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圣贤智慧互通说》与道家说同《道德经》问题杂谈

240《圣贤智慧互通说》与道家说同《道德经》问题杂谈

00:00
15:02
⑤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道不可见(“视之不见”),不可闻(“听之不闻”),不可抟(“抟之不得”),无形无象(“复归于无物”,“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无前无后(“不见其首”、“不见其后”),就是无空间性,“自古及今,其名不去”,就是无时间性。道无时空属性,所以道周遍法界,不动周圆,无三世古今,道万古常青,不生不灭。认识到道无三世十方,古今同道,相在变化生灭,显出时空性(三世十方),性无变迁,如如不动,无量劫就是当下一念。无边的世界,“远曰反”,点即全体,明白这些道理,就是“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明心见性了,了彻性相的关系,就知时间本是差异性的表达,无差异就无时空性,无时空性就无古今十方,明此就叫“能知古始”。透过无时间空间的极性观念,超越三世十方的极性对待,了彻无古无今、无前无后的大道属性,“是谓道纪”(成道证道的纲要)。
⑥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老子》·十六章)
“夫物芸芸”是万法万相,“命”与“常”是体性。“万物”在六根门头“并作”时,凡夫迷惑不解,智者在“虚极”、“静笃”中,就认识到了性与相的关系。相如水月镜花,究竟空相,本无所有。但循业现相之人,要知道相由性现,相不离性,性外无相。所以,归根复命,就是由相显性,见相见性(“复命”)。直到性相不二,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性相一如),就是“知常曰明”。不知性相如如(“不知常”),就见相著相,分别识心炽盛,必“妄作凶”,生死轮回不了。知性相“不异”、“即是”,就只是圆融宝觉(“知常曰明”)。到此究竟一相的境界,只唯此心此性,“容”、“公”、“全”、“天”、“道”、“没身不殆”的一切非极性属性具足,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大般若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等全都开显,与道相契,无二无别,永恒常住。
⑦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同于道者”,明心见性之人也!是证悟。“同于德者”,明悟道理,是理悟之人。“同于道者”,见相见性,性相不二,明悟本来,见到自心自性者,当然与道同(“道亦乐得之”)。理悟之人,未达同于道,而“同于德者”,自然“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不明性相之理,见相分别严重,见相不见性,与道无缘,当面错过(“同于失者”),堕在生死道中不了自性(“失亦乐得之”)。凡夫不信性相关系,见相著相,认幻为真,迷惑在相中。不信“诸法空相”,不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信不足焉”),所以他不认为有性相不二之理,也不转正觉,见相不见性(“有不信焉”)。
⑧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矣;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矣。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大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无处不在处处在。那么,大道在哪里?“泛兮”,到处横流过,前后左右,上下四方无处不是道。万物(相)依道(性)而生(现),借道而有。庄子说,道“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道“无所不在”,“无乎逃物”。物外无道,道外无物,老庄何其智者欤?!但道“生而不辞”,“道法自然”,循业现出万事万物无我所心(“不名有”),万物在因缘法中生长成亡(“衣养万物”)无占有心(“不为主”)。这是讲性与有相无相无关。六根性(自性)与有相无相无关,与醒睡无关,与死活无关,性“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究竟一相,相即是性,性即是相,性相不二,故曰“不辞”、“不名有”、“不为主”。
性一相周遍,清净本然,“常无欲,可名于小”;“万法不离自性”(“万物归焉”),但“不为主”,说明性无大小,点即全体,全体是点,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故“可名为大”。“常无欲,可名为小”,而“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那么,道是大还是小?前言小而后言大,皆同喻一道,岂不是“小=大=道”吗?这就巧妙的说明道(性)无大小,(性)无时空的属性,相才有大小、时空的属性。超越了大小的极性(“以其终不自为大”)观念,才能进入绝对的“大”(“故能成其大”)。绝对的“大”,是“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的“大”,是无大之“大”,大等于小、小等于大之“大”。
⑨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
“大象”者,大道也,根性也!“乐与饵”者,表示六根门头的相也!“执大象”者,是明道、悟道、证道之者,是明了性相不二、物我一如、“唯我独尊”的圣者。所以,他明白性相如如,“宇宙是吾心,吾心是宇宙”(“执大象”),就通达无碍(“往而不害”)。人们就碍在见相透不过去,若见相见性,性相一如本自己,当然“安平太”。若见相著相,耳闻声尘(“乐”)、舌尝味(“饵”),都著在声与味等的六尘相上,就被境所转(“过客止”),成为著相的凡夫。“若能转物,则同如来”。可见,见相见性,不分别相,不执著相,就可成道而观自在,“天下往”而无害,就得力于不分别境物,直接从六根门头的相中,透相见性!
⑩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性是一相非极性,相是二相的极性对待。凡相皆是极性属性。极性的事物都是对待出现的,是不能独立存在,极性两端互为存在的前提。非极性是独立存在的,是绝对的、无任何条件的。非极性一相,因无明不了是一相时,非极性则被极化为极性。于是,由绝对的一相便成为相对的二相。反过来,极性的二相通过两极相等的超越法(等号法门),由极性二相成为非极性一相。非极性到极性的过程,称为演化,极性到非极性的过程叫回归。演化则堕落,堕入生死轮回;回归则转凡成圣,了脱生死羁绊。
“雄雌”、“黑白”、“荣辱”等代表极性二相的属性,“知”与“守”是圣人教人们不要极化,要回归。“知”和“守”的目的是要消除极性对待,转成非极性。“知”与“守”达到两极相等时,就回归于非极性的一相。“婴儿”、“无极”、“朴”就是非极性的表达。“天下溪”、“天下式”、“天下谷”是“知”与“守”达到两极相等时的转化点,或临界状态,我们叫转正觉、转心态。比如,+5和-5一对极性,“知”道+5,必然数轴上还有-5(“守”),如何消除极性?便有5-5=0,零就是“天下溪、式、谷”。又如:男人和女人是两极,当男=女=人时,极性就超越了。人是性,男女是相,相妄性真,不管男女都具备人性,就不著男女相。人性看不见、摸不着,但通过男女的相可表达出来。如: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母亲表现在生活情感的关心上,父亲则表现在教育子女的智慧道德要求上,于是爱的人性得以体现出来,人的性通过男女相的表达得到证明。如若著在男女相上,男的一天尽吃喝玩乐,女的一天尽梳妆打扮,那非堕落不成。修法上,著相入邪道,堕落不解脱。显性归大道,智慧得超脱。
性(“朴”)失掉了(“散”)必是著在相上(“器”),所以著相分别就无法转凡成圣,故“复归于朴”才是出路。但证道悟道的圣人,虽在“朴散为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