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版资治通鉴文稿
褒垧的儿子褒洪德决定用美女攻势,这时,那位在娘亲肚中四十年才降生而又被抛到河中的女孩——褒姒,已亭亭玉立,美艳绝伦。褒洪德把她献给姬宫涅,姬宫涅大喜过望,立刻把褒珦释放。褒姒不久生下儿子姬伯服。她发动夺嫡斗争,而且获得胜利。前七七三年,申皇后和太子姬宜臼被罢黜,封姬伯服当太子。褒姒可能因为她悲惨身世的缘故,一生中很少露出笑容,老丈夫姬宫涅为了使她一笑,决定采取军事行动,就在骊山【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胜地】燃起烽火,京畿附近的封国国君,认为首都受到攻击,纷纷勤王,星夜进军,当封国国君们从四面八方赶到,发现不过是儿戏的时候,狼狈和恚恨的表情全都显露。褒姒忍不住嫣然一笑,这是为她从没有见过面的娘亲和义父的复仇一笑。两年后的前七七一年,太子姬宜臼的舅父申国国君联合犬戎部落,发动攻击,首都镐京陷落,姬宫涅跟姬伯服在逃亡途中,被追兵诛杀,褒姒失踪。镐京在大规模奸淫烧杀后,成为废墟,周王朝不得不迁都洛阳【河南省洛阳市】,从此衰落,进入春秋时代)。《易经》说:‘龙被压制,不能飞跃天空,因为阳气在下。’考查旧有的档案,从没有因龙祝贺的仪式。”司马炎接受。2最初,曹魏帝国时代政务署执行长(尚书)陈群,认为当时政务署(尚书)文官司(吏部)不能公平地遴选天下人才,所以命各郡各封国设考选官(中正),州政府设总考选官(大中正);遴选本郡本州人士,担任官职,品德和才干特别优秀的,则推荐到中央政府。把人的能力和德行,定出九等,称为“九品”(参考二二○年二月)。言论行为优越的则升官,言论行为堕落的则贬降,文官司(吏部)就根据考选官的论断,任命他担任公职。然而,长时间下来(迄今已推行六十五年),考选官人选,有些并不恰当,于是,营私舞弊,毛病层出不穷。国务院左执行长(左仆射)刘毅上书说:
“现在的考选官以及九等分级(九品),已丧失当初本意;想高就高,想低就低,全看考选官高兴或不高兴。别人的荣耀和耻辱,操在他们手中,权力好比君王,威势超过政府。在公的方面,他随意评议,不负失职的责任;在私的方面,他揭发别人的隐私,没有任何顾忌。其实只是用尽心机,追求权利财富。清廉谦让的风气消失,竞争排斥的风气盛行。我内心认为,这是圣明王朝的羞辱。
“考选官的设立,对国家造成的伤害,至少有八项:等级高低,只看当事人势力大小;是非黑白,只看当事人官位高低。同是一个人,十天之间,论断完全不同。上等的没有一个出身寒微的人士,下等的没有一个是权贵家的子弟。这是其一。设立州的总考选官,本应该尊重一州的舆论,遴选大家推崇的人才,公正无私,才能够消除反对意见,责任至为重大。可是对总考选官的人选,却轻率地任命,使乡里之间,一片愤怒,甚至在中央高官之间,也制造出仇恨。这是其二。原来制定的体制,分为九等,不过是认为人们的才干和德行,有的较优,有的较劣;年龄辈分,有的较高,有的较低。想不到今天的情形是,优劣高低,恰恰颠倒。这是其三。
“陛下对善行有赏,对恶行有罚,一切都依照法令规章。可是,只有考选官,手握全国文官的任免权力,却没有赏罚的规定。不特如此,还禁止别人申诉,考选官遂来往自如,毫无忌惮。受冤枉、被陷害的人痛恨自己的正直被诬,却没有渠道可以辩护,不得不含辱终身。这是其四。一国人才,多到以千为单位计算,有的迁移其他地方,有的在别处谋生;考选官跟他们连面都没有见过,又怎能了解他们的才能?可是考选官无论知道不知道,仍一一论断。于是,赞扬的话,都来自官员之口;诋毁的话,全出于茶余饭后的流言。考选官如果全靠自己,则了解得太少,网罗面一定不广;如果采纳别人意见,又不可能公平。这是其五。
“政府遴选人才,主要的目的是要他们治理人民。可是今天的情形是,官员能力强而政绩斐然的,反而被考选官列入下等;而一些混日子的官员,却被考选官列为上等;轻视身体力行,崇拜高谈阔论;助长社会浮华虚无的趋势,废除以事实作为根据的考绩。这是其六。官员之中,能力不同;政府事务,处理的方法也不一样;而今,政府任用官员,不管他的能力和处理事务的方法,而只用等级遴选;等级够的却不具备这种才能;而有才能的,又不能达到某一种等级。等级之设,遂成为空话;实质跟等级不符。这是其七。现在的九等分级办法,列到下等的,不说明他的过错;列到上等的,不说明他的优点;而只是各人依照各人的心意,喜爱的就列上等,厌恶的就列下等,一味培植私人党羽。于是,天下人士,都把正式业务和分内工作,抛到脑后;而全心全力,追求人事关系。这是其八。由此观察,官名虽然叫‘中正’(考选官),实际上却是奸邪巢穴。对人虽有九等评价,对国家却有八种伤害。从古到今,最大的失策,不能过此。我愚昧的认为,应撤销考选官,废除九等分级,捐弃曹魏帝国的恶法,厘定神圣王朝一代美好的制度。”
