖和最显赫的主政力量。[2]


吐蕃政坛上的云诡波谲,并没有特别影响边境局势,吐蕃边将依旧在策动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在河西节度使王君㚟死后,兵部侍郎萧嵩主政河西,他连续提拔几位很有能力的大臣。其中,坐镇瓜州的便是名将张守珪

应该说张守珪接了个烫手山芋,就在他上任之前,达扎恭禄刚刚攻破了瓜州城,将城中囤积的辎重全部运走,还顺手拆毁了瓜州的城墙。

张守珪接手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火速重建瓜州城防。

萧嵩能把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张守珪,也说明他认为张守珪在之前的战绩堪称智勇双全。果然,张守珪没辜负萧嵩的期望,他刚到瓜州不久,就给吐蕃人来了空城计。


接到任命后的张守珪,只带着少量亲兵便奔赴瓜州,面对着残破不堪的城墙,他判断吐蕃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于是他马上招募军民,开始日夜赶工。但就在修城的板堞刚刚立好,吐蕃军队果然来了。

这时城中留驻的军民都心无斗志,纷纷建议弃守瓜州。(“城中相顾失色,莫有斗志”)

但张守珪却显得非常镇定,他对手下说:“敌众我寡,不可力敌,当以奇谋忽悠之!”(《资治通鉴》—“彼众我寡,又疮痍之余,不可以矢刃相持,当以奇计取胜。”)

然后,唐军就开始了周密的准备,但准备的不是火砲雷石,而是张罗了乐器歌舞欢迎蕃军。

等吐蕃军队偷偷摸摸地来到瓜州附近,就见城楼上灯火通明,丝竹之声入耳。一帮糙老爷们,用胡萝卜粗的手指扒拉着琵琶,七长八短,唱得那叫一个鬼哭狼嚎!(“于城上置酒作乐,以会将士”)

吐蕃将领有点懵圈了,不知是该前进,还是后退。

这时,一个小将建议道:“要不咱上去干他一票?!”

另一个岁数大点地训斥道:“你懂个毛线?唐军明显有准备!”(“疑城中有备”)

这时后方山路上燃起大量火把,隐隐有军队调动之声。

蕃将赶紧下令撤军,埋伏在城下的唐军趁势涌出,追着蕃军的屁股一通砍杀。(“竟不敢攻城而退,守珪纵兵击败之。”)

赌赢了“空城计”的张守珪,擦着冷汗下死令,务必须克日完工。

复筑瓜州城后,唐庭将瓜州升格为都督府,加封张守珪为从三品的银青光禄大夫。

但重修了瓜州城还不算完,瓜州附近地多沙碛,雨水稀少,只能以雪山融水灌溉田地,可之前的水利系统已被蕃军摧毁。

而当地又缺少林木,难以快速修复水利设施。

这时,张守珪又出了一个“奇招”。

他找来一帮和尚,占卜念经一通折腾,选“吉壤”建祭坛做法。

祭坛建成后,张守珪亲自登台,各种套路来了一遍。

这一套神头鬼脸的折腾完了,大雨连夜而至,山上的洪水冲下来大量的树木,张守珪就用这些木材,恢复了水利设施。

(《太平御览》:“守珪设祭祈祷,经宿而山水暴至,大漂材木塞涧而流,直至城下,守珪使取充堰,於是水道复旧。”)

这下瓜州军民都惊了,奔走相告,“这货好使,跟他混没亏儿吃!” (“由是人心浸安”)

然在开元十六年、十七年,张守珪连续击败吐蕃大将悉末朗的进攻,并与沙州刺史贾师顺配合,对吐蕃的大同军发动突然袭击,缴获了大量的牛羊辎重。

这位沙州刺史贾师顺,咱们也说过,就是吐蕃攻陷瓜州时,苦守常乐县,在城墙上脱光膀子给蕃军看的那位县令。

凭借在河西与吐蕃作战的军功,张守珪官至右羽林将军、兼鄯州都督、持节陇右经略节度使。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玄宗调张守珪移镇幽州,为河北节度副大使。

当时幽州东北部的契丹、奚势力强大,唐军为了防御需要,经常派敢死队深入敌境搞情报、抓舌头,这种危险性极大的职业便是“捉生将”。

就在张守珪到任后不久,一个草原互市中的牙郎,跑去偷羊被抓。

一开始,张守珪对偷羊贼也没在意,嘴一歪,让手下拖出去乱棍打死。

但这时一个身材高大的胖子,一边挣扎,一边高呼:“大夫不欲灭两蕃耶?何为打杀禄山!”

张守珪一看这胖子有点意思,不由生出爱才之意,将其收入帐下,当了一名“捉生将”。

还别说,这死胖子凭借做牙郎时,通晓多种语言的便利,在“捉生将”这种集化妆、潜伏、生擒、暗杀、突击于一体的危险职业上,干得有声有色。

他和史思明配合,每次出击皆有斩获,渐渐成了张守珪的心腹,还光荣的给领导当了干儿子。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死胖子安禄山的人生,出现第一个危机。

是年,张守珪派安禄山领军讨伐奚和契丹,结果他轻敌冒进中了埋伏,全军尽没仅得身免。

第一任干爹有点不忍杀之,但又不好违背军规,便使了折中之策。

他把安禄山绳捆索绑的押至长安请“圣意定夺”,按照官场的潜规则,这就是在暗示朝廷留他一命。

不成想,长安早就有个人惦记着安禄山,准备找个机会弄死他,这人便是时任宰相张九龄

三年前,安禄山曾入朝奏事,张九龄也不知怎么了,越看这胖子越不对劲,便对侍中裴光庭说:“日后乱幽州者,必是此胡人”。

也架着安禄山运气好,要是换成心胸狭窄的李林甫,他脑袋早就搬了一百次家了。但张九龄是正人君子,做事讲究有理有面,不愿背后下黑手。

但这次张九龄可算逮到真凭实据了,焉能轻易放过?

