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上)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意味着付出与欣赏

12《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上)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意味着付出与欣赏

00:00
17:06

你好,我是包妈,今天我要跟大家一起分享的书,是我国台湾作家洪兰和蔡颖卿合著的教养美学四部曲《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其中一部,副标题是《爱与智慧的对谈》。

 

洪兰是加州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我国台湾著名的教养专家和神经科学专家,她将“生活美学”观念融入教育之中,提出“好好生活,就是教育”的“教养美学”概念,深受新生代父母的认可和推崇。她翻译作品《真实的幸福》,以及与尹建莉合著的《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教养》都是销量突破10万的爆款畅销书。洪兰曾说过:“母亲是家庭的灵魂,当你教育一个男孩,你教育的只是这个男孩,但是当你教育一个女孩,你教育的是整个家庭和下一代。”足以看出她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


另一位作者蔡颖卿,也是我国台湾著名亲子作家、生活美学家,VOGUE专栏作家,先后出版过17本畅销书。蔡颖卿一直把培养自己看得比培养孩子更重要,她认为,在期待孩子有任何能力之前,自己都得先深刻体会或学习过那种生活,在培养出一个有趣的孩子之前,要先做一个有趣的母亲。


而这本由两位亲子教育大咖合著的《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在当当网收获5万多好评。和我之前讲过的那本“育儿纠错宝典”——《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功能相似,这本书里的内容,就是围绕日常亲子教育的一些常见问题展开的,不过,这本书的内容是完全以问答的形式呈现的,蔡颖卿列举出了孩子教养过程中出现的27个有关偏差性行为的问题,洪兰则以她的专业角度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各种具体案例,做出通俗、直观的解答,两位作者的教育智慧,就是在这样的对谈中不断铺陈、延展,读起来给人感觉即轻松直白,又很有收获。

 

那么今天,我就来带着大家仔细地品读一下这本有趣有又料“亲子问答录”。

 

你和整个世界的关系,其实就是你和父母关系的投射。


关注亲子教育的人,应该对这句话都不陌生。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学区房?国际学校?还是海外教育?”

获得高赞的回答是:“最好的教育应该来自家庭。”而这一点,也是本书的核心观点:好好生活,就是教育。


如果把这个观点拆解为可以参照的行为标准,那么是八个字: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书中讲述的主要内容,大致可以归为四个概念,分别是:

第一,好好生活,就是教育

第二,要用对的方式爱孩子

第三,建立亲师的沟通与合作

第四,释放学习的“真自由”

今天,我将主要为大家解读前两个概念。


首先,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说“好好生活,就是教育”


在这方面,作者结合生活的常见问题,讲了三个关键点,第一点,就是不要剥夺孩子关爱他人的能力。


2015年,赵薇和佟大为主演过一部热播剧,叫做《虎妈猫爸》,相信看过的人都对剧里的“小公主”罗茜茜印象深刻,她因为被爷爷奶奶溺爱得不像样,成了家长常说的“小祖宗”的典型代表。

在现实生活中,一家人全都围着孩子转,所有的家庭资源都向孩子倾斜,真的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本书在一开篇就指出:“不要因为爱孩子,就让世界绕着他们转”,因为这就是造成孩子自我中心价值观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也会剥夺了孩子关爱他人的能力。这样的孩子一走出家庭的小圈子,只会感到不被关注的落差和处处碰壁的痛苦,绝不会拥有父母想给予的快乐与轻松。即便成年了,也很有可能成为一个社会“巨婴”,沉浸在全能自恋型心态中,一言不合就情绪崩溃,企图让全世界都让着自己。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位年轻人要去美国留学,因为学费不够,他的父亲卖掉房子筹钱让他出国。他拿到学位后,在美国成家立业又买房,父亲很高兴,觉得终于熬出头了,退休后决定赴美国与孩子共享天伦之乐。没想到,儿子却提出来,如果来美国同住就得付房租,老父亲惊呆了。


中国的父母往往认为,一个孩子只要比较聪明能干,那么即便性格上的自私、任性一点,也没什么大不了。但是作者却认为,从小自我中心的孩子,对资源分配没有同理心、对别人的需求不敏感。而一个人如果同理心弱,就很容易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所以,父母们不要忽略小事所反映的价值观或态度,放任孩子的自私,不然就会像刚刚例子中的父亲一样,成为受伤害最深的对象。


