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史30丨刘津瑜:当我们在说罗马帝国衰亡了时候,我们在说什么?

罗马史30丨刘津瑜:当我们在说罗马帝国衰亡了时候,我们在说什么?

00:00
30:22




喜马拉雅的听友们大家好,我是刘津瑜。欢迎大家继续收听罗马史。

 

之前的29讲每一讲我都是这样开头的,今天这一讲是我们罗马史系列的最后一讲。这当然不代表我们已经穷尽了罗马史的所有内容: 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了,我前面每一课时间的长度变得越来越长,尤其是最后几讲,就是因为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的跟大家分享罗马史的内容有多丰富。

 

希望我们前面29讲做到了为大家拉了一条线,让大家看到了罗马历史变化的曲线。罗马史确实一直都在变化之中:

 

从政治制度来说,罗马经历了从王政到共和再到帝制;罗马公民权从一部分人的特权变得普遍;罗马法逐渐扩散,并且在罗马建城一千多年之后,得到了系统的整理,通过《狄奥多西法典》、《民法大全》影响后世的立法;

 

罗马军队的构成从符合财产资格的公民,到领军饷的常备军,再到收编蛮族,乃至使用蛮族雇佣军;

 

帝国真正的都城从罗马城变成了更靠近边境防御线的城市,再到后来出现“新罗马”君士坦丁堡;

 

从地方管理来说,地方自治逐渐经历越来越深的皇权的渗透;帝国从相对的“低成本”国家走向高成本国家;钱币从银本位演化到金本位;官方宗教从多神教最终转变成基督教一神教。

 

所以如果我们说起罗马,其实并没有一个笼统的罗马,在不同的时间段,罗马世界是不一样的:疆域在变、人口的构成在变、文化和语言也在变,地中海的地缘政治和文化版图也随之变化。

 

当年罗马帝国覆盖的地区,现在已经变成了数十个民族国家,这其中包括大家很容易就联想到的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这些拉丁语族或者叫做罗曼语族的国家,而罗曼语族中包括罗马尼亚语也是因为图拉真的征服。曾经在罗马帝国版图中的现代国家还包括土耳其、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埃及、叙利亚等等和西欧国家很不一样的国家。

 

这些地区后来的发展路径之所以不一样,当然和罗马帝国的瓦解有关系。但是在问为什么罗马帝国会瓦解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能更需要问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罗马帝国存在了如此之久”?


假如这个帝国从奥古斯都算起,那西部罗马存在了500年左右,而帝国东部存在了近1500年;假如帝国从罗马获得第一个海外行省,也就是西西里算起,那么罗马帝国的历史还要再往前推200年左右。

 

除了存在时间很长之外,如果要说罗马历史上达成的最不可思议的一件事,那可能是把地中海变成了自己的内湖,并且持续了400多年。这当然是长达几百年武力征服的结果,但是为后世展示了一个海运畅通的世界,城市文明可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后来的世界,再也没有能够恢复地中海所有的海岸线都属于同一个实体的局面。

 

那么罗马是怎么做到这样长寿的呢?原因有很多。比如:

 

对地方习俗的保留,当然这都是有条件的保留,条件是不威胁罗马的统治,而对希腊人和希腊语言文化,基本采取吸纳的策略;

 

而“罗马人”这个概念从来都不是一个以血统来定义的范畴,我们还记得传说中王政时代的罗马人来自各个地区,王也来自不同的族群,从来就没有所谓的纯正“罗马人”,这是一个具有很强的潜在的包容力的概念;

 

罗马人有着很强的变通能力,随着情况而调整自己的应对措施;而在共和时代的大部分时间,官员一年一任,但元老院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机构,作为一个智库,是国家稳定的一个要素。


我们还可以看统治阶层的构成:在罗马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统治阶层都并不是职业官僚,驱动他们的是精英间的竞争,这种竞争在共和制下释放了巨大的能量,但愈演愈烈的几乎失控的竞争最后被帝制的建立压制了下去。


然而,罗马皇帝中有很大比重也不是在宫廷中长大的,罗马帝制作为一种制度并不把大量的资源放在保障子嗣、继承人上面,没有后宫,大部分皇帝孩子也很少,甚至没有孩子。罗马帝国也没有固定的最高权力继承制。