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太尉)、汝南王司马亮,最高监察长(司空)卫瓘,也上书说:“曹魏政权建立在天下长期混乱之后,人才流离各地,无法深入考察,所以创设九等分级制度,只是暂且适应当时的环境。而今,全国统一,教化方才开始,我们认为,应该废除劣法,全国人民以现在的住所,作为永久居留地,自三公、部长级官员以下,现在住在哪里,哪里就是祖籍,不再是游客羁旅,使本土远悬千百里之外!再撤销考选官及九等分级制度,使被推举的人,交由乡里评论;则激烈的斗争可以平息,不再看别人的脸色,而只看自己本身。”
始平王王府教育官(始平王文学)江夏郡(湖北省云梦县)人李重上书(始平王司马玮,是司马炎的儿子),认为:“九等分级的办法既然废除,应先下令准许人民自由迁移,跟自由选择永久居留地,则属地主义的户籍法,自然实施。”
司马炎虽认为他们说得正确,但始终不能有任何改变。
资治通鉴原文
初,陈群以吏部不能审核天下之士,故令郡国各置中正,州置大中正,皆取本士之人任朝廷官,德充才盛者为之,使铨次等级以为九品,有言行修著则升之,道义亏缺则降之,吏部凭之以补授百官。行之浸久,中正或非其人,奸敝日滋。刘毅上疏曰:“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威,公无考校之负,私无告讦之忌,用心百态,营求万端,廉让之风灭,争讼之俗成,臣窃为圣朝耻之!盖中正之设,于损政之道有八;高下逐强弱,是非随兴衰,一人之身,旬日异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一也。置州都者,本取州里清议咸所归服,将以镇异同,一言议也。今重其任而轻其人,使驳违之论横于州里,嫌仇之隙结于大臣,二也。本立格之体,为九品者,谓才德有优劣,伦辈有首尾也。今乃使优劣易地,首尾倒错,三也。陛下赏善罚恶,无不裁之以法,独置中正,委以一国之重,曾无赏罚之防,又禁人不得诉讼,使之纵横任意,无所顾惮,诸受枉者,抱怨积直,不获上闻,四也。一国之士,多者千数,或流徙异邦,或取给殊方,面犹不识,况尽其才!而中正知与不知,皆当品状,采誉于台府,纳毁于流言,任己则有不识之蔽,听受则有彼此之偏,五也。凡求人才者,欲以治民也,今当官著效者或附卑品,在官无绩者更获高叙,是为抑功实而隆空名,长浮华而废考绩,六也。
凡官不同人,事不同能。今不状其才之所宜而但第为九品,以品取人,或非才能之所长,以状取人,则为本品之所限,徒结白论而品状相妨,七也。九品所下不彰其罪,所上不列其善,各任爱憎,以植其私,天下之人焉得不懈德行而锐人事,八也。由此论之,职名中正,实为奸府;事名九品,而有八损。古今之失,莫大于此!愚臣以为宜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敝法,更立一代之美制。”太尉汝南王亮、司空卫瓘亦上疏曰:“魏氏承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
今九域同规,大化方始,臣等以为宜皆荡除末法,咸用土断,自公卿以下,以所居为正,无复县客,远属异土,尽除中正九品之制,使举善进才,各由乡论,则华竞自息,各求于己矣。”始平王文学江夏李重上疏,以为:“九品既除,宜先开移徙,听相并就,则土断之实行矣。”帝虽善其言而终不能改也。
主播优秀
九品中正制,对于现在社会好像是一个比较落后的人才选拔方式!其实这个办法现在也某种程度的存在!其实这个就是熟人社会的人才使用方法!如果一个职位的候选人们对于高层决策者来说都是认识的,甚至于是从小看到大的,那么选择哪个候选者对于高层来说,其实就是九品中正制的选择办法!只不过如果企业或者单位的规模大了,需要的人需要社会招聘,那么只能选用考试的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