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王维《送梓州李使君》赏析

10.王维《*********

00:00
21:13

多年前我写过这样一段文字,说“唐诗堪称它那一个时代最成熟、最成功、且最能体现其时代艺术精神的门类”,“甚至成为后世创作、批评的典范和标准,成为儿童发蒙的教材和成人一般教养的读物,成为令中国人自豪,令外国人意识到我们拥有伟大文化、传统、习惯和民族形式的象征符号”,这是从肯定的方面所讲的话。那么这一讲我应该把自己的意见补充完整,唐诗中也还有一种不那么光明纯净的功能,说出来令人脸红,即拉关系、走后门、阿谀逢迎、溜须拍马,结交人脉、联络情感等,出于这种目的的都是钱钟书先生所说的那些用于“社交”和“应酬”的诗,譬如唐诗中的“投赠”题材就是这一类作品。

 

中唐时,朱庆余举进士第,担心自己的文章不合考官的口味,于是写了一首诗,献给当时乐于提拔后进的名流张籍。这是当时的社会风气,进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们,须携带自己的诗、文和传奇(即短篇小说)等遍访当时的权贵和社会名流,求其奖掖推荐,这叫“行卷”。张籍曾做过水部郎中,朱庆余的诗题就叫作《闺意献张水部》。整首诗用比体,细致刻画了一位新嫁娘,一大早精心化好妆,心里忐忑地等待着去见公婆。她不能确定公婆是否会喜欢自己,又热切地盼望能讨得公婆的欢心,于是向她的丈夫打听消息。全诗只有四句: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洞房花烛之夜,红烛燃了一整夜。天还没亮,这位新嫁娘便化好妆,等待着去拜见公婆。“舅姑”,旧指公婆。依照古礼,妇女出嫁三日,当告庙上坟,谓之成婚。婚礼既明,然后可以拜见公婆。完成这些程序和仪式之后,她才成为这个家庭正式的一员。这位新嫁娘化好妆后,低着头,羞答答地问自己的丈夫:“我的眉毛画得还时新吗?”朱庆余自比那位新娘子,而将张籍比作了新婚的丈夫,公婆自然就用来喻指各位考官。那些不明就里的读者可能会十分诧异,初读时以为是写新婚燕尔的夫妻情趣,后来才明白,通首诗不过是一个心思缜密的投石问路。张籍当然懂得这一套,他用同样的比体写诗回应,说你是美丽的南国婵娟,即使没有那些来自齐国的美女华丽的衣服,也不必担心,只要你一张口唱歌,就光彩夺目,必定会受到赞赏,暗示朱庆余不必担心考试。诗是这样的:


越女新妆出镜心,

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

一曲菱歌敌万金。


我自然也同意前辈学者对朱庆余那首诗的肯定,说它描写那位新婚妇的心理“精雕细琢,刻画入微”,绕有生活趣味,又妙用比拟,一箭双雕。但是令我疑惑的是,干谒求进有必要这样处心积虑、委曲铺陈吗?干嘛不直截了当地问:“给个价,多少钱能办事?”这到底应该称之为干谒求进的文化,还是“堕落都没有真诚”?古人好像很喜欢这一套,其习气至今未除,种子绵绵不绝,所以我们看到,直到今天,拿诗歌来敷衍应酬的陋习在社会上依然大行其道,无往而不利。


不过话又说回来,古代并不是所有的“投赠”、“应酬”诗都是恶诗,其中还有一些——尽管不多——,至少具有一点点所谓“匠人精神”,应酬得聪明、得体。这一讲我们就介绍王维这样一首投赠之作,诗题叫作《送梓州李使君》,名曰送别,其实就是官场日常的应酬。所送之人的身份是州郡长官,唐代叫作“刺史”的。唐人作诗习用汉代故事,这里便沿用了汉代官职,称其为“使君”。李使君,具体的名字和经历未详,据诗题是去四川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赴任的,临行之前,同僚朋旧照例要践行,诗就是在这种场合下写出来的: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中学课本里收了初唐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尽管地位和职务都不能与王维和李使君相比,但王勃年轻气盛,第一句就堂皇地写送别之地的皇城气象,所谓“城阙辅三秦”,把整个陕西三秦大地都拉来做京城长安雄厚的基础和屏障,然后第二句便神思飞越,穿越山川阻隔,遥想友人将要去的地方了,这便有了下一句:“风烟望五津”,以这样的开头送别,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飞扬的一股劲儿。


杜甫有一首《送翰林张司马南海勒碑》的诗,送翰林院一位张姓朋友奉皇上的诏命去南海郡的广州立碑记功。由于是这一种特殊的身份和使命,杜甫此诗的开头就从出使的缘由说起,开始四句是这样的:“冠冕通南极,文章落上台。诏从三殿去,碑到百蛮开。”大意是说,你以朝廷清贵的身份,携带着位极人臣的宰相亲手撰写的文章,奉诏出使南海,立碑记功,这样就说得庄重沉稳、气象巍峨。

 