这可能会被认为是一个缺陷,是个不稳定因素。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会用血统和出身来限制皇帝的人选,所以我们会看到一些在行省和军队中有历练的中年人被推为皇帝,这样会产生比较接地气的统治者。


这些种种的原因都是罗马帝国能够存在这么长时间的要素。然而,吸引后世人注意力的却是帝国的衰亡这样的命题。衰亡是个经久不息的话题,有人想从罗马帝国那里找出经验教训来避免犯错,有人是想寻求制胜法宝,还有人是纯粹想搞清楚历史真相。(当然,除了“晚期古代”这一派,他们是从转型和基督教王国的兴起这些角度来看待罗马帝国后来的历史的,这个我们在第27讲讨论过。)

 

我们下面会来谈一谈过去的思想家、学者们对衰亡想出了什么样的答案。不过,在那之前,我们需要强调两点:


第一,西罗马帝国的瓦解原因非常复杂,就像所有复杂社会一样,各种因素环环相套,不是任何一个单个的原因就能解释的。


第二,帝国有盛衰,但人类历史是不会终结的。西罗马的瓦解,是另一些国家和社会兴起的契机。西罗马帝国之后的有一段历史,曾经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然而这种说法本身出于把罗马帝国理想化,把罗马帝国作为衡量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的指标。

 

中世纪这个名称,其实本身就已经带着对罗马帝国的一些执念。因为所谓的“中”,指的是这段时间是夹在罗马帝国和文艺复兴之间的,恨不得不要这个阶段才好。

 

这个词“中世纪”是15世纪文艺复兴时代的博学家弗拉维奥·比昂多的发明,他写了一部《自罗马帝国衰落以来的历史》(Historiarum ab inclinatione romani imperii), 把罗马帝国衰落的起点定在公元410年阿拉里克洗劫罗马(这个我们在第28讲谈过),他首次使用了“中世纪”(medium aevum)这个表达法,指的是从410年到15世纪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段。

 

而现在对中世纪的正名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很少有人再用黑暗的去笼统地描述中世纪了。

 

那么用上面这两条作为背景,我们来展开谈一谈关于罗马衰亡,人们都说了些什么。

 

首先,关于西罗马的瓦解,假如有人跟您说他知道所谓罗马衰亡的真正原因,那您可能要提高一点警戒线。为什么?因为历年来,关于罗马帝国的衰亡已经积累了许许多多的说法,而且直到现在也很难说有绝对的定论。

 

有一本奇书,是1984年德国罗马史学家德芒特出版的一本德语书,书名就叫《罗马的灭亡》(Alexander Demandt,Der Fall Roms: Die Auflösung Des Römischen Reiches Im Urteil Der Nachwelt. München: Beck,这个还没有中译本),差不多700页的篇幅,整理出了20世纪80年代之前林林总总210种解释和猜测,按德语单词的字母顺序排列,从A到Z:第一条是“偶像崇拜”(Aberglaube),也就是对所谓人造的图像、雕像等等的崇拜,这个是和一神教相对的;最后一条是“双线作战” ( Zweifrontenkrieg),也就是在两条战线同时作战,这很容易分散兵力和资源,让帝国忙不过来。

 

其他的解释还包括:帝国王位继承制的缺乏、军队丧失纪律、人口减少、帝国资金周转不足,还有疟疾、铅中毒、甚至种族退化等不一而足。这些因素又分成六大类,五类是所谓的内在原因,包括生态、社会经济、国家政策、还有基督教化;另外一类外在的因素是蛮族入侵。


在这些纷杂的说法当中,有些确实是有道理的,有些是似是而非,有些就是标题党或者说是怂人听闻的说法,比如铅中毒,大家可能听说过这个说法:说因为罗马世界的水管是铅制的,所以造成人口铅中毒。这个应该说是说服力非常低的,为什么?


