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圣贤智慧互通说》与道家说同《道德经》问题杂谈互通(2)

247《圣贤智慧互通说》与道家说同《道德经》问题杂谈互通(2)

00:00
07:28
老子讲的“绝学无忧”。一般人不好理解,那是因为不了解一相二相道理的结果。老子讲,学个不学!学是二相,二相是有内外的识取,无学就是无内外的一相。绝学就是一相,“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就是一相。一相向谁学?谁来学?一相无能学所学,故为无学。无学的一相,就无所学了,故无忧自乐,三昧正受。人的智慧是怎么出来的?一定要达到究竟一相上,你的智慧“哗”地一下就顿开了。开悟之后,就无忧自在。你看,中国古代有些老太太都开悟了。昨晚上刚讲的,那个卖油糕的老太太,听到别人唱“不因柳毅传书信,何缘得到洞庭湖”,“哗”一下子开悟了。把她手里端的油糕“啪”的一扔,找她师父去了。她的丈夫生气地说,“你疯了吗?”她却说,你这一种人怎么能知道我的境界?她师父一见,知道老太太开悟了,师父说,“哪个是无位真人?”老太太说:“有一无位真人,六臂三头努力瞋,一擘华山分两路,万年流水不知春。”一个老太太能说出这样的话吗?过去的古人,女同志连上学都不得上,她一字不识,什么都不知道,你看她一证悟,“哗”一下子妙语惊人,智慧就像涌泉一样的自己涌出来了。所以要绝学,“学不学”,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才开显本性本具的大智慧。
所以,老子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啊呀!就为这一句话,到现在愚人还在攻击老子,说老子搞愚民政策,给老子还没平反呢!你看,千古奇冤,批判老子的人都是抓住这一点,说老子搞的愚民政策。糊涂啊糊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愚痴人的知见,来度大智慧的圣者。老子是一个圣人,怎么能愚民呢?为什么要愚民呢?这是人们不了解“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的含义造成的。
“善为道者”,是指善于“为道”的人,是“为道”里面的佼佼者。那么,为道要日损,“善为道者”就更要日损,更要损掉二相的聪明与知识,私心和妄想!要“损掉”极性的二相,而要归到一相,也就是从聪明归到智慧。把自私自利的二相聪明利己要损掉。“明”是什么意思?在老子的时候,在春秋的时候,“智”这个字不是褒义词,而是贬义词,跟技巧、诡诈联系在一起。自从佛法传来之后,中国人把智跟慧两个字组合到一起,成新的内涵了,把一相的妙明就叫智慧。所以,老子说的“明”不是褒义词,“明”就是“为学日益”之意,是指二相的知识增多之“明”。二相的极性观念,输进去的知识多了就称作“明”。比如你知道天水有个麦积山,甘肃还有个敦煌,就是这一类的知识增益就叫“明”。“明”了没有?明了。“明”了北京有个天坛,“明”了美国还有纽约,“明”了俄罗斯有莫斯科。“明”了不能吃亏,“明”了用什么方法和技巧来满足自己的贪欲妄想,这就叫“明”。这里的“明”都是二相的技巧和知识,“明”也是“为学日益”的极性化。所以,“善为道”的人是不是叫你“为学日益”呢?是不是叫你二相的知识越来越多呢?偏偏不是,而是叫你二相的知识越来越少,损之又损,以至无为,这就是“非以明之,将以愚之”。
什么叫“愚”之呢?“愚”跟“明”是一对,如果你把“为学日益”叫明的话,那么“为学日减”和“为道日损”就叫“愚”。那么,“将以愚之”是什么意思?不就是“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之意嘛!“将以愚之”正就是“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善为道”么。把“善为道”的日损,老子就叫“愚”。你不理解圣人的这个话,反而来批判!这正说明你是“为学日益”的“明民”,不是“为道日损”的“愚民”,根本就不了解人家老子的本怀,这明明确确老子讲的是“善为道者”么!普通老百姓根本就不属于“善为道者”的“日损”者,而是“为学日益”的追求者。“善为道者”,才“将以愚之”,而对普通老百姓还谈不上“愚之”。为什么?因为,“善为道者”的“愚之”,就是“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普通老百姓怎么能达到这么高的境界呢?所以,“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并非是“愚民”政策,而是“古之善为道者”的追求,表明“善为道者”的“为道日损”功夫做的更好,这不是对普通老百姓而言的。所以,“善为道者”必须以“为道日损”的二相归一相而“愚之”。就像咱们说,学习成绩好,好的学生才能成为“善为道者”,普通学生只能是“为学日益”之人。“善为道者”当然不是非以“为学日益”而“明民”。“善为道者”,不是“为学日益”,不是“明民”,不是叫以“为学日益”的“明民”而使人狡诈诡猾,而是要把“善为道者”的二相归一相的“日损”“愚之”到“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愚之”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为道日损么!“为道”要达到损之又损,以至无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