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公里英雄聚》荷 锄 而 入 的 中 国 人

《三万公里英雄聚》荷 锄 而 入 的 中 国 人

00:00
18:55

荷 锄 而 入 的 中 国 人


CIMG7179 (640x314)

7月11日

一路谈到俄罗斯的中国人,刘开宇最熟悉。对于我想参观中国人投资的俄罗斯农场,刘开宇上心。一早,告知,一里路外有一处中国人开发的蔬菜基地,老板是他的朋友。

没进俄罗斯就知道,俄国人懒惰,不会种地,大量的雇佣中国劳工。可又害怕中国人移民,因为这里曾经就和中国有关系。况且俄罗斯在西伯利亚,特别是在远东,本民族人口萎缩,如果不算近几年外来移民(主要是中国人、朝鲜人),一平方公里平均还不到两个人。尽管俄国政府奖励生育,给钱、给物,可俄罗斯青年就是不买账。

近年,围绕西伯利亚开发问题说法不少,一个最重要的建议就是俄中合作开发。可一合作必然是大量中国人口移民,俄罗斯畏惧,举棋不定,怕老祖宗打下的基业一朝倾覆。

远东的归属是近代俄中矛盾的根源也是今后难以消融的死结。17世纪末,俄罗斯势力侵入远东,和清帝国发生冲突。1689年清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以外兴安岭和贝加尔湖为界。自那以后200年,俄罗斯步步蚕食,从未践约。

与此对应,清帝国保守颟顸。不仅不向远东移民,反而为保护“祖宗基业,龙兴之地”制定了所谓“柳条边政策”,禁止汉民越过辽河流域。

远东空虚,沙俄长驱直入。短短一百多年侵占了清帝国30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领土,如果算上独立的蒙古,俄罗斯几乎侵占了中国领土的1/3,怎么能不触目惊心。

CIMG7184 (640x338)

脏乱的临时住宿

如今中国人又来了,不是带着枪,而是荷着锄。

顶着细雨,踩着两脚黄泥走入大棚基地。推开一扇门,一股热哄哄的汗味,一盏昏黄的吊灯,四张床,散乱的被褥,一张长桌,坐着一个姓方的中国小伙。

小方,辽宁人,到这里10年,靠种菜谋生。他告诉我们,“大老板不在。”(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还有对应的小老板。)随即带我们找到一个叫李玉庆的中年人,这是个小老板,46岁,来这里已有10年,头脑清晰,回答问题靠谱。

李玉庆告诉我们,这里叫:福特拉特维茨村。这个农场叫“大地”。这里原有600亩地, 300多中国劳工,清一色的大棚。近年因为当地政府为难,缩减为300亩大棚,还有100多劳工。这里原来还有一个大老板开的砖场,当地出胶泥,很赚钱,近来也荒弃。

苏联解体,土地私有化,允许买卖。但俄罗斯政府规定不能卖给外国人,特别是中国人。中国人有招,娶俄罗斯老婆,钻俄罗斯法律的空子。这里的俄罗斯女人愿意嫁给中国人,中国男人不酗酒,顾家,深得俄国女人欢心。

这里的大老板是辽宁人,就是因为娶了俄国老婆,买了大片的土地,再向中国农民招租,发了财。看看,各村有各村的高招,到俄罗斯创业,第一桶金是靠赢得女人的心。

招租大体是,一亩地一年550美元(美元计价,因为卢布贬值太快),大老板除了提供土地还要负责为中国劳工提供邀请函、经济担保、医疗保险、工作签证。小老板是承租人,一般每人租20—30亩地,盖大棚,买农具,每个棚大约投入人民币一万元,再从国内雇工承包。一般劳工都是本村人,很多是亲戚。

劳工每月收入4500元—6000人民币,一年6万元左右。产出高的还能提成。小老板一般从每个大棚每年可以赚一万元人民币。整体可赚20—30万人民币元。可以说各得其所,干得过。

CIMG7190 (640x360)

和农场工人合影

他告诉我们,这里生活还可以,基本是封闭性的。房子是中国人自己盖的,食堂是中国人自己办的,粮食当地买,很便宜,蔬菜自己种,自己养猪、鸡,只需从国内买点佐料。电视通过卫星,基本都看国内的。冬天大多数人回国猫冬,过了年再回来。