首先,罗马帝国时代水管的主要材料是陶制的,陶土管子的成本比金属的要低;其次,就算是用铅制的水管,从里面出来的水是不是就能造成铅中毒那还是另外一回事,因为水流过的时候会有沉淀,久而久之会形成一个隔离层。就算没有这个隔离层,铅是否能进入水中那也是需要一些条件的,比如酸度、温度等等,而且剂量能不能够达到让人中毒,那又是一个问题。现在有在做古代骨头检测的,但还没有最后的分析报告。


德芒特在刚才提到的那本《罗马的灭亡》当中收集的各式各样的理论截止20世纪80年代初。在那之后,直到今天,关于所谓罗马衰亡原因的推论仍然没有停止,然而每一种解释都仍然有反方。下面我们就来举两个例子,我们在讲每个例子都先把基本理论讲一下,然后再讲一下反驳的意见。


1988年,耶鲁大学罗马史学家麦克莫兰出版了一本叫做《腐败与罗马帝国的衰落》(Corruption and the Decline of Rome)的书(这个已经有中译本)。他认为罗马帝国早期,地方和中央政府,之所以能够顺利运转,是因为他们都遵守共同的行为准则,这是关于职责和义务的行为准则。可以有人情,有礼尚往来,但是在传统的庇护制度的限度之内,每个人按游戏规则扮演自己的角色。那时候也有腐败,但是规模相对来说比较小。到了后期,罗马官僚越来越多,权力的私有化越来越明显,贪污腐败、中饱私囊、营私舞弊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比如通过关系来获得免税、免除一些强制性义务等等,这构成了对政权架空和失控。有一些具体的影响体现到军事方面,比如导致军队缺乏军需,缺靴子、衣服甚至兵器,直接影响战斗力。


麦克莫兰的这个分析听起来很有道理,这本书一手文献非常丰富,相当值得一读。然而,研究3世纪以后罗马史的学者却并不同意他对后期罗马的分析,为什么?这跟我们如何解释文献有关。实际上,3世纪以后,文献中出现的所谓利用关系开后门避税的案例似乎越来越多,并不一定是这些做法就比以前更猖獗,而是抱怨的声量更大。甚至有一位学者称晚期古代有一种“抱怨文化”,这么一来,披露出来的案例更多,给人造成一种一团糟的错觉。所以我们在看史料的时候,也要小心不要被它们牵着鼻子走。


如果说“腐败”还是在制度方面、在人事方面找原因,那么凯尔·哈柏(Kyle Harper)2017年出版的一部著作,从名字我们就能看到重点:《罗马的命运:气候、疾病和帝国的终结》,这本书现在也已经有了中译本。


这本书认为罗马帝国的终结需要更深入地考虑环境变化和疾病,比如罗马的兴起和繁荣和合适的气候期相关,地中海温暖而且多雨,适合农作物生长,这段时间是公元前200年到公元150年。但这之后气候发生变化给瘟疫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而晚期古代因为火山喷发造成的小冰期对帝国造成了进一步打击。我们在这里只概括出了极其简化的核心内容,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大家有兴趣可以读一读。而且这本书提醒我们历史除了渺小的人类(包括帝王将相)之外,还有更宏大的力量。


然而,这个分析路径也有难以说服人的地方,我在这里举两个方面:


第一,说到气候,这是在大范围内都有影响的因素。所谓地中海气候的适宜期,也就是书中所说的公元前200年到公元150年,那应该对地中海的国家都是有利的,那为什么罗马兴起了,迦太基却灭亡了呢?此外,像瘟疫这样的传染病是没有国境的,查士丁尼时期的大瘟疫(这个我们上一讲谈过),它不但影响东罗马帝国,还影响了波斯以及所谓蛮族控制下的地区;东罗马帝国遭罪,其他地方也未必就好些,不可能只影响罗马帝国;更何况在这场瘟疫之后,东罗马还继续存活了将近900年。这些可能很难用环境因素或者疾病来解释。


第二,斯坦福大学古典系的讲座教授沃尔特·沙伊德尔(Walter Scheidel)有一本新书,叫做“大均平器”《从石器时代到21世纪人类如何应对不平等》(这个是中译本的译名,和原名The Great Leveler:Violence and the History of Inequality from the Stone Age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有些不同),认为对于人类社会的不平等,只有战争、革命、瘟疫和国家崩溃才能重新洗牌,因为瘟疫造成人口损失,瘟疫之后社会对劳力的需求会导致酬劳升高,他列出了历史上瘟疫之后的薪酬作为直观的数据。所以沙伊德尔认为瘟疫有它的社会功能,不见得对人类社会就是纯粹破坏性的作用。


