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师》第四讲(3)无心于事,无事于心

《大宗师》第四讲(3)无心于事,无事于心

00:00
10:22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还有这个“连乎其似好闭也”,这个也很重要。我们人与人打交道,一定要善于做到“连乎其似好闭也”。“连乎”,就是说这个人说话很木讷,不善言词,说话结结巴巴。我们在社会上看见有的人侃侃而谈,有的人妙语连珠,看起来都厉害,但是犯了忌讳。道家学说里面,“大言不言,大辩不辩”,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我这几天有点累,本来不想说话,但是要上课,不得已还是得说点,不得已还是要讲,我平常还是懒得说话的。我们这里很多朋友很厉害,朱老师是著名的教育讲演能手;陈老师就更不得了,是在南老师太湖大学堂进修过的。你们在课堂上肯定妙语连珠,教育有术,有一整套优秀的教育方法。但杨师兄则一贯是“连乎其似好闭也”,不太说话,但是那么多年来,带了那么多朋友共同学修,也不是能言善说而成的,正是应了前面那句“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

学了《庄子》,我们就要知道“连乎其似好闭也”是一个优势,我们要养成这种生活习惯。这个“闭”,有的注解是闲,闲也对,闭也对,都对,我们从好的方面去理解就行了。《南华经》嘛,讲出来肯定都是最好的道理,是真理。是闭,我们就把嘴闭上;闲,我们就让心空闲,都好。我们不要拘泥于固定的讲法,如果把语言规范了,固化了,这个经就讲不下去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养成这样的生活习惯,语言习惯,当省就省,当少就少。

我在年轻的时候,本光老法师就常说这几句话教育我们:“言多必失,言多必诈,不说话,别人不会说你是傻子。”所以要少说话,用孔子的话就叫“默而识之”,一个人要守静默之道,这里面的余味无穷,受用无穷。反过来,一个人夸夸其谈,得意洋洋,像搞传销似的,别人见了就会心烦,就会不舒服。

“悗乎忘其言也”,“悗乎”就是无心。我们经常也应该处于一种无心于事,无事于心的状态。德山老和尚说:“汝但无心于事,无事于心,则虚而灵,空而妙。”我们的心,就应该经常处于空空如也的这么一个状态。论语里,有人对孔子说:您知识渊博,简直了不起,很伟大啊。孔子回答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虽然孔子这个话,跟庄子不完全是一个意思,我们也可以借用一下。真如是什么?真如就是空空,空空就是真如,空空如也。我们如果使自己的胸怀、情感,各个方面都做到空空如也的状态,也就达到了“悗乎忘其言也”,无心无言的状态,这个非常好。这就是庄子对古之真人一系列的说法。

黄老学说,一方面强调自然主义,但是也有社会性的为政方略。黄帝是中国始祖,第一个当天子的。在《道德经》里,就有很多为政的方略。《庄子》这本书,三十三篇,谈政治的地方虽然不多,但是都非常精要。在《天道》篇里,在《人间世》篇里,包括我们现在学的这一段,也是在非常精要地,有系统地谈政治。尽管我说,儒家主要是谈社会性,道家主要是谈自然性,佛家主要是谈精神性。但是每家也都在谈社会性,自然性,精神性。这一段,就是在黄老的理论体系下谈社会性。但是庄子的社会性,不像孔子那样讲三纲五常,讲仁信忠恕,礼义廉耻。在黄老学说里,在《庄子》里,是把社会性放在大道的系统中,放在人生宇宙的大系统中,来看待社会化的这种政治结构。

憨山大师的文章里面有一篇很重要的文章叫《学要》,字数不多。憨山大师认为,为学有“三要”:第一,不读《春秋》,不足以涉世。大家都知道,《春秋》是孔子所注的六经之一,这里泛指儒家学说。你要在社会上过日子,乃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不读儒家的东西,就不可能有成果。第二,不读老庄,不足以忘世。如果不学老庄的话,你就不可能有山林气,不可能超越人类社会这盘局,也不会有更高的境界与更高的作为。第三,不参禅,不足以出世。因为佛教秉承于古代印度的沙门思想,是彻底出世的一套精神内容。这个学修层次,一步比一步深。儒家是在社会里面生活,道家强调要超越社会性,佛家要彻底跟社会性划清界限。

佛教的出世思想,在古印度乃至佛陀时代的原始佛教,乃至于部派佛教时都比较重。进入大乘佛教以后,讲究的是菩萨行,菩萨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必须与社会打成一片。要普度众生,就必须回到社会,回到众生之中。佛教传入中国,基本上是以大乘佛教为主,小乘佛教只做点缀而已,最多在经典上进行了翻译。在小乘佛法上有修为的人,在南北朝时期还有一点,但都不是主流。隋唐以后,就难以看见小乘佛教的踪迹了,完全都是大乘佛教,乃至于禅宗独盛。所以说在中国,不论是道家的,或者是佛家的学说,都有入世的思想。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以出世的情怀干入世的事。

儒家靠纯粹社会化的功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正心诚意,克己复礼这么一套自我修为,自我优化,使自己的道德得以美化,智慧得以提升,更好地为自己的家庭,乃至于社会、国家服务。道家超越于社会性,把整个社会放在天人合一这么一个状态下,来阐述它的社会理论。在老子的《道德经》里,也谈到了一些治国的方略,什么知白守黑、治大国若烹小鲜,包括用兵之道等等。所以在西汉初年,黄老治世时期,奠定了文景之治,使秦末十多年的战乱引起的社会衰败、溃烂得以迅速恢复,造就了汉武帝时期的强大帝国。汉武帝雄才大略,北伐匈奴,西开西域,离不开汉文帝、汉景帝三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政策。这就是以黄老无为之治,来对国家、社会进行料理的成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麦田999

    精辟。。。

  • 松树和兰花

    空空如也,才能产生智慧

  • 听友39009447

    浼mei

    万万读书 回复 @听友39009447: 悗(mèn),不经意,无心:“~乎忘其言也。”

  • 笨球娃

    辛苦啦冯先生,要多注意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