书中引用了法国散文家蒙田的一句话:“儿童犹如我们的胃,不用过度喂养。因为过度喂养的爱,剥夺了孩子关怀他人的能力”。


第二点,你有我有——不是真正的公平


2016年,有一期明星育儿类真人秀节目《妈妈是超人》让我印象深刻。演员梅婷同时也是一位二胎妈妈,三岁的女儿快快看着妈妈全身心呵护八个月大的弟弟阳阳,心里很失落,后来出其不意打了弟弟,妈妈急得不行、大声呵斥,快快十分委屈,让人心疼。


面对两个孩子之间的矛盾升级,梅婷直说“不懂孩子心里在想什么”。这样争宠夺爱的画面,相信也是很多二胎家庭的日常。


二胎政策放开以来,很多家庭都顺利地升级为“二胎家庭”,但随之而来的“老二效应”也浮出水面,让父母们疲于应对。


如果没有做好充足的心理建设,一般老大容易对老二产生敌意,潜意识里认为老二是竞争对手,夺去了父母的注意力和关爱。


父母为了“不偏心”,往往会注重表面的“公平”,比如给两个孩子买一样的东西。这看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但是作者却认为,“公平在乎的是实质的平等,不是物资上的假象”。

因为,表面的物资平等,反而会分化手足的关系,孩子会由此养成斤斤计较的性格,严重者还会经常“监视”父母是否偏心,并打着“你不公平”的旗号磨难父母。此外,同样的东西买两个,也很容易造成家庭资源的浪费。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以家庭为单位来分配物质资源,早一点为孩子建立家庭资源共享的观念,教导孩子彼此照顾分享,培养亲密的手足之情。


第三点:给予孩子高品质的陪伴


有句话说得好,一棵树长得好不好,不在于种在皇宫还是种在乡野,在于根须所触的土壤和枝叶承受的阳光是否给了足够的滋养。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用心陪伴就是最好的土壤和阳光。但是网络时代出生的孩子却面临着一个庞大而无形的竞争对手,因为手机和电子屏幕夺走了太多本该属于他们的关注。


手机对于家庭空间的侵入已经无孔不入,乃至于大家对于网络晒亲情的行为习以为常。比如,一家人去餐厅吃饭,上菜时,家庭成员立即忙着拍照、发图、回留言点赞,忙着散播家人欢聚的情景,却没有定下心来好好享用一餐,影响了家人聚餐的质量。再比如,许多年轻的妈妈会花大把的时间修照片、P图,社交网络上“晒娃”,也不愿多在孩子身边待一会儿,细想起来,这都是一些“本末倒置”的现象。


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大,节奏紧张,许多年轻的父母都需要仰赖家里老人帮忙带孩子,能陪伴孩子的时间本来就不多,如果这种陪伴还不是全心全意的,那孩子能够感受的关爱就少之又少了。在匮乏陪伴的环境长大的孩子,成年后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感缺失、不知如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这一点,我们在之前的《正面管教》中详细讲过。

可是现在工作这么忙,父母还要工作,真的没有时间陪孩子,那该怎么办呢?对此,作者认为,父母其实无须十全十美,但应该尽心尽力,一定要避免让孩子感觉家里是“有人在却没有人陪”,因为被冷落的感觉,对孩子来说有时比一个人待在家里的孤独感更难受。


蔡颖卿回顾了自己的童年时候,她说小时候母亲总是一边教她做家事,一边跟她说书中的故事或家族的故事,再从这些故事中,顺其自然地告诉她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个过程,就是身体与精神同时喂养,是一种非常温馨的陪伴。


由此可见,好的陪伴并不一定是要带孩子去什么特别的地方、做什么特别的事、培养他的某项技能,很多时候,只是单纯地陪在孩子身边、与他们说话、分享你的所见所闻,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你对他的在乎,就是“高质量的陪伴”。