好,我们上面看了用“腐败”和“气候、疾病”来解释罗马帝国衰亡的尝试,但每一种说法也都有漏洞。所以说,关于“衰亡”这个命题,各种理论依然五花八门,并没有定论。


甚至罗马帝国是不是一定要灭亡也有不同的看法。100年前,伯里(我们以前提过他,他曾经担任剑桥大学教授)就曾经说过,西罗马帝国的衰亡并不具有必然性,只是一系列人祸的累积对帝国造成了灾难性的打击。


说到现在,我们谈的都还是如何解释衰亡。那么学者们口中的“衰亡”究竟指什么?他们是如何来衡量衰亡的?


研究罗马史的学者确实有一些指标来衡量所谓的衰落:比如,税收是否能保障、沉船的数量(因为沉船和贸易的频繁程度相关)、人口数量、城市化程度、识字率、是用木头还是石头做建材、远程贸易、采矿业这样重要的基础“工业”、陶器的数量和质量、交通运输的安全度,等等等等。


2004-2005这两年出了好几本书,都是和罗马帝国的衰亡这个命题相关的,包括牛津大学Bryan Ward-Perkins的《罗马的灭亡》,这本书的副标题更狠,叫做“文明的终结”(The Fall of Rome: And the End of Civilization),算是对“晚期古代”的一种回应。

 

Ward-Perkins和其他的学者运用了大量考古数据。我们先来看一看他们举出了哪些数据,之后我们再来看一看是不是对这些数据有其他的解读。


罗马城的人口在帝国前两个世纪曾多达一百万,4世纪末时,罗马的人口仍然有80万,但到455年时,也就是汪达尔人劫掠罗马的那一年,人口降到了35万;到536年左右,人口已经只有6万了。罗马城的规模也远比帝国时代大为缩小。


其他城市的规模、布局也多有变化,除了教堂之外,新增的公共建筑物十分有限。传统的城市中心逐渐衰落。而且除了教堂之外,一般的建筑用的建材是木材而不是石材。


再说矿业:就西班牙而言,公元4世纪之前,采矿点有173个;4世纪以后,逐渐只剩下21个活跃的矿址。如果我们看不列颠的话,公元300年之前有26个铁矿址,其后只剩3个。高卢和西班牙交接处以及巴尔干的铁矿也在4世纪停止了生产。和这个形成对比的是,帝国东部的采矿业还继续保持活跃。


这些数字乍一听起来,确实像是衰落的表征。然而,也不是没有其他解释。比如,用木材就一定比石材落后吗?(我们如果想一想我国古代,那可能答案会复杂些。)另外,城市中心衰落,那有可能是城市生活方式发生了大转变,重心变了,有的晚期古代城市,原来的市中心的场地用来做工业生产了,比如生产建材。


牛津大学(已经退休的)克里斯·威克姆(Chris Wickham),他在2005年出版一部叫做《建构中世纪早期》(Framing the Early Middle Ages)的书,差不多1000页。他强调,对于西罗马瓦解之后的社会,如果我们把眼光只落在破败的建筑上,那我们就很难看到新建的建筑;如果我们只把眼光集中在城市上,这会阻碍我们看到乡村的活力。他这部巨著就是一部链接西罗马帝国和中世纪的著作。


欧洲所谓中世纪的到来和东罗马帝国的历史是并行的。罗马帝国仍然被认为是皇帝(Imperator Augustus)这个头衔的合法源泉,东罗马的皇帝已经占了这个位置。然而,8世纪末的时候,东罗马出了位女皇,伊琳娜。教皇利奥三世借口女性不能做统治者,公元800,给当时的法兰克人的统治者查理曼(或者叫做查理大帝,这个“曼”就是“伟大的”意思)加冕为皇帝,欧洲又出现了一个用罗马帝国命名的帝国(Romanum Imperium)。这就是所谓神圣罗马帝国的起源,也有人认为这个所谓的神圣罗马帝国追溯到更晚写些的公元962年,德意志王奥托被教皇加冕为皇帝。正如伏尔泰所说,这个帝国既不神圣,又非罗马,更非帝国。然而,它在合法性的思考上确实把罗马帝国放在背景墙上。