当张守珪的呈文放在书案之上,按官场惯例,张九龄应该给边疆节度个面子,但他决定下手锄奸,便在呈文上批道:“昔穰苴诛庄贾,孙武斩宫嫔。守珪军令若行,禄山不宜免死。”

一句话就用了两个典故,这就是诗歌唐朝的文风,杀个人都搞的这么文艺。

这份能要安禄山小命的呈文,却被唐玄宗驳回了,虽然张九龄据理力争,但李隆基却一语带过。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张九龄倒了,李林甫开始了独掌相印的时代。

跟张九龄比起来,李林甫得算学渣类型。

有一次他兄弟生了男娃,李林甫居然在贺词上写了个“弄獐之喜”

人家用“弄璋之喜”是玉字旁的璋,与生女儿的“弄瓦之喜”相对。结果李林甫这白字大王,给写了犬字旁的獐。

出了这个笑话以后,李林甫就有了“弄獐宰相”的外号。

别看“弄獐宰相”学习不咋地,但要说洞察人性,口蜜腹剑,能甩张九龄一百条街。

李林甫见到安禄山,几句话就把这死胖子拿得死死的。寒冬腊月的季节,安禄山的后背都湿透了。

从那以后,每次有使臣从长安回来,安禄山都要询问李林甫的态度。如果李林甫高兴,安禄山就喜形于色;如果李林甫脸色阴沉,死胖子就顿足捶胸的喊,老子要挂了!

李林甫和张九龄正好是唐朝宰相的两个极端,张九龄代表着法制,李林甫代表着人治。

那么哪一个更好,这就是有点意思的问题了。

单从死胖子的事儿上说,李林甫显然更好。

要是李林甫不死,安禄山都未必敢造反。就算死胖子反了,唐朝的应对也不会那么混乱。而且,李林甫是真没想弄死安禄山,他要是想的话,死胖子坟头的草都一人高了。

这就是安禄山怕李林甫,不怕张九龄的原因。

而张九龄呢,太讲规矩,太珍惜自己的羽毛。

他是个对政治有洁癖的人,对那些不守规矩的人,控制力度就很差。


这就是人治和法制的区别。

人治效率更高,力度更直接,见效也更快。

法制是每个人都受限,自由度更低,效率也更低。

那是不是就此可以认为,人治比法制更好呢?

当然不是,每种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能一概而论。

人治最大的问题在于,不确定性更大。

因为人治的基础是要求,掌控权力的人,必须精明强干,而且忠心耿耿,如果能做得到,那就是快速腾飞的节奏。

禄东赞父子弄权的时代,其实就是典型的人治。

这父子三人是真的牛,推着整个国家一飞冲天。

但问题是谁能保证,每个掌权的人都英明神武啊,这东西的难度系数太高了。万一上来的这大兄弟是个吃货呢,那就完了,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跌落,这种例子在历史上不胜枚举。

所以,法制其实是规定了社会的下限,而人治则是上限高,下限低,或者根本就没有下限。

这就像李林甫掌权的时候,唐朝其实管得还行。

这哥们虽然人品渣,但能力是真的强。而且他是王族成员,按辈分论李隆基还得叫一声叔叔。

所以,他也没有取而代之的心思。

等他死了,再上来的杨国忠,就是彻头彻尾的渣男,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

后面发生了啥事儿,大家都知道了。


好啦,这期两个对比的节目就到这儿啦,下期咱来聊聊唐蕃的第三次会盟——赤岭合盟!


参考书目:

[1]、《外戚势力对吐蕃王朝中后期产生的影响—吐蕃“尚”势力的发展与利益斗争》_周挂东珠;

[2]、《尚族与吐蕃政治关系研究》_金鹏飞;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香香猪猪猪

    老布最棒

    白发布衣 回复 @香香猪猪猪: 必须的必嘛!

  • uxwio3wi4dy977zyidmv

    有的史料论钦陵举兵反叛,兵败被杀。赞悉若早死。到底哪个对?

    白发布衣 回复 @uxwio3wi4dy977zyidmv: 赞悉若早死,王室宣称论钦陵反叛

  • 听友416951426

    布老师这部书翻译成藏文,再加点佐料,是一部非常棒的历史教科书

    白发布衣 回复 @听友416951426:

  • 保留纯真110

    好听

    白发布衣 回复 @保留纯真110: 多谢您啦!

  • 仁者_6h

    好棒的布老师!牛呀!

    白发布衣 回复 @仁者_6h: 您凑合听哈!

  • 伤心的玉米a

    老布终于更新了

    白发布衣 回复 @伤心的玉米a:

  • 石头条

    不断重复,反复循环

    白发布衣 回复 @石头条:

  • 踏雪无痕_lif

    听历史,长知识🤔

    白发布衣 回复 @踏雪无痕_lif: 多谢您啦

  • 一一_wae

    白发布衣 回复 @一一_wae:

  • Caige1729

    老布,能插播一条番外单独分析张守珪这些“神迹”背后的操作吗?

    白发布衣 回复 @Caige1729: 张守珪后来被贬了,不过这都和吐蕃没什么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