关于这一点,书中特别谈到:“决定孩子行为好坏的因素,不是管教的松与严,而是父母参与孩子生活的程度”。所以,我们要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把我们的爱以及正向的价值观传递给孩子。


讲完了“好好生活”的部分,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如何“用对的方式爱孩子”。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孩子的角度看出去

 

2011年初,一位美籍华裔妈妈蔡美儿的育儿经《虎妈战歌》轰动中美两国,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她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采用责骂、威胁、利诱等种种高压手段,目的就是为了要求孩子沿着父母为他们选择的道路努力”。

 

她在书中对西方的快乐教育大加批判,倡导严格管教的中式教育,严格执行苛刻的“十大家规”,不允许两个女儿有丝毫懈怠,连参加同学聚会这样的事情都被认为是浪费时间。

 

女儿虽然很成功,后来都考取了哈佛大学,目前性格也没有出现问题,但是她们失去的童年不会再来,许多属于童年的快乐,她们也许永远也无法理解,让一个孩子过早承受成人世界的压力,一切为了“成功”的功利目的,其实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情。

 

爱孩子没问题,但是如果爱孩子的方式不对,就可能会对孩子的一生都留下遗憾。

 

当今中国社会,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种是溺爱加散养型,“过度喂养”,恨不得全世界都围着孩子打转,如上面提到的电视剧《虎妈猫爸》中的罗茜茜;

 

另一种则是“严控型”,表面上对孩子很好,各种物质要求都满足,实际上打着“为你着想”的旗号插手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操纵”孩子的所有行为,以达到“听话”的目的。

 

在介绍如何以正确的方式爱孩子这部分,书里谈到了许多内容,比如:要让孩子起居有时、好好吃饭、礼貌教育、好好说话、家务分担等等,在这些内容中,我最想重点讲的,就是何和孩子用语言好好沟通。


好好说话,才是沟通。


那么,什么是好好说话呢?是要像董卿那样,能把话说得诗情画意、春风化雨吗?还是像《超级演说家》里的选手一样,滔滔不绝、伶牙俐齿?其实都不是,比起父母动辄把孩子送到上万元的口才训练班去学习表达技巧,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用心听孩子说话、是否跟孩子沟通时使用和善的语气、减少情绪化语言,这些才是更重要的。

 

父母的“言传”对于塑造孩子的性格有多重要呢?

 

樊登曾经讲过一个例子,他的一个朋友智商、能力都很出众,做的创业项目也很有市场,但是每次一到和投资方谈判的环节,就都谈崩了。原因是只要对方一提出本属正常范围的疑问或者试图压价,他的朋友立即翻脸,把对方的问题上纲上线到人家怀疑自己的智商和能力层面上来。

 

朋友特别困惑,来找樊登求助。樊登就问他和父母的关系怎么样。朋友说,不怎么样,从小就是在父亲的打击和否定下长大的。

 

樊登恍然大悟,这就是问题的症结了。因为父亲一贯的否定式表达,朋友对于别人的评价高度敏感,别人的任何质疑都会激起他潜意识里的痛苦经验,并引出控制不住的突发情绪。

 

前段时间,我看到《人物》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国式“不好好说话”实录》,很有触动。其中就有人说:生活中自己的父母就没有和我好好说话的时刻,永远是挖苦,冷嘲热讽。

 

知乎上有个被父母伤害过的网友说:当一个人浑身带刺,当然是谁靠得近谁就会受伤,小孩只是那个天然靠得近又逃不开的可怜人罢了。

 

想想看,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周围有没有充斥着种种反问句、否定句呢?尤其是反问句,比如:你自己能不能出去玩你自己不知道吗?你成绩怎么样你自己心里没点数吗?非要我看着你才能写作业吗?这种讲话方式,在作者看来就属于“不好好说话”

 

曾听人说,一个小孩活着活着就活成了父母的样子。所以,本书作者说“大人的言教,是培养孩子说话素质的重要养分”。好好说话,用优良正确的语言,做孩子的沟通榜样,是我们作为家长的必修课。


好了,这一期的解读,就先到这里,下一期,我将继续带着大家细细品读这本《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用爱和智慧,照亮更多家庭的教养之路。

 

欢迎大家在课程下方留言,我是包妈,我们下期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