东罗马漫长的历史见证了它周围各种势力的消长:帝国以东,阿拉伯人兴起;帝国以西,斯拉夫人侵入巴尔干地区;意大利海上城市兴起;拉丁天主教会教皇发动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甚至在1204年打入君士坦丁堡,劫掠了这座富裕的城市,导致东罗马的分裂。


1204年十字军攻陷君士坦丁堡(14世纪作品,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Bodleian MS. Laud Misc. 587 fol. 1r)

1453年,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攻陷,昝涛老师在这个世界史大师课系列中的土耳其课程中专门有一讲是关于“土耳其人何以征服君士坦丁堡”的,而从那里逃出来的学者又对欧洲的文艺复兴做出了贡献。文艺复兴这个词在西文中其实是“重生”的意思,而这个“重生”重生的是什么,那就是古希腊罗马。罗马以另一种方式又回来了。


其实罗马时代一直都没有走远,我们如果在西欧的一些城市闲逛,经常会不经意地发现,墙里怎么有写着拉丁文的碑刻。这些碑刻其实是来自罗马时代的,在西罗马瓦解之后,许多罗马建筑的建材还有碑刻这些被中世纪的教堂、民宅等等回收利用。

 

我在文稿当中附了一张照片,是来自巴塞罗那一个比较古老的教堂的墙壁,大家可以看到照片中那个人看的就是一块拉丁语的碑刻,它被当做石材横过来作为墙壁的一部分。

 

我自己每次看到这些的时候,都觉得有一种特别强的象征意义。当年的罗马帝国虽然不在了,但是它变成了后来的时代的基石。


一块拉丁文的碑刻横着作为回收的石材砌在教堂墙壁,巴塞罗那。图片来源:刘津瑜摄

作为这个课程的尾声,我想加上一些个人感受。


录这30讲的课程对我来说是个非常宝贵的经历。罗马史是我常年讲授的一门课程,但是录制音频和课堂经历非常不一样。不一样在什么地方呢?至少有两点:

 

首先,我的课我是限人数的,一般控制在25位同学以下,这样我们能够保持一个面对面、高度互动的课堂,在课上会有很多对话,同学可以随时提问,我随时解答,并且我也会一直问大家问题,所以整个课堂其实是一个集体思索的场所。录制音频更多的是我作为主讲单方面的输出,这和我习惯的课堂非常不一样,所以一开始其实有几讲都属于磨合阶段,这里要特别感谢各位编辑老师还有晏老师;

 

其次,在课堂授课时候,我们会有许多辅助的工具,比如图像、地图、录像,甚至实体的物件,很直观,也就能节约我们很多话。比如,如果在课堂上讲“普通人在罗马帝国是什么体验?”(这是第20讲的内容),那么我们会有大量的罗马城市的图片,各种建筑,各种碑铭。但是音频的要求其实更高,因为要用语音清晰地说明一切。虽然说有带插图的文稿,大家听音频的时候,未必总是一边听,一边看文稿的。所以音频不但需要做到逻辑清楚,而且尽量要用语音营造画面感。

 

对音频来说,另一个挑战是叙事和分析的平衡,叙事太多可能会让听众觉得要么是在堆砌史实要么是在说书,假如分析太多,可能会让人觉得这是个学术讲座,不是个课程。每一次的取舍都是很艰难的抉择。我最后还是决定尽可能地包括一些细节,比如在第26讲中,我想说明君士坦丁一世在位的时候,至少是在初期,在宗教上有一种模糊策略,那么我用了君士坦丁凯旋门上的碑铭的文字来说明,这个碑铭上有的表述可以做到既不会让基督教徒也不会让多神教徒感到难受或者受排斥。

 

我们学习历史究竟是学什么?我自己的理解是我们不仅仅要了解发生了什么,而且要了解我们是怎么知道这些事的?我们的史料有没有什么陷阱或者猫腻?我们的史料有没有不同的解释的方法,不同的诠释或者解读。

 

