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读懂孩子的心》(下):如何与孩子沟通才能双赢?

15《读懂孩子的心》(下):如何与孩子沟通才能双赢?

00:00
12:51

本集金句:

1、孩子与父母之间,一直都存在着战争,在这些战争中,如果父母习惯作一个赢家,孩子就习惯做一个输家。

2、实际上,所有急于批评孩子的家长,潜意识中最大的愿望,不是帮助孩子,而是和犯错误的孩子“撇清关系”、不想和孩子共同承担这个结果。

3、孩子不是我们的对手,我们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所谓赢得孩子,就是要让他们明白:父母跟他之间是爱的关系,父母在精神上永远是他的靠山,他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从父母那里得到支持,都可以信任自己父母的意见,这才叫“赢得。”


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永远和他们站在一边。

 

你好,我是包妈,今天,我们来继续分享“樊登读书”创始人樊登老师的育儿著作《读懂孩子的心》。

 

在上一期,我们讲了父母应该如何尊重孩子的意志,通过引导替代“指令”,让孩子感受到自由、信任与无条件的爱,这些属于教育中的“战略问题”,这一期我们接着讲第二部分,如何让家长“赢得”孩子,以及和孩子沟通的更加具体的做法,这部分的内容,属于战术层面。

 

在之前的《正面管教》那本书中,我们讲过:在一般的家庭里,父母管教孩子大致分为三种:一是严厉型管教,二是溺爱放任型管教,三是温柔但有边界的“正面管教”。

 

樊登老师对简尼尔森提出的“正面管教”理论,一直是十分认可的,在这本书里,他结合了自己身边的例子,对“正面管教”的理论做了许多更加符合中国家庭教育环境的补充。

 

首先,关于正面管教的标准,樊登做了一番重新的梳理,有这样四条:


第一,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你是否能够做到和善而坚定?这一点,和我们《正面管教》中讲过的内容基本一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听一下那本书的讲解,重温一下。


第二,你的管教方式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举个例之:一个婴儿在哭,其实就在寻求归属感,寻求有人爱的感觉。价值感,就是他需要大人对他所做的事表示认同和感谢。比如,你家小朋友帮你整理了衣服,你要对他表示感谢,让他知道他做的这件事让你节省了许多时间和精力。

 

第三,这种管教的效果是否长期有效?如果父母习惯用权威来压制孩子:我是大人,我是对的,你必须听我的!这样的强制措施可能只在孩子小时候、他无法反抗你的时候有用。但当他长大了后、有能力反抗父母了,他可能根本不听你的话了,甚至还会报复性的做出叛逆行为,这就不是长期有效的好方法。


第四,要看这种管教能否教会孩子有价值的社会和生活技能,能不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

 

特别要注意的是,好的管教从来都是以帮助孩子为出发点的,而不应该是让家长和孩子一争高下,其实在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经常存在明争暗斗,尤其是父亲和儿子、母亲和女儿。

 

小时候家长管孩子作业学习、大一点了就要干预考什么大学、干什么工作、找什么样的对象,在这些关心中,很多都隐藏着“较量”,如果父母赢了,那么孩子就输。关于这种关系,书里有一句非常扎心的话:孩子与父母之间,一直都存在着战争,在这些战争中,如果父母习惯作一个赢家,孩子就习惯做一个输家。

 

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在孩子面前放下“胜负心”,要知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来和我们分胜负的,孩子不是我们的对手,我们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所谓赢得孩子,就是要让他们明白:父母跟他之间是爱的关系,父母在精神上永远是他的靠山,他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从父母那里得到支持,都可以信任自己父母的意见,这才叫“赢得。”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是我们“赢得”孩子的机会,尤其是一些“坏事”上。

 

在本书中,樊登就说了他儿子在家打碎花瓶的例子,他的做法非常值得大家借鉴。

 

儿子嘟嘟打碎了一个花瓶,觉得自己闯了祸,急的眼泪都流下来了。樊登并没有责备他,而是先告诉他自己的感受,樊登说:“啊,这事儿还真挺难过的,我和你妈妈是很喜欢这个花瓶的,打碎了真的是很可惜。”

 

这一步,是在告诉孩子:他做的这件事本身的确是个错误,而且是造成了一定后果的。

 

表达了感受,接下来樊登告诉儿子:“没有关系,只要没有伤到人就好,来,我们一起收拾一下这些碎玻璃碴儿,要小心,安全最重要。”

 

这一番话,是要让孩子感觉到:与各种其它损失相比,父母最关心的永远是孩子,特别是他的安全,永远是第一重要的,没有任何其它事能与之相提并论。

 

清扫过碎片后,樊登又说:“爸爸小时候也打碎过东西,打碎以后心里也特别害怕。但是通过这件事,想想看,我们能获得什么经验教训呢?”

