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先生鼓励学生立定为圣贤之心,踏实行持正心学问,不可荒废度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学问永不变的主轴;去习气,改毛病是人生进步的方向。到功夫有效验时,亦不可懈怠或高傲,继续踏实用功,方可有更多进步。学生私意萌动,虽未行持,却自知非为正人君子。先生喜称此便是命根所在,觉知并于此处下功夫,若能于私意发动时,观照到胸中的气血仅是一股能量,这便是立命功夫;久久行持,便可格除私意。人人所同之处,便是无善无恶的本性,依着本性出发,做出来让人感觉是为善的。邀请您一起来聆听本集的精彩内容。
1. 有小的进步时,如何做才不会被高傲托住自己后腿?
2. 【私意】萌发,如何去除?
《传习录卷下》
(一三二)
先生曰:“诸公在此,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方能听吾说话句句得力。若茫茫荡荡度日,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得痛痒,恐终不济事,回家只寻得旧时伎俩而已,岂不惜哉?”
(一三三)
问:“近来妄念也觉少,亦觉不曾着想定要如何用功,不知此是工夫否?”
先生曰:“汝且去着实用功,便多这些着想也不妨,久久自会妥贴;若才下得些功,便说效验,何足为恃!”
(一三四)
一友自叹:”私意萌时,分明自心知得,只得不能使他即去。“
先生曰:“你萌时,这一知处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工夫。”
(一三五)
“夫子说‘性相近’即孟子说‘性善’,不可专在气质上说。若说气质,如刚与柔对,如何相近得,惟性善则同耳。人生初时善,原是同的,但刚的习于善则为刚善,习于恶则为刚恶,柔的习于善则于柔善,习于恶则为柔恶,便日相远了。”
(一三六)
先生尝语学者曰:“心体上着不得一念留滞,就如眼着不得些子尘沙,些子能得几多,满眼便昏天黑地了。”又曰:“这一念不但是私念,便好的念头亦着不得些子,如眼中放些金玉屑,眼亦开不得了。”
为学,遇到什么问题都不打紧,只要你有一颗踏实为学之心,就像距离再远,只要你目标清晰、坚持不懈,终会到达。但是刚有进步就开始炫耀,那说明你的私欲过重,小胜利可以满足你,那么小失败将打倒你,更别说大挫折。
桃之夭夭_5tu 回复 @桃之夭夭_5tu: 私意萌动处,便是你的命根。:这就是功力着力的源头,也是因果的源头,也就是我们立命的源头。
感恩讲师,谢谢老天眷顾,遇到黄庭禅太好了!
私意萌动时,观照到胸中气血的实相,仅是一股能量。这便是立命的功夫;久久行持,便可格除私意。
这个好的学问听的人怎么那么少呢???
强力_Vm 回复 @1527576ibfm: 都去刷小视频了
登珠穆朗玛峰的路只是登了一点看到一点点风景,就走不动了,歇一歇,继续上路吧
观气机的实相,无攀附
很好
❤再次深刻理解无善无恶心之体,性是纯气,无恶无善,体用时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以往做个好事,总觉得做善事有福报,其实这个意念就像一粒渣滓,心其实是不纯的,作为功夫,与恶没有区别。
心如水,只要不偏好静或动,或者某个状态,就不会被偏好(私欲)所困,无偏好的心常存,从而随物赋形.随风而动,无偏好的心常在,松弛任运,乐此不疲。这样无论风平浪静还是波涛汹涌都是水之本性,静、动亦定,气机畅然。 反推到人就是无分别心,无好恶区舍之私欲,本心良知自然而发,七情自然而发,则廓然大公、心安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