其实罗马史是一部很难做的历史,为什么?我们在这个课程中其实反复讲到了一点,那就是“胜者叙事”的问题,罗马人打败了别人,别人的声音也被压制了或者消失了,所以我们只能从罗马人的叙事中挖掘信息。比如说克娄巴特拉,我们就没有她自己角度的叙事。许多的所谓蛮族人,我们并没有他们自己讲述的故事来平衡罗马人的版本。甚至这样的指称“蛮族”,也是罗马人留给我们的一个包袱。

 

最后,我想强调的一点是,任何的课程都不能代替您自己的阅读和思考。这门课程,也就是罗马史系列,是个很系统的课程,它按时间顺序讲述了自罗马起源之后一千多年的历程。但在这个课程中,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我经常有开放式的讲述,也就是说给出各家学说,但并没有提供定论。其实历史的乐趣也就在这里,历史让人思考,但它不是一本教训记录簿。

 

要说再见了,非常感谢您的收听,感谢您的留言和支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向啥啥红

    感谢刘老师!声声入耳的讲述令人受益匪浅,以后还会反复听。以为老师在最后一讲会谈吉本,但没有,略遗憾。再次感谢

  • 毛毛牛bj

    历史像条大河,弯曲着、迂回着,时而平静缓和、时而波涛汹涌,但总向着大海,不尽不绝。罗马亡了吗?形式如此,而实质是,历史长河在这里拐了个大大的弯,这个弯就是中世纪,然后又向着大海去了……水到河成,转接传承才是理解历史的正确方式,因为历史是活的,不是死的。 刘老师的课,开放性、启发性是最大特点。所以每堂课后必定要消化、思考一番。对历史的看法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没有统一答案。关键不在于别人怎么说,而在于自己怎么看。自己的看法也许是片面的、幼稚的、甚至是可笑的,可这毕竟是自己的,这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这个意思。谢谢刘老师的精彩讲述!

  • wayman_20

    谢谢刘老师和晏老师!两位的课非常棒。连续听了古希腊+古罗马,再看看现在的美国,突然发现还是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知己知彼,中国加油💪

  • ruja

    谢谢刘老师精彩的讲述,也感谢喜马拉雅的小编。未来要是能有拜占庭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的专题课程就太好了(虽然我可能想的美。。。

  • 1865088vdnh

    感谢刘老师,女性的细腻与耐心您是棒棒哒!所有课程中您讲的是最好的!

  • 天天天天听课

    谢谢刘老师!深入浅出有内涵,生动形象有史料。冷静客观有批判,循循善诱有启发!刘老师开放的心态,平等的意识,怀疑的精神,让人受益匪浅。谢谢刘老师!

  • fran1

    这个系列很经典,尤其是刘老师的讲解

  • 周瑟夫同学

    刘津瑜老师的罗马史是我迄今听到的最好的历史课程 1.刘老师将对同一历史的不同观点都进行了介绍,这是学历史应有的精神,理性客观,而不是给听众灌输观点,慕名买了刘老师的《罗马史研究入门》,也是相同的思路; 2.每节课我至少听了两遍,22讲以前节奏轻快愉悦,22讲以后确有老大帝国暮气沉沉的压抑感,从共和走向ji权,从稳定走向混乱,似乎和当今的mei国略有相似,两者是否有可比性,想知道刘老师怎么看; 3.其他未解疑惑:古罗马和古中华同是农业社会,但脑路似乎总是相反,是否极大受到了开放地形的影响?有没有对比两者的作品或解读?奴隶制为何能在古代地中海长存? 4.再次感谢刘老师,很想认识刘老师

  • 森狄CindyHAO

    刘教授的罗马史是我在大师课系列中最喜欢的。首先音频的制作上就很用心,完全没有杂音,非常清晰(有些老师的课音频效果很差),充分感受到刘教授对听众的尊重,很感谢她。其次,从内容上来讲安排也很合理,文稿中还有图片插入,好像前面的老师的文稿都没有如此细心。 听了刘教授的课后我立即成为了她的粉丝,刘教授的讲课水平很高。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听到刘教授其他的内容。

  • 实事求是_am

    普通话标准,严谨,专业,必须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