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游戏力》(上)游戏是孩子表达自我的“第一语言”

05《游戏力》(上)游戏是孩子表达自我的“第一语言”

00:00
12:02

游戏是孩子表达自我的“第一语言”。

 

你好,我是包妈, 很开心你来听我的读书课。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书,叫做《游戏力》。

 

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儿童教育学家劳伦斯·科恩博士,他是“游戏育儿”的理论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家庭教育经验极为丰富的父亲、外公。


《游戏力》这本书,主要讲的就是“游戏”对孩子的个人成长及亲子关系的影响与作用。这本书被翻译成14种语言畅销全球,在学术界有着很高的地位,科恩博士本人,也正是凭借着这本著作,成为了“美国国家亲子出版奖”的首席评委。

 

对于中国的宝妈宝爸们来说,这本《游戏力》能够给我们带来哪些帮助和启发呢?接下来,我就带着大家一起品读。

 

游戏,是亲子沟通的双向翻译机

 

这本书里所讲的“游戏”,可不是现在手机和Ipad里的“电子游戏”,而是孩子从小就会和家长、大人、其它孩子之间进行的各种游戏活动。

 

做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不需要大人去教、孩子就能自然而然的学会。出生后几个月大的宝宝,就能发现大人和他们做鬼脸、捉迷藏时的活动规律,进而理解其中的“游戏规则”,因此可以说:在学会走路、说话之前,游戏——就是孩子们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唯一方式,同时,也是他们表达自我的“第一语言”。

 

无论是家中的婴幼儿、还是学校里的少年儿童,游戏都是不可或缺的。几个孩子们凑在一起,不会像大人一样聊天,但是会一起拍手、踢球、过家家,游戏就是他们彼此交流的语言,不让孩子游戏,就相当于不让他们说话。

 

孩子之间通过游戏相互交流、增进感情,这一点很好理解,但是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大人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最好的方式——也是通过游戏。

 

我认识许多年轻的父母,尤其是一些宝妈,都有过这样的困惑:孩子小的时候和自己特别亲,但是到了三四岁之后,就开始和自己有些 “疏远”了,他们经常莫名其妙的闹脾气、躲在一边对自己不理不睬,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遇到有这种烦恼的宝妈,我都会问两个问题:

一、你家先生是不是比你更擅长陪孩子玩?

二、你是不是总想尝试着教孩子学东西?这两个问题一提出来,宝妈给出的回答基本都是肯定的,然后就会很委屈的说:家里两个人都陪孩子玩肯定是不行的啊,总得有人去充当“坏人”吧?要不然孩子严肃不起来、不知道“规矩”在哪儿,以后就更没法管了。

 

这种观念,其实就隐含着许多家长对“游戏”的误解。要知道, “玩”所代表的“游戏”,与大人严肃管教的“规矩”,其实既不矛盾、也不对立。

 

既然游戏是孩子们的“第一语言”、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交流方式,那么,家长就完全可以通过这种“语言”,将我们希望孩子学习的东西 “翻译”一下、再教给他们,让他们学得更轻松更愉快,同时,如果家长懂得通过游戏解读孩子们的一举一动,也就可以更准确的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增进与他们之间的情感联结。

 

如此看来,游戏,就相当于是成人与孩子之间的“双向翻译机”。

 

家长跟孩子说不明白道理,可以通过游戏让他们“玩”明白;孩子对大人讲不清楚的事情,可以通过“玩”表达出来。这种能力,就是 “游戏力”。它是建立亲子间沟通桥梁的重要支柱。

 

明白了“游戏力”的概念,接下来,我们就要看一看游戏在日常生活中都是怎样影响孩子们的,大体来说,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激发好奇心,增强行动力

第二,维系情感联结,滋养亲子关系

第三,提高自信水平、远离无力感

第四,培养情绪康复力,治愈精神伤痛

 

激发好奇心,增强行动力

 

激发好奇心,这一点是游戏最基本的功能。好奇心是孩子们探索这个世界的原动力,想让孩子主动的理解一个东西、参与一种活动,首先就是要让他们觉得这件事有趣。

 

书里有这样一段话,很耐人寻味:游戏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而言定义是不同的,大孩子将游戏定义为自己与朋友一起做的任何事情,而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游戏就是他们选择去做的任何事。

 

这很容易理解:对于大孩子,社交是最重要的,对于小孩子,任何事都可以是游戏,只要这件事有趣、让他们愿意主动选择去做,他们就会乐在其中。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很多宝宝小时候不喜欢吃饭、挑食、不爱吃蔬菜,家长最常用的一招,就是让吃饭这件事变得好玩,在这方面,我就听说过很多特别有创意的点子。