 

在这里,樊登是在表示自己理解儿子的情绪和感受,并且试着引导孩子做出思考,从错误中学到点儿什么。

 

嘟嘟想了一会儿,说:”看来以后要小心一点儿。“

 

樊登继续问:“小心什么呢?想得具体一点。”

 

嘟嘟说:“以后要玩球,应该到没有玻璃的地方去玩,最好不在屋子里玩球了。”


这样温和地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比起许多严厉的责备效果要好很多。在错误面前,如果我们只是指责孩子说“我早告诉你过你”、“你就是不听话!”,那么这样做其实相当于是在跟孩子“划清界限”。

 

实际上,所有急于批评孩子的家长,潜意识中最大的愿望,不是帮助孩子,而是和犯错误的孩子“撇清关系”、不想和孩子共同承担这个结果。父母觉得自己没有错,自己明明告诉过孩子要小心。但换个角度来想,在孩子犯错时,就是需要我们和他一起面对问题,承担后果,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爱,我们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

 

如果家长的表现,都是有好事就跑过来沾光、有坏事就转身说“我没有你这样的孩子!”,那我们怎么能指望孩子信任、崇拜我们呢?

 

当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一些让大人非常生气的错误,但无论这些错误多么严重,樊登都不建议使用间接后果去惩罚孩子。

 

什么是“间接后果”呢?就是与错误本身没有直接关系的刻意“惩罚”,比如:孩子没有写作业,家长罚他不许玩手机,这就属于“间接后果”,孩子由于没有写完作业,到学校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这属于“直接后果”。

 

实际上,孩子只要承担错误的“直接后果”,自己就会本能的产生改正错误的意愿,这种主动的改正错误的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最有帮助的,但是,许多家长怕孩子在直接后果中“疼得不够”、“不长记性”,就设计了很多“间接后果”作为惩罚,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很不可取的,因为它可能会造成三种负面影响。


第一种影响,是让孩子的内心产生了很强烈的抵触情绪,变得叛逆,甚至会对家长产生报复心理。在一些极端的案例中,孩子甚至会用过激行为伤害父母,这些案例中的父母通常都是有“惩罚”孩子的习惯的。

 

第二种影响,就是会使孩子丧失诚实的品行,因为,面对可怕的惩罚,一些孩子会想:以后做坏事,尽量不要被父母抓到,只要我下次做坏事的时候变聪明点、不要让父母知道,一切就万事大吉了。这样一来,我们等于没有培养出懂事的孩子,而是培养了一个狡猾的孩子。

 

第三种影响,是会使孩子变得自卑,这样的孩子可能表面看起来很乖、什么问题也没有,但实际上内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在一次又一次的惩罚中,他们对自我的评价会不断降低,感觉自己是一个让人失望的累赘,甚至降低自尊水平,可能今后会发展出“讨好型人格”。


所以,千万不要轻易用“间接后果”,带着恶意去惩罚孩子,更不要试图以这样的惩罚,树立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威信”。

 

在生活中,父母要想赢得孩子,不能把“面子”看的太重。很多父母不会向孩子道歉,觉得自己是大人,向小孩示弱、很没面子、有失威严,这是错误的想法,实际上,父母主动道歉,孩子并不会觉得你没有威严,而是会认为:自己得到大人的尊重,他反而会更加注重他自己以后的行为。

 

不过,道歉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书中讲了家长向孩子道歉需要遵循三个原则,分别是:承认、和好、解决。意思就是说,面对错误,家长要真诚的承认,自己是有过失的一方,千万不要说:我打你虽然不对,但你要不是这么不听话我也不至于那么生气,这种“道歉”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指责,是不可取的,其次,家长要表示出和好的诚意,最后,最好拿出一些具体的举措给孩子一些补偿,这三点都做到了,才是真正诚恳的道歉。

 

除了帮助孩子面对错误、改正错误,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书中还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如何与孩子通过良好的沟通,建立“合作”关系。

 

 在解读《正面管教》那本书时,我们讲过了“合作四步法”,而在这本书书里,樊登更加强调和孩子保持“合作心态”。

 

比如,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不要把玩具弄得到处都是、把整个房间弄得乱七八糟,但千万不要用威胁恐吓的方式,不应该说:“你要再不收拾,我就把玩具给你全扔了!”要知道,玩具是孩子的亲密伙伴,特别是对于较小的孩子,你扔一次他的玩具,都可能会给他造成很大的心理创伤。既然你的愿望是让房间整洁,那么你的聚焦点应该是与孩子合作保持“整洁”这个点上,因此,你可以对孩子说:“宝贝你看,你把玩具弄得到处都是,妈妈收拾会很辛苦,陪你的时间就少了,你可不可以在你的房间里,或者在一个固定的“小地盘”里玩?这样的话,孩子会从中意识到:大人需要他配合着达成一些目标,这样一来,他会非常愿意主动配合家长做一些事情,即便这些事情会让他受到一定“限制”。


讲到这里,关于这本《读懂孩子的心》,就和大家分享得差不多了。总体来看,这是一本经典育儿理念与方法论的集合,内容可以说是干货满满,里面的许多例子讲得也非常生动有趣,读起来很轻松,也很能带来启发。

 

如果你想详细了解书中提及的“正面管教”、“合作四步法”和孩子的自卑问题,欢迎在我们的节目列表中找到《正面管教》、《自卑与超越》、《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几本书,一口气听下来,相信你的收获会更大。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欢迎大家在课程下方留言,我们下本书再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