他来俄罗斯10年,给前老板打工3年,自己承包7年。挣了点钱,不多。这里生活枯燥,每天都是早6点起床,干到9点吃早饭,再干到中午2点,然后吃午饭休息一小时,再一气干到晚上8点。一天工作12小时,很辛苦。

他告诉我们,这里的蔬菜以供应新西伯利亚和叶卡捷琳堡为主。前些年,来的人少,竞争也少,蔬菜价格卖得高,收入高得多。10年前,一根黄瓜卖200卢布,现在一吨黄瓜才卖2万多卢布,太便宜。

他告诉我,这里呆不住,办打工签证越来越不容易,物价变化太快。不是俄国人,没有社会福利,没法做长远打算。生活设施都是临时的,瞎凑合。也确实瞎凑合,我看他们的住宿比我们当年插队还差,又脏又乱。他说,劳动也太辛苦,再干几年赚点钱就回家。

小方不一样,他有梦,他在走老板的路。他在这里找了个俄罗斯老婆,已经有两个孩子,正在争取入籍。入籍不容易,要有居住时间证明,娶妻生子证明,纳税证明。但不管多难,对一个中国农村孩子来说,移民俄罗斯,无疑是需要坚守的梦。

问他们和当地俄国人的关系。他们表示,俄国人不好处,傲慢,看不起中国人。俄国人没感情,到“大地”来,从来都是白吃白喝,临走还要拿很多蔬菜,可只拿你的,从不主动帮你。

临走和他们合影,刘开宇把自己的茶叶、黄酱、几件衣服都送给了他们。相约,回程再相会。

CIMG7192 (640x320)

大棚

11点,冒雨前进。气温降低,车内哈气凝上玻璃,一层白雾遮蔽着无边的绿。

12点被警察拦住。俄罗斯警察还真是敬业,下着雨不知道找个地方躲雨,非要在这荒滩野岭守着。别说,不白守,碰上了我们。

两个20多岁的年轻警官告知,3号车(施氏兄弟)违章超车。警察看着这群“老外”,告诉我们:“罚款,4000卢布。”刘开宇笑呵呵的回复:“罚就别罚了,有损中俄友谊,实在要罚就罚点纪念品。”王小平心领神会马上送过去两瓶二锅头,“中国沃特卡”。警察笑了,罚款烟消云散。到底曾经是兄弟国家,懂得互惠互利。

CIMG7206 (640x360)

处理事故

继续前行,应了一句老话,祸不单行。

1号车(刘开宇、谭飞腾、郭五一),2号车(许天宁夫妇)走得快,不知何时把3号车,4号车(老冯、李方)丢了。靠边等,这一等,坏了。路肩被连日的雨水泡软,沉陷。无奈,等后车到了用钢丝绳拽。许司令指挥:有人开车,有人挂钢丝,我负责穿着金黄色的闪亮服引导后车。一拖、二拖,拖不上来换个角度再拖,折腾个绺够,身后停了一串大货车。俄罗斯司机看着一群不知哪来的老外在泥水中挣扎,目瞪口呆。几次努力,反复调整总算出来了,满身泥泞,一场虚惊,只有许司令耍够了威风。

16点半起风,吹走了雨云,吹干了大地,气温也上升到21度,最艰难的路段过去了。速度也上升到100公里/小时。路边一派金黄,无际的油菜花田。

想着好日子该来了,没想到还有事不过三的时候。

跑得畅快,不知何故,前车急刹车。右躲,后车也是个急性子,靠得太近,刹车不及擦伤了我车右侧,刮坏了好大一片漆。

倒霉的吉利,没出国门就撞烂了右眼睑,这下好了,又撞坏了右车身。后车跑过来一个老司机操着俄语不停的呱噪,看得出来为自己申辩。可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又没有警察,虽说一进俄罗斯就上了保险,可到哪找保险公司?

开宇无奈,好在车辆主体无碍,不影响跑路。放走那个老头,继续赶路。

走在无际的原野,真想不明白,东西5000公里,落差不超过100米,岂是平坦、开阔能够说清,风景单调的让人泄气。怪不得司机会困乏,没一点可提气的惊喜。

虽说事已过三,还是不敢大意,况且今天是老冯的生日。距秋明90公里处路边休息。买了两瓶沃特加,煮了一锅菜,一锅面条,祝寿。

席间,老板告知,附近雅鲁托罗夫斯克小村,明天是350周年庆典。在俄罗斯,能过350年生日的村庄,岂可错过?明天留下,推迟一天,全体通过。

CIMG7150 (640x352)

路边住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