 

比如,有一位宝妈会把蔬菜埋在米饭下面,然后和孩子说,碗里的胡萝卜、土豆、豌豆都是“宝藏”,你只要把盖在上面的“土”吃掉,就能发现这些宝藏,豌豆是绿宝石、土豆是“金条”、胡萝卜是“红水晶”,是最值钱,光是发现宝藏还不够,只有把宝藏吃进肚子里,它们才是你的,如果爸爸在旁边发现了这些宝藏,抢走吃掉,那宝藏就成他的了,你和爸爸谁得到的宝藏多,谁就可以晚上先洗澡。孩子一听这些,一下就来了兴趣,一边抱着小碗认真的“寻宝”,一边掰着小手指头数数,很快就吃饭了一小碗蒸菜,而且还对妈妈说:这一碗“红水晶”太少了,下一碗可不可以给我多来一点胡萝卜呀。

 

看,在趣味的影响下,孩子对碗里的食物产生的强烈的好奇心,一个简单的“寻宝”主题,就可以让孩子喜欢上吃饭、甚至爱上胡萝卜, 整个过程既轻松愉快,又特别高效。可是如果家长不使用这种“游戏”的方式和孩子交流,非要“严肃认真”,会怎样呢?

 

这样的宝妈也很多,她们可能就是把饭碗往孩子眼前一推,一本正经的说:小孩子不能挑食哦,要多吃蔬菜,胡萝卜有营养,里面有好多维生素,吃了对身体有好处,就算不喜欢也要吃,不然就不能长高高啦。

 

想想看,孩子会明白什么是“维生素”吗?他会对维生素感兴趣吗?他要花多少脑筋,才能想到“维生素”和“长高高”的关系呢?这些对于孩子来说太抽象了,妈妈这样说,可能是希望孩子能真正明白“好好吃饭”的重要性,但是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忽略了“趣味”的作用。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听话”,那么第一步,就是要让孩子听懂你的话,用游戏代替一本正经的说教,就是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认知世界主动性的核心,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

 

想要成为一个擅长制造趣味、设计游戏的家长,其实并不难,就像“寻宝吃饭”这样,家长只要多发挥一些想象力,多想一想“比如”、“假装”这些概念,就可以把许多严肃、枯燥的东西,通过游戏翻译成孩子们喜欢的样子,就可以做到。

 

许多时候,要教孩子学规矩,宝妈们与其在家里扮演扫兴的“坏人”,还不如让宝爸在游戏中扮演‘’坏人”,这样一来,我们不但可以轻松解决很多问题,还可以和孩子建立起更融洽的关系。

 

说到这里,就要讲讲游戏的第二大作用。

 

二、维系情感联结,滋养亲子关系。

 

在这本书里,作者提出了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情感“断裂”与“联结”。

 

回到前面的问题:为什么许多孩子到了三四岁,会开始和妈妈疏远呢?因为到了这个年龄,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情感“断裂”,这种断裂,是成长的必然。

 

孩子刚一出生,与妈妈的紧密联结是天然的,妈妈对于宝宝来说就是全世界,他们只要睁开眼睛,目光就会追着妈妈,而这个时候,妈妈的全部精力也全都集中在宝宝身上,每天陪在宝宝身边、对他们轻声细语、和他们做鬼脸、捉迷藏,在这段幸福时光中,母子之间通过简单游戏建立起来的联结,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逐渐形成了自我意识、学会走路、说话,注意力也在一点点被各种外界事物分散,到了三四岁,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已经基本完整的建立起来了,等于学会的游戏以外的“第二语言”,开始以新的形式与人建立沟通,这时,许多家长就开始迫不及待的和孩子们“讲道理”、“立规矩”,孩子会感到父母对自己的感情,与之前相比“变味儿了”、开始附带各种“条件”了,情感上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一些抵触,特别是对于比较“严厉”一点的父母,情感的断裂会出现的更加明显,孩子一旦觉得在新的沟通形式下有压力、不被接受、不被理解,就会希望通过他之前熟悉的沟通方式,找回一些安全感。这种时候,他们对游戏的渴望会特别强烈。

 

既然孩子希望通过游戏找回他们熟悉的感觉,那么作为家长,通过游戏去和孩子重新建立情感联结、给他们“续水”,当然就是最好的做法。

 

走进孩子的世界、通过游戏与孩子重建联结的时候,家长应该具体做些什么、又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呢?下一期,我们接着通过这本《游戏力》寻找答案!

 

今天的解读就到这里,欢迎大家在课程下方留言,我是包妈,我们下期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钮钴禄waiting

    游戏是孩子表达自我的“第一语言”。