可见送别诗需要考虑到被送之人的身份、境遇和其出行的目的、使命等情况的。 


李使君当然也是有身份的人,可是王维这首诗起笔便不落窠臼,不走寻常套路,跳过了眼前送别的情形,直接就以夸饰秾挚的笔墨悬想李使君入蜀途中的景象,与我们先前讲过的《送元二使安西》和《送沈子福归江东》二诗相比,这个开头真有点惊世骇俗的意味。我们都知道,自从文学艺术与政治、历史、宗教等上层建筑其他领域分离开来,成为社会分工的一个专门领域以来,陈陈相因就成为这个领域的大忌,是一条死胡同,而“务去陈言”,不断创新求变,像苏轼所说的“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甚至发展到追求“反常合道”,逐渐成为这一领域的铁律。我猜,搞诗歌创作或审美的人读到这种开头,应该多少受点儿鼓舞才是。


有鉴赏文章称“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二句,说它“起得极有气势”:“万壑千山,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到处是杜鹃的啼声。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读来使人恍如置身其间,大有耳目应接不暇之感”。这种解读仍然近似于翻译句意,也就是中学诗词教育中某字等于某义式的变相翻译,与司空图所强调的,写诗和读诗时需要发掘出来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相去不可以道里计。我们说,能“看”到千山万壑的古木森秀,能“听”到绵亘千里的整座大山里的杜鹃欢唱,当然是极度的想象和夸张。王维在这里只精心选择了经行蜀道所常闻见的古木和杜鹃鸟,来呈现整座一架山脉的春夏之交景象,这叫作以少总多,是王维所喜用的手法。清初的文人赵执信《谈艺录》里曾记载一则趣闻,说写《长生殿》的洪升一次与王士禛谈诗。洪升以画一条龙作比,认为其头、尾、鳞甲和龙嘴边的须毛,缺一不可,少画一样都不是龙。王士禛不同意,说:“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只须在云中露出一爪一鳞,即神完气足,把全部细节都刻画出来的方法,是雕塑绘画中的匠气。赵执信补充道:“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固宛然在也。”你看到的不过是“一鳞一爪”的局部和细节,而你应该“看”到的则是那“神完气足”的更丰满、完整的整个过程和情境,这也就是司空图所说的“象外之象”。那么在“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二句中我们还应该“看”到些什么呢?首先得真的去“看”:林木之挺拔原诗已经描写了,那么有没有“看”到它们的苍翠蓊郁呢?树长到“参天”之高,当然也就“古”了,古木的颜色比新树厚重沉稳得多。既然是“万壑”之树,则其林涛如海雨天风之响,在风中其枝条夭矫如龙蛇之影,有没有注意到呢?空旷连绵的山中,杜鹃鸟齐鸣,那高低远近、此起彼应,声振林木,遗响悠扬听到了没有呢?杜鹃鸟欢唱,当然是雨后初霁,阳光灿烂而明媚了,则春夏之交美丽的风光,秾挚、汹涌、剽悍地横冲直撞,填满了我们整个心,对此有没有感受的到呢?王维在这种描绘中无意间透露出来的心情的明朗畅快,对友人此行所怀的乐观和祝福,有没有体会到呢?台湾的叶维廉先生把这种读诗解诗的方法称为“迹近”作者创作时的精神状态,五官齐用地感知诗歌。而中国古代和老一辈研治古代文学的学者们对此早就心领神会,不言自明了。


我们再看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树杪,指树梢。王维当然在想象:山中下了一夜的雨,雨后初霁,所有的树梢、枝头和叶面上的雨滴、水珠都滴落下来,枝叶浓密的地方就落成了涓涓细流和淙淙泉水。山无水则不灵,无泉则不幽,无山涧则不闲,不可以濯足,无雨无山岚雾霭则无空翠缥缈之致,要是没有雨后初霁呢,则无变幻、无神光。所以王维补足了这两句,蜀山才空灵起来,亲切妩媚起来,与李白的《蜀道难》相比,这样的山中景致可止可息,可坐而观览,可静以晤谈。而这么多的体会和联想,全在于王维以想象写虚境,用笔简而摹形真,只有“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才能做到“诗中有画”,正所谓“实景清而空景现”,“真境逼而神境生”(清画家笪重光语,见《画筌》)而且这二句写“山”和“树”,紧承第一联的“千山万壑”,律诗中怎样使用重复的字,这可以作为一个典范。


接下来王维就得应酬了。这一类投赠诗,总要切地、切事、切人,即总要与当地的风景、故事和人物有关,才显得不空泛、有学识和构思巧妙。“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一联,叙写蜀中的风俗,说蜀地的妇女自汉代以来即向官府交纳用橦木花织成的布匹。左思《蜀都赋》有句:“布有橦华。”刘逵注,橦木花柔毳,可织布;又说蜀地产芋头,老百姓会因为耕种芋田之事产生争执,这就扣合了李使君入蜀之后的公务。有了这一联,就移不到别处去了。这二句是切事。


最后一联“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找出文翁治蜀教化百姓的故事,切人。据《汉书》记载,文翁是汉景帝时的蜀郡太守,见蜀地偏僻未开化,便选拔郡县小官中聪明有才的人,送去京城学习;又兴办学校,选小县城官吏的子弟为学生,教育培养他们,蜀地由此开化起来。文翁在这里是用来比拟李使君,官职一样,他们所面对的风俗民情和事务也一样。这两句的意思是勉励李使君,希望他效法文翁,教化人民,不要倚仗文翁等先贤原有的政绩,泰然无为。


在众多的应酬之作中,这首诗也就算写得不错的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239216bat

  • 我是刘凯旋

    应是《谈龙录》吧

您访问的内容已下架,将为您查找相关内容
5秒后将为您自动跳转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